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菌种接种工具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它的菌丝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羊肚菌接种是指将羊肚菌菌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以培育出羊肚菌菌丝体的过程。

目前的接种方式主要是人工将羊肚菌菌种从瓶中移入至袋中,而菌种移植的过程中通过需要切刀(易于切割和处理接种材料)、镊子(对菌种进行夹取)以及接种勺(用于将菌种转移)等多种工具配合使用,而频繁地切换工具不仅使得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增大,还会因频繁的拿取工具造成污染,影响菌种的成活率。

与此同时,目前人工进行菌种接种时,接种勺不具备称重功能,接种主要依据人工目测及经验进行菌种移植,导致菌种受人为主观影响很难一致,并且,菌种具有一定的湿度,会部分沾附在接种勺的内侧,不易取出,影响对下次菌种的取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具备多工具集成和易单手使用的优点,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具较多不易拿取和拿取时出现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包括:

取样钳部,所述取样钳部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扳手,扳手和取样钳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料顶簧;检测架,检测架设置在取样钳部上,且检测架的两侧设置有挡料座,用于对菌种取样;切块,切块活动安装在检测架的表面,且切块外侧与检测架内侧滑动连接,用于菌种推出的同时防止菌种残留在检测架内侧;退料臂,用于控制切块运动,安装在切块的一端;导向槽,用于对退料臂上下活动进行导向,开设在扳手的侧壁顶部;导向轮,用于降低摩擦力,安装在退料臂的端部并与扳手侧部滚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切块的端部设置有尖角,尖角朝向远离退料臂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挡料座有两个,两个挡料座在检测架表面对称布置,且挡料座与检测架活动连接,检测架的内侧设置有将两个挡料座相对运动的拉簧,所述挡料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臂,且支撑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臂,两个夹臂分别通过两个支撑臂连接在两个挡料座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臂的形状呈弧形。

进一步,所述夹臂为圆柱棒,且夹臂的底端设置有锥角。

进一步,所述切块的背部开设有复位面,且复位面与退料臂同侧,所述切块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头。

进一步,所述取样钳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向杆,且检测架的侧部活动套接在定向杆上,检测架的底部并位于定向杆的外侧放置有检测弹簧,所述取样钳部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位于检测架下方的限位齿板,且限位齿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限位齿板对称布置,两个所述限位齿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检测齿,且检测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退料臂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检测棒,且检测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盘,检测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锁套,所述挡料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回程导杆,且回程导杆的端部活动套接有回程拉杆,回程拉杆与限位齿板固定连接,实现限位齿板跟随挡料座进行开合。

进一步,所述锁套为圆柱体,且锁套的两端均设置有斜角。

进一步,所述检测棒的直径小于两个相对检测齿的最短距离,锁套能够卡在两个相邻的检测齿中。

进一步,所述取样钳部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位于限位齿板端部的复位推块,且复位推块表面通过滚珠与限位齿板贴合,所述复位推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取样钳部内侧固定的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齿板之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复位齿,所述复位齿为直角三角形,且复位齿的尖端相贴,复位齿的放置方向与检测齿放置方向相反,所述取样钳部的表面开设有位于限位齿板上方的回程槽,且回程拉杆穿过回程槽与限位齿板连接,所述回程槽为斜槽。

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羊肚菌栽培用菌种接种装置,通过取样钳部上布置有切块和夹臂,在菌种接种时,通过切块能够将菌种全部推出,且切块在挡料座的内侧刮动,避免了菌种残留,又依据夹臂对切块外侧刮动,进一步的降低菌种残留,与此同时,切块与夹臂接触时,会迫使夹臂被打开,而切块远离夹臂时,夹臂会贴合在一起,以此通过夹臂对菌种进行夹取,而当切块完全穿过夹臂时,夹臂会限制切块的运动,保证切块能够单独使用,以此实现切割菌种材料,实现了多工具集成使用和降低菌种残留效果。

