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车灯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车灯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光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性能的远近光车灯模组层出不穷,其中一个发展方向是集成化,低成本,体积小,功能应用场景多的模组更受消费市场欢迎。然而,现有的大部分采用单独的近光或远近光模组,至少2个模组交替使用满足远近光功能,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及车辆,将近光灯和远光灯功能集成在一个车灯内,可以节省车灯占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

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所述第一散热面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相交;

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面;

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面;

第一反射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所述第一散热面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器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所述第一反射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散热器设置;

第二反射器,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器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反射器设置;

遮光罩,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远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所述遮光罩罩设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光源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反射器;

透镜,所述透镜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相对设置,所述透镜设置与所述遮光罩远离所述散热器的一侧;

所述第二光源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源靠近所述透镜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提供的照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光源提供的照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一散热体远离所述透镜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体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体位于所述第一反射器远离所述透镜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体与所述透镜相对设置;

所述散热体部分包围所述第一反射器的所述第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器靠近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包括第一凸曲面,所述第一凸曲面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凸出;

所述第一凸曲面的外切面与所述第一散热面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一散热面的夹角包括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小于90°,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器背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包括第二凸曲面,所述第一凸曲面与所述第二凸曲面的形状相匹配;和/或,

所述第一夹角是可调节的;和/或,

所述第二夹角是可调节的;和/或,

所述第一光源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灯珠;和/或,

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灯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灯还包括:

聚光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透镜之间,所述聚光器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聚光器后照射至所述第二反射器;

所述遮光罩包括第一遮光罩、第二遮光罩和第三遮光罩;

所述第一遮光罩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面连接,所述第一遮光罩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聚光器远离所述第二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罩包围所述聚光器远离所述第二反射器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罩包围所述聚光器远离所述第二光源的一侧;

所述第二遮光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器远离所述第一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罩的另一端与所述透镜的边缘连接;

所述第三遮光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罩远离所述第二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三遮光罩的另一端与所述透镜的边缘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遮光罩包括第一遮光段、第二遮光段和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遮光段与所述第二遮光段之间,所述第一遮光段与所述第二散热面连接;

所述第二遮光罩包括第三遮光段、第四遮光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三遮光段和所述第四遮光段之间,所述第四遮光段与所述透镜连接,所述第三遮光段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遮光段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的距离;

所述第三遮光罩包括第五遮光段、第六遮光段和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三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五遮光段和所述第六遮光段之间,所述第六遮光段与所述透镜连接,所述第五遮光段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六遮光段与所述第二散热面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在所述第二散热体上的正投影均落入所述遮光罩在所述第二散热体上的正投影内;

所述第三遮光段远离所述透镜一端在所述第一散热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一反射器连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散热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相对于所述第二投影靠近所述第二散热体;

所述第一遮光罩与所述第三遮光罩之间存在缝隙;

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二遮光罩之间存在缝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灯还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

所述聚光器包括多个聚光单体,所述聚光单体包括L型结构,在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灯珠的情况下,所述聚光单体与所述第二光源的灯珠一一对应设置;和/或,

