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手动变焦投光灯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一种手动变焦投光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ED灯具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变焦投光灯。

背景技术

投光灯为常见的一种照明装置,在夜晚,光线直接照射在建筑上,以达到建筑物局部区域重点突出的效果。现有的投光灯一般包括装配壳体、发光光源及透镜体,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体聚光后照射出去,该结构的投光灯的配件之间都是固定结构,发光光源与透镜体之间的距离也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无法调节投光灯的焦距。

现有技术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810874B,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957818U,两件专利技术的单透镜与发光光源之间的距离均保持固定,单透镜焦距无法调节,使得其光束强度和光束分布无法灵活调整,为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单透镜焦距可调技术,例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076101B,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66628U、CN206496263U、CN208123999U、CN208764770U,该四件专利技术皆通过复杂的竖向调距机构来调节或拉开单透镜与发光光源之间间距,使得单透镜的焦距发生改变,从而改善其光束强度和光束分布。

然而,不管是单透镜的焦距可调与否,由于单透镜光线的射程和光线的宽度没有双透镜好,人们在实践中开始研发出双透镜变焦投光灯。

典型的现有技术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375342U,该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透镜焦距固定不变的方案,这项技术仅仅设置了双重单透镜,使得光束的射程和光束的宽度有所改善,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投光灯的现场调焦需要,研发人员又研发出了双透镜焦距可调的技术方案。

例如: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06969330A,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794186U、CN209068300U、CN213686458U、CN219389504U,该五件专利技术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节或拉开其中之一的透镜与发光光源的之间的竖向间距,来实现某一透镜的焦距改变,调节间距的方式为:手动螺纹旋转、步进电机齿条驱动、电动推杆驱动、导向杆手动滑动以及螺纹旋转带动调节透镜间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改善光束的分布能力及强度,但是,其调焦结构较为复杂,间距调节机构占据了内部有限空间,使得发光光源的散热空间狭小,现场调节存在困难,光束效果单一,焦距调节不够精准,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不占据内部空间,便于现场精准调焦,光束效果佳,制造成本低,利于批量生产的手动变焦投光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动变焦投光灯,采用该手动变焦投光灯后,避免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空间竖向距离的方式来改变透镜焦距,从而占据产品内部空间,导致灯体尺寸过大的问题,节省了内部空间,不占据发光组件的散热空间,透镜的焦距调节更加细微精准,发射出来的光束在焦距调节后光束的射程和宽度得以改善,调焦结构简单小巧,制造成本低,利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投光灯安装后,现场调焦更加容易,光束效果呈现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有效解决了传统凸透镜变焦时光斑边缘出现锐利黄斑或蓝斑的问题,切光缓和不明显,相比传统变焦,光损失的变化比较小,光束效果更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手动变焦投光灯,包括灯部壳体、与所述灯部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灯体玻璃、与所述灯部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的电源腔及与所述电源腔转动连接的法兰底座,所述灯部壳体设置有聚焦组件、调焦组件和发光组件,所述调焦组件沿灯部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于所述灯部壳体上,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聚焦组件相抵,所述调焦组件与所述聚焦组件相抵接,所述调焦组件通过调节所述聚焦组件的透镜的相对焦距来改变所述发光组件的光线强度和光束分布;

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散热结构、与所述散热结构连接的固定座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LED光源,所述固定座卡接于所述聚焦组件的固定壳上;

所述调焦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下壳体开设第一容纳腔,所述上壳体开设第二容纳腔,所述上壳体装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堵头、与所述堵头连接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为锥形,所述调节杆的锥形端能够与所述上壳体的两侧相抵,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为球部;

所述聚焦组件包括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卡接的固定壳、与所述第一透镜的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相对设置的第二透镜及与所述第二透镜卡接的固定环,所述第二透镜上设有阵列式第二凹凸部,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调节杆的球部相抵接,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调节杆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趋势,使得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的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发生渐变;

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首先,一方面,调焦组件沿灯部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于灯部壳体上,同时,调焦组件的上壳体装配于下壳体内,而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这样设计能够节约产品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调焦组件的调节杆的球部对卡接于第二透镜上的固定环进行沿第二透镜周向拨动调节,固定环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透镜做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利用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的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变化,改变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凹凸部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发光组件整体本身未发生相对距离变化,从而改变了透镜焦距,避免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空间竖向距离的方式来改变透镜焦距,从而占据产品内部空间,导致灯体尺寸过大的问题,更进一步节省了内部空间,不占据发光组件的散热空间;