并且,本申请通过检测弹簧将检测架顶起,并在检测架的下方布置有限位齿板,从而在菌种取样的过程中,将检测棒伸出至合适的高度,当挡料座中的取样重量达到所需重量时,锁套卡在检测齿中,实现对切块的锁止,保证了每次菌种取样重量相对均衡,而在将菌种倒出时,由于挡料座上的重量发生变化,会迫使锁套脱离检测齿,从而将挡料座中的菌种全部推出,易于菌种取出,与此同时,在限位齿板的端部布置有复位齿,通过检测棒经过复位齿后,检测棒的回退会迫使回程拉杆沿回程槽运动,夹臂张开,以此便于切块回退,此时仅单手操作即能实现,降低了频繁接触工具而导致污染的现象,最终达到重量检测以及易于单手操作工具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

图1为整体外形立体图;

图2为取样钳部内部立体图;

图3为限位齿板俯视以及局部放大图;

图4为检测架立体结构图;

图5为挡料座构造示意图;

图6为切块立体结构图。

图中:1、取样钳部;100、回程槽;2、扳手;200、导向槽;3、复位弹簧;4、检测弹簧;5、限位齿板;500、复位齿;501、检测齿;6、检测棒;600、调节盘;601、锁套;7、回程拉杆;8、回程导杆;9、夹臂;10、支撑臂;11、切块;110、复位面;111、限位凸头;12、挡料座;120、拉簧;13、检测架;14、定向杆;15、复位推块;16、退料臂;160、导向轮;17、推料顶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取样钳部1的形状为L形,取样钳部1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扳手2,扳手2和取样钳部1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料顶簧17,操作者通过手握取样钳部1并用手指拉扯扳手2,实现扳手2向取样钳部1运动并挤压推料顶簧17,为后续的工具切换提供动力源。

取样钳部1的端部设置有检测架13,且检测架13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挡料座12,检测架13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切块11,且切块11与挡料座12之间贴合并能够进行相对滑动,切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退料臂16,从而通过退料臂16的推动实现切块11在挡料座12的内侧滑动,退料臂16活动套接在检测架13的表面。

扳手2的侧壁顶部开设有用于退料臂16在内滑动的导向槽200,且退料臂1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扳手2侧部滚动连接的导向轮160,以此保证扳手2在推拉过程中,切块11能够在挡料座12的内侧活动,易于进行菌种的拿取以及推出。

切块11的端部设置有尖角,尖角朝向远离退料臂16的方向,通过布置的尖角构成解剖刀具,用于切割和处理菌种。

使用时:

通过手部拉动扳手2,推料顶簧17被压缩,扳手2通过退料臂16将切块11拉动,此时,挡料座12的内侧和切块11端部之间构成有能够对菌种取样的腔室,然后,将挡料座12插入菌种瓶中,实现菌种取出。

在需要将菌种放在菌包中时,仅需通过松开扳手2即可使得切块11将挡料座12内侧的菌种推出,并在推出的过程中,由于切块11与挡料座12内侧相对滑动,避免了菌种的残留。

此实施例下,想要使用切块11进行切割时,退料臂16会将切块11推出至挡料座12的端部,通过操作者手部推动扳手2防止切块11受力回退,以此实现切块11端部的尖角对菌种切割。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由于实施例一中,当菌种在挡料座12外侧残留时,能够通过与瓶口之间刮动除去多余菌种,沾附在切块11中的菌种在送入菌包中时不易刮出,本实施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挡料座12有两个,两个挡料座12在检测架13表面对称布置,且挡料座12与检测架13活动连接,结合图6,切块11的底部活动安装至检测架13的表面,以此实现切块11的底部与侧部均与挡料座12内侧贴合并能进行相对滑动,检测架13的内侧设置有将两个挡料座12相对拉扯靠近的拉簧120,在拉簧120的拉力作用下使得挡料座12内侧始终与切块11贴合。

