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头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头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头灯。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领域中,检修人员在工作时除了携带验电笔等工具外,一般还需要携带手电筒,以便于工作时进行照明工作,并且手电筒携带方便,有利于提高检修工作的可靠进行。

另外,为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检修人员通常还需携带安全帽,并在安全帽上设置安全保护装置。一般的,安全帽重量较大,产品整体较大,并且携带十分不方便。对于检修现场不存在重力坠落的情况时,如果摘掉安全帽,单独携带安全保护装置,这无疑又会增大检修人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头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帽携带安全保护装置体积大且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头灯,包括:

灯头壳,能够佩戴于头部上;

控制组板,设于所述灯头壳的内部;

灯源结构,设于所述灯头壳内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板;

近电感应器,设于所述灯源结构的旁侧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板,且所述近电感应器用于检测其周围的电压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灯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板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报警器、振动报警器以及灯光报警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于所述灯头壳内,所述灯头壳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出声孔,且多个所述出声孔正对所述报警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壳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检测孔,所述近电感应器的指示灯正对所述检测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壳上还设有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板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所述灯源结构以及所述近电感应器集中分布,且所述摄像装置的摄像方向与所述灯源结构的出光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板包括主板及电连接于所述主板的副板,所述摄像装置设于所述主板上且电连接于所述主板;所述灯源结构及所述近电感应器间隔设于所述副板上,且所述灯源结构及所述近电感应器均电连接于所述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头壳包括:

前壳;

后壳,盖设于所述前壳上,且所述控制组板、所述灯源结构以及所述近电感应器均设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

头带支架,转动设于所述后壳上,以调节所述灯源结构的出光方向,且所述头带支架能够佩戴于头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带支架沿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条形槽,所述头带支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及所述第二条形槽均用于连接佩戴于头部上的弹性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凸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边缘的固定部,所述后壳容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所述固定部之间,且所述后壳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边缘还凸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及所述支架本体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筋及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将控制组板、灯源结构以及近电感应器均设于灯头壳上,从而使得头灯的结构十分紧凑,体积较小。并且,灯头壳能够佩戴于头部上,便于实现头灯的佩戴,解决了安全帽尺寸大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则工作时,检修人员将灯头壳佩戴于头部,则可通过灯源结构实现照明功能,并通过近电感应器检测周围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近电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前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后壳配合头带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头带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后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的后壳配合头带支架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灯头壳;101-出声孔;102-检测孔;103-第一窗口;104-第二窗口;11- 前壳;12-后壳;121-转轴;13-头带支架;1301-第一条形槽;1302-第二条形槽; 1303-减重槽;131-支架本体;132-固定部;133-第一加强筋;134-第二加强筋; 14-调节结构;141-卡位件;1411-斜面;142-限位件;1421-外齿;1422-卡槽; 15-密封圈;2-控制组板;21-主板;22-副板;3-灯源结构;4-近电感应器;5- 摄像装置;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灯包括灯头壳1、控制组板 2、灯源结构3以及近电感应器4。

灯头壳1能够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上,控制组板2设于灯头壳1的内部,灯源结构3设于灯头壳1的内部并电连接于控制组板2,以使灯源结构3能够在控制组板2的控制下进行照明工作。近电感应器4设于灯头壳1内,并位于灯源结构3的旁侧,近电感应器4电连接于控制组板2,并能够在控制组板2的控制下开启以检测周围的电压信号,或者在控制组板2的控制下关闭。工作时,控制组板2控制灯源结构3和近电感应器4开启,近电感应器4检测近电感应器4周围的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反馈至控制组板2,其中,当控制组板2 控制近电感应器4开启时,近电感应器4实时对其周围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近电感应器4集成于头灯内,以使头灯上具备近电感应保护的功能。头灯为佩戴于人体头部上的灯具,相较于安全帽和头盔,其具有体积小和重量小的特点,相较于安全帽、头盔更便于佩戴,且还能够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上,使用十分方便。其中,本实施例中,灯头壳1为立方体结构,其尺寸大约为89*59*36.5mm,一般的安全帽或头盔的尺寸为289*233*150mm,则本实施例中的头灯与安全帽的体积占比为(89*59*36.5)/(289*233*150) *100%=1.9%,体积占比不到2%,体积十分小,便于佩戴。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控制组板2、灯源结构3以及近电感应器4均设于灯头壳1上,从而使得头灯的结构十分紧凑,体积较小。并且,灯头壳1能够佩戴于头部上,便于实现头灯的佩戴,解决了安全帽尺寸大导致携带不便的问题,则工作时,检修人员将灯头壳1佩戴于头部,则可通过灯源结构3实现照明功能,并通过近电感应器4检测周围的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头灯的近电保护功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近电感应器4可以设置为感应线圈,利用电线附近存在的电场的原理,当靠近电线后感应到该电场信号,从而获取周围的电压信号。当然,近电感应器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感应原理,此处不唯一限定。

