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供热管道是用于输送热源的专用管道,供热管道保温是为了减少供热管道及其附件、设备等向周围环境散失热量的措施,作用是减少供热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节约燃料,保证供热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保温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供热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节约燃料,保证供热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保温的另一个作用是使管道外表面温度不致过高,避免烫伤运行检修人员,保温材料应具有热导率小,吸水性低,机械强度较高,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变形、不变质、可燃性小、不腐蚀金属,易于施工成型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供热管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涂抹式、灌筑式、填充式、绑扎式和预制式,其中绑扎式和预制式结构使用广泛,虽然供热管道具有保温结构,在长距离输送热源时仍会造成热量损失,且进行现场施工安装时,不利于供热管道保温结构的有效安装,给施工带来不便,且仅依靠供热管道表面的保温结构实现隔热处理,容易造成热量流失,尤其是长距离输送以及温差过大环境下使用,影响供热管道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供热管道在长距离输送时仍容易造成热量损失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采用双层供热管道进行热源输送,并于供热管道内部同步输送辅热源,能够利用对辅热源的加热实现换热功能,使供热管道长距离输送时实现保温作用,以避免热量流失严重问题。

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供热管道表面设置保温带和保温层实现供热管道的保温作用,并采用拼接式保温层进行安装,通过底座实现供热管道支撑的同时,在供热管道表面设置固定结构和压紧结构对保温层进行压紧固定,方便进行快速安装,提高施工便利性。

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壳体进行底座的连接,实现供热管道连接处的隔热保护,可在壳体内部实现底座和壳体内空气抽出,实现真空保存以提高保温效果,避免连接处发生热量损失而增加经济成本,同时于壳体内部进行辅热通道加热,避免热量流失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所述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包括:

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由外管道和内管道组成,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辅热通道,所述外管道表面均匀缠绕有保温带,且所述保温带表面分别贴合连接有上下分布的下保温层和上保温层,所述下保温层和上保温层连接处设有相互贴合的贴合面;

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均开设有用于供热管道安装的安装孔,相邻所述供热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供热管道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盘,所述压盘外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底座,所述底座两端均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空心结构且顶部边缘设有与下保温层贴合的密封条,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供热管道表面设有固定结构,且供热管道表面还设有位于底座外侧的压紧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道长度大于内管道长度,所述外管道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相邻所述法兰盘相互贴合连接,所述法兰盘边缘与螺栓贯穿插接,且所述螺栓端部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外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内管道一侧的耐热圈,相邻所述外管道内部的耐热圈相互贴合并位于法兰盘连接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道端部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中部固定安装有辅热器,所述连接管两端均延伸至外管道和内管道形成的辅热通道内部,所述内管道和耐热圈之间形成有供热流体输送的流体通道,所述连接管位于法兰盘一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盘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压盘侧壁与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与分别与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表面活动套接,所述压盘位于每个壳体两侧内部,所述壳体内壁与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与隔热层表面贴合连接,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起,靠近所述压盘一侧的凸起设有倾斜斜面,且所述密封圈内圈与凸起表面贴合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盘侧壁与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长螺杆固定连接,每两个所述长螺杆分别与螺纹管两端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压盘一侧的密封圈对应设置在安装孔一侧,所述密封圈底部开设有缺口并与安装孔内部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两个负压管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负压管端部与壳体贯穿连接,另一个所述负压管与单向阀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下压板和上压板,所述下压板和上压板都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下压板与下保温层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压板与上保温层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压板两端均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插杆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两端均设有凸缘,所述插杆与凸缘内部贯穿插接,所述插杆底部与旋钮螺纹连接,且所述旋钮接触凸缘底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抱箍,所述抱箍与上保温层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抱箍两端均与活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底座外壁贴合连接,所述活动件通过螺柱与底座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结构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压紧结构与固定结构交错分布。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底座顶部边缘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与下压板嵌合连接,所述开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且所述下压板与密封条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抱箍内部设有压条,所述压条分别与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贴合连接,且所述压条表面接触连接件。

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供热管道安装,将压盘套接在供热管道表面再进行法兰盘焊接,将供热管道保温带缠绕至外管道表面,并将供热管道穿过安装孔并将两端放置在壳体内部,于壳体内部进行法兰盘安装,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使相邻供热管道连接,并带动耐热圈相互贴合压紧,实现连接处的密封;

