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2:42


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查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多渠道账户系统或一些开放平台中,多渠道账户系统或一些开放平台通常不会直接将用户标识提供给接入方(即在多渠道账户系统或一些开放平台中提供应用服务的服务方)。

以多渠道账户系统为例,一般每个用户针对会对每个渠道生成一个随机OpenID,有时还会对同一渠道的多个应用生成UnionID,UnionID也是用户的标识符,对于同一用户在同一渠道分配的UnionID是一样的,多渠道账户系统为了便于定位用户和管理用户账号,通常为每个用户建立一张绑定关系表,即将用户ID、OpenID、UnionID、渠道号进行绑定,用户ID、OpenID、UnionID都可作为定位用户的标识符。

但是,多渠道账户系统中的用户数量庞大,为每个用户都存储一张绑定关系表时,就会增加多渠道账户系统的存储空间,最终导致在数据库中通过查询对应的绑定关系表时的定位速度较慢,且最终导致定位用户的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多渠道账户系统中的用户数量庞大,为每个用户维护的绑定关系表增加多渠道账户系统的存储空间,最终导致在数据库中通过查询对应的绑定关系表时的定位速度较慢,且最终导致定位用户的性能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其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长度为账户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固定长度的数字串;

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一渠道;

获取所述第一渠道对应的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其中,所述第一转换码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相同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补位码用于在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基础上补充字符串;

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是指与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相同的字符串;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补位码确定第一补位字符串;

将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添加至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末位,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长度为账户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固定长度的数字串;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一渠道;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渠道对应的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其中,所述第一转换码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相同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补位码用于在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基础上补充字符串;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是指与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相同的字符串;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补位码确定第一补位字符串;将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添加至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末位,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用户标识与随机标识之间基于转换码和补充码进行相互转换,因此,一方面中,账户系统不用维护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渠道标识、随机标识和通用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表,也能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还能够减少存储;另一方面中,不用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绑定关系表,就能实时的计算出用户标识、随机标识或者通用标识,因此能够提升账户系统的性能以及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此外,由于相同渠道中多个应用不用维护通用标识,因此对于相同渠道而言,只需要配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就能得到相同随机标识,从而降低账户系统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第一随机标识的转码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随机标识的转码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涉及多账户系统,该多账户系统维护至少一个用户与至少一个渠道之间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具体可通过账户、各种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账户系统可为单渠道账户系统或者多渠道账户系统。本申请中针对用户标识与随机标识之间的转换以及用户标识与通用标识之间的转换,以及随机标识与通用标识之间的关系,均可适用于单渠道账户系统或者多渠道账户系统。本申请以多渠道账户系统为例,多渠道账户系统中提供多渠道,每个渠道均提供至少一个应用,不同渠道之间可提供不同或相同类型的应用,以及提供不同或相同版本的应用,本申请不对此作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该方法通过安装于服务器中的应用软件进行执行。本申请主要介绍一下两个流程:从用户标识转码到随机标识的流程(例如可参考如图2所示的步骤S101~S106)、从随机标识转码到用户标识的流程(例如可参考如图3b所示的步骤S201~S206),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6。

S101、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长度可为账户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固定长度的数字串(也可称作数字序列,本申请不对此作区分)。

第一用户标识可为用户的通信账号,例如可为手机号、邮箱、即时通讯账号等运营商通信账号或者网络通信账号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不对此作限定。当第一用户使用多种第一用户标识或者多个第一用户标识在账户系统中使用至少一种应用时,这些属于同一第一用户的多种第一用户标识之间或者多个第一用户标识之间均可以建立一种对应关系,以便于多渠道账号系统进行账户管理。当属于同一第一用户的多种第一用户标识之间或者多个第一用户标识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时,该第一用户在该账户系统中使用任意应用时,与该第一用户对应的任意第一用户标识之间均可视为等同或者替换使用,本申请不对此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用户可在至少一个渠道注册并使用至少一个应用,例如,第一用户可在账户系统中同时注册并使用多个应用,且在每个应用中具有一个用户账号。

例如,用户a在多渠道账号系统中注册时使用了以下用户标识:

手机号15866585287、邮箱1345877@158@.com、即时通讯账号msk2020。

多渠道账号系统对该用户a进行账户管理时,建立15866585287、1345877@158@.com、msk2020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

因此,该用户a在该账户系统中使用应用a(注册的用户标识为手机号15866585287)时,那么,该用户a在该账户系统中使用应用b(使用1345877@158@.com注册)时,手机号15866585287、邮箱1345877@158@.com之间可视为等同或者替换使用。

S102、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一渠道。

其中,第一渠道是指第一用户在第一渠道注册第一应用时,将第一用户标识与其绑定的渠道。后续第一用户可通过该第一渠道即可登录和使用该第一渠道所提供的应用。

S103、获取所述第一渠道对应的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

其中,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均为账户系统预先设置。第一转换码用于将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与第一用户标识相同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第一补位码用于在该第一候选字符串基础上补充字符串,即增加第一候选字符串的长度,以使第一用户标识最终能够经过转换达到预先设置的随机标识的长度。

