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3:46


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逐渐从单个智能设备发展到全场景智能家居。因此,如何识别用户离家回家场景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主要是通过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识别用户离家回家的场景。以智能门锁为例,当用户在离家关上门时,门上的智能门锁可识别出用户要离家,此时家里的智能家居可进入离家模式,比如关闭家里的灯、热水器、空调等。当用户回家时,比如开启智能门锁时,智能门锁可识别出用户要回家,此时可打开家里的灯、电视机、热水器等,以实现全屋智能,为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上述过程依赖于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如果家中没有安装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就无法识别出用户离家回家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场景识别对于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的依赖,使得在没有安装相应设备时无法进行场景识别的问题。同时,提高场景识别的准确度,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家回家场景识别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与多个电子设备相连。该方法包括:首先,路由设备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自身断开通信连接时,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控制设备为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一个,且控制设备为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然后,路由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所述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离家场景;当路由设备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回家场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家庭中常用的路由设备以及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作为控制设备,通过检测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的连接行为来判断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另外,通过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并在控制设备再次上线时根据离线方式确定场景能够提高场景的识别准确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无需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也能识别出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路由设备确定所述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包括:

路由设备若检测到用户对无线保真Wi-Fi参数的修改操作,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路由设备若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预设报文,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路由设备若未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预设报文和/或未检测到用户对无线保真Wi-Fi参数的修改操作,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或者路由设备确定在控制设备与所述路由设备断开通信连接前的预设时间内的信号强度、发包数量变化情况符合设定规律,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路由设备可识别出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进而根据离线方式确定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能够提高场景识别的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路由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所述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离家场景,包括:

路由设备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或第二离线方式,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离家场景;路由设备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为离家场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控制设备离线时,确定出控制设备是否是离家场景。当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时,能够确定控制设备离线的场景为用户离家场景。应理解,第三离线方式为下述实施例中的老化离线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路由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回家场景,包括:

路由设备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回家场景;路由设备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则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SSI与第二RSSI,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其中,第一RSSI为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断开通信连接时的RSSI,第二RSSI为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的RSSI;路由设备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回家场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控制设备再次上线时根据离线方式确定控制设备上线的场景是否为回家场景,这样能够提高回家场景的判断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路由设备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SSI与第二RSSI,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包括:

路由设备若确定第一RSSI与第二RSSI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回家场景;路由设备若确定第一RSSI与第二RSSI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回家场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控制设备上线和下线的RSSI之间的差值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上线场景,能够提高回家场景的识别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路由设备包括路由器。当然,在本申请中路由设备还可以包括其它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由设备,所述路由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示例性的,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下述步骤:

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自身断开通信连接时,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控制设备为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一个,且控制设备为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离家场景;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回家场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路由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路由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场景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家场景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回家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以下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术语“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除非另外说明。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目前,智能家居的出现为用户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目前智能家居的便捷依赖于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来识别用户离家回家的场景。比如,当用户离家关上门时,智能门锁可检测出用户要离家,此时可检查家里的门窗是否关好,并输出提醒消息。并且,可关闭家里的电视机、空调、热水器等离家不需要工作的电器以及打开的灯等。当用户打开智能门锁回家时,智能门锁可检测到用户回家,此时可打开家里的灯、空调、热水器等,这样能够在用户离家回家时带来便捷。但是,如果家里没有安装智能门锁或智能摄像头,则无法识别出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家庭中常用的路由设备(比如,路由器)和手机来识别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进而在相应场景下对家里的智能家居开启对应的模式。具体的,可以通过路由设备检测手机连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的行为识别用户为离家场景还是回家场景,即不需要依赖于智能门锁或智能摄像头就可以实现用户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参阅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可包括路由设备10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20,比如图中所示的智慧屏21、音箱22、手机23。其中,路由设备10与至少一个电子设备2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互联。示例性的,该通信网络可以为局域网,比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热点网络。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到同一个路由设备上。应理解,图1中仅是以三个电子设备为例进行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电子设备的数量并不做具体限定。并且,电子设备可以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用于识别用户离家回家场景的路由设备可以包括路由器,例如也可以包括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手机23几乎为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智慧屏21、音箱22为家庭中非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利用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连接Wi-Fi的行为来识别用户的回家离家场景。比如,当手机断开Wi-Fi时,路由设备可识别出用户为离家场景;当手机从断开Wi-Fi切换为连接Wi-Fi时,路由设备可识别出用户为回家场景。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流程图,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201、路由设备检测控制设备是否在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

