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备能量收集和隔振的双功能隔振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具备能量收集和隔振的双功能隔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与振动能量收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能量收集和隔振的双功能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结构振动和冲击问题广泛存在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等众多领域,对桥梁的使用寿命、精密仪器的测量精度、旋转机械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工程系统,特别是那些容易在振动下损坏的系统进行减振。通过将振动能转化为电能,环境振动可以为电子设备(例如植入式设备)提供可持续且有价值的能源。由于振动存在双面性,振动问题研究已逐步发展为振动控制和振动利用两个方向。然而,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结构和系统模型是实现振动控制及利用的关键一步。

为了抑制低频振动,准零刚度隔振器因其独有的高静刚度和低动刚度特性,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且已被证明是一种抑制低频振动的有效方法。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基本原理是正负刚度机构并联,当正负刚度互相抵消时系统能够实现准零刚度。研究人员已经通过预屈曲梁、磁体结构、仿生结构以及超材料手段,优化了基于准零刚度的低频振动控制解决方案。通常,振动能量可以通过阻尼消散,进而有效地抑制系统谐振。为了利用振动能量,可以将振动衰减期间的耗散能量转化为有价值的电能。分流阻尼器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抑制谐振和收集能量的解决方案。由于分流电路中的电感和电阻引入了电谐振,其可以同时实现振动控制和能量收集。目前,关于振动控制或能量收集的装置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涉及其中一方面,关于两种功能集成的装置相对较少。因此,设计一种即刻实现隔振,又能对振动能量进行收集的装置,显得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能量收集和隔振的双功能隔振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能量收集和隔振的双功能隔振系统,包括底座、中心轴、正刚度装置、负刚度装置和电磁分流换能装置;

所述底座上固定下箱体,下箱体的顶部设置上箱体;所述下箱体内安装有正刚度装置,正刚度装置的顶部与设于中心轴下端的连接板相连,中心轴的上端穿出下箱体,并经上箱体的顶部穿出,与负载相连;

在上箱体内的中心轴上依次自下而上分别安装负刚度装置和电磁分流换能装置;

所述电磁分流换能装置包括同轴配置在中心轴上的环形线圈A和环形永磁体A,所述环形永磁体A位于环形线圈A的内部,环形永磁体A采用轴向充磁,环形永磁体A的上部为S极,环形永磁体A的下部为N极;

所述负刚度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装配在中心轴上的第一负刚度装置和第二负刚度装置;所述第一负刚度装置包括同轴装配在中心轴上的环形线圈B和环形永磁体B,环形线圈B内通入电流;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包括装配在中心轴上的内环形永磁体C,以及同轴配置在内环形永磁体C外部的外环形永磁体。

按上述方案,所述环形永磁体A上端和下端的中心轴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环。

按上述方案,环形线圈A与对应的环形永磁体A之间的横向装配间隙为1.5~2.5mm,垂向最大行程为5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正刚度装置为线性螺旋弹簧,线性螺旋弹簧与中心轴同轴配置;所述线性螺旋弹簧设于下箱体内,与下箱体的内底部压紧,线性螺旋弹簧的上端设于与连接板下表面的凹槽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环形永磁体B位于环形线圈B的内部,环形永磁体B采用轴向充磁,环形永磁体B的上部为S极,环形永磁体B的下部为N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环形永磁体B上端和下端的中心轴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环。

按上述方案,环形线圈B与环形永磁体B的磁化方向相反且轴向高度一致。

按上述方案,内环形永磁体C的上部为S极,内环形永磁体C的下部为N极;外环形永磁体C的上部为S极,外环形永磁体C的下部为N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双功能隔振系统还设有直线轴承导向装置,直线轴承导向装置为装配在中心轴上的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其中第一直线轴承设于上箱体内,且位于第一负刚度装置与所述线性螺旋弹簧;所述第二直线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上部的中心轴上,且第二直线轴承位于上箱体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箱体包括自上而上依次首尾相连的第四壳体、第一壳体、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电磁分流换能装置安装于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负刚度装置安装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安装于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二直线轴承设于第四壳体内;中心轴的上端穿过第四壳体,与负载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电磁分流换能装置和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耦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隔振系统的低频隔振能力,还实现了低频振动能量的收集能力。并且,同时采用第一负刚度装置和第二负刚度装置,提高了负刚度的磁力,同时能够对负刚度进行调节,保证隔振系统在平衡位置的隔振频率为准零态,提高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隔振系统的超低频隔振能力。本发明在静平衡位置附近具有非常低的动刚度;通过电磁分流换能装置和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耦合,使得隔振装置具备能量收集和低频隔振的双功能,适用于低频和超低频隔振以及能量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施例中电磁分流换能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负载;2、中心轴;3、第四壳体;4、第一壳体;5、第三壳体;6、第二壳体;7、下箱体;8、底座;9、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1、环形线圈A;9.2、环形永磁体A的S极;9.3、环形永磁体A的N极;10、第二负刚度装置;10.1、内环形永磁体C;10.2、外环形永磁体C;11、第一负刚度装置;11.1、环形线圈B;11.2、环形永磁体B的S极;11.3、环形永磁体B的N极;12、线性螺旋弹簧;13、直线轴承导向装置;14、固定环;15、支撑座;16、电磁分流换能装置等效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双功能隔振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磁分流换能的双功能隔振系统,包括底座8、中心轴2、正刚度装置、负刚度装置和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