本实施例中,头灯还包括电连接于控制组板2的报警器,报警器包括蜂鸣报警器、振动报警器以及灯光报警器中的至少一种。当头灯靠近高压环境时,近电感应器4检测到该高压信号,此时近电感应器4将该高压信号传递给控制组板2,控制组板2控制报警器发生报警,以警示人们头灯已处于高压的环境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报警信号,从而有助于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即是,报警器发生报警时,可以及时地提醒用户远离带电部件,防止用户发生触电危险。其中,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组板2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静电感应器和报警器。工作时,近电感应器4检测其周围的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内,控制器接收该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当近电感应器4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工作,此时报警器发生报警工作;当近电感应器4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报警器不发生报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近电感应器4可以检测到220V、10kV、35kV、110KV、 200KV、330KV等级的电压,且报警器在电压靠近10KV、35KV、110KV、200KV、 330KV时发生报警作用。其中,近电感应器4可设置为近电预警器,优选型号为YJ-AM-3的近电预警器。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本实施例中,报警器为蜂鸣报警器,报警器设于灯头壳1内。灯头壳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出声孔101,出声孔101连通外部,且多个出声孔101正对报警器。如此,报警器发生报警时,其发出的声音能够同时通过多个出声孔101而发出至外部,以便于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器发出的声音,从而及时、准确地获取该报警信息。其中,多个出声孔101均匀分布,有助于报警器发出的声音的均匀扩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多个出声孔101的设置,有助于报警器发出的声音的均匀扩散,从而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其二,报警器集成于灯头壳1内,提高头灯的紧凑性,减小整个头灯的体积;其三,多个出声孔101的设置,还有助于实现灯头壳1的减重效果,有助于减轻头灯的重量,从而减轻工作人员佩戴头灯的负担,提高佩戴和使用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本实施例中,灯头壳1上开设有连通外部的检测孔102,近电感应器4设于灯头壳1内,且近电感应器4的指示灯正对检测孔 102,以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检测孔102获取近电感应器4是否正在工作的信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控制组板2控制近电感应器4开启,近电感应器 4开始实时检测其周围的电压信号,此时近电感应器4的指示灯开启,该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通过检测孔102发射至头灯的外部,则用户可通过从检测孔102 内扩散出的光线,则可判断近电感应器4正在处于检测电压信号的工作。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近电感应器4集成于灯头壳1内,有助于提高头灯的结构紧凑性,减小头灯的体积,并且,检测孔102的开设还有助于实现减重效果,有助于减轻头灯的重量,从而更加有助于工作人员佩戴、使用头灯。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灯头壳1上还设有电连接于控制组板2的摄像装置5,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与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相同,并且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和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均朝向头灯的前方,有助于头灯佩戴于人体的头部时,使得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和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与人体前方方向相同,便于人体调节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和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并且,摄像装置5、灯源结构3以及近电感应器4集中分布,有助于提高摄像装置5、灯源结构3以及近电感应器4的紧凑性,从而有助于减小整个头灯的体积,便于携带和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灯头壳1上还开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窗口103和第二窗口104,第一窗口103和第二窗口104均连通外部,灯源结构3正对第一窗口103,摄像装置5正对第二窗口104,有助于实现灯源结构3和摄像装置 5的使用。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窗口103、第二窗口104、检测孔102以及出声孔101均开设于灯头壳1的同一侧,也即是开设于灯头壳1的前侧,在有助于实现灯源结构3、摄像装置5、近电感应器4以及报警器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有助于实现头灯的结构紧凑性,另外还有助于实现头灯的减重效果,便于佩戴、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控制组板2包括主板21及设于主板 21上的副板22,且副板22电连接于主板21。摄像装置5设于主板21上且电连接于主板21,灯源结构3及近电感应器4间隔设于副板22上,且灯源结构3、近电感应器4以及报警器均电连接于副板2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主板21 和副板22的组合,且近电感应器4直接集成于副板22上,有助于简化近电感应器4的安装,且同时还能够有助于减小头灯整体的体积。