考虑到家庭中一般会有至少一个手机,则可以设置一个手机为控制设备,路由设备只需要检测该控制设备连接Wi-Fi的行为即可识别出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其中,控制设备可以为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的,也可以为路由设备设置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假设应用场景为用户独居场景,且用户仅有一个手机,则此时路由设备可以将该唯一的手机作为控制设备,或者用户自己设置该手机为控制设备,然后路由设备检测该手机是否连接Wi-Fi。另一示例,假设应用场景为用户独居场景,且用户有多个手机,则路由设备可以选择多个手机中的任意一个手机作为控制设备,或者用户设置多个手机中的一个常用手机为控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更改,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比如,用户A可将自己的手机设置为控制设备,如果用户A的父母来用户A的家里,当用户A出门上班时父母在家,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使得家里的智能家居进入离家模式,即无需关闭家里的电视、空调等,此时用户A可以将控制设备更改为母亲的手机或者父亲的手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连接Wi-Fi之后,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中可显示该电子设备。即通过判断已连接设备列表中是否有控制设备就可判断出控制设备是否连接该路由设备的Wi-Fi。

S202、若控制设备不在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则路由设备识别该场景为离家场景。

S203、若控制设备从不在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变为在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中,则路由设备识别该场景为回家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中没有该控制设备,可以理解为该控制设备没有连接Wi-Fi,此时可认为用户离家。如果路由设备的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从没有该控制设备变为有该控制设备,则可以理解为该控制设备从没有连接Wi-Fi切换为连接Wi-Fi,此时可认为用户回家。

通过上述实施例,用户的家中可以无需安装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也能够识别出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进而将家里的智能家居设置为相应的回家离家模式,以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由于用户上网的方式比较多,如果用户不连接Wi-Fi,比如使用移动数据也可以实现上网功能,此时仅根据用户是否连接Wi-Fi来判断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可能不够准确。或者,用户已经离家,比如在家门口等电梯时,手机还没有断开Wi-Fi,当离家几分钟距离路由设备较远时才断开Wi-Fi,那么仅根据是否连接Wi-Fi可能会导致将用户在家门口等电梯的场景判断为非离家场景。或者,由于用户误触碰等原因断开Wi-Fi,然后又重新连接Wi-Fi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家里的智能设备进行不必要的开启或关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场景误判的情况,可通过路由设备标记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然后在控制设备再次上线时根据离线方式的标记对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进行判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离线,即断开Wi-Fi连接的情况可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用户修改Wi-Fi参数(比如,密码、名称等)导致路由设备踢除电子设备。

第二种情况:电子设备可向路由设备发送解除/解除关联(deauth/disassoc)报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电子设备处于熄屏状态,并在处于熄屏状态的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断开Wi-Fi连接,此时电子设备会向路由设备发送deauth/disassoc报文。或者,用户主动关闭电子设备的Wi-Fi开关,此时路由设备也会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deauth/disassoc报文。

第三种情况:电子设备远离路由设备直至断开Wi-Fi连接。

针对第三种情况,当电子设备远离路由设备直到Wi-Fi连接断开,此时电子设备不向路由设备发送deauth/disassoc报文,即路由设备接收不到电子设备发送的deauth/disassoc报文。

