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窗式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2:33


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器安装在墙体的窗口处,以为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窗式空调器的内部构造有风道腔,并在风道腔内配置室内侧风轮,以通过该室内侧风轮驱动室内环境的气流从室内侧进风口进入机壳内进行换热,而后将换热后的气流从室内侧出风口吹出到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然而,室内侧风轮与该风道腔的风道入口之间通常会预留有供室内侧风轮旋转所需的空隙,该空隙的存在,会导致风道腔的气流从该空隙回流泄露出去,造成风量损失,导致窗式空调器的出风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减少风道腔的风量损失,以提高窗式空调器的出风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机壳、风道壳、室内侧风轮及导风圈。所述风道壳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风道壳构造形成有风道腔,所述风道腔具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所述室内侧风轮安装于所述风道腔,所述室内侧风轮的一端构造有进风圈,所述进风圈与所述风道入口对应。所述导风圈配置于所述风道入口。其中,所述导风圈和所述进风圈其中一个构造有环形凹部,另一个构造有与所述环形凹部对应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伸入到所述环形凹部内。

可选地,所述环形凹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环形凸部的一侧构造有与所述第一翻边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适用于供所述第一翻边对应伸入。

可选地,所述环形凹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环形凸部的一侧构造有与所述第二翻边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适用于供所述第二翻边对应伸入。

可选地,所述第一翻边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且不大于8mm;和/或,所述第二翻边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且不大于8mm。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具有导风口,所述导风口的周缘朝向所述室内侧风轮的进风圈延伸出第一导风壁,所述第一导风壁呈凸弧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风圈的内周壁呈凸弧形设置,以在所述进风圈的内周壁形成第二导风壁,所述第二导风壁靠近所述第一导风壁的出风位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风道入口。

可选地,所述导风圈的外周缘构造有定位插件,所述风道入口的环周构造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适用于供所述定位插件对应插置;和/或,所述导风圈的外周缘构造有弹性卡钩,所述风道入口的环周构造有扣孔,所述扣孔适用于供所述弹性卡钩对应卡持固定。

可选地,所述风道入口的内周壁还构造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沉槽,所述沉槽适用于供所述定位插件自所述定位插孔插入后容置于其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卡钩包括自所述导风圈的外周缘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弹性臂、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臂连接且朝反向延伸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外侧面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适用于与其对应的扣孔的周缘钩持定位。

可选地,所述室内侧风轮的远离所述进风圈的一端构造有端板,所述室内侧风轮通过所述端板安装于所述风道腔内,所述风道腔的内壁在对应所述端板的位置构造形成有容置槽,所述端板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风道腔的容置槽具有与所述室内侧风轮的端板相对的底面,所述端板的外板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之间呈间隔设置,所述端板的外板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mm。

可选地,所述端板的外板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 10mm。

可选地,所述端板的内板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在平面之间呈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风道壳的外板面在对应所述容置槽的位置形成凸台;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从所述凸台穿过而与所述室内侧风轮的端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安装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风道壳的风道入口呈间隔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风道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2mm,且不大于50mm。

可选地,所述风道壳包括风道前壳和风道后壳,所述风道前壳和所述风道后壳配合形成有所述风道腔,所述风道前壳构造有所述风道入口,所述风道前壳在所述风道入口的一侧构造有所述风道出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风道壳的风道入口配置一导风圈,该导风圈和室内侧风轮的进风圈对应,并将导风圈和进风圈其中一个构造有环形凹部,另一个构造有与环形凹部对应的环形凸部,环形凸部伸入到环形凹部内,以使得环形凸部和环形凹部之间的空隙大致呈弯道形,该弯道形空隙对气流流动阻力较大,不利于气流流动,从而使得风道腔内的气流不易从该空隙回流,也就是相当于将该空隙密封,如此可减小风道腔内的风量损失,进而提高窗式空调器的出风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窗式空调器的横向剖面视图;

图3为图2中风道壳与室内侧风轮、导风圈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装配结构的横向剖面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装配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风道后壳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室内侧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风道前壳和导风圈装配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装配结构的后视图;

图14为图13中D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3中E处的放大图;

图16为图8中风道后壳与室内侧风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装配结构的后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的实施例,所述窗式空调器可以安装到墙体的窗口上,用以对室内环境制冷或制热。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发明窗式空调器的一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100 包括机壳、风道壳200、室内侧风轮300及导风圈400。其中,风道壳200安装于所述机壳内,风道壳200构造形成有风道腔230,风道腔230具有风道入口231和风道出口232(可参阅图8);室内侧风轮300安装于风道腔230。室内侧风轮300的一端构造有进风圈310,进风圈310与风道入口231对应;导风圈400配置于风道入口231。如图4和图5所示,导风圈400和进风圈310 其中一个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另一个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 440,环形凸部440伸入到环形凹部340内。