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本实施例中,灯头壳1包括前壳11、后壳12以及头带支架13。后壳12盖设于前壳11上,并与前壳11形成容置空间,控制组板2、灯源结构3、近电感应器4以及报警器均设于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也即是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头带支架13转动设于后壳12上,且头带支架13能够佩戴于头部上。当头灯佩戴于人体的头部上时,头带支架13抵紧于人体的头部,前壳11朝向前方,此时可通过后壳12和头带支架13相对转动,也即是将后壳12绕头带支架13转动,从而调节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有助于提高头灯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前壳11和后壳12之间抵紧有密封圈15,用于提高前壳11 和后壳12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密封效果,有助于提高对容置空间内的控制组板2、灯源结构3、近电感应器4以及报警器等的防水、防尘保护。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头带支架13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条形槽1301,头带支架13沿第二方向y上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槽1302,第一条形槽1301及第二条形槽1302均用于连接佩戴于头部上的弹性带。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如图5及图6中示意的方向x,第二方向y如图5及图6中示意的方向y。使用时,两个第一条形槽 1301和第二条形槽1302分别连接弹性带,头带支架13沿第二上的另一端抵紧于人体头部的前额,第一条形槽1301上的弹性带绕过人体头部的侧部,第二条形槽1302上连接的弹性带绕过人体头部的顶部,从而使得头带支架13通过人体头部两侧以及顶部的弹性带实现佩戴,从而加强头带直接佩戴于人体头部上的安装稳定性,并且提高头带支架13佩戴于人体头部上的佩戴方便性,也即是提高整个头灯佩戴于人体头部上的便携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弹性带可设置为皮带类型的结构,此时第一条形槽1301 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第二条形槽1302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有助于实现将弹性件安装于第一条形槽1301和第二条形槽1302上。并且,第一条形槽1301 和第二条形槽1302的条形槽的设置,还有助于实现头带支架13的减重效果,减轻人体头部佩戴头灯的负担。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头带支架13上还开设有多个减重槽1303,用于减轻整个头灯的重量,从而便于头灯的佩戴和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头带支架13包括支架本体131及凸设于支架本体131两端边缘的固定部132,后壳12容置于支架本体131两端的固定部132之间,且后壳12转动连接于固定部13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后壳 12设于前壳11和支架本体131之间,支架本体131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分别凸设有上述的固定部132,后壳12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分别限位于两个固定部132的内侧壁之间,从而使得后壳12容置于两个固定部132之间,能够在提高头带支架13和后壳12之间连接的紧凑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头带支架13的支撑强度,有助于加强后壳12与头带支架13的连接强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后壳12沿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转轴121,两个转轴121分别一一转动连接于固定部132。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后壳12和支架本体131之间还设有调节结构14,调节结构14包括限位件142及卡位件141。其中,限位件142 设于后壳12朝向支架本体131的一侧,且卡位件141设于支架本体131朝向后壳12的一侧;或者,限位件142设于支架本体131朝向后壳12的一侧,卡位件141设于后壳12朝向支架本体131的一侧。限位件142与卡位件141相对设置,限位件142朝向卡位件141的一侧设有多个外齿1421,相邻两个外齿1421之间间隔形成一个卡槽1422。卡位件141朝向限位件142的一侧上设有斜面 1411,以使卡位件141的一端朝向限位件142倾斜并凸出设置。当后壳12相对头带支架13转动时,卡位件141交替啮合于多个外齿1421,并卡接于卡槽1422 内,从而实现后壳12和头带支架13每次转动时的行程限制。并且,卡位件141 卡接于卡槽1422内时,能够使得外齿1421抵紧于斜面1411上,加强卡位件 141和卡槽1422的卡接,也即是加强后壳12和头带支架13每次转动后的锁止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摄像装置5的摄像方向及灯源结构3的出光方向的角度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31两端的边缘还凸设有第一加强筋133,也即是支架本体131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凸设有第一加强筋133,第一加强筋133和固定部132的凸出方向相同,且支架本体131沿第一方向x 上两端的第一加强筋133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支架本体131沿第一方向x上两端的固定部132,从而使得第一加强筋133和固定部132能够加强头带支架13 整体的支撑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头灯佩戴于人体头部上的佩戴稳定性和强度。并且,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2及支架本体131之间、第一加强筋133及支架本体131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34,能够进一步加强头带支架13的支撑强度,加强头灯佩戴于人体头部上时的稳定性,便于佩戴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215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