S102,壳体两侧密封处理,于壳体内部将凸起固定,凸起采用与保温带相同材质缠绕至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表面,进而形成具有斜面的凸起,转动螺纹管带动两侧长螺杆向两侧平移,带动压盘移动至壳体内壁处,带动密封圈与壳体内部的隔热层进行贴合,同时密封圈内圈与凸起贴合实现压紧固定,实现壳体与供热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此时密封圈一侧的缺口位于安装孔处;

S103,保温层安装,将多个壳体通过底座进行固定,将下压板放置在底座开设的开槽内部,并将下保温层放置在下压板表面后将供热管道放置在下保温层表面,再将上保温层放置在供热管道顶面并通过贴合面进行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的紧密贴合后,将压条放置在贴合面的连接处进行压紧,将上压板放置在上保温层表面,并带动插杆穿过下压板两端的凸缘内部,通过连接件进行不同尺寸的供热管道的安装,并拧紧旋钮对下保温层和上保温层进行固定,同时连接件压紧压条对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的贴合处进行固定;

S104,辅助固定,将抱箍放置在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表面,并通过转动活动件使其贴合壳体外壁,利用螺柱将抱箍安装固定,将供热管道压紧在底座的密封条表面,实现保温层和底座连接处的密封;

S105,隔热保温处理,启动真空泵,将壳体和底座内部空气抽出,底座内部空气通过缺口处进入壳体,设置隔板可实现每个壳体内部真空泵对两侧底座内部进行空气抽出,使壳体和底座内部形成真空后,通过单向阀避免外界空气进入,供热管道的内管道进行流体输送,并通过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进行辅热流体输送,启动辅热器对连接管内流体进行加热,使辅热通道内热量大于流体通道热量,实现热交换进行供热管道输送过程中的辅助加热,避免供热管道长距离输送流体导致热量流失问题。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上述提出的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采用双层供热管道进行热源输送,并于供热管道内部同步输送辅热源,能够利用对辅热源的加热实现换热功能,使供热管道长距离输送时实现保温作用,以避免热量流失严重问题,在供热管道表面设置保温带和保温层实现供热管道的保温作用,并采用拼接式保温层进行安装,通过底座实现供热管道支撑的同时,在供热管道表面设置固定结构和压紧结构对保温层进行压紧固定,方便进行快速安装,提高施工便利性,通过壳体进行底座的连接,实现供热管道连接处的隔热保护,可在壳体内部实现底座和壳体内空气抽出,实现真空保存以提高保温效果,避免连接处发生热量损失而增加经济成本,同时于壳体内部进行辅热通道加热,避免热量流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保温层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保温层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管道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压板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壳体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下压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抱箍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抱箍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管道,101、内管道,102、辅热通道,103、流体通道,104、耐热圈,105、法兰盘,106、螺栓,107、螺母,108、保温带,109、下保温层,110、上保温层,111、贴合面,112、凸起,200、壳体,201、隔热层,202、压盘,203、密封圈,204、长螺杆,205、螺纹管,206、真空泵,207、负压管,208、单向阀,209、连接管,210、辅热器,211、缺口,300、底座,301、隔板,302、安装孔,303、密封条,304、开槽,400、下压板,401、上压板,402、连接件,403、插杆,404、旋钮,405、凸缘,406、压条,500、抱箍,501、活动件,502、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10所示,所述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

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由外管道100和内管道101组成,所述外管道100和内管道101之间形成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辅热通道102,所述外管道100表面均匀缠绕有保温带108,且所述保温带108表面分别贴合连接有上下分布的下保温层109和上保温层110,所述下保温层109和上保温层110连接处设有相互贴合的贴合面111;

壳体200,所述壳体200两侧均开设有用于供热管道安装的安装孔302,相邻所述供热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壳体200内部,所述供热管道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盘202,所述压盘202外径大于安装孔302的直径;

