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驾乘的体验感及车内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主机厂及内饰需要在不减少必须功能及舒适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尺寸。众所周知,汽车的空调箱(HVAC)一般放置在仪表盘及副驾脚部位置上方,那么空调箱(HVAC)进风侧尺寸越小,对应副驾脚部的空间也会越大,进而舒适性也越好。

汽车空调箱(HVAC)的进风侧包括外循环新风进风口与内循环回风进风口。现有市面的车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新回风及混合比例问题:

方式一、一体式循环风门结构,该结构在外循环模式下,循环风门处于内循环回风口处,挡住回风口,在回风模式下,循环风门处于外循环新风风口,挡住新风进风口,当需要新回风混合时,循环风门介于外循环新风口与内循环回风口之间。

方式二、独立风门结构,外循环新风风门与内循环回风风门是独立设计的两扇风门,通过摇臂与齿轮的联动来实现风门的开关以达到控制内外新回风循环的目的。

上述二种风门结构的缺点在于:

对于方式一,当用户切换至外循环模式时,此时循环风门挡住内循环进风口,整车HVAC出风口风量会随着车速的改变而该改变,影响乘员舱内乘客的舒适性。

对于方式二,当采用两个独立风门通过齿轮联动的方式时,进风侧的壳体需要设计两根平行轴,这样进风侧壳体的尺寸较大,需要的空间较多。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包括外循环新风口和内循环回风口,所述外循环新风口和所述内循环回风口之间设置有内外循环风门,所述内外循环风门通过循环风门摇臂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轴孔内设置有阻尼风门,所述阻尼风门通过阻尼风门摇臂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与所述循环风门摇臂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花键结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另一侧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阻尼风门在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上花键结构装配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阻尼风门的另一侧设置有花键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由塑料注塑而成并且配有软包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阻尼风门由塑料注塑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的一体式循环风门相比,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可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开度决定引入的新风风量,进而减少新风热负荷,快速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需求,达到节能效果;

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乘客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位置,可使整车在不同行驶的车速下,乘员舱内HVAC的出风口都保证稳定的风量,为整车驾乘提供舒适环境;

内外循环风门与阻尼风门采用同轴结构的设计,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独立风门结构相比,极大的减少了两扇风门所必须的空间尺寸,进而对于HVAC进风侧壳体的尺寸优化有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外循环风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阻尼风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循环新风口、2内循环回风口、3内外循环风门、4阻尼风门、5风门软包胶、6循环风门摇臂、7第一伺服电机、8阻尼风门摇臂、9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循环新风口1和内循环回风口2之间的内外循环风门3和阻尼风门4,内外循环风门3与阻尼风门4采用同轴设计,分别通过花键结构连接各自的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7和第二伺服电机9),独立受控。

如图2所示,为内外循环风门3的结构设计与连接方式,内外循环风门3由主体塑料材料与风门软包胶5一体注塑而成,内外循环风门3的轴孔一侧采用花键结构,通过循环风门摇臂6与第一伺服电机7连接。

如图3所示,阻尼风门4因考虑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进风量的大小,不用考虑与壳体的密封作用,因此仅采用塑料注塑而成;

阻尼风门4相对应内外循环风门3花键结构的一侧设置为通孔,另一侧也采用花键结构,通过阻尼风门摇臂8与第二伺服电机9连接。

综上所述:当人们在高速行驶的道路工况下又需要一定的新鲜空气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时候,直接开启新风循环模式会导致车内HVAC出风口的出风量不稳定,影响乘员的舒适性。此时,将内外循环风门3与阻尼风门4结合使用,由于其同轴设置,且可由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9主动控制,既节省了HVAC进风侧设计空间,又可使两种风门被独立控制,保证乘员舱内HVAC的出风口风量的稳定,为整车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整车通过控制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9电压,进而控制内外循环风门3位于外循环新风口1与内循环回风口2之间的位置,结合整车的标定结果来决定阻尼风门4的位置,实现乘员舱内对于新鲜空气的需求及整车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最优选,达到整车节能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 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20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