其次,在调焦组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透镜、与固定环卡接的第二透镜、配合外部调节的堵头、与堵头连接的转动轴、与转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固定环相抵接的配合设置,使得发光组件能够在现场实时调节光束强度和光束分布,发射出来的光束在焦距调节后光束的射程和宽度得以改善,尤其在堵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调节杆、固定环之间的啮合与传动下,使得透镜的焦距调节更加细微精准,调焦结构简单小巧,制造成本低,利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投光灯安装后,现场调焦更加容易;

另外,由于本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空间竖向距离而改变透镜焦距的实现方式,本技术方案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上均具有若干环形等角度排布的凹、凸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双凸透镜、平凸透镜或凹凸(或正弯月形)凸透镜,正因为如此,使得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采用阵列式的第一凹凸部、第二凹凸部、第三凹凸部及第四凹凸部,有效解决了传统凸透镜变焦的光斑边缘的锐利黄斑或蓝斑的现象,避免了光束边缘成像时边缘带黄斑或蓝斑的情况发生,切光缓和不明显,相比传统变焦,光损失的变化比较小,因而光束效果更佳。

本申请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圆台体,所述圆台体上开设有中空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LED光源一端内设有第三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上设置有柱状的定位槽及与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的位置相对设置的阵列式第二凹凸部,所述定位槽在远离所述第二透镜一端设有第四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上的定位槽装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的凹槽内,并且,当所述第二透镜上的定位槽装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的凹槽内后,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相抵接,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不接触;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在实现投光灯的聚焦时,一方面考虑到确保调焦组件在对聚焦组件的调焦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将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的凹槽内,使得被调焦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另一方面由于前述第二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的干涉,使得第一透镜的凹槽部位及第二透镜的定位槽部位存在光路死角,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凹槽靠近LED光源一端内设有第三透镜,定位槽在远离第二透镜一端设置第四透镜,使得光路死角问题得以解决,光束得到聚焦照射,此外,通过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上的凹槽内、第三透镜的边缘与第四透镜的边缘相抵接、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不接触的设计,使得第二透镜能够在第一透镜上转动更加顺畅,不受到结构干涉。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第三透镜在靠近所述LED光源一侧设有第一凸透部,所述第三透镜的另一侧设置阵列式第三凹凸部,所述第四透镜在远离所述LED光源一侧设有第二凸透部,所述第四透镜的另一侧设置有阵列式第四凹凸部,所述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四凹凸部位置相对,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对第三透镜两侧的第一凸透部及阵列式第三凹凸部、第四透镜两侧的第二凸透部及阵列式第四凹凸部的设计,使得发光组件的光束更加聚焦,光束分布进一步改善,此外由于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位置相对设置,并且,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对光路死角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处理,使得死角区域的光束可以更加均匀地进行光束分布,保证在每个角度的光束分布均匀且不出现分光分色的现象,在光路死角区域,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较小的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因而提高了光路死角区域的光束分布效果,改善了投光灯的整体投射效果。

