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的空气滤网由于长时间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或异物,在滤网表面会逐渐积累,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滤网堵塞、滤网表面微生物滋生产生异味等问题,造成滤网工作失效。

相关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通常做法就是直接更换滤网或者清洁滤网。对于直接更换滤网,这种方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对于清洁滤网,目前没有专用装置,常见的滤网清洁方式为人工采取高压气枪吹、物理拍打或者水洗等物理方式清除其表面附着的灰尘,但如此清洁滤网存在污染环境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滤网难以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对滤网进行清洁的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包括机体及设于所述机体内的滤网、压差传感器以及吸尘装置;

其中,所述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滤网两侧的压差;所述吸尘装置与所述压差传感器通讯连接,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滤网两侧的压差,对所述滤网进行吸尘。

上述净化器,通过压差传感器获取滤网两侧的压差,当滤网两侧的压差过高而异常时,说明滤网可能发生严重堵塞,需要进行清理。此时,吸尘装置可对滤网进行吸尘,来清除滤网上附着的灰尘、污垢等,以恢复滤网的工作性能。如此,净化器能够通过压差传感器获知滤网的状态,及时通过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自动清理,滤网上附着的灰尘、污垢被吸尘装置收集,并不会像气枪吹扫或物理拍打一样导致灰尘、污垢飞扬或像水洗一样产生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从滤网堵塞问题的发现到滤网清理工作,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即可完成,方便而省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器还包括除菌装置,所述除菌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内,并用于对所述滤网进行杀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头,所述吸尘头及所述除菌装置可相对所述滤网移动地设于所述滤网的表面;

所述净化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并与所述滤网、所述除菌装置以及所述吸尘头中至少一者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除菌装置和/或所述吸尘头在所述滤网的表面与所述滤网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网为环形筒状,所述除菌装置及所述吸尘头设于所述滤网的周侧表面;

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滤网,并用于驱动所述滤网绕自身轴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头为吸尘刷头,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吸尘电机、集尘盒、吸尘管以及除尘滤网,所述吸尘电机与所述集尘盒连通,所述除尘滤网设于所述吸尘电机与所述集尘盒之间,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吸尘头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菌装置包括紫外线发射装置,并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滤网表面发射紫外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发射装置包括紫外线灯管、上盖板以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合围形成安装腔,所述紫外线灯管设于安装腔内,所述上盖板朝向所述滤网的一侧构造有多个发射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及所述下盖板均为金属材质;

和/或,所述上盖板及所述下盖板中一者在自身纵长方向上的两端形成端板,所述端板形成有安装孔,并可在所述纵长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紫外线灯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端板装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器还包括异味传感器,所述异味传感器设于所述机体内,并用于检测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净化器还包括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设于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壳体、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上游,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下游,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器还包括粉尘传感器,所述粉尘传感器设于所述机体,并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

一种净化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滤网两侧的压差;

若所述滤网两侧的压差不小于压差设定值,控制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

若所述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不小于浓度设定值,控制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

若所述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不小于异味设定值,控制除菌装置对滤网进行杀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或所述控制除菌装置对滤网进行杀菌之后,还包括:

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滤网绕自身轴向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净化器隐藏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净化器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净化器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净化器中紫外线发射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紫外线发射装置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净化器中吸尘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净化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净化器;10、机体;11、壳体;111、进风口;113、出风口;115、第一风道;117、第二风道;13、第一风机;15、第二风机;20、净化装置;21、滤网;23、放电模块;25、粉尘传感器;30、吸尘装置;31、压差传感器;32、吸尘头;33、吸尘电机;34、集尘盒;35、吸尘管;36、除尘滤网;40、除菌装置;41、紫外线发射装置;411、紫外线灯管;413、上盖板;4131、发射孔;4133、凸筋;415、下盖板;4151、端板;4153、安装孔;4155、配合槽;43、异味传感器;50、驱动组件;51、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器100,包括机体10及设于机体10内的滤网21、压差传感器31以及吸尘装置30。其中,压差传感器31用于检测滤网21两侧的压差。吸尘装置30与压差传感器31通讯连接,并被配置为基于滤网21两侧的压差,对滤网21进行吸尘。

可以理解地,机体10还形成有进风口111及出风口113,具体地,机体10可包括壳体11,进风口111及出风口113形成与壳体11上,滤网21、压差传感器31以及吸尘装置30均设于壳体11内。在启用净化模式,对空气进行净化时,净化器100能够驱动空气自进风口111流入,并经滤网21过滤后,由出风口113流出。具体来讲,进风口111可形成于壳体11在高度方向上的周侧,出风口113可形成于壳体11的顶部,滤网21则设于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3之间。