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的凸面朝向背离所述遮光罩的一侧凸出;和/或,

所述第一散热面朝向所述透镜方向的延长面经过所述透镜的中心轴;和/或,

所述透镜的中心轴经过所述第一遮光罩远离所述第三遮光罩的一端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体与所述第二散热体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三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遮光罩与所述第三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一遮光罩与所述第三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聚光器与所述第一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遮光罩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聚光器为一体式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车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置在相交的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上,第一反射器与第二反射器相连接设置,遮光罩用来遮住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反射的光。第一光源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反射到透镜上,经过透镜均匀出射,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出射的光经过反射或折射,进入到第二反射器,再经过第二反射器,反射到透镜上,经过透镜均匀出射,实现远光功能。本申请将近远光灯光源,散热器,反射器,遮光罩,透镜等组件设置在同一个车灯内,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源进行近远光功能的实现,满足了不同场景的应用,节省了车灯占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光源矩阵式排列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光源不规则排列示意性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L型聚光单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阶梯型聚光单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目前,随着光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性能的远近光车灯模组层出不穷,其中一个发展方向是集成化,低成本,体积小,功能应用场景多的模组更受消费市场欢迎。然而,现有的大部分采用单独的近光或远近光模组,至少2个模组交替使用满足远近光功能,占用空间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及车辆,将近光灯和远光灯功能集成在一个车灯内,可以节省车灯占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灯,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灯,包括:散热器100、第一光源200、第二光源300、第一反射器400、第二反射器500、遮光罩600、透镜700。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第一散热器100包括第一散热面110和第二散热面120,第一散热面110与第二散热面120相交,例如,第一散热面110与第二散热面120可以是互相垂直相交,也可以是其他角度相交。第一光源200设置于第一散热面110上,第二光源300设置于第二散热面120上,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可以是LED光源。第一反射器400设置于散热器100的第一散热面110所在的一侧,第一反射器400的第一端401靠近散热器100设置,第一反射器400的第二端402远离散热器100设置,第一反射器400用于将第一光源200出射的光反射到透镜700上。第二反射器500一端与第一反射器400的第二端402连接,另一端远离第一反射器400设置,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可以是相连接设置的,第二反射器500用于将第二光源300经过折射或者反射的光反射到透镜700上。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一光源200可以是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光源3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可以是一一对应设置。遮光罩600设置于第二光源300远离散热器100的一侧,遮光罩600罩设至少部分第二光源300和至少部分第二反射器500,遮光罩600靠近散热器的一侧表面可以具有反光性能,可以提高光源出射光线的利用率。遮光罩600遮挡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反射的光,避免反射光外泄。透镜700与第二散热面120相对设置,透镜700设置于遮光罩600远离散热器100的一侧,第二光源300相对于第一光源200靠近透镜700设置,第二光源300提供的照射距离大于第一光源200提供的照射距离,透镜700可以是凸透镜。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散热器100设置有第一散热面110和第二散热面120,第一散热面110用于给第一光源200散热,第二散热面120用于给第二光源300散热,且散热器100的两个散热面同时给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散热,降低光源长时间出光引起的热失效。散热器100可以设置两种散热模式,散热器100同时给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散热,作为优先考虑的被动散热模式;如果不能满足,可以增加风扇作为主动散热模式。第一光源200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上,再从透镜700的出光面出射,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300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或者折射到第二反射器500,再反射到透镜700上,从透镜700的出光面出射,实现远光功能。其中,遮光罩600将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遮住,避免光源出射的光经过反射器向四周外泄,提高光源的出光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的近光和远光都是单独使用的,至少是两个模组搭配实现近远光功能,占用空间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将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分别设置在相交的第一散热面110和第二散热面120上,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二反射器500相连接设置,遮光罩600用来遮住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反射的光。第一光源20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反射或折射,进入到第二反射器500,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远光功能。本申请将近远光灯光源,散热器,反射器,遮光罩,透镜等组件设置在同一个车灯内,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源进行近远光功能的实现,满足了不同场景的应用,节省了车灯占据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至2所示,散热器100包括第一散热体130和第二散热体140,第一散热体130远离透镜700的一端与第二散热体140连接,第二散热体140位于第一反射器400远离透镜700的一侧,第二散热体140与透镜700相对设置,散热器100部分包围第一反射器400的第一端401。

