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2:03


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燃料控制燃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领域燃料进入锅炉前在燃烧器内提前着火燃烧是目前应用成熟且节能效果显著的新型技术,如现有等离子节油技术、小油枪节油技术、双强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等,都是使燃料进入锅炉前在燃烧器内提前着火燃烧。延长了燃料在炉内的燃烧空间和燃烧时间,但同时燃料喷出喷口与炉内氧气接触后燃烧温度较高,极易出现主燃区水冷壁热不均、超温、拉裂、高温腐蚀等现象,特别是超临界锅炉、超超临界锅炉该类现象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及方法包括锅炉、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烟气量调节装置、内燃烧器,该装置及方法利用少量锅炉尾部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烟气量调节装置后进入内燃烧器,形成烟气气膜保护风,护送着火后的燃料进入炉膛,延迟燃料与锅炉内空气接触时间,降低燃料喷出燃烧器喷口后的燃烧温度,防止水冷壁受热不均、超温、拉裂。

采用上述工艺,可有效控制燃料喷出燃烧器后燃烧温度,保障锅炉水冷壁受热均衡,同时燃料在内燃烧器提前着火燃烧后产生大量CO,被烟气气膜保护风送入炉膛可有效抑制和还原NOx的产生。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内燃烧器是燃料进入锅炉前在燃烧器内提前着火燃烧的燃烧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内燃烧器所需烟气可自锅炉脱硫装置后引出,也可在脱硫装置前烟气温度高于烟气酸露点的所有位置引出。

采用上述工艺,可保障烟气管道不被酸性物质腐蚀,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少量锅炉尾部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提高压力到大于等于锅炉一次风压力后,通过套筒形式分1到多层呈环形均匀进入内燃烧器喷口内壁,形成烟气气膜保护风,也可使烟气在内燃烧器外形成烟气气膜周界风,达到保护燃烧器及水冷壁的目的。

采用上述工艺,保障烟气能够顺利进入内燃烧器喷口内壁,并尽可能的将着火后的燃料送入炉膛中心,延迟着火燃料与炉内空气接触时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内燃烧器为锅炉燃料喷口,在一台锅炉上可设置1到多台内燃烧器,内燃烧器所需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引出后,通过烟气量调节装置调节单个内燃烧器所需烟气量,在保证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将烟气量降至最低值。

该发明引部分锅炉尾部烟气,经增压、调量后,以套筒形式进入内燃烧器喷口内壁,形成烟气气膜保护风,或使烟气在内燃烧器外形成烟气气膜周界风,护送着火后的燃料进入炉膛,延迟燃料与锅炉内空气接触时间,降低燃料喷出燃烧器喷口后的燃烧温度,杜绝水冷壁受热不均、超温、拉裂、高温腐蚀等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内燃烧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及方法包括锅炉、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烟气量调节装置、内燃烧器,该装置及方法利用少量锅炉尾部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烟气量调节装置后进入内燃烧器,形成烟气气膜保护风,护送着火后的燃料进入炉膛,延迟燃料与锅炉内空气接触时间,降低燃料喷出燃烧器喷口后的燃烧温度,防止水冷壁受热不均、超温、拉裂。

内燃烧器是燃料进入锅炉前在燃烧器内提前着火燃烧的燃烧器。

内燃烧器所需烟气可自锅炉脱硫装置后引出,也可在脱硫装置前烟气温度高于烟气酸露点的所有位置引出。

少量锅炉尾部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提高压力到大于等于锅炉一次风压力后,通过套筒形式分1到多层呈环形均匀进入内燃烧器喷口内壁,形成烟气气膜保护风,也可使烟气在内燃烧器外形成烟气气膜周界风,达到保护燃烧器及水冷壁的目的。

内燃烧器为锅炉燃料喷口,在一台锅炉上可设置1到多台内燃烧器,内燃烧器所需烟气经烟气增压装置、烟气管道引出后,通过烟气量调节装置调节单个内燃烧器所需烟气量,在保证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将烟气量降至最低值。

除了本实施列明的这种方法,其他与此相关的实施方式亦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引锅炉尾部烟气保护锅炉水冷壁的装置及方法
  • 锅炉尾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39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