对于通过同一渠道使用应用的相同用户或不同用户,账户系统可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本申请不对此作限定。本申请中,为了减少账户系统维护转换码和补位码的资源和工作,可以以渠道为准,对每个渠道设置同一套转换码和补位码,仅以此为例。

S104、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

其中,第一候选字符串是指与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相同的字符串,可为数字序列,或者可为数字、字母、符号中的至少一项组成的具有排列规则的序列或者集合,本申请以第一候选字符串为数字序列为例。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转化码的预设位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

以所述第一数值分别为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首位和末位;

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其中,所述目标数值为所述第一转换码中与所述目标位对应的位的数值。

例如,第一用户标识为853431524470403508,第一转换码tansCode="5241896037"。那么,使用该tansCode="5241896037"对853431524470403508进行转换时,需要将853431524470403508中的每一位转换为5241896037中对应位置的数字,最终得到的第一候选字符串为391812948805851953。

S105、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补位码确定第一补位字符串。

其中,第一补位字符串用于对第一候选字符串进行末位补充,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数字串,所述第一随机标识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补位码确定第一补位字符串,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零位对应的第二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确定第一目标长度;

以所述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的目标起点,按照所述第一补位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顺序,以所述第一目标长度为字符截取长度,从所述第一补位码中截取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目标长度。

例如,第一用户标识为“853431524470403508”

第一转换码tansCode="5241896037"

padCode="0597681234350712894676439821056159482703"。

账户系统预先设置第一随机标识的长度为32位。

那么,使用该tansCode="5241896037"对“853431524470403508”进行转换得到第一候选字符串“391812948805851953”。由于第一随机字符的长度为固定,所以需要使用第一补位码补足满第一随机标识OpenID预设的第二长度,第一补位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可以根据用户Id的第0位来指定。从上可看出,第一用户标识“853431524470403508”的第一长度为18位,且“853431524470403508”的零位为8,因此,可得出第一补位字符串的长度为(32-18)=14位,且第一补位字符串在第一补位码中的起始位置为第8位,即“0597681234

S106、将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添加至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末位,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随机标识是指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渠道使用目标应用时,所述第一渠道面向所述目标应用暴露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一随机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的实际用户标识不同。例如,第一随机标识是指第一用户通过第一渠道使用某个应用a时,该第一渠道面向该应用a暴露的用户标识,也可称作用户账号,例如可为OpenID。第一随机标识与第一用户的实际用户标识(例如前文中的第一用户标识)不同。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随机标识转换为用户标识,具体来说,如图3b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S201-S206中对随机标识的转码流程,例如对第二随机标识进行转码,以得到与该第二随机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标识:

S201、获取第二随机标识并确定第二随机标识的零位。

其中,第二随机标识是指第二用户在第二渠道注册第一应用时,第二渠道向第一应用呈现或暴露的该第二用户的标识或用户账号,例如可为OpenID。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用户的实际用户标识(例如后文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不同。

S202、确定与所述第二随机标识对应的第二渠道。

其中,第二渠道是指第二用户在第二渠道注册第一应用时,将第二用户标识与其绑定的渠道。后续第二用户可通过该第二渠道即可登录和使用该第二渠道所提供的应用。

S203、获取所述第二渠道对应的第二转换码和第二补位码。

其中,第二转换码和第二补位码均为账户系统预先设置。第二转换码用于将第二用户标识转换为与第二用户标识相同长度的第二候选字符串。第二补位码用于在该第二候选字符串基础上补充字符串,即增加第二候选字符串的长度,以使第二用户标识最终能够经过转换达到预先设置的随机标识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转换码和第二补位码可参考前述针对第一渠道对应的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的举例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S204、根据第二随机标识的零位确定第二补位字符串在所述第二补位码的起始位置。

例如,第二随机标识OpenID为“

第二转换码tansCode="52318960

padCode="0597681234350712894676439821056159482703"

第二补位码为“0597681234

由于基于第二转换码将第二用户标识转换为第二随机标识时不会改变第二用户标识的长度,且已知第二随机标识的零位为4,因此,可得出第二转换码在转换第二用户标识时是从第二转换码的第8位开始转换,即4为第二转换码的第8位。

相应的,得出是从第二转换码的第8位开始转换(即第二补位字符串在第二补位码中的起始位置为第8位)后,即可从已知的第二补位码的第8位开始截取第二补位字符串。具体来说,在截取时,可将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补位码进行逐位匹配,以匹配出连续的字符串“

S205、以第二补位字符串在所述第二补位码的起始位置为起始位置,将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补位码进行逐位匹配,以得到第二补位字符串。