更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上的凹、凸部、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上的凹、凸部、所述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上的凹、凸部及所述阵列式第四凹凸部上的凹、凸部均以间隔方式呈环形放射状排布若干,并且,每环上的所述凹、凸部的尺寸自外环向内环逐环减小;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透镜上的凹、凸部采用间隔方式呈环形放射状排布以及环上凹、凸部的尺寸自外环向内环逐环减小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强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效果,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切光缓和不明显,避免了光束边缘成像时边缘带黄斑或蓝斑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固定壳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卡扣,所述第一透镜在周向上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缺口上设有抵接块,所述第一限位卡扣与所述抵接块卡接;所述固定环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卡扣,所述第二透镜在周向上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限位凸块,所述第二限位卡扣与所述限位凸块卡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一方面,通过固定壳上的第一限位卡扣与第一透镜上的抵接块卡接作用,使得第一透镜能够稳定限位于固定壳内,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上的第二限位卡扣与第二透镜上的限位凸块的卡接作用,使得第二透镜能够稳定限位于固定环内,最终实现双透镜的结构位置的稳定,为透镜稳定调焦做好结构基础。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固定座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锁口,所述锁口上设有干涉块,所述固定壳在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端沿周向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锁块,所述锁块能够在旋转后与所述干涉块相抵,所述锁块为楔形结构;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够通过锁块与干涉块相抵来实现对固定壳的结构限位,另外,锁块的楔形设计,能够起到导向固定壳的锁块旋转进锁口并与锁口内的干涉块相抵。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固定环在周向上设有一抵接槽,所述抵接槽与所述调节杆的球部相抵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设计抵接槽对调节杆的球部进行接触限位,避免了调节杆滑出抵接槽的可能性,利于调节杆稳定调节转动固定环。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彼此对应顺接的三组散热片,三组所述散热片构成斜向设置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驱动电源相抵,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LED光源电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第一组散热片沿所述灯部壳体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二组散热片自所述下壳体向所述固定座方向倾斜设置,第三组散热片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散热片与所述第二组散热片之间;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最大程度为驱动电源的散热提供了斜向设置的散热空间,使得驱动电源的贴合面减小,悬空的散热面及散热空间增大。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调节杆在靠近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带螺纹槽的阻尼座,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一波珠螺丝,所述上壳体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波珠螺丝的珠部相适配的弧形滑动槽,所述波珠螺丝的珠部能够在所述弧形滑动槽内滑动;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阻尼座与波珠螺丝螺纹连接,加之,通过波珠螺丝的珠部在上壳体的弧形滑动槽内滑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调节固定环的过程更加精准细微,从而实现透镜的精准调焦。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阻尼座与所述调节杆的球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杆的侧面;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加强调节杆的支撑力,避免因调节杆发生形变而导致调焦过程中第二透镜的轴向转动角度发生变化,提高调焦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电源腔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灯部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电源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法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转动调节机构,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用以对所述投光灯调整光束投射方向;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转动调节机构实现对投光灯的整体光束的投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投光灯的光束能够灵活对准目标建筑物进行投射,便于现场灵活调节。

进一步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上的角度盘、旋转密封圈、紧定螺钉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上的角度标记,所述角度盘刻有第一角度刻度线,所述角度标记指向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所述紧定螺钉依次插入所述角度盘及旋转密封圈,所述紧定螺钉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螺纹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第二支撑杆上的角度盘与第一支撑杆上的角度标记及角度标记指向第一角度刻度线的设计,能够实现对投光灯的整体光束的投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投光灯的光束能够灵活对准目标建筑物进行投射,此外,紧定螺钉插入角度盘及旋转密封圈,通过阻尼部件的设置,使得投光灯在角度调节过程中更加精准可控。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调节杆能够通过所述球部沿第二透镜周向拨动所述固定环,使得所述固定环带动所述第二透镜转动,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角度为0~22.5°,所述投光灯的光束角为15°~50°;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角度设计为0~22.5°,具体为,第二透镜的凹、凸部相对转动经过第一透镜的第一个凹、凸部,记为一个调焦周期,由于调节杆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为锥形,当调节杆调节起始时,其锥形端与上壳体的一侧相抵时,该第二透镜的起始转动角度为0°,当锥形端与上壳体的另一侧相抵时,该第二透镜的终末转动角度为22.5°,此时第一透镜上的凹、凸部与第二透镜上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经历了如下变化:首先,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凸部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最小,然后,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凹部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最大,最后,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凸部再次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再次最小,由于调节杆的锥形端受到上壳体两侧的结构干涉,使得间距调节局限于一个周期内,间距调节更加有效,实现高效调焦。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法兰底座内设有能够与所述法兰底座紧固连接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表面开设有穿线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的边缘设置有竖向的加强壁;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对安装件的加强壁的结构设计,使得投光灯在现场安装时更加牢固,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地,上述的手动变焦投光灯,其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件及第二角度刻度线,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设置于所述灯部壳体靠近所述堵头位置上,所述堵头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件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并与所述调节槽相适配,通过转动所述调节件,使得所述转动轴能够转动调节焦距;

以上技术方案的设计,便于现场调节投光灯焦距,调节件采用简单的一字起或带有指示标记的十字起、内六角起等插入限位槽,通过调节件与调节槽相适配转动,即可实现内部透镜的焦距调节功能,现场调试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之一的技术效果:

一、首先,一方面,本申请调焦组件沿灯部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于灯部壳体上,同时,调焦组件的上壳体装配于下壳体内,而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这样设计能够节约产品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调焦组件的调节杆的球部对卡接于第二透镜上的固定环进行沿第二透镜周向拨动调节,固定环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透镜做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利用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的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变化,改变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凹凸部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发光组件整体本身未发生相对距离变化,从而改变了透镜焦距,避免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空间竖向距离的方式来改变透镜焦距,从而占据产品内部空间,导致灯体尺寸过大的问题,更进一步节省了内部空间,不占据发光组件的散热空间;