底座300,所述底座300两端均与壳体200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00为空心结构且顶部边缘设有与下保温层109贴合的密封条303,位于所述底座300内部的供热管道表面设有固定结构,且供热管道表面还设有位于底座300外侧的压紧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道100长度大于内管道101长度,所述外管道10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05,相邻所述法兰盘105相互贴合连接,所述法兰盘105边缘与螺栓106贯穿插接,且所述螺栓106端部与螺母107螺纹连接,所述外管道100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内管道101一侧的耐热圈104,相邻所述外管道100内部的耐热圈104相互贴合并位于法兰盘105连接处。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管道100端部与连接管20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209中部固定安装有辅热器210,所述连接管209两端均延伸至外管道100和内管道101形成的辅热通道102内部,所述内管道101和耐热圈104之间形成有供热流体输送的流体通道103,所述连接管209位于法兰盘105一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盘202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压盘202侧壁与密封圈20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03与分别与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表面活动套接,所述压盘202位于每个壳体200两侧内部,所述壳体200内壁与隔热层20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03与隔热层201表面贴合连接,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起112,靠近所述压盘202一侧的凸起112设有倾斜斜面,且所述密封圈203内圈与凸起112表面贴合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盘202侧壁与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长螺杆204固定连接,每两个所述长螺杆204分别与螺纹管205两端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压盘202一侧的密封圈203对应设置在安装孔302一侧,所述密封圈203底部开设有缺口211并与安装孔302内部连通。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200内部固定安装有真空泵206,所述真空泵206与两个负压管207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负压管207端部与壳体200贯穿连接,另一个所述负压管207与单向阀208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下压板400和上压板401,所述下压板400和上压板401都为半圆环形结构,所述下压板400与下保温层109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压板401与上保温层110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压板401两端均与连接件4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402另一端与插杆403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板400两端均设有凸缘405,所述插杆403与凸缘405内部贯穿插接,所述插杆403底部与旋钮404螺纹连接,且所述旋钮404接触凸缘405底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结构包括抱箍500,所述抱箍500与上保温层110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抱箍500两端均与活动件50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501与底座300外壁贴合连接,所述活动件501通过螺柱502与底座300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结构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压紧结构与固定结构交错分布。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300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01,所述底座300顶部边缘开设有开槽304,所述开槽304内部与下压板400嵌合连接,所述开槽304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303,且所述下压板400与密封条303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抱箍500内部设有压条406,所述压条406分别与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贴合连接,且所述压条406表面接触连接件402。

一种便于施工的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供热管道安装,将压盘202套接在供热管道表面再进行法兰盘105焊接,将供热管道保温带108缠绕至外管道100表面,并将供热管道穿过安装孔302并将两端放置在壳体200内部,于壳体200内部进行法兰盘105安装,通过螺栓106和螺母107配合使相邻供热管道连接,并带动耐热圈104相互贴合压紧,实现连接处的密封;

S102,壳体200两侧密封处理,于壳体200内部将凸起112固定,凸起112采用与保温带108相同材质缠绕至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表面,进而形成具有斜面的凸起112,转动螺纹管205带动两侧长螺杆204向两侧平移,带动压盘202移动至壳体200内壁处,带动密封圈203与壳体200内部的隔热层201进行贴合,同时密封圈203内圈与凸起112贴合实现压紧固定,实现壳体200与供热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此时密封圈203一侧的缺口211位于安装孔302处;

S103,保温层安装,将多个壳体200通过底座300进行固定,将下压板400放置在底座300开设的开槽304内部,并将下保温层109放置在下压板400表面后将供热管道放置在下保温层109表面,再将上保温层110放置在供热管道顶面并通过贴合面111进行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的紧密贴合后,将压条406放置在贴合面111的连接处进行压紧,将上压板401放置在上保温层110表面,并带动插杆403穿过下压板400两端的凸缘405内部,通过连接件402进行不同尺寸的供热管道的安装,并拧紧旋钮404对下保温层109和上保温层110进行固定,同时连接件402压紧压条406对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的贴合处进行固定;

S104,辅助固定,将抱箍500放置在上保温层110和下保温层109表面,并通过转动活动件501使其贴合壳体200外壁,利用螺柱502将抱箍500安装固定,将供热管道压紧在底座300的密封条303表面,实现保温层和底座300连接处的密封;

S105,隔热保温处理,启动真空泵206,将壳体200和底座300内部空气抽出,底座300内部空气通过缺口211处进入壳体200,设置隔板301可实现每个壳体200内部真空泵206对两侧底座300内部进行空气抽出,使壳体200和底座300内部形成真空后,通过单向阀208避免外界空气进入,供热管道的内管道101进行流体输送,并通过外管道100和内管道101之间进行辅热流体输送,启动辅热器210对连接管209内流体进行加热,使辅热通道102内热量大于流体通道103热量,实现热交换进行供热管道输送过程中的辅助加热,避免供热管道长距离输送流体导致热量流失问题。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