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烘烤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例如耐火砖,在成型后,需要通过隧道窑炉进行烘烤,以达到干燥的目的,本申请人发现,为了能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对耐火砖进行干燥,隧道窑炉的长度会设计的非常长,因此需要占据厂房大量的地面空间。

例如在申请号为CN202220458550.8,专利名称为一种耐火材料烘烤装置的专利中,包括耐火材料烘烤箱体、烘烤箱门升降机构、烘烤加热机构、耐火材料输送机构,耐火材料烘烤箱体前侧上部设置有烘烤箱门升降机构,耐火材料烘烤箱体内侧设置有烘烤加热机构,耐火材料烘烤箱体内侧下部设置有耐火材料输送机构,该装置可防止烘烤热量散失,实现烘烤箱内部温度稳定,降低热量损失,但是仍然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火材料烘烤干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对耐火砖进行干燥,导致隧道窑炉的长度会设计的非常长,占据厂房大量的地面空间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烘烤干燥设备,包括嵌板及设于所述嵌板上的隧道窑炉,所述设备还包括:

托板及用于驱动托板在嵌板上运动的驱动部;

凹板及用于放置耐火材料的放置板,所述凹板用于支撑所述放置板;

输出端与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元件,所述嵌板设有位于隧道窑炉外部的凹槽,所述凹板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固定于凹槽的底部;

用于使得放置板与托板连接或分离的第一连接分离部;

设于嵌板内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用于驱动位于隧道窑炉内的放置板做升降运动;

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隧道窑炉内,且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杆及设于所述固定杆之间的多个承重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于嵌板;

用于使得放置板与承重杆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连接分离部。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两个连接轴,所述托板设有两个,所述连接轴与托板连接,且两个托板与两个连接轴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连接分离区域;在所述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凹槽的正上方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凹板进入到连接分离区域内;

设于放置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凹板包括横板及设于所述横板的对称两侧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内侧面设有侧滑槽,在所述凹板支撑若干放置板时,若干所述放置板以相互叠加的方式放置于横板上,且此时,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

相对设于嵌板上表面的轨道,所述轨道从隧道窑炉的门洞穿过,且轨道延伸至隧道窑炉内,所述凹槽位于两个轨道之间;

设于连接轴上的滚轮,所述托板设有轴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孔转动连接,所述滚轮设置在对应的轨道上;

设于滚轮内的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分离部包括:

对称设于放置板两侧的连接分离组件,所述连接分离组件包括:

多个内杆,所述放置板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杆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

位于第一通孔外部的插杆,所述内杆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插孔,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孔滑动连接;

设于托板上表面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内杆一一对应,所述开口槽的底壁设有底壁槽,所述底壁槽贯穿托板在连接分离区域内的侧面;

所述第一连接分离部还包括:

侧杆,所述底壁槽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侧孔,所述侧杆与所述侧孔滑动连接;

位于侧孔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侧杆位于侧孔内的端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侧孔的端部,在相对的侧杆的端面接触时,所述侧杆与底壁槽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封闭区域,且所述侧杆朝向连接分离区域的侧面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用于使得插杆进入到所述封闭区域内;

用于驱动内杆在第一通孔内滑动的驱动组件;

用于使得插杆做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一端与第一通孔的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内杆位于第一通孔内的端部;

与托板相对应的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位于对应的托板的外侧;

侧面与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拉板,所述拉板的内部设有与内杆相对应的第一内腔;

第三弹簧及与所述第一内腔滑动连接的内板,所述内板位于第一内腔外部的端面设有第二倾斜面;在拉板位于连接分离区域外部时,所述第二倾斜面朝向连接分离区域;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内腔的顶部,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内板位于第一内腔的端面;

设于内杆上表面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位于第一通孔的外部,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形成凹陷区域,且第一凸块背向第二凸块的侧面以及第二凸块背向第一凸块的侧面均设有用于向上推动内板的第三倾斜面;

设于第二凸块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设于内杆侧表面的表面槽滑动连接;

一端与所述表面槽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设于插杆一侧的侧块,所述插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第一凸块位于凹陷区域内的侧面设有侧面槽,所述侧块与所述侧面槽滑动连接,在所述内板进入到凹陷区域内时,对插杆施加向下的压力;

设于内杆内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侧面槽连通;

