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及捕捞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4:21


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及捕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蟹虾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捕捞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及捕捞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降低单养河蟹的市场风险,充分利用蟹池优良水体空间,挖掘水体资源潜力,增加养殖效益,人们开始了湖泊、池塘低密度下进行河蟹与罗氏沼虾的套养。例如申请号为201410133162.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在湖泊网围河蟹600~1000只/亩的放养量套养6-8cm/尾规格的罗氏沼虾160-240只/亩;池塘800-1500只/亩的河蟹养殖池套养规格为400-500尾/kg的罗氏沼虾80-320尾/亩,或在放养800只/亩的河蟹池中双主养100-340尾/kg规格的罗氏沼虾4000尾/亩,只要养护好水草,均能使河蟹、罗氏沼虾健康生长,获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

高密度养殖罗氏沼虾,因罗氏沼虾地笼诱捕效果差而通常采用网拉的形式捕捞。但在河蟹养殖池中因水草多而无法采用拉网方式捕捞。目前,现有技术均在早期(9-10月上旬)采用地笼、网簖少量捕捞罗氏沼虾,后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用割草网拉的形式大量捕捞罗氏沼虾。然而,即使早期使用地笼与网簖少量捕捞罗氏沼虾,因河蟹、罗氏沼虾一起上地笼与网簖,呈现相互残杀的现象,影响销售价格。因此,虽然蟹虾双主养模式能使河蟹与罗氏沼虾同时长大,水产品品质好;但因捕捞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残肢蟹等现象,影响广大养殖者的积极性,推广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及捕捞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所述蟹虾双主养模式于养殖池中进行,所述养殖池具有池埂a,它包括:

墙网,所述墙网的一端与所述池埂a相接;

翼网组件,所述翼网组件包括两个翼网单元以及连接翼网;每个所述翼网单元包括第一翼网、第二翼网、第三翼网、第四翼网和第五翼网;定义所述第一翼网、第二翼网、第三翼网、第四翼网和第五翼网中靠近所述墙网的一端为其内端且远离所述墙网的一端为其外端,所述第一翼网设置于所述墙网的一侧,所述第二翼网的内端与所述第一翼网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翼网的外端与所述第二翼网的外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翼网的外端与所述第三翼网的内端相连接,所述第五翼网的外端与所述第四翼网的外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五翼网位于所述第四翼网的外侧,所述连接翼网连接两个所述第五翼网的内端,两个所述第一翼网内端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第四翼网内端的间距;

两组冲水组件,每组所述冲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墙网一侧且位于所述池埂a和所述翼网组件之间的潜水泵以及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接且背离所述池埂a的软管,所述软管朝背离所述墙网的方向倾斜延伸;

地笼网组件,所述地笼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翼网相连接,其内设置有锥形倒刺网;

后置网箱,所述后置网箱与所述地笼网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优化地,所述墙网垂直于所述池埂a,其长度为5~6m。

优化地,两个所述翼网单元关于所述墙网对称。

优化地,所述墙网、所述第一翼网、所述第二翼网、所述第三翼网、所述第四翼网、所述第五翼网和所述连接翼网相互独立地为网高2~2.5m、高出养殖池水面0.4~0.8m且其底纲采用直径5~10cm的石笼或铁链。

进一步地,所述墙网、所述翼网组件和所述后置网箱相互独立地采用多根竹桩安装在所述养殖池中,其网目≥7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翼网的长度为0.5-0.7m,其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15~20°,其内端在所述墙网上的投影距所述墙网另一端的距离为0.4~0.6m,且其外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小于其内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或/和,所述第二翼网的长度为1.0~1.2m,其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40~50°,其外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大于其内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或/和,所述第三翼网的长度为3.0~3.5m,其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60-75°,其外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小于其内端与所述池埂a的间距;或/和,所述第四翼网的长度为2.0~2.5m,其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35-45°且两个所述第四翼网内端的间距为0.08~0.15m;或/和,所述第五翼网的长度为2.5~3.0m,其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75-85°;或/和,所述连接翼网的长度为1.0~1.2m。

优化地,所述地笼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不锈钢圈与所述连接翼网相连接且通过第二不锈钢圈与所述后置网箱相连接,所述第一不锈钢圈的直径0.25~0.30米,所述第二不锈钢圈的直径为0.20~0.25米,所述锥形倒刺网的外口直径为0.10-0.15米,所述地笼网组件的长度为0.5~0.7米。

优化地,所述后置网箱的长度为1.5-2.5米、宽度为1.0~1.2米且高度为1.5-1.8米,无网盖;所述软管与所述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50~1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它采用上述的捕捞设施进行以采用冲水诱捕进行捕捞。

本发明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通过在养殖池中布设墙网和特定结构的翼网组件以与冲水组件、地笼网组件和后置网箱等进行配合,这样通过潜水泵冲水产生的水流,将有顶水、靠网壁游动习性的罗氏沼虾引诱进入捕捞设施内,并通过设有迷惑蟹虾的翼网、地笼而进入后置网箱中,实现有效、大量地捕获罗氏沼虾的目的;而河蟹在敞开的网箱中可以再次爬出网箱,避免被捕获,减少受伤的风险。

本发明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巧妙地实现了罗氏沼虾捕大留小、持续捕捞的目的,又避免了对河蟹的损伤,省工省力;更大的优势是保护了池塘的水草,确保了池塘水质与河蟹进一步的生长,达到高质量高产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它布设在养殖池中使得蟹虾双主养模式于养殖池中进行。通常使用的养殖池为方形,其适用尺寸范围优选:长度为100~150m、宽度为80~100m,使得养殖池具有相垂直的池埂a和池埂b(定义池埂a的长度≥池埂b的长度,养殖池的长度即为池埂a的长度,养殖池的宽度即为池埂b的长度);需要注意的是,池埂a的中间处(即养殖池的中间处)不种水草,不种水草的区域宽度为4-5m。当然,养殖池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现有养殖方式中常规采用的。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包括墙网1、翼网组件2、冲水组件、地笼网组件5和后置网箱6。

