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2:36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进行语音通话的不同终端,需要通过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将语音数据传输至对方。具体来说,一个终端将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发送至公用数据网,由该公用数据网传输至另一个终端。

在相关技术中,公用数据网在传输一些语音编码方式所编码的语音数据时,可能会发生异常,从而影响语音通话质量。

发明内容

提供该公开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公开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切换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交互语音数据的语音编码方式,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语音数据的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质量的影响。从而,改善用户利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语音通话的体验。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其中,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建立语音通话;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其中,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建立语音通话;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切换单元,用于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实践中,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建立语音通话。然后,可以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进一步,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可以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最后,可以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从而,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可见,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采用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时,若公用数据网在传输当前语音编码方式所编码的语音数据时发生异常,可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采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由此,通过切换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交互语音数据的语音编码方式,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语音数据的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可以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终端控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它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终端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如图1所示,该终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例如,图5中所示的终端501)与第二终端(例如,图5中所示的终端502)通过公用数据网(例如,图5中所示的公用数据网503)建立语音通话。

上述公用数据网可以是用于传输语音数据的各种公用数据网,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在建立语音通话以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传输语音数据,由此实现语音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语音通话的过程,可以由第一终端主动发起,也可以由第二终端主动发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接收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

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

在语音通话过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可以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向对方发送语音数据包。在实际应用中,语音数据包的类型由公用数据网采用的传输协议决定。作为示例,若公用数据网采用的是RTP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语音数据包可以是RTP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可以具有主动切换语音编码方式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制第一终端是语音通话的呼叫方或者被呼叫方。

步骤102,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

在一些场景中,第一终端可以比较上述语音数据包与上一次所接收语音数据包的大小。若二者的大小之间的差距在预定差距范围内,第一终端可以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未发生异常。否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

步骤103,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第一终端可以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来说,发送方采用一定的语音编码方式对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并通过公用数据网将包含该编码后的语音数据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方。在接收到语音数据包后,接收方可以对语音数据包中编码后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由此得到来自发送的语音数据。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采用各种语音编码方式。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采用的语音编码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者:AMR(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方式,ARM-WB(Adaptive Multi-rate-Wideband,自适应多速率宽带)编码方式,EVS(Enhanced Voice Services,增强语音服务)编码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采用的语音编码方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

在一些场景中,第一终端可以从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方式中,随机确定一种与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不同的语音编码方式,作为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

步骤104,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进一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在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利用上述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此时,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发送至对方的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上述当前语音编码方式编码的语音数据。在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后,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发送至对方的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目标语音编码方式编码的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采用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时,若公用数据网在传输语音数据包时发生异常,可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采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由此,通过切换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交互语音数据的语音编码方式,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语音数据的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可以降低公用数据网的异常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质量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按照图2所示的流程,执行上述步骤102。该流程可以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2。

步骤201,确定上述语音数据包是否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

步骤202,响应于上述语音数据包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流程还可以包括步骤203。

步骤203,响应于上述语音数据包不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未发生异常。

由此,通过确定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是否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确定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

可选地,网络异常判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语音数据包的接收频率不是目标接收频率;语音数据包中缺失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从语音数据包中解码出的语音数据异常。

在实际应用中,从语音数据包中解码出的语音数据异常,可以包括解码出无声的语音数据、解码出噪音超过预定阈值的语音数据等等。

由此,通过语音数据包的接收频率、是否缺失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解码出的语音数据是否异常,确定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执行上述步骤103。该流程可以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2。

步骤301,按照编码速率由大至小的顺序,从第一终端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方式中,选取编码速率位于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下一位次的语音编码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语音编码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编码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可以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呼叫过程中协商一致的初始语音编码方式,也可以是在语音通话过程中经过切换的语音编码方式。

作为示例,第一终端支持语音编码方式A、语音编码方式B和语音编码方式C,并且语音编码方式A、语音编码方式B和语音编码方式C的编码速率依次降低。若语音编码方式A是当前语音编码方式,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语音编码方式B。若语音编码方式B是当前语音编码方式,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语音编码方式C。

步骤302,针对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执行协商步骤。协商步骤包括步骤3021至步骤3022。

步骤3021,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向第二终端发送协商信息。

具体来说,第一终端可以将协商信息发送至上述公用数据网,进一步,上述公用数据网可以将协商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协商信息用于与第二终端协商是否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协商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的标识信息。

步骤3022,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第二终端的同意切换信息,将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作为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

同意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第二终端同意切换当前语音编码方式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二终端同意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第二终端可以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同意切换信息。进一步,上述公用数据网可以将该同意切换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当第一终端接收到上述同意切换信息时,意味着,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协商成功。

由此,当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时,优先切换至编码速率较高的语音编码方式。通常,编码速率越高,语音通话的音质越好。从而,在切换语音编码方式后,尽可能保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语音通话的音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流程还可以包括步骤303至步骤304。