具体说来,所述机壳包括底盘110及安装于底盘110上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室内侧进风口、室内侧出风口、室外侧进风口及室外侧出风口。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于底盘110上的压缩机120、室内换热器130、室外换热器140、室外侧风机150。压缩机120与室内换热器130、室外换热器 140通过冷媒管连通。

风道壳200固定于底盘110上,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对应连通,风道壳200的风道出口232与所述室内侧出风口对应连通。室内侧风轮300包括进风圈310、端板320及连接进风圈310和端板320 的多个风叶330,多个风叶330沿同一环周间隔排布。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与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对应。

如图2所示,当窗式空调器100工作时,室内环境的气流在室内侧风轮 300驱动下,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进入并与室内换热器130换热,换热后的气流依次从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风道腔230、风道出口232吹向室内侧出风口,最后从室内侧出风口吹出。与此同时,室外环境的气流经室外侧风机150驱动,而从所述室外侧进风口进入并与室外换热器140换热,换热后的气流经室外侧出风口吹出。

在上述气流从风道壳200通过的过程中,气流被室内侧风轮300驱动而从风道入口231进入到风道腔230之后,气流随室内侧风轮300高速旋转而被甩向风道出口232,故在风道腔230内形成高压区。相对而言,在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和风道入口231之间的空隙会形成低压区,风道腔230 内的部分气流会向低压区流动,进而风道腔230内的气流从该空隙泄露出去,造成风量损失。

鉴于此,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在风道入口231位置配置一导风圈400,导风圈400和进风圈310其中一个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另一个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440,环形凸部440伸入到环形凹部340内。应注意的是,环形凸部440和环形凹部340之间仍然间隔有供室内侧风轮300旋转所需的空隙,但是该空隙大致呈弯道形(如图4和图5所示),该弯道形空隙对气流流动阻力较大,不利于气流流动,从而使得风道腔230内的气流不易从该间隙回流,减小风道腔230内的风量损失。

具体可在进风圈310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并在导风圈400上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440;或者,在导风圈400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并在进风圈310上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440。环形凸部440 的数量不设限定,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及其以上。后续将以在进风圈310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如图10),并在导风圈400上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440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配置一导风圈400,该导风圈400和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对应,并将导风圈400和进风圈310其中一个构造有环形凹部340,另一个构造有与环形凹部340对应的环形凸部440,环形凸部440伸入到环形凹部340内,以使得环形凸部440和环形凹部340之间的空隙大致呈弯道形,该弯道形空隙对气流流动阻力较大,不利于气流流动,从而使得风道腔230内的气流不易从该空隙回流,也就是相当于将该空隙密封,如此可减小风道腔230内的风量损失,进而提高窗式空调器100的出风量。

请参阅3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对于风道壳200的形状结构,在此没有限定。具体在此,风道壳200包括风道前壳210和风道后壳220,风道前壳 210和风道后壳220配合形成有风道腔230,风道前壳210构造有风道入口231,风道前壳210在风道入口231的一侧构造有所述风道出口232。风道壳200还包括前围板250和上盖板260;其中,前围板250呈包围风道后壳220设置,上盖板260盖设于风道后壳220的顶部。

请参阅3和图4,窗式空调器100的室内换热器130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室内换热器130与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对应。从室内侧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先经过室内换热器130换热,而后从风道入口231进入到风道腔230 内。为确保从室内换热器130换热换热后通过的气流基本能够从风道入口231 进入到风道腔230内,将室内换热器130与风道壳200的风道入口231呈间隔设置,以在此两者之间形成有进风区。从室内换热器130换热通过的气流先聚集到进风区,而后汇集从风道入口231进入到风道腔230内。

在图4中,d

经研究分析得出,当室内换热器130与风道入口231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12mm,且不大于50mm(12mm≤d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环形凹部34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翻边 341,环形凸部410的一侧构造有与第一翻边341对应的第一凹槽441,第一凹槽441适用于供第一翻边341对应伸入。

当将室内侧风轮300和导风圈400装配好之后,导风圈400上的环形凸部440对应伸入到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上的环形凹部340内,进风圈310的第一翻边341也对应伸入第一凹槽441,这样设计,可使得导风圈 400和进风圈310之间的空隙至少形成有两个连续弯道,即构造连续弯道结构,有效增大了该弯道形空隙对气流流动阻力,使得气流难以在该空隙内流动,提高了对该空隙的密封效果,不仅可以减小了风道腔230内的风量损失,还可以避免气流在此流动产生的噪音,有助于降低噪音。