铰接杆及与设于第二内腔底部的第一内槽滑动连接的第一内块,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块的上表面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侧块的下表面铰接;

用于对第一内块施加朝向插杆的外力,以使在内板脱离凹陷区域后,推动插杆的底部完全进入到插孔内的调节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

设于第一内块内的第一电磁铁及设于侧块内的第二电磁铁,在第一内块正对于侧块时,所述第一电磁铁正对于所述第二电磁铁,且此时,所述铰接杆由上到下向外倾斜;

设于内杆外端面的推孔,所述推孔与第二内腔连通,且推孔正对第一内块;

用于插入推孔,推动第一内块的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

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底部的连通杆,所述内杆在第一通孔内端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内腔连通,所述连通杆与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与设于第二内腔底壁的第二内槽滑动连接的第二内块,所述第二内块正对第二通孔;

设于第一内槽一侧的立杆,所述立杆靠近插孔;

一端固定于第一内块的拉绳,所述拉绳绕过立杆,且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内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包括:

升降架及设于嵌板内的第三驱动元件,所述嵌板位于隧道窑炉内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升降架的架槽,所述第三驱动元件的输出轴与升降架连接。

设于升降架上表面的限位杆,所述内杆的下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在所述放置板运动至隧道窑炉内后,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分离部包括:

设于承重杆上侧面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插杆相对应;

与承重杆相对应的连接杆及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延伸板,所述隧道窑炉设有穿孔,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穿孔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承重杆固定连接,且延伸板与设于固定杆上的承重槽滑动连接;

联动杆及与支撑组件相对应的第四驱动元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杆固定连接;

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对应的联动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一种耐火材料烘烤干燥设备,放置板是用来放置耐火砖的,每个放置板上可以叠加放置多层耐火砖,在放置有耐火砖的放置板通过第一连接分离部与托板连接后,即可通过驱动部,带动该放置板运动至隧道窑炉内,然后在隧道窑炉内,通过升降部将该放置板提升至最上方的承重杆所在的高度,再通过第二连接分离部,将该放置板与对应的承重杆固定,完成后再通过上述方法依次将放置有耐火砖的放置板固定在隧道窑炉内不同高度的承重杆上,使得隧道窑炉内的放置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放置,完成后,隧道窑炉开始烘烤干燥,待完成后,依次再将放置板依次取出,完成对耐火砖的烘烤干燥过程,通过本发明,使得放置板在隧道窑炉内分层放置,因此可保证一次性干燥耐火砖的数量的前提下,减少隧道窑炉的设计长度,大大减少隧道窑炉占据的厂房的地面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E处的放大图;

图7为沿图3中D-D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F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H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中侧块与第一内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G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凹板与放置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推杆插入推孔中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托板的轴测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底壁槽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16为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升降架的轴测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延伸板与隧道窑炉和固定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内杆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嵌板;2、轨道;3、托板;4、滚轮;5、凹槽;6、凹板;7、放置板;8、第一驱动元件;9、隧道窑炉;10、内杆;11、第一通孔;12、侧板;13、侧滑槽;14、连接轴;15、第二驱动元件;16、拉板;17、第一弹簧;18、第一内腔;19、第三弹簧;20、内板;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表面槽;24、底板;25、第四弹簧;26、开口槽;27、底壁槽;28、插孔;29、插杆;30、侧面槽;31、第二内腔;32、侧块;33、第一内块;34、第一内槽;35、铰接杆;36、立杆;37、侧孔;38、侧杆;39、第三驱动元件;40、升降架;41、架槽;42、限位杆;43、第一限位槽;44、固定杆;45、承重杆;46、第二限位槽;47、承重槽;48、延伸板;49、穿孔;50、连接杆;51、第五弹簧;52、联动杆;53、第四驱动元件;54、连通杆;55、第二通孔;56、第二内块;57、第二内槽;58、拉绳;59、第二弹簧;60、推孔;61、第一电磁铁;62、第二电磁铁;6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耐火材料烘烤干燥设备,如图1、图3、图4所示,包括嵌板1及设于嵌板1上的隧道窑炉9,设备还包括:

托板3及用于驱动托板3在嵌板1上运动的驱动部;

凹板6及用于放置耐火材料的放置板7,凹板6用于支撑放置板7;