其次,在调焦组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透镜、与固定环卡接的第二透镜、配合外部调节的堵头、与堵头连接的转动轴、与转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固定环相抵接的配合设置,使得发光组件能够在现场实时调节光束强度和光束分布,发射出来的光束在焦距调节后光束的射程和宽度得以改善,尤其在堵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调节杆、固定环之间的啮合与传动下,使得透镜的焦距调节更加细微精准,调焦结构简单小巧,制造成本低,利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投光灯安装后,现场调焦更加容易;

另外,由于本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空间竖向距离而改变透镜焦距的实现方式,本技术方案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上均具有若干环形等角度排布的凹、凸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双凸透镜、平凸透镜或凹凸(或正弯月形)凸透镜,正因为如此,使得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采用阵列式的第一凹凸部、第二凹凸部、第三凹凸部及第四凹凸部,有效解决了传统凸透镜变焦的光斑边缘的锐利黄斑或蓝斑的现象,避免了光束边缘成像时边缘带黄斑或蓝斑的情况发生,相比传统变焦,光损失的变化比较小,切光缓和不明显,因而光束效果更佳;

二、本申请一方面考虑到确保调焦组件在对聚焦组件的调焦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将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的凹槽内,使得被调焦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另一方面由于前述第二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的干涉,使得第一透镜的凹槽部位及第二透镜的定位槽部位存在光路死角,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凹槽靠近LED光源一端内设有第三透镜,定位槽在远离第二透镜一端设置第四透镜,使得光路死角问题得以解决,光束得到聚焦照射;通过对第三透镜两侧的第一凸透部及阵列式第三凹凸部、第四透镜两侧的第二凸透部及阵列式第四凹凸部的设计,使得发光组件的光束投射后分布更佳,光束分布能力进一步提升,此外由于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位置相对设置,并且,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对光路死角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处理,使得死角区域的光束可以更加均匀地进行光束分布,保证在每个角度的光束分布均匀且不出现分光分色的现象,在光路死角区域,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较小的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因而提高了光路死角区域的光束分布效果,改善了投光灯的整体投射效果;通过透镜上的凹、凸部采用间隔方式呈环形放射状排布以及环上凹、凸部的尺寸自外环向内环逐环减小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强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效果;

三、本申请通过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上的凹槽内的设计,使得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的接触面减小,当第二透镜在第一透镜上轴向转动时,通过第三透镜的边缘与第四透镜的边缘相抵接、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不接触的设计,使得第二透镜能够在第一透镜上转动更加顺畅,不受到结构干涉,透镜调焦调节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透镜转动所产生的本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手动变焦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第二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第一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所述固定壳与第一透镜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固定座与固定壳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壳、第二透镜及固定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所述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所述散热结构、固定座、LED光源及驱动电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所述调焦组件、散热结构、固定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固定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申请所述调焦组件、散热结构、固定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固定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本申请所述调焦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之一;

图14是本申请所述调焦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之二;

图15是本申请所述电源腔、转动调节机构及法兰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所述法兰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所述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所述手动变焦投光灯在装配完成后进行调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灯部壳体1;

第二角度刻度线11;

灯体玻璃2;

电源腔3;

第一支撑杆31;

法兰底座4;

第二支撑杆41、安装件42;

聚焦组件5;

第一透镜51、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凹槽512、第三透镜513、第一凸透部514、阵列式第三凹凸部515、缺口516、抵接块517;

固定壳52、第一限位卡扣521、锁块522;

第二透镜53、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第四透镜532、第二凸透部533、阵列式第四凹凸部534、限位凸块535、定位槽536;

固定环54、第二限位卡扣541、抵接槽542;

调焦组件6;

上壳体61、第二容纳腔611、弧形滑动槽612;

下壳体62、第一容纳腔621;

角度调节机构63、堵头631、转动轴632、第一齿轮633、第二齿轮634、调节杆635、球部6351、阻尼座636、波珠螺丝637、加强筋638、调节件639、限位槽640;

发光组件7;

散热结构71、第一组散热片711、第二组散热片712、第三组散热片713;

固定座72、锁口721、干涉块722;

LED光源73;

转动调节机构8;