压差传感器31用于检测滤网21两侧的压差,其中滤网21两侧即滤网21的进风侧与出风侧,空气由滤网21的进风侧穿过滤网21达到滤网21的出风侧,并在穿过滤网21的过程中实现过滤。滤网21两侧的压差能够反映出滤网21的透气情况,若滤网21堵塞严重导致透气性变差,会使净化器100在对空气进行净化时,滤网21两侧的压差过高,压降明显。此时,滤网21的过滤效率低下,且过滤质量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滤网21进行清理。压差传感器3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风压传感器,并具有至少两个探头,两个探头分别设于滤网21的进风侧与滤网21的出风侧。

开启吸尘装置30可使净化器100进入吸尘模式,吸尘装置30能够在滤网21的表面形成负压,产生气流,以将滤网21上附着的灰尘、污垢等吸收自身内部。可以理解地,吸尘装置30可在滤网21的进风侧对滤网21进行吸尘,如此,产生的气流能够以滤网21进行过滤工作时相反的方向,从滤网21的出风侧穿过滤网21达到进风侧,并携带滤网21上的灰尘、污垢等脱离滤网21。吸尘装置30可在滤网21两侧的压差不小于压差设定值时,对滤网21进行吸尘工作,其中,压差设定值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Pa、100Pa、1kPa等。可以理解地,当滤网21两侧的压差恢复至小于压差设定值,可停止吸尘装置30工作,净化器100退出吸尘模式。

上述净化器100,通过压差传感器31获取滤网21两侧的压差,当滤网21两侧的压差过高而异常时,说明滤网21发生严重堵塞,需要进行清理。此时,吸尘装置30可对滤网21进行吸尘,来清除滤网21上附着的灰尘、污垢等,以恢复滤网21的工作性能。如此,净化器100能够通过压差传感器31获知滤网21的状态,及时通过吸尘装置30对滤网21进行自动清理,滤网21上附着的灰尘、污垢被吸尘装置30收集,并不会像气枪吹扫或物理拍打一样导致灰尘、污垢飞扬或像水洗一样产生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从滤网21堵塞问题的发现到滤网21清理工作,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即可完成,方便而省力。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100还包括除菌装置40,除菌装置40设于机体10内,并用于对滤网21进行杀菌。

除菌装置40可以通过射线灭菌法、热力灭菌法或介质阻挡放电等方式实现对滤网21进行消毒、杀菌。其中,射线灭菌法指的是利用射线的特性破坏细菌结构来杀菌的方法,包括紫外线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微波灭菌法等,通过发射紫外线、核射线或微波杀灭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法,通过直接利用高温件接触滤网21或释放温度不低于70℃的蒸汽对滤网21进行消杀。介质阻挡放电则能够产生等离子,并利用等离子体来对滤网21进行消杀。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除菌装置40还可以通过释放具有杀菌成分的物质(如酒精等),来对滤网21进行消毒、杀菌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开启除菌装置40可使净化器100进入除菌模式,相比于仅对滤网21进行吸尘清理,除菌装置40能够对滤网21进行杀菌,进而在源头上解决异味,遏制细菌的滋生,降低细菌在进行清理后再次迅速滋生而产生异味的可能,提高空气净化质量。

进一步地,除菌装置40包括紫外线发射装置41,并被配置为朝向滤网21表面发射紫外线(Ultraviolet,UV)。

紫外线发射装置41产生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照射,破坏微生物机体10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引起DNA链断裂、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其中,紫外线发射装置41发射的紫外线优选为包括波长253.7nm的紫外线。

利用UV杀菌,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率杀菌,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几秒内完成,几乎是瞬时发生,杀菌的广谱性是最高的。它对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2、环保性高,由紫外线灯发出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照射空气中的氧气生成臭氧,臭氧强氧化杀灭细菌病毒,整个杀菌过程均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真正达到环保。3、细菌耐受程度低,紫外线或臭氧均是直接破坏细菌病毒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等,致细胞直接死亡并无法繁殖复制,不存在抗药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紫外线发射装置41包括紫外线灯管411、上盖板413以及下盖板415,上盖板413与下盖板415合围形成安装腔,紫外线灯管411设于安装腔内,上盖板413朝向滤网21的一侧构造有多个发射孔4131。

