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设备,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触控面板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电子装置中。目前,窄边框及全屏幕是当前的趋势。现有技术通过将触控感测膜侧边的线路区域反折至液晶模块背后,来实现窄边框设计。

然而,反折的设计却也增加了触控显示设备整体的厚度。因此,如何使触控显示设备更为轻薄,现有技术实有待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金属导体可视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揭露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通过选择保护层或第一粘着层为不透光材质以达成减薄触控显示设备整体厚度的效果。

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包含显示模块、第一粘着层、触控感测膜以及至少一保护层。显示模块包含上表面、侧表面以及下表面。第一粘着层设置于显示模块的上表面,并延伸且弯折经侧表面至下表面,触控感测膜设置于第一粘着层上。保护层设置于触控感测膜相对显示模块的侧表面与下表面之处的其中一面,其中,设置于显示模块的侧表面的第一粘着层为不透光粘着层及/或保护层为不透光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包含背光模块以及偏光片设置在背光模块上,其中设于显示模块的上表面的第一粘着层贴附于偏光片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着层设置于显示模块的下表面的一端,且邻近显示模块的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两保护层,分别设置于触控感测膜相对显示模块的侧表面与下表面之处的两面,其中,这些保护层的至少一者为不透光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更延伸至显示模块的上表面的一端,且邻近显示模块的侧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8微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层的阻抗介于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透光粘着层及/或不透光保护层的光密度值大于等于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透光粘着层为黑色高阻抗油墨粘着层,及/或不透光保护层为黑色高阻抗油墨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盖板,盖板设置于触控感测膜相对显示模块的上表面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还包含第二粘着层,第二粘着层设置介于盖板与设置于显示模块的上表面的触控感测膜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图2是绘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图3是绘示本揭露的再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揭露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使本揭露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揭露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揭露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叙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以下的实施例。然而,亦可在无此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揭露的实施例。

另外,空间相对用语,如“下”、“上”等,是用以方便描述一组件或特征与其他组件或特征在图式中的相对关系。这些空间相对用语旨在包含除了图式中所示的方位以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位。装置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叙述亦可相对应地进行解释。

于本文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词汇,指明其所记载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与/或组件,但不排除其它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与/或其中的群组。

以下列举数个实施例及实验例以更详尽阐述本揭露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然其仅为例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本揭露,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实施例1

图1为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100包含显示模块110、第一粘着层120、触控感测膜130、至少一保护层140、第二粘着层150以及盖板160。

显示模块110具有上表面1101、侧表面1102以及下表面1103。显示模块110包含背光模块111以及偏光片112,偏光片112设置在背光模块111上。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110还包含显示面板(图未示)位于背光模块111与偏光片112之间,背光模块111具有出光面1111以及侧面1112,其中出光面1111邻近显示面板,背光模块111的侧面1112连接背光模块111的出光面1111。在一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具有主动组件阵列基板与显示介质层例如为液晶层、有机发光层等。主动组件阵列基板可包含多个主动组件,以控制显示介质层特性,达到亮暗变化。应了解到,偏光片112并非必要设置。于部分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偏光片112。

第一粘着层120与显示模块110粘合,具体而言,第一粘着层120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侧表面1102以及下表面1103粘合。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着层120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侧表面1102以及下表面1103的一端邻近侧表面1102粘合。具体而言,第一粘着层120设置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并延伸设置于侧表面1102与部分与侧表面1102相邻的下表面1103,以呈现第一粘着层120于侧表面1102处弯折后,并些许延伸至下表面110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着层120的部分是与偏光片112粘合,亦即,偏光片112介于背光模块111与部分第一粘着层120之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着层120为光学胶体(OCA),其穿透率大于60%,甚至大于80%。

触控感测膜130设置于第一粘着层120上,第一粘着层120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侧表面1102以及下表面1103的一端邻近侧表面1102粘合。具体而言,触控感测膜130与第一粘着层120设置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并延伸设置于侧表面1102与部分与侧表面1102相邻的下表面1103,以呈现触控感测膜130与第一粘着层120于侧表面1102处弯折后,并些许延伸至下表面1103。

保护层140,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相对显示模块110的侧表面1102与下表面1103之处的其中一面,例如,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内侧的保护层141。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40可以是两层(如图2所示),分别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相对显示模块110的侧表面1102与下表面1103之处的两面,亦即,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内侧的保护层141,以及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外侧的保护层142。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40更延伸至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的一端,且邻近显示模块110的侧表面1102。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40的阻抗介于10

值得留意的是,介于第一粘着层120与触控感测膜130之间的保护层141为不透光材质。不透光材质为黑色高阻抗油墨,描述同上保护层140的材质所述,不再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不透光材质的光密度值大于等于4.5。通过保护层141为不透光材质,取代传统液晶模块上防漏光的遮光胶带(cell tape),以简化制程并腾出更多空间,使触控显示设备更轻薄。

第二粘着层150与相对显示模块110上表面1101的触控感测膜130的外侧粘合。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粘着层150的部分与相对显示模块110上表面1101的保护层142的上方粘合。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粘着层150为光学胶体(OCA),其穿透率大于60%,甚至大于80%。

盖板160设置于触控感测膜130相对显示模块110上表面1101的上方,具体而言,盖板160设置于第二粘着层150之上。在一实施方式中,盖板160可以是透明无机基材,例如玻璃基材;或透明有机基材,例如塑料基材,其材质例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醋(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E)等。在一实施方式中,盖板160相对显示模块110侧表面1102的下方设置遮光层161。遮光层161可由不透光油墨所形成,例如黑色油墨、白色油墨等。举例而言,遮光层161的穿透率小于20%。

实施例2

图2为依据本揭露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100’包含显示模块110、第一粘着层120、触控感测膜130、两保护层140、第二粘着层150以及盖板16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差异在于,保护层141为透光材质,保护层142为不透光材质。不透光材质为黑色高阻抗油墨,描述同实施例1保护层140的材质所述,不再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不透光材质的光密度值大于等于4.5。

实施例3

图3为依据本揭露的再一实施方式的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剖面图。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100”包含显示模块110、第一粘着层120、触控感测膜130、两保护层140、第二粘着层150以及盖板160。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差异在于,保护层141、142为透光材质,设置于显示模块110的侧表面1102的第一粘着层120为不透光材质。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着层120设置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的一端及下表面1103的一端,且邻近显示模块110的侧表面1102为不透光材质;亦即,第一粘着层120设置于显示模块110的上表面1101大部分为透光材质,仅部分邻近侧表面1102的部分为不透光材质。不透光材质为黑色高阻抗油墨,描述同实施例1保护层140的材质所述,不再赘述。在一实施方式中,不透光材质的光密度值大于等于4.5。

于本揭露的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选择保护层141、142、第一粘着层120或其组合(任一、任二或全部)为不透光材质,取代传统液晶模块上防漏光的遮光胶带(cell tape)。以上技术特征有利于减薄机身整体厚度,实现窄边框及无边框触摸屏的厚度小于2毫米。此外,由于以上技术特征取代遮光胶带,减少制程工序与生产成本。再者,由于传统遮光胶带贴覆时容易出现高低不平而产生局部皱褶,光学胶体若再贴覆于皱褶处则容易产生气泡。由上述技术特征同时也解决了制程中因遮光胶带使光学胶体贴合时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虽然本揭露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380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