角度盘81、旋转密封圈82、紧定螺钉83、角度标记84;第一角度刻度线85;

密封圈9;

驱动电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8所示,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灯部壳体1、与所述灯部壳体1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灯体玻璃2、与所述灯部壳体1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的电源腔3及与所述电源腔3转动连接的法兰底座4,所述灯部壳体1设置有聚焦组件5、调焦组件6和发光组件7,所述调焦组件6沿灯部壳体1的长度方向装配于所述灯部壳体1上,所述发光组件7与所述聚焦组件5相抵,所述调焦组件6与所述聚焦组件5相抵接,所述调焦组件6通过调节所述聚焦组件5的透镜的相对焦距来改变所述发光组件7的光线强度和光束分布;

其中,所述发光组件7包括散热结构71、与所述散热结构71连接的固定座72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座72上的LED光源73,所述固定座72卡接于所述聚焦组件5的固定壳52上;

所述调焦组件6包括上壳体61、下壳体62和角度调节机构63,所述下壳体62开设第一容纳腔621,所述上壳体61开设第二容纳腔611,所述上壳体61装配于所述下壳体62内,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3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62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611之间;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3包括堵头631、与所述堵头631滑动连接的转动轴632、与所述转动轴632连接的第一齿轮633、与所述第一齿轮633啮合的第二齿轮634、与所述第二齿轮634连接的调节杆635,所述调节杆635靠近所述第二齿轮634的一端为锥形,所述调节杆635的锥形端能够与所述上壳体61的两侧相抵,所述调节杆635的另一端为球部6351;

所述聚焦组件5包括第一透镜51、与所述第一透镜51卡接的固定壳52、与所述第一透镜51的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相对设置的第二透镜53及与所述第二透镜53卡接的固定环54,所述第二透镜53上设有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所述固定环54与所述调节杆635的球部6351相抵接,所述第一透镜51与所述第二透镜53在所述调节杆635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相对第一透镜51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趋势,使得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的凹、凸部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发生渐变;

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

本实施例首先,一方面,调焦组件沿灯部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于灯部壳体上,同时,调焦组件的上壳体装配于下壳体内,而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这样设计能够节约产品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调焦组件的调节杆的球部对卡接于第二透镜上的固定环进行沿第二透镜周向拨动调节,固定环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透镜做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利用阵列式第一凹凸部的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变化,改变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凹凸部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发光组件整体本身未发生相对距离变化,从而改变了透镜焦距,避免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空间竖向距离的方式来改变透镜焦距,从而占据产品内部空间,导致灯体尺寸过大的问题,更进一步节省了内部空间,不占据发光组件的散热空间;

其次,在调焦组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透镜、与固定环卡接的第二透镜、配合外部调节的堵头、与堵头连接的转动轴、与转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与固定环相抵接的配合设置,使得发光组件能够在现场实时调节光束强度和光束分布,发射出来的光束在焦距调节后光束的射程和宽度得以改善,尤其在堵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调节杆、固定环之间的啮合与传动下,使得透镜的焦距调节更加细微精准,调焦结构简单小巧,制造成本低,利于零部件的批量生产,投光灯安装后,现场调焦更加容易;

另外,由于本技术方案摒弃了传统意义上通过拉开透镜与发光组件之间的空间竖向距离而改变透镜焦距的实现方式,本技术方案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上均具有若干环形等角度排布的凹、凸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双凸透镜、平凸透镜或凹凸(或正弯月形)凸透镜,正因为如此,使得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切光缓和不明显,避免了光束边缘成像时边缘带黄斑或蓝斑的情况发生,因而光束效果更佳。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透镜51为圆台体,所述圆台体上开设有中空的凹槽512,所述凹槽512在靠近所述LED光源一端内设有第三透镜513,所述第二透镜53上设置有柱状的定位槽536及与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的位置相对设置的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所述定位槽536在远离所述第二透镜53一端设有第四透镜532,所述第二透镜53上的定位槽536装配于所述第一透镜51上的凹槽512内,并且,当所述第二透镜53上的定位槽536装配于所述第一透镜51上的凹槽512内后,所述第三透镜513的边缘与所述第四透镜532的边缘相抵接,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与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不接触;