挡料座1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臂10,且支撑臂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臂9,夹臂9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夹臂9分别通过两个支撑臂10连接至两个挡料座12的端部,支撑臂10的形状呈弧形,保证两个挡料座12受到拉簧120的拉力贴合在切块11上时,两个夹臂9侧部贴合在一起,夹臂9为圆柱棒,且夹臂9的底端设置有锥角,保证切块11在顶动夹臂9时,通过夹臂9对切块11尖角侧部的刮动,进一步的将切块11上的残留菌种刮出,与此同时,通过切块11顶动夹臂9时,会迫使两个夹臂9相对运动,挡料座12会拉扯拉簧120,而当切块11远离夹臂9时,夹臂9会贴合在一起,以此构成镊子,易于对部分菌种进行夹持。

由于实施例一切块11在使用时,需要始终保证使用者推动扳手2,以此维持切块11的伸出状态,会增大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结合图6,在切块11的背部开设有复位面110,且复位面110与退料臂16同侧,从而当切块11完全穿过夹臂9时,夹臂9会受到拉簧120夹持在退料臂16上,由于复位面110的端部与退料臂16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致使切块11向夹臂9方向运动时,夹臂9会对切块11进行阻挡,限制切块11的运动,保证切块11能够进行较高强度的切割,为了保证切块11每次伸出时不会直接越过夹臂9,依据切块1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尖角侧部的限位凸头111,从而在切块11向夹臂9顶动时,切块11将要从夹臂9穿过时,限位凸头111会顶至夹臂9上,避免限位凸头111过度顶动并越过夹臂9的现象,保证切块11单独使用和夹臂9夹取功能均在可控的范围内。

使用时,取样方式与实施一所说相同,将菌种放入样包中时,切块11会受到推料顶簧17的弹力持续的向夹臂9的方向推动,并通过夹臂9对切块11尖角侧部进行刮动,使得残留在切块11上的菌种全部刮出。

随着切块11持续向外运动,直至限位凸头111会卡在夹臂9的侧部,此时,若想使用夹臂9进行夹取,即可通过扳动扳手2,使得切块11远离夹臂9,在拉簧120拉力作用下,会使得夹臂9相对运动并贴合,相对运动的夹臂9完成夹取,而夹臂9夹取的菌种松开时,仅需松开扳手2,切块11向夹臂9再次运动,夹臂9再次张开。

而需再次进行菌种取样时,仅需拉动扳手2,使得切块11收回挡料座12的内侧,即可按照实施例一所说再次进行工作。

而需进行切割时,仅需使用者向前推动扳手2,增加切块11向夹臂9运动的强度,迫使切块11越过夹臂9,之后,夹臂9会卡在切块11的背部,从而保证切块11具有较高的切割强度,之后,切块11需要返回时,此实施例下,需要使用者扳动挡料座12相向运动,并同时拉动扳手2,使得切块11从夹臂9收回,之后,复位面110贴合夹臂9上时,即可松开挡料座12然后仅拉动扳手2实现回位动作。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图5,实施例二中在切块11收回时,仍需外部动手扳动挡料座12,从而增大了感染概率,并且,目前的实施例一和二不具备称重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三通过在取样钳部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定向杆14,且检测架13的侧部活动套接在定向杆14上,检测架13的底部并位于定向杆14的外侧放置有检测弹簧4,优选检测弹簧4的数量设为六个,保证检测架13能够稳定在定向杆14上进行上下滑动。

取样钳部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位于检测架13下方的限位齿板5,且限位齿板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限位齿板5对称布置,参考图3,两个限位齿板5通过顶部的导杆相对活动,两个限位齿板5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检测齿501,且检测齿501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结合图4,退料臂1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检测棒6,检测棒6穿过检测架13并位于限位齿板5的下方,且检测棒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盘600,通过调节盘600实现检测棒6的转动,检测棒6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锁套601,锁套601为圆柱体,且锁套601的两端均设置有斜角,检测棒6的直径小于两个相对检测齿501的最短距离,锁套601能够卡在两个相邻的检测齿501中。