步骤303,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第二终端的拒绝切换信息,按照编码速率由大至小的顺序,从第一终端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方式中,选取编码速率位于上一次所选取语音编码方式下一位次的语音编码方式。

拒绝切换信息可以是表征第二终端拒绝切换当前语音编码方式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二终端拒绝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第二终端可以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拒绝切换信息。进一步,上述公用数据网可以将该拒绝切换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当第一终端接收到上述拒绝切换信息时,意味着,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协商失败。

作为示例,第一终端支持语音编码方式A、语音编码方式B和语音编码方式C,并且语音编码方式A、语音编码方式B和语音编码方式C的编码速率依次降低。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一次协商的是语音编码方式A,在接收到上述拒绝切换信息后,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语音编码方式B。

步骤304,针对本次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继续执行协商步骤。

可见,在重新选取语音编码方式后,第一终端可以针对重新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继续执行上述步骤3021至步骤3022所示的协商步骤。

由此,在协商失败后,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继续协商下一位次编码速率的语音编码方式。从而,在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后,尽可能保持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上述公用数据网发送的协商信息后,第二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1和步骤S2中任意一个步骤。

步骤S1,响应于支持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同意切换信息。

步骤S2,响应于不支持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拒绝切换信息。

由此,当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是第二终端支持的语音编码方式时,能够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当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不是第二终端支持的语音编码方式时,第一终端需要重新选取语音编码方式与第二终端进行协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公用数据网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

第一步,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呼叫过程中协商一致的语音编码方式作为二者交互语音数据的初始语音编码方式。

初始语音编码方式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支持且编码速率最大的语音编码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均可以是初始语音编码方式的协商步骤的发起方。发起方可以从其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中选取编码速率最高的语音编码方式,进一步,按照类似步骤301至步骤304中描述的方式,被发起方协商初始语音编码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呼叫过程可以是第一终端呼叫第二终端的过程,也可以是第二终端呼叫第一终端的过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步,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

由此,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协商出二者均支持且编码速率最高的初始语音编码方式后,上述公用数据网可以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

进一步参考图4,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控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401、第一确定单元402、第二确定单元403和切换单元404。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其中,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建立语音通话。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第二确定单元403用于: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切换单元404用于: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控制装置的接收单元401、第一确定单元402、第二确定单元403和切换单元404的具体处理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分别参考图1对应实施例中步骤101、步骤102、步骤103和步骤10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2进一步用于:确定上述语音数据包是否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响应于上述语音数据包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异常判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语音数据包的接收频率不是目标接收频率;语音数据包中缺失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从语音数据包中解码出的语音数据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402进一步用于:响应于上述语音数据包不满足网络异常判定条件,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未发生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403进一步用于:按照编码速率由大至小的顺序,从第一终端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方式中,选取编码速率位于当前语音编码方式下一位次的语音编码方式;针对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执行协商步骤: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向第二终端发送协商信息,其中,协商信息用于与第二终端协商是否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第二终端的同意切换信息,将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作为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403进一步用于: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第二终端的拒绝切换信息,按照编码速率由大至小的顺序,从第一终端支持的多种语音编码方式中,选取编码速率位于上一次所选取语音编码方式下一位次的语音编码方式;针对本次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继续执行协商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商信息中包含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的标识信息;第二终端执行以下任一步骤:响应于支持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同意切换信息;响应于不支持第一终端选取的语音编码方式,向上述公用数据网返回拒绝切换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公用数据网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在呼叫过程中协商一致的语音编码方式作为二者交互语音数据的初始语音编码方式,其中,初始语音编码方式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支持且编码速率最大的语音编码方式;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语音通话。

进一步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501、终端502和公用数据网503。在实际应用中,终端501与终端502通过公用数据网503建立语音通话。由此,终端501和终端502可以通过公用数据网503,向对方发送语音数据包。

终端501、终端502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可以安装有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新闻资讯类应用等。

终端501、终端502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501、终端502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信息交互的各种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当终端501、终端502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场景中,在建立语音通话以后,终端501可以接收终端502通过公用数据网503发送的语音数据包。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终端502编码的语音数据。然后,终端501可以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公用数据网503是否发生异常,进一步,响应于公用数据网503发生异常,终端501可以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最后,终端501可以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从而,终端501和终端502可以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可以由终端501执行,相应地,终端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501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和公用数据网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和公用数据网。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5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6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终端通过公用数据网发送的语音数据包,其中,上述语音数据包中包含经过编码的语音数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上述公用数据网建立语音通话;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响应于上述公用数据网发生异常,确定待切换的目标语音编码方式;将当前语音编码方式切换至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利用目标语音编码方式交互语音数据。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基于上述语音数据包,确定上述公用数据网是否发生异常”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所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相关技术
  • 移动通信终端、电子设备以及使用移动通信终端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 终端接入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电子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96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