本实施例在实现投光灯的聚焦时,一方面考虑到确保调焦组件在对聚焦组件的调焦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需要将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的凹槽内,使得被调焦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另一方面由于前述第二透镜的结构稳定限位的干涉,使得第一透镜的凹槽部位及第二透镜的定位槽部位存在光路死角,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凹槽靠近LED光源一端内设有第三透镜,定位槽在远离第二透镜一端设置第四透镜,使得光路死角问题得以解决,光束得到聚焦照射,此外,通过第二透镜的定位槽装配于第一透镜上的凹槽内、第三透镜的边缘与第四透镜的边缘相抵接、阵列式第一凹凸部与阵列式第二凹凸部不接触的设计,使得第二透镜能够在第一透镜上转动更加顺畅,不受到结构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取进一步方案,如图2至图5及图8所示,所述第三透镜513在靠近所述LED光源73一侧设有第一凸透部514,所述第三透镜513的另一侧设置阵列式第三凹凸部515,所述第四透镜532在远离所述LED光源73一侧设有第二凸透部533,所述第四透镜532的另一侧设置有阵列式第四凹凸部534,所述阵列式第三凹凸部515与所述阵列式第四凹凸部534位置相对,所述阵列式第三凹凸部515与所述阵列式第四凹凸部534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三透镜两侧的第一凸透部及阵列式第三凹凸部、第四透镜两侧的第二凸透部及阵列式第四凹凸部的设计,使得发光组件的光束分布更佳,光束分布能力进一步提升,便于控光,此外由于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位置相对设置,并且,阵列式第三凹凸部与阵列式第四凹凸部均设有环形等角度排布的若干凹、凸部,对光路死角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处理,使得死角区域的光束可以更加均匀地进行光束分布,保证在每个角度的光束分布均匀且不出现分光分色的现象,在光路死角区域,发光组件发出来的光束透过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凹、凸部后,其光束效果呈现较小的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远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叠加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因而提高了光路死角区域的光束分布效果,改善了投光灯的整体投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取更进一步方案,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阵列式第一凹凸部511上的凹、凸部、所述阵列式第二凹凸部531上的凹、凸部、所述阵列式第三凹凸部515上的凹、凸部及所述阵列式第四凹凸部534上的凹、凸部均以间隔方式呈环形放射状排布若干,并且,每环上的所述凹、凸部的尺寸自外环向内环逐环减小;

本实施例通过透镜上的凹、凸部采用间隔方式呈环形放射状排布以及环上凹、凸部的尺寸自外环向内环逐环减小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增强凸部聚焦、凹部放射的交叉式射线状光路效果,远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光束熠熠生辉,近照射在建筑物上显得更加明亮,切光缓和不明显,避免了光束边缘成像时边缘带黄斑或蓝斑的情况发生。

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壳52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卡扣521,所述第一透镜51在周向上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缺口516,所述缺口516上设有抵接块517,所述第一限位卡扣521与所述抵接块517卡接;所述固定环54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卡扣541,所述第二透镜53在周向上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限位凸块535,所述第二限位卡扣541与所述限位凸块535卡接;

本实施例,一方面,通过固定壳上的第一限位卡扣与第一透镜上的抵接块卡接作用,使得第一透镜能够稳定限位于固定壳内,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环上的第二限位卡扣与第二透镜上的限位凸块的卡接作用,使得第二透镜能够稳定限位于固定环内,最终实现双透镜的结构位置的稳定,为透镜稳定调焦打下结构基础。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座72在周向上等角度设有若干锁口721,所述锁口721上设有干涉块722,所述固定壳52在远离所述第二透镜53的一端沿周向等角度对应设有若干锁块522,所述锁块522能够在旋转后与所述干涉块722相抵,所述锁块522为楔形结构;

本实施例能够通过锁块与干涉块相抵来实现对固定壳的结构限位,另外,采用锁块的楔形设计,能够起到导向固定壳的锁块旋转进锁口并与锁口内的干涉块相抵。

如图1、图8及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固定环54在周向上设有一抵接槽542,所述抵接槽542与所述调节杆635的球部6351相抵接;

本实施例设计抵接槽对调节杆的球部进行接触限位,避免了调节杆滑出抵接槽的可能性,利于调节杆稳定调节转动固定环,使得转动力传动更加稳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散热结构71包括彼此对应顺接的三组散热片,三组所述散热片构成斜向设置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驱动电源10相抵,所述驱动电源10与所述LED光源73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取进一步方案,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组散热片711沿所述灯部壳体1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第二组散热片712自所述下壳体62向所述固定座72方向倾斜设置,第三组散热片713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散热片711与所述第二组散热片712之间;