挡料座1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回程导杆8,且回程导杆8的端部活动套接有回程拉杆7,回程拉杆7与限位齿板5固定连接,实现限位齿板5跟随挡料座12进行开合。

使用时:

通过调节盘600拧动,使得锁套601处在合适的高度,之后,挡料座12中放入有足量的菌种,菌种此时的重力远大于所需的重量,此时,受到菌种重力的影响,会迫使检测架13向下压动检测弹簧4,锁套601位于限位齿板5的下方。

然后,将取样钳部1相对水平放置,松开扳手2,在推料顶簧17弹力作用下将切块11向外推动,从而使得挡料座12中多余菌种推回菌种瓶中,随着挡料座12中菌种重量不断的减少,检测弹簧4受到弹力会将检测架13不断的顶起,检测棒6带动锁套601上行,当挡料座12中的菌种达到所需重量时,锁套601上行并卡在检测齿501之间,由于检测齿50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通过检测齿501限制了调节盘600进一步活动,即完成了挡料座12上菌种定量控制。

最后,将挡料座12中的菌种倒入至菌包中,由于挡料座12上重量减少,受到检测弹簧4的弹力会迫使检测架13上行,之后,锁套601运动至限位齿板5的上方,远离检测齿501后的锁套601不限制退料臂16运动,直至退料臂16将挡料座12中的菌种全部推出。

作为实施例三的补充,结合图2,取样钳部1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位于限位齿板5端部的复位推块15,且复位推块15表面通过滚珠与限位齿板5贴合,复位推块15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取样钳部1内侧固定的复位弹簧3,通过复位弹簧3的弹力使得限位齿板5始终有向远离扳手2方向运动的趋势。

结合图3,限位齿板5之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复位齿500,复位齿500为直角三角形,且复位齿500的尖端相贴,复位齿500的放置方向与检测齿501放置方向相反,结合图2,取样钳部1的表面开设有位于限位齿板5上方的回程槽100,且回程拉杆7穿过回程槽100与限位齿板5连接,回程槽100为斜槽,且回程槽100与取样钳部1侧壁之间夹角为四十五度。

使用时:

当需要使用切块11时,通过推动扳手2使得限位凸头111越过夹臂9,之后,检测棒6运动至复位齿500和检测齿501之间,结合图2可以看出,复位齿500和检测齿501之间留有间距,从而使得切块11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保证切块11从挡料座12脱离并运动至夹臂9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检测齿501的阻挡限制切块11的正常运动。

通过压动切块11,并通过切块11顶至夹臂9上,实现菌种切割功能。

当需要将切块11收回,仅需进一步的向外推动扳手2,使得检测棒6越过复位齿500,之后,通过拉动扳手2,结合图1和图3,检测棒6会顶动在复位齿500底部的直角边上,检测棒6推动复位齿500向复位弹簧3压动,会迫使限位齿板5带动回程拉杆7在回程导杆8中活动,与此同时,回程拉杆7受到回程槽100的限制向外推动,致使夹臂9打开,切块11上的复位面110会顶在夹臂9上,持续拉动扳手2,通过复位面110会进一步的使得夹臂9打开,迫使限位齿板5之间运动距离进一步的增大,直至复位齿500之间的间距大于检测棒6的直径,并在检测棒6越过复位齿500后,复位齿500受到复位弹簧3的弹力会回位,而越过夹臂9的切块11会再次受到扳手2拉动回位,最终,仅需通过操作者单手操作即可实现整个装置进行取样、称量、夹取和切割的功能,避免频繁的接触工具而出现污染的现象。

相关技术
  • 一种羊肚菌栽培菌种及其诱导和栽培方法
  • 一种羊肚菌栽培菌种及其诱导和栽培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