应理解,上述几种离线方式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也有可能包括其它的离线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路由设备可基于不同的离线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标记。比如,对于电子设备断开Wi-Fi连接为路由设备踢除设备导致的情形,则可标记该电子设备为:路由踢除设备;对于电子设备断开Wi-Fi连接为电子设备处于熄屏休眠状态后导致的情形,则可标记该电子设备为:主动离线;对于电子设备断开Wi-Fi连接为电子设备远离路由设备直到Wi-Fi连接断开导致的情形,则可标记该电子设备为:老化离线。当然,也可以标记为A、B、C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deauth/disassoc报文,则可确定电子设备的离线方式为非主动离线方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场景检测精度,路由设备可检测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发包数量变化情况,然后基于离线前预设时间(比如,离线前2分钟)内的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发包数量变化情况确定电子设备为老化离线,这样当电子设备上线时可根据老化离线的标记确定电子设备上线的场景是否为用户回家场景。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场景识别方法流程图,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1、路由设备检测到离线事件。

S302、路由设备确定离线事件的离线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路由设备检测到用户进行Wi-Fi参数的修改操作,使得控制设备无法接入路由设备,路由设备会踢除该控制设备,使其断开Wi-Fi连接,则可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路由踢除导致的离线;如果路由设备检测到控制设备向自身发送了deauth/disassoc报文,则可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主动离线;如果路由设备没有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deauth/disassoc报文,也没有检测到用户修改Wi-Fi参数的操作,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或者,如果路由设备检测到控制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信号强度、发包数量变化情况满足设定规律,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

可选的,当路由设备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deauth/disassoc报文时,可获取控制设备离线时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以便后续和控制设备上线时的RSSI进行比较,以确定上线事件是否是回家场景。

S303、路由设备根据离线方式判断离线事件是否为离家场景。

S304、若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或第二离线方式,则确定离线事件为非离家场景。

S305、若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离线事件为离家场景。

为了描述方便,可将路由踢除设备的离线方式记为“第一离线方式”,将主动离线的离线方式记为“第二离线方式”,将老化离线的离线方式记为“第三离线方式”。也就是说,如果路由设备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路由踢除或主动离线,则确定离线事件为非离家场景,如果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则确定离线事件为离家场景。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家场景的识别方法流程图,参阅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401、路由设备检测到控制设备的上线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路由设备检测到控制设备上线,即控制设备从未连接Wi-Fi到连接上Wi-Fi时,可获取控制设备上线的RSSI。

S402、路由设备获取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路由设备在检测到离线事件之后,可确定离线事件对应的离线方式,然后路由设备可记录电子设备的离线方式,比如可记录在如下表1中。

表1

应理解,表1中的电子设备为路由设备下连接的电子设备示意,不同电子设备的离线方式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当然,表格中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离线时间、上线时间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路由设备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上下线的行为(包括路由设备重启、修改Wi-Fi参数导致的设备的上下线)对上述表1进行更新。并且,表1中记录的离线方式可以是电子设备最近一次离线的离线方式,也可以记录电子设备多次离线的离线方式。

S403、路由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确定本次上线事件是否是回家场景。

在本申请中以上述三种离线方式为例对S403进行介绍。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上述三种离线方式中的一种,那么在控制设备再次上线时,路由设备需要获取控制设备上次离线的离线方式,即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离线时间对应的离线方式,然后根据控制设备上一次的离线方式确定是否是回家场景。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家场景识别方法流程图,参阅图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501、路由设备判断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是否为第一离线方式。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则确定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非第一离线方式,则继续执行S502。

S502、路由设备判断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是否为第二离线方式。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则继续执行S503。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不是第二离线方式,则继续执行S504。

S503、路由设备判断上线事件的RSSI和离线事件的RSSI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若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

其中,设定阈值为路由设备在设定时长内学习到的数值,比如设定阈值为10db。当然,设定阈值还可以为15db,20db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504、路由设备判断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是否为第三离线方式。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若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不是第三离线方式,则执行S503。

也就是说,当路由设备获取到的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时,可确定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当路由设备获取到的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或非第三离线方式时,可根据上线和下线的RSSI差值进一步确定上线事件是否为回家场景。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路由设备获取到的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路由踢除设备的方式,则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如果路由设备获取到的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方式,则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如果路由设备获取到的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主动离线方式,则继续判断上线和下线的RSSI差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果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如果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上线事件非回家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的介绍中,路由设备可以对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进行标记,因此,当控制设备再次上线时,路由设备可以根据标记判断上线事件是否是回家场景。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家回家识别方法流程图,参阅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路由设备在检测到控制设备的离线事件时,对离线事件的类型进行标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离线方式进行标记,比如可包括图中所示的几种离线方式。关于图中所示的离线方式可参阅前述实施例的介绍,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其中,当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时,可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事件为用户离家场景。