输出端与凹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元件8,嵌板1设有位于隧道窑炉9外部的凹槽5,凹板6位于凹槽5内,第一驱动元件8固定于凹槽5的底部;

用于使得放置板7与托板3连接或分离的第一连接分离部;

设于嵌板1内的升降部,升降部用于驱动位于隧道窑炉9内的放置板7做升降运动;

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位于隧道窑炉9内,且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杆44及设于固定杆44之间的多个承重杆45,固定杆44的底端固定于嵌板1;

用于使得放置板7与承重杆45连接或分离的第二连接分离部。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板7是用来放置耐火砖的,每个放置板7上可以叠加放置多层耐火砖,使用时,需要将多个放置板7以相互叠加的方式放置到凹板6内,然后驱动部驱动托板3运动至凹板6所在的位置,完成后,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使得最上层的放置板7运动至驱动部所在的高度,再将足够数量的耐火砖码放到最上层的放置板7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部,使得放置有耐火砖的放置板7通过第一连接分离部与托板3连接,再通过驱动部,带动该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然后在隧道窑炉9内,第一连接分离部使得托板3与放置板7分离,通过升降部将该放置板7提升至最上方的承重杆45所在的高度,再通过第二连接分离部,将该放置板7与对应的承重杆45固定,完成后再通过上述方法依次将放置有耐火砖的放置板7固定在隧道窑炉9内不同高度的承重杆45上,使得隧道窑炉9内的放置板7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放置,完成后,隧道窑炉9开始烘烤干燥,待完成后,依次再将放置板7依次取出,取出过程如下,首先第二连接分离部使得最下方的放置板7与对应的承重杆45分离,然后升降部使得该放置板7下降至驱动部所在的高度,然后第一连接分离部使得托板3与放置板7连接,完成后,驱动部驱动该放置板7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再取下放置板7上的耐火砖,最后第一连接分离部使得托板3与放置板7分离,这时,托板3将会落到凹板6上,隧道窑炉9内其他的耐火砖采用同样的方法取出,完成对耐火砖的烘烤干燥过程,通过本发明,使得放置板7在隧道窑炉9内分层放置,因此可保证一次性干燥耐火砖的数量的前提下,减少隧道窑炉9的设计长度,大大减少隧道窑炉9占据的厂房的地面空间。在这里,隧道窑炉9开始进行烘烤干燥时,其处于密封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图12所示,设备还包括:

两个连接轴14,托板3设有两个,连接轴14与托板3连接,且两个托板3与两个连接轴1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连接分离区域;在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凹槽5的正上方时,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进入到连接分离区域内;

设于放置板7两侧的侧板12,凹板6包括横板及设于横板的对称两侧的竖板,竖板的内侧面设有侧滑槽13,在凹板6支撑若干放置板7时,若干放置板7以相互叠加的方式放置于横板上,且此时,侧板12与侧滑槽13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托板3和两个连接轴14组成了稳定的承载耐火砖的承重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就需要驱动部驱动承重机构运动,在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后,驱动部停止驱动,这时,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使得最上层的放置板7运动至驱动部所在的高度,也就是,位于最上层的放置板7将会进入到连接分离区域内,这时,再将足够数量的耐火砖码放到最上层的放置板7上,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部,使得该放置板7与托板3连接。通过这里的承重机构,使得在运行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所示,驱动部包括:

相对设于嵌板1上表面的轨道2,轨道2从隧道窑炉9的门洞穿过,且轨道2延伸至隧道窑炉9内,凹槽5位于两个轨道2之间;

设于连接轴14上的滚轮4,托板3设有轴孔,连接轴14与轴孔转动连接,滚轮4设置在对应的轨道2上;

设于滚轮4内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滚轮4转动。

在这里,由于每个放置板7上都放置了大量的耐火砖,通过轮毂电机驱动托板3沿着轨道2运动,可以进一步保证运行时的稳定性,保证耐火砖在放置板7上的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4、图15所示,第一连接分离部包括:

对称设于放置板7两侧的连接分离组件,连接分离组件包括:

多个内杆10,放置板7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11,内杆10与第一通孔11滑动连接;

位于第一通孔11外部的插杆29,内杆10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插孔28,插杆29与插孔28滑动连接;

设于托板3上表面的开口槽26,开口槽26与内杆10一一对应,开口槽26的底壁设有底壁槽27,底壁槽27贯穿托板3在连接分离区域内的侧面;