本实施例在最大程度上为驱动电源的散热提供了斜向设置的散热空间,使得驱动电源的贴合面减小,悬空的散热面及散热空间增大。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调节杆635在靠近所述第二齿轮634的一端设置有带螺纹槽的阻尼座636,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一波珠螺丝637,所述上壳体6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波珠螺丝637的珠部相适配的弧形滑动槽612,所述波珠螺丝637的珠部能够在所述弧形滑动槽612内滑动;

本实施例通过阻尼座与波珠螺丝螺纹连接,加之,通过波珠螺丝的珠部在上壳体的弧形滑动槽内滑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调节固定环的过程更加精准细微,从而实现透镜的精准调焦。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取进一步方案,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阻尼座636与所述调节杆635的球部635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638,所述加强筋638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杆635的侧面;

本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加强调节杆的支撑力,避免因调节杆发生形变而导致调焦过程中第二透镜的轴向转动角度发生变化,提高调焦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电源腔3通过密封圈9与所述灯部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电源腔3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1,所述法兰底座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41,所述第一支撑杆3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之间设有转动调节机构8,所述转动调节机构8用以对所述投光灯调整光束投射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转动调节机构实现对投光灯的整体光束的投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投光灯的光束能够灵活对准目标建筑物进行投射,便于现场灵活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取进一步方案,如图1和图15所示,所述转动调节机构8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端部上的角度盘81、旋转密封圈82、紧定螺钉83和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1的端部上的角度标记84,所述角度盘81刻有第一角度刻度线85,所述角度标记84指向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85,所述紧定螺钉83依次插入所述角度盘81及旋转密封圈82,所述紧定螺钉83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杆31及第二支撑杆4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支撑杆上的角度盘与第一支撑杆上的角度标记及角度标记指向第一角度刻度线的设计,能够实现对投光灯的整体光束的投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投光灯的光束能够灵活对准目标建筑物进行投射,此外,紧定螺钉插入角度盘及旋转密封圈,通过阻尼部件的设置,使得投光灯在角度调节过程中更加精准可控。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调节杆635能够通过所述球部6351沿第二透镜53周向拨动所述固定环54,使得所述固定环54带动所述第二透镜53转动,所述第二透镜53与所述第一透镜51之间的相对第一透镜51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角度为0~22.5°,所述投光灯的光束角为15°~50°;

本实施例的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之间相对第一透镜的轴线的轴向转动角度设计为0~22.5°,具体为,第二透镜的凹、凸部相对转动经过第一透镜的第一个凹、凸部,记为一个调焦周期,由于调节杆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为锥形,当调节杆调节起始时,其锥形端与上壳体的一侧相抵时,该第二透镜的起始转动角度为0°,当锥形端与上壳体的另一侧相抵时,该第二透镜的终末转动角度为22.5°,此时第二透镜上的凹、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凹、凸部之间的间距经历了如下变化:首先,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凸部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最小,然后,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凹部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最大,最后,第二透镜的凸部与第一透镜的凸部再次相对时,此时两者间距再次最小,由于调节杆的锥形端受到上壳体两侧的结构干涉,使得间距调节局限于一个周期内,间距调节更加有效,实现高效调焦。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法兰底座4内设有能够与所述法兰底座4紧固连接的安装件42,所述安装件42的表面开设有穿线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件42的边缘设置有竖向的加强壁;

本实施例通过对安装件的加强壁的结构设计,使得投光灯在现场安装时更加牢固,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图12、图13、图14和图18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机构63还包括调节件639及第二角度刻度线11,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11设置于所述灯部壳体1靠近所述堵头631位置上,所述堵头631内开设有限位槽640,所述转动轴632位于所述限位槽640内,所述转动轴632的端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件639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640并与所述调节槽相适配,通过转动所述调节件639,使得所述转动轴632能够转动调节焦距;

本实施例在现场调节时,堵头631与调节件639滑动连接,而内置于堵头631内的调节件639与第二角度刻度线11存在一定距离,使得调节件639与第二角度刻度线11无法高效对准,为了现场调节的便捷精准,在所述堵头631上设置有刻度对准线,所述刻度对准线指向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11,便于调节角度;本实施例便于现场调节投光灯焦距,调节件采用简单的一字起或带有指示标记的十字起、内六角起等插入限位槽,通过调节件与调节槽相适配转动,即可实现内部透镜的焦距调节功能,现场调试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45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