S602、路由设备检测到控制设备的上线事件。

S603、路由设备判断是否有路由踢除标志。若有路由踢除标志,则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若没有路由踢除标志,则继续执行S604。

S604、路由设备判断是否有主动离线标志。若有主动离线标志,则继续执行S605。若没有主动离线标志,则继续判断是否有老化离线标志。若没有老化离线标志,则继续执行S605。若有老化离线标记,则确定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由设备在上线时,可判断控制设备在上次离线时,路由设备标记的离线标志是否为路由踢除标志,然后判断是否有主动离线标志、老化离线标志,这样可快速的判断出上线事件的场景。当然,也可以先判断是否有主动离线标志、老化离线标志,后判断是否有路由踢除标志等,本申请对于上述几个标志或者几种离线方式的判断先后顺序并不做具体限定。

S605、路由设备判断上下线的RSSI差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若小于设定阈值,则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

以实际应用场景举例来说,假设用户A的手机为控制设备,当用户A修改路由设备的密码之后,用户A的手机可断开Wi-Fi连接,此时路由设备可标记用户A的手机的离线方式为路由踢除。当用户A重新输入密码连接Wi-Fi之后,路由设备可检测到用户A的手机的上线事件,然后查找上一次离线的方式为路由踢除,此时可确定用户没有离家,即本次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

如果用户A准备午休,将手机放置在一旁,在一段时间后手机可能会进入熄屏休眠状态,进而断开Wi-Fi连接,此时路由设备可标记用户A的手机的离线方式为主动离线。当用户A午休起来之后玩手机,手机重新连接上Wi-Fi,路由设备可检测到上线事件,此时一般手机A的上下线RSSI的差值不会大于设定阈值,因此,本次上线事件为非回家场景。

如果用户A离开家去楼下,距离路由设备的距离越来越远,此时路由设备可标记用户A的手机的离线方式为老化离线。当用户回到家手机重新连接上Wi-Fi之后,路由设备可检测到上线事件,此时路由设备查找到上一次离线的方式为老化离线,则可确定本次上线事件为回家场景。

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无需安装智能门锁或者智能摄像头也能识别出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进而将智能家居调整为相应的离家回家模式。并且,通过路由设备识别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并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确定用户的离家回家场景能够提高场景的识别准确度,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电子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7所示,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路由设备(比如,路由器)、电子设备。参阅图7所示,所述设备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2;收发器703;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704(图中未示出),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705连接。

其中,收发器703可用于接收或发送报文等。存储器702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2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使得设备700执行下述步骤:

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自身断开通信连接时,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控制设备为所述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一个,且控制设备为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到的场景是否为离家场景;在检测到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根据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识别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是否为回家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下述步骤:

若检测到用户对无线保真Wi-Fi参数的修改操作,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若接收到控制设备发送的预设报文,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若未接收到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预设报文和/或未检测到用户对无线保真Wi-Fi参数的修改操作,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或者确定在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断开通信连接前的预设时间内的信号强度、发包数量变化情况符合设定规律,则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下述步骤:

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或第二离线方式,则确定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离家场景;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控制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场景为离家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下述步骤:

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一离线方式,则确定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回家场景;若确定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二离线方式,则根据第一接收信号强度RSSI与第二RSSI,确定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其中,第一RSSI为控制设备与路由设备断开通信连接时的RSSI,第二RSSI为控制设备与所述路由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时的RSSI;若确定所述控制设备的离线方式为第三离线方式,则确定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回家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下述步骤:

确定所述第一RSSI与所述第二RSSI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回家场景;确定所述第一RSSI与所述第二RSSI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控制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为非回家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路由设备包括路由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器702中,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程序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RAM。存储器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技术分类

061201159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