第一连接分离部还包括:

侧杆38,底壁槽27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侧孔37,侧杆38与侧孔37滑动连接;

位于侧孔37内的第二弹簧59,第二弹簧59的一端固定于侧杆38位于侧孔37内的端部,第二弹簧59的另一端固定于侧孔37的端部,在相对的侧杆38的端面接触时,侧杆38与底壁槽27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封闭区域,且侧杆38朝向连接分离区域的侧面设有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用于使得插杆29进入到封闭区域内;

用于驱动内杆10在第一通孔11内滑动的驱动组件;

用于使得插杆29做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就需要轮毂电机驱动托板3沿着轨道2运动,在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后,轮毂电机停止驱动,这时,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使得最上层的放置板7运动至驱动部所在的高度,也就是,位于最上层的放置板7将会进入到连接分离区域内,这时,再将足够数量的耐火砖码放到最上层的放置板7上,然后驱动组件使得内杆10向第一通孔11的外部移动,同时升降组件使得插杆29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在插杆29进入到底壁槽27内后,插杆29抵住第一倾斜面,并通过第一倾斜面压缩第二弹簧59,使得插杆29最终进入到封闭区域内,内杆10也会在驱动组件作用下进入到开口槽26内,这时驱动组件停止驱动,轮毂电机启动,带动该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在隧道窑炉9内,由于插杆29是以竖直状态插入在封闭区域内,因此当升降部将该放置板7向上提升时,内杆10将会离开开口槽26,同时,插杆29也会离开封闭区域,这样放置板7将会与托板3分离,从而完成接下来的步骤;当隧道窑炉9完成烘烤干燥后,需要取出耐火砖,在升降部使得该放置板7下降过程中,轮毂电机使得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放置板7的正下方,当内杆10进入到开口槽26内后,插杆29也会重新插入到封闭区域内,这时即可在轮毂电机驱动下,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这时,可以先取下该放置板7上的耐火砖,然后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带放置板7与凹板6的底部接触后,第一驱动元件8继续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得凹板6带动放置板7向上运动,并最终使得插杆29脱离封闭区域,然后驱动组件驱动内杆10向第一内孔内部运动,使得内杆10恢复原位,在内杆10恢复原位过程中或恢复原位后,升降组件使得插杆29的底部运动至插孔28内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1、图14所示,驱动组件包括:

一端与第一通孔11的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于内杆10位于第一通孔11内的端部;

与托板3相对应的第二驱动元件15,第二驱动元件15位于对应的托板3的外侧;

侧面与第二驱动元件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拉板16,拉板16的内部设有与内杆10相对应的第一内腔18;

第三弹簧19及与第一内腔18滑动连接的内板20,内板20位于第一内腔18外部的端面设有第二倾斜面;在拉板16位于连接分离区域外部时,第二倾斜面朝向连接分离区域;第三弹簧19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内腔18的顶部,第三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于内板20位于第一内腔18的端面;

设于内杆10上表面的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位于第一通孔11的外部,且第一凸块21和第二凸块22之间形成凹陷区域,且第一凸块21背向第二凸块22的侧面以及第二凸块22背向第一凸块21的侧面均设有用于向上推动内板20的第三倾斜面;

设于第二凸块22底部的底板24,底板24与设于内杆10侧表面的表面槽23滑动连接;