示例性的,如图1至2所示,第一散热体130和第二散热体140共同组成散热器100,第一散热体130设置在远离透镜700的一端与第二散热体140连接,第一散热体130和第二散热体140可以是垂直连接,也可以是有一定角度连接。第二散热体140位于第一反射器400远离透镜700的一侧,第二散热体140和透镜700相对设置,可以是相互平行,也可以是相互之间有一定角度。其中,第一散热体130可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面,用于作为第一散热面110和第二散热面120,以实现对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的散热。第二散热体140部分包围第一反射器400的第一端401,用于吸收第一光源200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产生的废热。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散热体130和第二散热体140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体制备的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注塑或一体成型的其他工艺制备得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车灯,将散热器100设置为两个相连接第一散热体130和第二散热体140,通过第一散热体130对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进行散热,避免了光源长时间出光引起的热失效,又通过第二散热体140吸收第一光源200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的废热,避免了废热对光源的二次伤害,提高了车灯光源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器400靠近第一光源200的一侧包括第一凸起曲面410,第一凸起曲面410朝向背离第一光源200的一侧凸出。第一凸起曲面410的外切面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Ф1,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二夹角Ф2,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均小于90°,第一夹角Ф1小于第二夹角Ф2。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凸起曲面410的外切面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Ф1,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二夹角Ф2,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的角度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近远光灯实际需要的照射距离设置,示例性的,近光灯的最大照射距离为5米,可以设置第一夹角Ф1为35°,近光灯的最大照射距离为10米,可以设置第一夹角Ф1为70°近光灯的照射距离随第一夹角Ф1的角度增大而增大,反之,近光灯的照射距离随第一夹角Ф1的角度减小而减小。相应的,远光灯的最大照射距离根据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增大而增大,根据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减小而减小。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均小于90°,第一夹角Ф1小于第二夹角Ф2,第一夹角Ф1的角度可以随着第二夹角Ф2的角度的变大而变大,反之,第一夹角Ф1的角度可以随着第二夹角Ф2的角度的变小而变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设置第一凸起曲面410的外切面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Ф1,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二夹角Ф2,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均小于90°,第一夹角Ф1小于第二夹角Ф2,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大小的变化能够改变光源经过反射器的反射路径,可以实现近光照射和远光照射的光束分开,可以根据近远光灯实际需要的照射距离设置来调整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大小,以实现车灯的不同照射距离,以适应车灯不同场景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器400背离第一光源200的一侧包括第二凸起曲面420,第一凸起曲面410与第二凸起曲面420的形状可以相匹配。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第一凸起曲面410弧度可以为60°,第二凸起曲面420的弧度可以为65°,相应的,第一凸起曲面410的外切面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Ф1,随着第一凸起曲面410弧度的改变而改变,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散热面110的夹角包括第二夹角Ф2随着第一夹角Ф1的改变而改变。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大小的变化能够改变光源经过反射器的反射路径,可以根据近远光灯实际需要的照射距离设置来调整第一夹角Ф1和第二夹角Ф2的角度大小,以适应车灯不同场景的应用。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光源矩阵式排列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光源不规则排列示意性结构图。第一光源200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灯珠210,第二光源300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灯珠210,如图3所示,可以是矩阵式排列,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不规则式排列。第一光源20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反射或折射,进入到第二反射器500,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远光功能。通过多个灯珠210的阵列排布,可以增强光源出射光的光强,以适应车灯不同场景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5所示,聚光器800设置于第二光源300和透镜700之间,遮光罩600包括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聚光器800设置于第二光源300和透镜700之间,聚光器800用于聚集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线,经过聚光器800后照射至第二反射器500,聚光器800的照射方式可以是反射式,也可以是折射式或集成式,可以改变第二光源300出射光线的传播光路,将第二光源多个光珠的光聚集到第二反射器500上。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遮光罩610的一端与第二散热面120连接,第一遮光罩610的另一端设置于聚光器800远离第二光源300的一侧,第一遮光罩610包围聚光器800远离第二反射器400的一侧,第一遮光罩610包围聚光器800远离第二光源300的一侧。第二遮光罩620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反射器500远离第一光源200的一侧,第二遮光罩620的另一端与透镜700的边缘连接。第三遮光罩63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遮光罩610远离第二光源300的一侧,第三遮光罩630的另一端与透镜700的边缘连接。其中,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靠近光源的一侧均可以是具有反射性能的表面,第一遮光罩610和第二遮光罩620可以是一体的零件,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也可以是一体的零件,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第一遮光罩610可以与第三遮光罩630的局部位置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设置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均可以是具有反射内侧面,可以增加反射过程中光线的叠加反射,增加出射光的强度。第一遮光罩610和第二遮光罩620可以是一体的零件,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也可以是一体的零件。第一遮光罩610可以将第二光源300、聚光器800的光遮住,第二遮光罩620可以将第二反射器500和透镜700的反射光遮住,第三遮光罩可以将第二反射器500和透镜700反射的光遮住。通过第一遮光罩610和第二遮光罩620一体连接、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一体连接。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共同将第一光源200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和透镜700的光遮住,将第二光源300经过聚光器800、第二反射器500和透镜700的光遮住,降低的反射或折射过程中光的外泄,同时设置具有反射性的遮光罩能够增加反射过程中光线的叠加反射,提高了车灯光源的出光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遮光罩610包括第一遮光段611、第二遮光段612和第一弯折段613,第一弯折段613连接于第一遮光段611与第二遮光段612之间,第一遮光段611与第二散热面120连接。第二遮光罩620包括第三遮光段621、第四遮光段623和第二弯折段622,第二弯折段622连接于第三遮光段621和第四遮光段623之间,第四遮光段623与透镜700连接,第三遮光段621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大于第四遮光段623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第三遮光罩630包括第五遮光段631、第六遮光段633和第三弯折段632,第三弯折段632连接于第五遮光段631和第六遮光段633之间,第六遮光段633与透镜700连接,第五遮光段631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大于第六遮光段633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

