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6:59


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桩由于具有质量稳定、运输便捷、施工速度快、抗裂性好、经济环保等优点,目前在桩基基础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现有制桩过程中,混凝土浆液容易从裙板与端板连接缝隙中漏出,材料浪费严重,且预制桩之间焊接不牢,存在不稳定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在现有制桩过程中,混凝土浆液容易从裙板与端板连接缝隙中漏出,材料浪费严重,且预制桩之间焊接不牢,存在不稳定性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体、端板、裙板以及连接部件;

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端板上,所述裙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且所述裙板一端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一面与所述裙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一面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裙板的外侧向外凸出,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端板边缘向内偏移8-10mm上,且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裙板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裙板靠近所述端板一端的外侧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裙板靠近所述端板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端板一端的截面面积,所述凸出部的一侧上设有向内凹的弧形焊缝槽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部件选用钢辐条,所述钢辐条为环形结构,且所述钢辐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包括上端板以及下端板,所述上端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上端部,所述下端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下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混凝土预制桩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所述端板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包括端板本体、端板通孔以及多个锚固孔,所述端板通孔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中心,多个所述锚固孔沿所述端板通孔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桩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所述钢筋与所述锚固孔相适配。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桩体、端板、裙板以及连接部件;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端部,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端板上,所述裙板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且所述裙板一端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一面与所述裙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一面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连接部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作桩过程中浆液从裙板与端板连接的缝隙中漏出,避免浪费材料,节约生产成本,且环保,提高混凝土预制桩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部件以及

上述发明人提供的任意一项所述混凝土预制桩;

所述混凝土预制桩包括第一预制桩以及第二预制桩,所述第一预制桩与所述第二预制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预制桩与所述第二预制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部件选用抱箍板,所述第一预制桩的下端板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上端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抱箍板环绕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桩的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预制桩的凸出部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将第一预制桩的下端板与第二预制桩的上端板进行对接,然后将第一预制桩的下端板与第二预制桩的上端板进行焊接,起到固定作用,最后将固定部件环绕固定设置于第一预制桩的凸出部与第二预制桩的凸出部上,进一步对第一预制桩与第二预制桩起到固定作用;而现有技术中,由于裙板较薄,需要增加端板的厚度,才能保证端板与裙板之间焊接的牢固性,当增加端板的厚度,同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不增加端板厚度的情况下,保证结构牢固安全性,降低成本。且混凝土预制桩上的连接部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作桩过程中浆液从裙板与端板连接的缝隙中漏出,避免浪费材料,节约生产成本,且环保,提高混凝土预制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板的平面图之一;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板的平面图之二;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桩,

11、第一预制桩,

12、第二预制桩,

13、桩体,

2、端板,

21、上端板,

22、下端板,

23、端板本体,

24、端板通孔,

25、锚固孔,

26、凸出部,

3、裙板,

4、连接部件,

5、钢筋,

6、焊缝槽口,

7、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桩1,本实施例混凝土预制桩1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桩1的形状为圆形。本实施例的混凝土预制桩1包括第一预制桩11以及第二预制桩12,第一预制桩11和第二预制桩12均包括桩体13、端板2、裙板3以及连接部件4;所述端板2设置于所述桩体13的端部,所述连接部件4设置于所述端板2上。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件4选用钢辐条,所述钢辐条为环形结构,且所述钢辐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呈片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部件作为连接部件4,从而起到密封作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端板2的形状为矩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端板2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端板2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等。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裙板3 设置于所述桩体13的外表面,裙板3环绕着桩体13安装,且所述裙板3一端与所述端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件4一面与所述裙板3内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件4设置于所述裙板3内侧,所述连接部件4一面与所述端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连接部件4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作桩过程中浆液从裙板3与端板2连接的缝隙中漏出,避免浪费材料,节约生产成本,且环保,提高混凝土预制桩1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当采用抱箍式对混凝土预制桩1进行对接时,所述端板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裙板3的外侧向外凸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端板2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裙板3 靠近所述端板2一端的边缘向外凸出,从而形成凸出部26,凸出部26与固定部件7相互配合,起到固定作用。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端板边缘向内偏移8-10mm上,且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裙板内侧,裙板3呈锥形,即所述裙板靠近所述端板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端板一端的截面面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件4设置于所述端板2 边缘向内偏移9mm上。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端板2包括上端板21以及下端板22,所述上端板21设置于所述桩体13的上端部,所述下端板22设置于所述桩体13的下端部。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凸出部26的一侧上设有向内凹的弧形焊缝槽口6;上端板21与下端板22之间可以在焊缝槽口6进行焊接,起到固定作用,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上端板21和下端板22 均包括端板本体23、端板通孔24以及多个锚固孔25,所述端板通孔24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23的中心,多个所述锚固孔25沿所述端板通孔24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23上。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桩体13内部固定连接有钢筋5,所述钢筋5与所述锚固孔25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锚固孔25的数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桩1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部件7以及混凝土预制桩1;所述混凝土预制桩1包括第一预制桩11以及第二预制桩12,所述第一预制桩11与所述第二预制桩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件7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预制桩11与所述第二预制桩12。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部件7选用抱箍板,所述第一预制桩11的下端板22与所述第二预制桩12的上端板2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抱箍板环绕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桩11的凸出部26与所述第二预制桩12的凸出部26上。具体的,在安装过程中,将第一预制桩11的下端板22与第二预制桩12的上端板21进行对接,然后将第一预制桩11的下端板22与第二预制桩12的上端板21进行焊接,起到固定作用,最后将抱箍板环绕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桩11的凸出部26与所述第二预制桩12的凸出部26上,进一步对第一预制桩11与第二预制桩12起到固定作用;而现有技术中,由于裙板3较薄,需要增加端板2的厚度,才能保证端板2与裙板3 之间焊接的牢固性,当增加端板2的厚度,同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不增加端板2厚度的情况下,保证结构牢固安全性,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混凝土预制桩及其混凝土预制桩的连接结构
  • 一种圆形混凝土预制桩头连接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23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