所述底座8上固定下箱体7,下箱体7的顶部设置上箱体;所述下箱体7内安装有正刚度装置,正刚度装置的顶部与设于中心轴2下端的连接板相连,中心轴2的上端穿出下箱体7,并经上箱体的顶部穿出,与负载1相连;

在上箱体内的中心轴2上依次自下而上分别安装负刚度装置和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

所述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包括同轴配置在中心轴2上的环形线圈A9.1和环形永磁体A,所述环形永磁体A位于环形线圈A的内部,环形永磁体A采用轴向充磁,环形永磁体A的上部为S极9.2,环形永磁体A的下部为N极9.3;

所述负刚度装置为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装配在中心轴2上的第一负刚度装置11和第二负刚度装置10;所述第一负刚度装置11包括同轴配置在中心轴2上的环形线圈B11.1和环形永磁体B;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10包括装配在中心轴2上的环形永磁体C。

本发明中,所述环形线圈A9.1由漆包线绕制而成;环形线圈A9.1与上箱体的第一壳体4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永磁体A上端和下端的中心轴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环14,用于对环形永磁体A进行限位,环形永磁体A随着中心轴2做轴向运动。

本发明中,环形线圈A9.1与对应的环形永磁体A之间的横向装配间隙为1.5~2.5mm,垂向最大行程为5mm。

优选地,所述负刚度装置为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装配在中心轴2上的第一负刚度装置11和第二负刚度装置10;

所述第一负刚度装置11包括同轴装配于中心轴2上的环形线圈B11.1和环形永磁体B,环形线圈B11.1内通入电流;所述环形永磁体B位于环形线圈B的内部,环形永磁体B采用轴向充磁,环形永磁体B的上部为S极11.2,环形永磁体B的下部为N极11.3;

本发明中,所述环形线圈B11.1由漆包线绕制而成;环形线圈B11.1与上箱体的第二壳体6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环形永磁体B上端和下端的中心轴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环14,用于对环形永磁体B进行限位,环形永磁体B随着中心轴2做轴向运动。

本发明中,环形线圈B11.1与对应的环形永磁体B之间的横向装配间隙为2mm,垂向最大行程为5mm。

本发明中,环形线圈B11.1与环形永磁体B的磁化方向相反且轴向高度一致,可提高较大的磁作用力;所述环形线圈B11.1为铜线圈,输入电流限制在1.5A以下,可有效解决线圈的发热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10包括装配在中心轴2上的内环形永磁体C10.1,以及同轴配置在内环形永磁体C10.1外部的外环形用磁体C10.2,内环形永磁体C10.1的上部为S极,内环形永磁体C10.1的下部为N极;外环形永磁体C10.2的上部为S极,外环形永磁体C10.2的下部为N极。

本发明中,内外环形永磁体C设于上箱体的第三壳体5内,内外环形永磁体C轴向充磁,内外环形永磁体C的S极和N极采用同向磁化布置且轴向高度一致,可提供足够大的磁作用力。

优选地,内外环形永磁体C的横向装配间隙为3mm,轴向高度为20mm,垂向最大行程为5mm。

本发明中,所述内环形永磁体C10.1上端和下端的中心轴2上各设有一个固定环14,用于对内环形永磁体C10.1进行限位,环形永磁体C可随中心轴2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正刚度装置为线性螺旋弹簧12,线性螺旋弹簧12与中心轴2同轴配置;所述线性螺旋弹簧12设于下箱体7内(与下箱体7的内底部压紧),线性螺旋弹簧12的上端设于与连接板下表面的凹槽内。