其中,墙网1的一端与池埂a相接,而另一端向养殖池中延伸,其长度通常为5~6m而优选垂直于池埂a。

翼网组件2包括两个翼网单元(两个翼网单元优选关于墙网1对称)以及连接翼网2-6。每个翼网单元包括第一翼网2-1、第二翼网2-2、第三翼网2-3、第四翼网2-4和第五翼网2-5,定义第一翼网2-1、第二翼网2-2、第三翼网2-3、第四翼网2-4和第五翼网2-5中靠近墙网1的一端为其(即它们各自的)内端而远离墙网1的一端为其外端;第一翼网2-1设置在墙网1的一侧,使得其内端与墙网2的间距为0.4~0.6m,则第二翼网2-2的内端与第一翼网2-1的外端相连接,第三翼网2-3的外端与第二翼网2-2的外端相连接,第四翼网2-4的外端与第三翼网2-3的内端相连接(即第一翼网2-1、第二翼网2-2、第三翼网2-3和第四翼网2-4依次朝背离池埂a的方向延伸),第五翼网2-5的外端与第四翼网2-4的外端相连接且第五翼网2-5位于第四翼网2-4的外侧,连接翼网2-6连接两个第五翼网2-5的内端,两个第一翼网2-1内端的间距大于两个第四翼网2-4内端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墙网1、第一翼网2-1、第二翼网2-2、第三翼网2-3、第四翼网2-4、第五翼网2-5和连接翼网2-6相互独立地为网高2~2.5m、高出养殖池水面0.4~0.8m且其底纲4采用直径5~10cm的石笼或铁链。而且,第一翼网2-1的长度为0.5-0.7m,其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15~20°,其内端在墙网1上的投影距墙网1另一端的距离为0.4~0.6m,且其外端与池埂a的间距小于其内端与池埂a的间距;第二翼网2-2的长度为1.0~1.2m,其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40~50°,其外端与池埂a的间距大于其内端与池埂a的间距;第三翼网2-3的长度为3.0~3.5m,其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60-75°,其外端与池埂a的间距小于其内端与池埂a的间距;第四翼网2-4的长度为2.0~2.5m,其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35-45°且两个第四翼网2-4内端的间距为0.08~0.15m(即出虾门);第五翼网2-5的长度为2.5~3.0m,其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75-85°;连接翼网2-6的长度为1.0~1.2m(此处的连接翼网2-6基本上平行于池埂a);这样使得第二翼网2-2和第三翼网2-3外凸于第一翼网2-1和第四翼网2-4。

冲水组件有两组。每组冲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墙网1一侧且位于池埂a和翼网组件2之间的潜水泵7以及一端与潜水泵7相连接且背离池埂a的软管8,该软管8朝背离墙网1的方向倾斜延伸,使得软管8与池埂a之间的夹角为50~100°,使得软管8的出水方向9在图1所示的范围内。通过在墙网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冲水组件(采用的潜水泵7为2寸规格),朝向养殖池中央不断冲水,形成水流,刺激罗氏沼虾顶水游向墙网1与第一翼网2-1。

地笼网组件5的一端与连接翼网2-6相连接,其内设置有锥形倒刺网5-2,放置虾蟹的回游;在本实施例中,地笼网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不锈钢圈5-1与连接翼网2-6相连接且通过第二不锈钢圈5-3与后置网箱6相连接,第一不锈钢圈5-1的直径0.25~0.30米,第二不锈钢圈5-3的直径为0.20~0.25米(第二不锈钢圈5-3的直径小于第一不锈钢圈5-1的直径),锥形倒刺网5-2的外口直径为0.10-0.15米,地笼网组件的长度为0.5~0.7米。后置网箱7则与地笼网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长度为1.5-2.5米、宽度为1.0~1.2米且高度为1.5-1.8米,无网盖,使误入捕捞设施的河蟹可轻松地爬出网箱,减少附肢被损伤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墙网1、翼网组件2和后置网箱相互独立地采用多根竹桩4安装在养殖池中(尤其是各翼网的连接处),其网目≥7目,确保只捕捞25g/尾以上的大规格罗氏沼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捕捞设施,具体为:于3月上旬在24亩池塘中,放养规格80只/kg的河蟹(养殖密度850只/亩),按现有的方法进行养殖(如申请号为201410633311.1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的;下同);再于7月上旬放养规格200尾/kg的罗氏沼虾3000尾,按现有的方法进行养殖;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月捕捞。收获河蟹105kg/亩,平均规格175g/只,回捕率70.6%;罗氏沼虾145kg/亩,平均规格75g/尾,回捕率64.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它与实施例2中的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湖泊河蟹养殖围网16亩,于3月上旬放养规格100只/kg的河蟹800只/亩;再于7月上旬放养规格250尾/kg的罗氏沼虾1400尾。最终,收获河蟹95kg/亩,平均规格195g/只,回捕率60.9%;罗氏沼虾85kg/亩,平均规格90g/尾,回捕率67.5%。

对比例1

本例提供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方法,它与实施例2中的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未使用实施例1中的捕捞设施,而采用常规的割草网拉(9月下旬)的形式捕捞罗氏沼虾,最终结果河蟹产量为62kg/亩,平均规格176g/只,回捕率44.0%;罗氏沼虾产量为118kg/亩,平均规格76g/尾,回捕率51.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蟹虾双主养模式中罗氏沼虾的捕捞设施及捕捞方法
  • 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水花生堆积捕捞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9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