一端与表面槽23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25,第四弹簧25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24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放置板7位于凹板6上时,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使得内杆10伸出第一通孔11的距离很短,在连接分离区域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后,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位于最上层的放置板7将会进入到连接分离区域内后,第一驱动元件8停止驱动,这时将足够数量的耐火砖码放到最上层的放置板7上,然后第二驱动元件15推动拉板16向连接分离区域方向运动,当第二倾斜面接触到第一凸块21上的第三倾斜面后,会推动内板20克服第三弹簧19的弹力向上运动,当内板20运动至凹陷区域上方后,在第三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内板20进入到凹陷区域内,这时第二驱动元件15再带动拉板16向远离连接分离区域的方向运动,这时将会通过第一凸块21和内板20,拉动内杆10克服第一弹簧17的弹力向开口槽26方向运动,在内杆10进入到开口槽26后,插杆29已经进入到封闭区域内,这时,第二驱动元件15再推动拉板16向连接分离区域运动,此时,在第二倾斜面的作用下会推动第二凸块22克服第四弹簧25运动一段距离,当第四弹簧25压缩太多后,第二倾斜面又会使得内板20克服第三弹簧19的弹力向上运动,这时内板20即可最终运动至第二凸块22的第三倾斜面上,这时第二凸块22再第四弹簧25的推动下恢复原位,第二驱动元件15带动拉板16再次向远离连接分离区域的方向运动,内板20的底部会与第二凸块22上的第三倾斜面接触,并使得第二凸块22克服第四弹簧25的弹力向第一凸块21方向运动,在第一凸块21与第二凸块22之间的距离小于内板20底部的宽度后,内板20将会通过第二凸块22上的第三倾斜面,沿着第二凸块22的表面和第一凸块21的表面,运动至第一凸块21的外侧,并最终由第二驱动元件15恢复原位,完成后,轮毂电机启动,带动该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在隧道窑炉9内,由于插杆29是以竖直状态插入在封闭区域内,因此当升降部将该放置板7向上提升时,内杆10将会离开开口槽26,同时,插杆29也会离开封闭区域,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置板7位于隧道窑炉9内的过程中,升降部和第二连接分离都会保证内杆10的状态保持不变,保证当隧道窑炉9完成烘烤干燥后,放置板7在升降部作用下向下运动后,内杆10能够进入到开口槽26内,插杆29也会重新插入到封闭区域内,当烘烤干燥结束后,放置板7最终重新运动至托板3上,这时内杆10进入到开口槽26内,插杆29也重新插入到封闭区域内,这时即可在轮毂电机驱动下,运动至凹板6的正上方,这时,可以先取下该放置板7上的耐火砖,然后第一驱动元件8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带放置板7与凹板6的底部接触后,第一驱动元件8继续驱动凹板6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得凹板6带动放置板7向上运动,并最终使得插杆29脱离封闭区域,这时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内杆10将会恢复原位,在内杆10恢复原位过程中或恢复原位后,升降组件使得插杆29的底部运动至插孔28内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4所示,升降组件包括:

设于插杆29一侧的侧块32,插杆29的一部分位于凹陷区域内,第一凸块21位于凹陷区域内的侧面设有侧面槽30,侧块32与侧面槽30滑动连接,在内板20进入到凹陷区域内时,对插杆29施加向下的压力;

设于内杆10内的第二内腔31,第二内腔31与侧面槽30连通;

铰接杆35及与设于第二内腔31底部的第一内槽34滑动连接的第一内块33,铰接杆35的一端与第一内块33的上表面铰接,铰接杆35的另一端与侧块32的下表面铰接;

用于对第一内块33施加朝向插杆29的外力,以使在内板20脱离凹陷区域后,推动插杆29的底部完全进入到插孔28内的调节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板20未进入到封闭区域内之前,由于调节件施加的外力,使得插杆29的底部完全位于插孔28内,当内板20进入到封闭区域的过程中,在第三弹簧19的推动下,使得插杆29克服了调节件施加的外力,从而使得插杆29向下运动,并最终使得插杆29的底部伸出到插孔28的外部,由于此时调节件维持插杆29的外力被破坏,因此,当内板20脱离封闭区域后,插杆29不会恢复原位,直到在内杆10恢复原位过程中或恢复原位后,调节件通过外力使得第一内块33向插杆29方向运动,这时插杆29将会最终恢复原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图8、图9、图10、图13所示,调节件包括:

设于第一内块33内的第一电磁铁61及设于侧块32内的第二电磁铁62,在第一内块33正对于侧块32时,第一电磁铁61正对于第二电磁铁62,且此时,铰接杆35由上到下向外倾斜;

设于内杆10外端面的推孔60,推孔60与第二内腔31连通,且推孔60正对第一内块33;

用于插入推孔60,推动第一内块33的推杆63。

在这里,当第一内块33正对侧块32时,此时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从而使得插杆29的底部保持在插孔28内,当内板20进入到封闭区域内后,内板20将会对插杆29施加外力,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之间的吸引力平衡被打破,从而使得插杆29向下运动,并使得第一内块33与侧块32之间错开,因此,当内板20脱离封闭区域后,插杆29不会恢复原位,直到在内杆10恢复原位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推杆63插入到推孔60内,由推杆63推动第一内块33恢复原位,这时第一内块33重新正对侧块32,此时第一电磁铁61和第二电磁铁62之间又会重新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从而使得插杆29的底部保持在插孔28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图8、图9、图19所示,调节件包括:

一端固定于第一通孔11底部的连通杆54,内杆10在第一通孔11内端面设有第二通孔55,第二通孔55与第二内腔31连通,连通杆54与第二通孔55滑动连接;

与设于第二内腔31底壁的第二内槽57滑动连接的第二内块56,第二内块56正对第二通孔55;

设于第一内槽34一侧的立杆36,立杆36靠近插孔28;

一端固定于第一内块33的拉绳58,拉绳58绕过立杆36,且拉绳58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内块56。

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板20未进入到封闭区域之前,连通杆54伸入到第二内腔31内,从而通过第二内块56和拉绳58,使得第一内块33正对于侧块32,在内板20进入到封闭区域后,内板20持续对插杆29施加外力,并且在内板20使得内杆10逐渐伸出第一通孔11过程中,使得插杆29逐渐伸出到插孔28外部。在内杆10恢复原位过程中,连通杆54将会逐渐将入到第二内腔31内,从而逐渐使得插杆29恢复原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图16、图17所示,升降部包括:

升降架40及设于嵌板1内的第三驱动元件39,嵌板1位于隧道窑炉9内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升降架40的架槽41,第三驱动元件39的输出轴与升降架40连接。

设于升降架40上表面的限位杆42,内杆10的下侧面设有第一限位槽43,限位杆42与第一限位槽43相对应,在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后,限位杆42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43的正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当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后,限位杆42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43的正下方,此时第三驱动元件39推动升降架40向上运动,最终使得限位杆42插入到第一限位槽43内,正好可以保证内杆10不会在第一弹簧17作用下向第一通孔11内运动,在放置板7提高到对应的承重杆45位置后,由第二连接分离部使得放置板7与对应的承重杆45连接;在干燥完成后,第二驱动元件15驱动升降架40向上运动,在限位杆42插入到第一限位槽43内后,第二连接分离部使得放置板7与对应的承重杆45分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18所示,第二连接分离部包括:

设于承重杆45上侧面的第二限位槽46,第二限位槽46与插杆29相对应;

与承重杆45相对应的连接杆50及设于连接杆50两端的延伸板48,隧道窑炉9设有穿孔49,延伸板48与穿孔49滑动连接,延伸板48与对应的承重杆45固定连接,且延伸板48与设于固定杆44上的承重槽47滑动连接;

联动杆52及与支撑组件相对应的第四驱动元件53,第四驱动元件53的输出轴与联动杆52固定连接;

一端与连接杆50固定连接的第五弹簧51,第五弹簧51的另一端固定于对应的联动杆52。

在本实施例中,当放置板7运动至隧道窑炉9内后,限位杆42位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43的正下方,此时第三驱动元件39推动升降架40向上运动,最终使得限位杆42插入到第一限位槽43内,然后第三驱动元件39驱动放置板7向上运动,在放置板7向上运动过程中,第四驱动元件53驱动联动杆52向远离隧道窑炉9的方向运动,这时,当承重杆45上已经支撑放置板7及其上的耐火砖时,由于重力,将会拉伸对应的第五弹簧51,其余的承重杆45在第五弹簧51的拉动下,将会纷纷相互远离,让出使得放置板7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通道,完成后,第三驱动元件39驱动放置板7向上运动,待运动到对应的承重杆45的上方一段距离后,第四驱动元件53再驱动联动杆52恢复原位,这样还没有支撑放置板7的承重杆45将会恢复原位,然后第四驱动元件53带动放置板7向下运动,位于其下方承重杆45将会支撑放置板7,且此时插杆29将会插入到第二限位槽46内,保证内杆10不会恢复原位。同样的,在隧道窑炉9完成干燥后,第三驱动元件39首先带动升降架40向上运动,当限位杆42进入到第一限位槽43内后,第三驱动元件39驱动放置板7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得插杆29脱离第二限位槽46,然后第四驱动元件53使得放置板7下方的承重杆45相互远离,分开一个向下运动的通道,然后第三驱动元件39使得放置板7向下运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