本发明中,所述线性螺旋弹簧12具有一定的预压量。

优选地,所述双功能隔振系统还设有直线轴承导向装置13,直线轴承导向装置13为装配在中心轴2上的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其中第一直线轴承设于上箱体内,且位于第一负刚度装置11与所述线性螺旋弹簧12;所述第二直线轴承设于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10上部的中心轴2上,且第二直线轴承位于上箱体内(具体为上箱体的第四壳体3内)。

本发明中,所述直线轴承导向装置13可保证下箱体7、上箱体和中心轴2的同轴度,确保了垂向运动的稳定性,减少能量收集装置摩擦阻尼。

本发明中,直线轴承选用铝制外壳四氟乙烯树脂内衬的滑动轴承,以避免普通钢制滚珠直线轴承会影响磁场;环形永磁体均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制作;中心轴2、固定环14、螺栓等部件及结构均采用非导磁性或弱导磁性的材料制作,如304不锈钢。

本发明中,所述上箱体包括自上而上依次首尾相连的第四壳体3、第一壳体4、第三壳体5和第二壳体6,所述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安装于第一壳体4内;所述第一负刚度装置1111安装于第二壳体6内;所述第二负刚度装置10安装于第三壳体5内;所述第二直线轴承设于第四壳体3内;中心轴2的上端穿过第四壳体3,与负载1相连。

本发明中,上下相邻的两个壳体之间压紧,并通过周向设置的螺栓连接固定。

图5显示了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的工作原理,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放置在支撑座15上,电磁分流换能装置等效模型16如图5所示,Magnet为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的环形永磁体A9.1,Coil为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的环形线圈A9.2,k为正刚度装置的刚度;作为上下层之间的粘性耗散元件,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可以是线性的或旋转的,具有运动传递特性。在在由质量m、刚度k和阻尼c组成的振动系统中,当系统受到激励力f

式中,C

F

式中,C

图5显示了与外部电阻R

式中,R=R

这意味着电磁分流换能装置不仅可以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收集,还将在振动系统中产生系数为

另外,根据叠加定理,轴向充磁的环形永磁铁A可以等效为在圆柱永磁铁内叠加一个反向充磁的圆柱永磁铁。轴向充磁的环形磁铁A可以等效为位于内外环面的两个薄螺线管,两个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得到:

式中,μ

毕奥-萨伐尔定律描述电流元在空间任意点处所激发的磁场为:

其中,I是源电流,单位为A;dl是源电流的微小线元素;r是电流元到激发磁场点的距离,单位为m;e

载流环上的电流元Idl所受到的来自另一载流环的作用力dF为:

dF=Idl×B (8),

对上式积分即可得到两个载流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为:

F=∫

由于两个载流环同心,根据对称性可知电磁力沿轴向。因为积分复杂,很难求解析解,同样用椭圆积分表示可得:

式中,I

两个载流环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由励磁电流的方向决定的,根据安培定则,当两载流环内电流方向相同时,电磁力表现为相互吸引,反之则互斥。至此,两个载流环之间的电磁力已经确定,将载流环之间的力叠加即可以求解通电线圈或螺线管之间的电磁力。结合轴向充磁永磁铁和螺线管的等效关系,也可以叠加得到线圈和磁铁之间的电磁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系统施加负载1后,中心轴2向下移动,使得第一负刚度装置11中的环形永磁体B与环形线圈B11.1轴向重合,第二负刚度装置10中的内环形永磁体C10.1与外环形永磁体C10.2轴向重合;同时,由线性螺旋弹簧12独立支撑负载,从而产生一定预压量;当负载产生外部激励力时,中心轴2做轴向往复运动,在线性螺旋弹簧12、第一负刚度装置11和第二负刚度装置10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系统具有准零固有频率,从实现低频隔振能力;同时,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中的环形永磁体A在环形线圈A9.1内部做垂向往复运动,在环形线圈A9.1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闭合回路中的电容收集能量。

本发明采用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与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耦合的方式,实现了低频振动控制和低频振动能量收集,提升了低频隔振器的隔振性能。其中,混合式电磁负刚度机构包括第一负刚度装置11和第二负刚度装置10,不仅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磁作用力,而且可以通过电流调控磁作用力。磁力与相对位移方向相同,使其远离平衡位置,也就是说设计的电磁耦合结构产生了负刚度。另外,电磁分流换能装置9内部的环形永磁体A随着中心轴2做垂向往复运动,在线圈回路中产生与相对速度成正比的感应电动势,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同时,在永磁体上产生阻尼力,有效抑制共振峰。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