可以理解地,紫外线灯管411作为紫外发射源,其产生的紫外线能够自发射孔4131向安装腔外发射,并达到滤网21的表面。其中,发射孔4131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调整,只需穿过发射孔4131的紫外线能够达到滤网21的表面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将紫外线灯管411安装在安装腔内,可以更好地控制紫外线发射区域,降低紫外线朝向滤网21外的区域发射的可能,以减少对其它结构或用户的影响。

进一步地,上盖板413及下盖板415均为金属材质。

与注塑材质相比,金属材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保持很强的抗老化性,适于长期使用,用助于提高紫外线发射装置41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上盖板413及下盖板415中一者在自身纵长方向上的两端形成端板4151,端板4151形成有安装孔4153,并可在上盖板413的纵长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紫外线灯管411的两端通过安装孔4153与端板4151装配连接。

具体地,下盖板415形成有端板4151,端板4151上还构造有配合槽4155,上盖板413在自身纵长方向上的两端构造有凸筋4133,并通过凸筋4133与配合槽4155配合,与上盖板413形成连接。

安装时,紫外线灯管411的一端先卡入一端端板4151的安装孔4153中,利用另一端端板4151的形变,使紫外线灯管411的另一端卡入其安装孔4153中。如此,紫外线灯管411的两端分别卡入两端端板4151的安装孔4153中,紫外线灯管411完成固定。然后,将上盖板413一端的凸筋4133卡入一端端板4151的配合槽4155中,同理,利用形变使上盖板413另一端的凸筋4133卡入另一端端板4151的配合槽4155中,完成上盖板413的固定。通过安装孔4153、凸筋4133以及配合槽4155,紫外线发射装置41的组装可以减少对螺钉的依赖。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100还包括异味传感器43,异味传感器43设于机体10内,并用于检测滤网21处空气的异味值。

异味传感器43用于识别一种或多种异味分子(如烃类有机分子等)的浓度,并以其浓度值作为异味值。可以理解地,浓度值越高则滤网21处空气的异味值越高。异味传感器43可与除菌装置40通讯连接,除菌装置40被配置为基于异味值,对滤网21进行除菌。

当滤网21处空气的异味值过高,则说明滤网21细菌滋生较为严重,应当开启除菌装置40进行除菌,遏制细菌滋生。具体而言,可在异味值不小于异味设定值时,启动除菌装置40对滤网21进行杀菌,在异味值恢复至小于异味设定值时,停止除菌装置40工作,净化器100退出除菌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尘装置30包括吸尘头32,吸尘头32及除菌装置40可相对滤网21移动地设于滤网21的表面。净化器100还包括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设于机体10内,并与滤网21、除菌装置40以及吸尘头32中至少一者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除菌装置40和/或吸尘头32在滤网21的表面与滤网21相对移动。

可以理解地,驱动组件50驱动除菌装置40和/或吸尘头32在滤网21的表面与滤网21相对移动,既可以是驱动除菌装置40和/或吸尘头32移动,滤网21保持不动,也可以是驱动滤网21移动,除菌装置40和吸尘头32保持不动,只需使除菌装置40和/或吸尘头32与滤网21之间能够发生移动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吸尘头32可设于滤网21进风侧的表面,并在吸尘模式下,作用于滤网21上,在滤网21进风侧的表面形成负压,吸入滤网21上的灰尘、污垢等。

吸尘头32及除菌装置40可覆盖滤网21的部分表面,并通过与滤网21之间的相对移动,来充分覆盖整个滤网21,完成吸尘、除菌工作。

进一步地,滤网21为环形筒状,除菌装置40及吸尘头32设于滤网21的周侧表面。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滤网21,并用于驱动滤网21绕自身轴向转动,以驱动滤网21相对吸尘头32及除菌装置40移动。

滤网21的周侧表面包括周侧内表面或周侧外表面,其中,滤网21的周侧外表面即为其进风侧,周侧内表面即为出风侧。具体地,除菌装置40及吸尘头32可设于除菌装置40的周侧外表面。除菌装置40及吸尘头32的纵长方向可沿滤网21的轴向设置,且长度大致等于高度滤网21的高度,以在滤网21转动过一周后充分覆盖过滤网21的整个周侧外表面。驱动组件50可包括设于滤网21底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滤网21传动连接,并驱动其转动。