示例性的,第一遮光段611一端设置在聚光器800的下方,与第二散热面120的平面适配连接,第一弯折段613用于连接第一遮光段611和第二遮光段612,第二遮光段612设置在聚光器800的右侧,以将聚光器800的入射面整体遮挡。第三遮光段621设置在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的上方,第二弯折段622用于连接第三遮光段621和第四遮光段623,第四遮光段623与透镜700适配连接。第五遮光段631设置在第一弯折段613的下方,第三弯折段632连接于第五遮光段631和第六遮光段633,第六遮光段633与透镜700适配连接。其中,第五遮光段631向第六遮光段633方向收拢连接,第三遮光段621向第四遮光段623方向收拢连接,第三遮光段621与第五遮光段63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遮光段623与第六遮光段633之间的距离。第四遮光段623与第六遮光段633之间通过透镜700连接,使得第三遮光段621和第四遮光段623、第五遮光段631和第六遮光段633共同形成廓形结构,能够更大范围的遮住聚光器800经过第一遮光罩610泄露的光,以及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泄露的光。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弯折段613、第一遮光段611和第二遮光段612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弯折段622、第三遮光段621和第四遮光段623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三弯折段632、第五遮光段631和第六遮光段633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式结构便于制备。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第一弯折段613用于连接第一遮光段611和第二遮光段612,第二遮光段612的头部614可以是直角平面,用于形成远光功能的截止线,箭头指向的圆圈为头部614的局部放大。第二弯折段622用于连接第三遮光段621和第四遮光段623,第三遮光段621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大于第四遮光段623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第三遮光段621高于第四遮光段623设置,更多的将第二光源300经过第二反射器的光遮住,防止光泄露。第三弯折段632用于连接第五遮光段631和第六遮光段633,第五遮光段631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大于第六遮光段633与第二散热面120的距离,第五遮光段631远与第六遮光段633,一方面是更好的衔接透镜700,另一方面是更多的遮住第一遮光罩泄露的光。第一弯折段613、第二弯折段622、第三弯折段632均用于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的结构连接,使得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将第一光源200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和透镜700的光遮住,将第二光源300经过聚光器800、第二反射器500和透镜700的光遮住,降低的反射或折射过程中光的外泄,同时设置具有反射性的遮光罩能够增加反射过程中光线的叠加反射,提高了车灯光源的出光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均落入遮光罩600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内遮光罩600更大范围的遮住光源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的反射光,防止光外泄。第三遮光段621远离透镜700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反射器400连接的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相对于第二投影靠近第二散热体140,第三遮光段621可更大范围的遮住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二反射器500连接处的光,避从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二反射器500连接处泄露。第一遮光罩610与第三遮光罩630之间存在缝隙,第三遮光罩630位于第一遮光罩610的下方,用于遮挡经过第一遮光罩610未完全遮住的光,以及遮挡第二反射器500反射的光。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二遮光罩620之间存在缝隙,第二遮光罩620高于第二反射器500设置,可以更大范围的遮挡经过反射器500的反射光。

示例性的,如图1至5所示,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单独分开设置,当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500一体设置时,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均落入遮光罩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内。当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是单独分开设置时,第三遮光段621远离透镜700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反射器400连接的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相对于第二投影靠近第二散热体140。第一遮光罩610与第三遮光罩630之间存在缝隙,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二遮光罩620之间存在缝隙,其中,缝隙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可以根据反射光线的泄露范围,再结合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的连接关系,适当调整缝隙的大小,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遮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设置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二反射器500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一体式连接时,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均落入遮光罩在第二散热体140上的正投影内。分体式时,当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是单独分开设置时,第三遮光段621远离透镜700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一反射器400连接的一端在第一散热面1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相对于第二投影靠近第二散热体140。再结合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的连接方式以及光线的泄露范围,来调整第一遮光罩610与第三遮光罩630之间,第二反射器500与第二遮光罩620之间的缝隙大小,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遮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灯还包括:智能控制器。

示例性的,智能控制器与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电连接,当第一光源200开启,第二光源300关闭时,此时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经过透镜700均匀射出,实现近光功能。当第二光源300开启,第一光源200关闭时,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聚光器800折射或是反射到第二反射器500,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远光和智能控制功能,其中,远光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第二光源300的亮灭来实现。也可以是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聚光器800折射或是反射到第二反射器500,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远光无ADB(智能控制)功能,远光无ADB功能为车灯低配置版本,也可以实现不同矩阵数量的要求。