其中,该第二补位字符串为第二补位码中的位连续字符串,然后将该连续字符串视为截取得到的第二补位字符串。

S206、以所述第二随机标识的末位为第二起点,按照所述第二随机标识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逆序,移除所述第二补位字符串,得到第二候选字符串。

具体来说,可通过将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补位码进行逐位匹配,以匹配出连续的字符串,然后将该连续的字符串视为截取得到的第二补位字符串。

S207、按照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第二用户标识可为用户的通信账号,例如可为手机号、邮箱、即时通讯账号等运营商通信账号或者网络通信账号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不对此作限定。第二用户标识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二长度可为账户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固定长度的数字串(也可称作数字序列,本申请不对此作区分)。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

以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为索引,按照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索引对应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字符的位数。

可见,在将OpenID转换为用户ID时,可先去掉补位码补充的位数,然后根据转换码转换,转换时每一位数字对应转换码的位置索引,最终即可得到用户ID。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为相同或不同的用户,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同时,S201-S206可以理解为对第一随机标识(此时,第一随机标识与第二随机标识相同)的转码流程。

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账户系统的复杂性,对于相同渠道而言,可以配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具体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在至少一个渠道使用的至少一个应用;

确定属于同一渠道的至少一个应用;

分别为属于同一渠道的每个所述应用设置不同的通用标识;

为属于同一渠道的多个应用设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

可见,由于相同渠道中多个应用不用维护通用标识,因此对于相同渠道而言,只需要配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就能得到相同随机标识,从而降低账户系统的复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用户标识与随机标识之间基于转换码和补充码进行相互转换,因此,一方面中,账户系统不用维护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渠道标识、随机标识和通用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表,也能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还能够减少存储;另一方面中,不用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绑定关系表,就能实时的计算出用户标识、随机标识或者通用标识,因此能够提升账户系统的性能以及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此外,由于相同渠道中多个应用不用维护通用标识UnionID,因此对于相同渠道而言,只需要配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就能得到相同随机标识OpenID,从而降低账户系统的复杂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该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用于执行前述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的任一实施例。具体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40可以配置于服务器中。

如图4所示,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40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长度为账户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固定长度的数字串;

处理模块402,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一渠道;

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渠道对应的第一转换码和第一补位码;其中,所述第一转换码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相同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补位码用于在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基础上补充字符串;

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转换为长度为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一候选字符串;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是指与第一用户标识的长度相同的字符串;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补位码确定第一补位字符串;将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添加至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末位,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转化码的预设位对应的数值为第一数值;

以所述第一数值分别为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首位和末位;

按照所述第一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其中,所述目标数值为所述第一转换码中与所述目标位对应的位的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数字串,所述第一随机标识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零位对应的第二数值;

根据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确定第一目标长度;

以所述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的目标起点,按照所述第一补位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顺序,以所述第一目标长度为字符截取长度,从所述第一补位码中截取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目标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补位字符串添加至所述第一候选字符串的末位,以得到第一随机标识之后,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通过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第二随机标识并确定第二随机标识的零位;其中,第二随机标识是指第二用户在第二渠道注册第一应用时,第二渠道向第一应用呈现或暴露的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或用户账号,所述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用户的实际用户标识不同;

确定与所述第二随机标识对应的第二渠道,所述第二渠道是指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渠道注册所述第一应用时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绑定的渠道;

通过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所述第二渠道对应的第二转换码和第二补位码;

根据第二随机标识的零位确定第二补位字符串在所述第二补位码的起始位置;

以第二补位字符串在所述第二补位码的起始位置为起始位置,将第二随机标识与第二补位码进行逐位匹配,以得到位连续的第二补位字符串;

以所述第二随机标识的末位为第二起点,按照所述第二随机标识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逆序,移除所述第二补位字符串,得到第二候选字符串;

按照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第二用户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402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

以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为索引,按照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各位的字符之间的排列次序,分别将所述第二候选字符串中各位的字符进行字符转换,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其中,索引对应所述第二转换码中字符的位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在至少一个渠道使用的至少一个应用;

确定属于同一渠道的至少一个应用;

分别为属于同一渠道的每个所述应用设置不同的通用标识;

为属于同一渠道的多个应用设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

通过该装置实现账户系统不用维护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渠道标识、随机标识和通用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表,也能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还能够减少存储;另一方面中,不用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绑定关系表,就能实时的计算出用户标识、随机标识或者通用标识,因此能够提升账户系统的性能以及快速的定位每个用户。此外,由于相同渠道中多个应用不用维护通用标识,因此对于相同渠道而言,只需要配置相同的转换码和补位码,就能得到相同随机标识,从而降低账户系统的复杂性。。

上述用于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装置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500是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参阅图5,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505,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和内存储器504。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该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运行。

该内存储器504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该网络接口505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提供数据信息的传输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5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500可以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具体构成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仅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结构及功能与图4所示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也可以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单元集合成一个单元,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获取用户在多渠道系统中的标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数据业务中获取用户标识的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9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