异味传感器43检测到滤网21处空气的异味值超标,除菌模式开启,滤网21底部的旋转电机匀速转动,带动滤网21以0.5r/min-1r/min的速度圆周运动,紫外线灯管411照射滤网21的表面,以进行杀菌,吸尘头32则对滤网21进行吸尘。

如此,吸尘头32及除菌装置40不需要同时覆盖整个滤网21,而通过不断变换作用区域便可实现对不同区域的吸尘、除菌,降低了对吸尘头32吸力的要求和对紫外线灯数量及功率的要求。

请一并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尘头32为吸尘刷头,吸尘装置30还包括吸尘电机33、集尘盒34、吸尘管35以及除尘滤网36,吸尘电机33与集尘盒34连通,除尘滤网36设于吸尘电机33与集尘盒34之间,集尘盒34通过吸尘管35与吸尘头32连通。

可以理解地,吸尘电机33能够在集尘盒34内产生负压,进而通过吸尘管35连通吸尘头32在吸尘头32处产生吸力,气流自吸尘头32通过吸尘管35流向集尘盒34,气流中携带的灰尘、污垢等颗粒物被除尘滤网36过滤,而被收集在集尘盒34中,过滤后的空气则被吸尘电机33排出。

吸尘刷头具有刷毛结构,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刷过滤网21的表面,提高吸尘效果。同时,吸尘产生的灰尘、污垢等被统一收集,防止其再次污染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100还包括放电模块23,放电模块23设于滤网21与出风口113之间。

经过滤网21过滤的空气在需要从出风口113流出,其间,需要经过放电模块23所在区域。放电模块23能够产生大量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分子和自由基,这些活性粒子的能量高于气体分子的键能,它们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子(异味分子)发生频繁的碰撞,使烃分子发生断键解离而形成许多短碳链的自由基碎片。这些自由基碎片之间相互反应,一部分生成了短碳链的小分子烃而发生降解,另一部分则可能形成长碳链烃分子而聚合。当反应中有氧存在时,氧分子与烃类断键解离后生成的自由基碎片发生反应,将它们氧化成碳的氧化物而使烃类氧化分解。另外,氧气分子与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电子碰撞产生激发态的氧分子和原子,这些强氧化性的粒子烃分子及其解离的自由基碎片发生反应,使挥发性烃氧化分解。同时,高能电子直接与烃类分子碰撞,打开烃类分子的化学键,从而将挥发性有机物直接分解为无害分子。

如此,净化器100能够通过滤网21过滤空气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放电模块23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有机分子,达到除异味的效果。

进一步地,机体10还包括第一风机13及第二风机15,机体10的壳体11内形成有第一风道115及第二风道117,第一风道115及第二风道117位于滤网21与出风口113之间,第一风道115位于放电模块23的上游,第二风道117位于放电模块23的下游,第一风机13位于第一风道115内,第二风机15位于第二风道117内。

第一风机13以、第二风机15、第一风道115、第二风道117、滤网21以及放电模块23共同组成净化装置20,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在净化器100进入净化模式时,净化装置20启动工作,第一风机13及第二风机15驱动空气从进气口流入净化器100,经滤网21过滤后,流过第一风道115经过放电模块23净化,而后流入第二风道117,最终从出风口113吹出。可以理解地,前述上游、下游指的是在净化模式下,空气流动路径上的上游、下游。

双风道的设计,能够使净化器100内气体流动更加稳定,第一风机13主要用于提供驱动空气穿过滤网21的驱动力,第一风道115还能够均匀稳定气流,第二风机15则在净化后,为气流增压,使其能够顺利吹出净化器100外。

更进一步地,净化器100还包括粉尘传感器25,粉尘传感器25设于机体10,并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优选地,粉尘传感器25用于检测环境空气的PM2.5浓度。

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指的是能够反映出净化器100所处的环境中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该参数能够反映出当前空气质量情况。在悬浮颗粒物浓度过高,不小于浓度设定值时,说明空气质量较差,需要启动净化器100进行净化。粉尘传感器25可与净化装置20通讯连接,净化装置20被配置为基于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对空气进行净化,并具体在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不小于浓度设定值时,对空气进行净化,在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恢复至小于浓度设定值时,停止净化装置20工作,净化器100退出净化模式。

具体而言,当粉尘传感器25检测到环境空气PM2.5≥35ug/m

上述净化器100,可通过粉尘传感器25检测环境空气的质量,在环境空气PM2.5≥35ug/m

请参阅图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净化器控制方法,可用于上述净化器,包括:

S200、获取滤网两侧的压差。

滤网两侧即滤网的进风侧与出风侧,空气由滤网的进风侧穿过滤网达到滤网的出风侧,并在穿过滤网的过程中实现过滤。滤网两侧的压差能够反映出滤网的透气情况,若滤网堵塞严重导致透气性变差,会使净化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时,滤网两侧的压差过高,压降明显。此时,滤网的过滤效率低下,且过滤质量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滤网进行清理。

滤网两侧的压差可通过压差传感器检测得到,压差传感器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风压传感器,并具有至少两个探头,两个探头分别设于滤网的进风侧与滤网的出风侧。

S400、若滤网两侧的压差不小于压差设定值,控制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

开启吸尘装置可使净化器进入吸尘模式,吸尘装置能够在滤网的表面形成负压,产生气流,以将滤网上附着的灰尘、污垢等吸收自身内部。可以理解地,吸尘装置可在滤网的进风侧对滤网进行吸尘,如此,产生的气流能够以滤网进行过滤工作时相反的方向,从滤网的出风侧穿过滤网达到进风侧,并携带滤网上的灰尘、污垢等脱离滤网。其中,压差设定值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0Pa、100Pa、1kPa等。滤网两侧的压差既可以是净化器在净化模式下,由净化装置产生,也可以是在吸尘模式下,由吸尘装置产生。

可以理解地,控制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之后还包括:若滤网两侧的压差恢复至小于压差设定值,控制吸尘装置停止工作,净化器退出吸尘模式。

上述净化器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滤网两侧的压差,当滤网两侧的压差过高而异常时,说明滤网可能发生严重堵塞,需要进行清理。此时,启动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来清除滤网上附着的灰尘、污垢等,以恢复滤网的工作性能。如此,从滤网堵塞问题的发现到滤网清理工作,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即可完成,方便而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

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指的是能够反映出净化器所处的环境中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该参数能够反映出当前空气质量情况。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可通过粉尘传感器检测得到,悬浮颗粒物具体可以为PM2.5。

若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不小于浓度设定值,控制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

净化装置可包括第一风机以、第二风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滤网以及放电模块,在净化器进入净化模式时,净化装置启动工作,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驱动空气从进气口流入净化器,经滤网过滤后,流过第一风道经过放电模块净化,而后流入第二风道,最终从出风口吹出。

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浓度能够反映出当前空气质量情况,在悬浮颗粒物浓度过高,不小于浓度设定值时,说明空气质量较差,需要启动净化器进行净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净化器的净化模式可在吸尘模式之前进行,并在净化模式过程中检测滤网两侧压差,以判断是否进入吸尘模式。可以理解地,净化器择一进入净化模式和吸尘模式。

可以理解地,在控制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之后还包括:若环境空气的悬浮颗粒物恢复至浓度小于浓度设定值时,控制净化装置停止工作,净化器退出净化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净化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

异味由一种或多种异味分子(如烃类有机分子等)产生,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可通过异味传感器检测得到。异味传感器用于识别一种或多种异味分子的浓度,并以其浓度值作为异味值。可以理解地,浓度值越高则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越高。

若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不小于异味设定值,控制除菌装置对滤网进行杀菌。

除菌装置包括紫外线灯光,当滤网处空气的异味值过高,则说明滤网细菌滋生较为严重,应当开启除菌装置,使净化器进入除菌模式,利用紫外线灯光照射滤网,对其进行除菌,遏制细菌滋生。除菌模式可与净化模式或吸尘模式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地,控制除菌装置对滤网进行杀菌之后还包括:若异味值恢复至小于异味设定值时,控制除菌装置停止工作,净化器退出除菌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吸尘装置对滤网进行吸尘或控制除菌装置对滤网进行杀菌之后,还包括:

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滤网绕自身轴向转动。

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滤网,并用于驱动滤网绕自身轴向转动,以驱动滤网相对吸尘头及除菌装置移动,在滤网转动过一周后,吸尘头及除菌装置能够充分覆盖过滤网的整个周侧外表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安全控制方法和安全控制装置,及使用其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 净化器多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净化器
  • 净化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净化器和存储介质
  • 空气净化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净化器和存储介质
  • 空气净化器、出风口装置以及控制出风的控制方法
  • 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空气净化器系统及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
  • 空气净化器控制装置、空气净化器系统及空气净化器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9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