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L型聚光单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灯的阶梯型聚光单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至7所示,聚光器800包括多个聚光单体801,聚光单体801可以包括由单独几个零件组成的L型结构810,聚光单体801也可以包括整体式的阶梯型结构820,L型结构810的光线沿第一光路811方向反射,阶梯型结构820的光线沿第二光路821方向反射。聚光器800可以是透明的塑料或硅胶,也可以是表面电镀的材料,如果是表面电镀材料,可以与第一遮光罩610遮光罩做成一体式,以实现更高的聚光效果,降低第二光源300在经过聚光器800时的光损耗。在第二光源300包括多个灯珠210的情况下,聚光单体801与第二光源300的灯珠210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设置。其中,第二光源300是不规则排列220时,聚光单体801与第二光源300的灯珠210的位置则根据灯珠210的实际排列进行调整,使得聚光单体801与第二光源300的灯珠210一一对应。通过将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智能控制集成到一个车灯内,利用远光功能/智能控制模组未被利用的空间,放置多颗矩阵排列的光源和聚光器800,通过矩阵光源的亮灭实现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智能控制功能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1至7所示,透镜700包括凸透镜,凸透镜的凸面朝向背离遮光罩600的一侧凸出,透镜700背离凸起面的一侧与第二遮光罩620和第三遮光罩630相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固化胶固化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卡槽连接,保证透镜700的位置不发生移动。在第一散热面110朝向透镜700方向的延长面经过透镜700的中心轴,透镜的中心轴经过第一遮光罩610远离第三遮光罩630的一端的端面。此时,第一光源20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的中心轴下方区域,以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300经过聚光器800,折射或反射到第二反射器500上,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的中心轴上方区域,实现远光灯的智能控制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灯,将近远光和智能控制集成在一个车灯内,将光源设置成矩阵排列,通过第一光源200的出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的中心轴下方区域,实现近光功能。通过设置第二光源300的出射光经过聚光器800,反射或折射到第二反射器500上,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中心轴的上方区域,实现远光和智能控制功能,其中,第二光源300的多个灯珠210与聚光单体801一一对应,以提高远光灯的出光强度。通过将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智能控制集成到一个车灯内,利用远光功能/智能控制模组未被利用的空间,放置多颗矩阵排列的光源和聚光器800,通过矩阵光源的亮灭实现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智能控制功能切换。实现了车灯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功能交替,也节省了车灯的占据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7所示,聚光器800与第一遮光罩610为一体式结构,遮光罩600为一体式结构,聚光器800为一体式结构。

示例性的,如图1至7所示,一体式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将第一散热体130与第二散热体140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时,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可以更好的集成的一个散热结构上,提高了散热性能,也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第一遮光罩610、第二遮光罩620、第三遮光罩630,分别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避免了分体结构的可能出现的漏光现象。第一遮光罩610与第三遮光罩630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聚光器800与第一遮光罩610设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满足遮光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占据空间。遮光罩600为一体式结构,聚光器800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在满足遮光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占据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车灯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通过第一光源200的出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的中心轴下方区域,实现近光功能,光斑710为近光功能车灯照射情况。通过设置第二光源300的出射光经过聚光器800,反射或折射到第二反射器500上,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中心轴的上方区域,实现远光和智能控制功能,光斑720为远光功能和智能控制车灯照射的情况。通过将近光功能和远光功能/智能控制集成到一个车灯内,利用远光功能/智能控制模组未被利用的空间,实现了车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节省了车灯的占据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9所示,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灯9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设置远近光灯集成在一个车灯内,具体的,将第一光源200和第二光源300分别设置在垂直相交的第一散热面110和第二散热面120上,第一反射器400与第二反射器500相连接设置,遮光罩600用来遮住第一反射器400和第二反射器500反射的光。第一光源200出射的光经过第一反射器4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近光功能。第二光源300出射的光经过反射或折射,进入到第二反射器500,再经过第二反射器500,反射到透镜700上,经过透镜700均匀出射,实现远光功能。本申请将近远光灯光源,散热器,反射器,遮光罩,透镜等组件设置在同一个车灯内,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源进行近远光功能的实现,满足了不同场景的应用。可以是不同功能的额光学结构独立存在,满足同时集成在一个模组平台,通过替换部分零件实现不同配置的应用,降低成本,节省了车灯占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