请再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环形凹部340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翻边342,环形凸部440的另一侧构造有与第二翻边342对应的第二凹槽442,第二凹槽442适用于供第二翻边342对应伸入。当将室内侧风轮 300和导风圈400装配好之后,在导风圈400和进风圈310之间的空隙至少三个连续弯道,即构造连续弯道结构,如此可大大提高对该空隙的密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环形凹部340两侧的第一翻边341或第二翻边342均应当与其对应的凹槽内壁面保持有适当的距离,以避免室内侧风轮300在旋转过程中,与各凹槽的内壁面发生干涉,影响到室内侧风轮300的正常旋转。鉴于此,可选地,第一翻边341的表面与第一凹槽441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且不大于8mm,例如但不限于4mm、6mm、7mm;和/或,第二翻边342的表面与第二凹槽442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且不大于8mm,例如但不限于4mm、6mm、7mm。

进风圈310上的第一翻边341或第二翻边342与其对应的凹槽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在上述限定的范围内,可在室内侧风轮300在旋转过程中,有效避免各翻边与其对应的凹槽内壁面发生干涉,确保室内侧风轮300能够正常旋转;并且,此时,进风圈310和导风圈400之间形成的弯道空隙也较小,气流难以从该弯道空隙通过。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导风圈400而言,导风圈 400具有导风口410当气流从该导风口进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从导风口410 的周缘泄露到该弯道空隙中,由此可能会产生有噪音。在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导风口410的内周缘朝向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延伸出第一导风壁411,第一导风壁411呈凸弧形设置。

具体地,第二凹槽442的内周壁形成第一导风壁411。在气流从导风圈 400的导风口进入室内侧风轮300的过程中,气流沿导风口环周的第一导风壁 413附壁流动而被引导从室内侧风轮300的进风圈310进入室内侧风轮300的内部。当气流与第一导风壁413分离后,气流仍然保持有向室内侧风轮300 内侧流动的趋势,从而不会向弯道空隙泄流,不仅可避免风量泄流而产生噪音,还可以增大导风圈400对室内侧风轮300的导风量。

还请参阅图4至图6,进一步地,在进风圈310的内周壁呈凸弧形设置,以在进风圈310的内周壁形成第二导风壁311,第二导风壁311靠近第一导风壁411的出风位置。当气流与第一导风壁413分离后,气流流向进风圈310 的第二导风壁311,而后经第二导风壁311引导到室内侧风轮300的风叶330 上,增大室内侧风轮300的风叶330旋转驱动的风量,进而可增大出风量。

请参阅图8和图1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对于导风圈400构造方式,导风圈400可以与风道前壳210一体成型,或者导风圈400为独立成型的部件,而后安装到风道前壳210的风道入口231处。具体在此,导风圈400为独立成型的部件。导风圈400可拆卸地安装于风道入口231。导风圈400的可拆卸安装方式在此不设限定,例如但不限于:导风圈400通过螺钉结构或弹扣结构或插接结构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风道入口231。

请参阅图12至图14,在一实施例中,导风圈400的外周缘构造有定位插件420,风道入口231的环周构造有定位插孔211(可参阅图5),定位插孔 211适用于供定位插件420对应插置;和/或,请参阅图12、图13及图15,导风圈400的外周缘构造有弹性卡钩430,风道入口231的环周构造有扣孔 212,扣孔212适用于供所述弹性卡钩430对应卡持固定。

具体说来,可以仅设置多个定位插件420,也可以仅设置多个弹性卡钩 430,也可以设置定位插件和弹性卡钩430组合使用。定位插件420或弹性卡钩43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及其以上。在此,定位插件420为两个,两个定位插件420位于导风圈400的一侧,并间隔设置。弹性卡钩430的三个,三个弹性卡钩430位于导风圈400的另一侧,并间隔设置。

在安装导风圈400时,先将导风圈400的定位插件420与风道入口231 处的定位插孔211插置,以将导风圈400定位于风道入口231;然后,再将导风圈400的弹性卡钩430与风道入口231处的扣孔212卡持固定,即可完成导风圈400的安装。可见,这种安装方式无需打螺钉固定,安装操作难度较小,便于拆装导风圈400。

对于定位插件420而言,当定位插件420从定位插孔211穿出后,定位插件420的穿出部分可能会干涉到其他部件。为避免这种情况,在风道入口 231的内环周还构造有与所述定位插孔211对应的沉槽213,沉槽213适用于供定位插件420自定位插孔211插入后容置于其中,从而可避免定位插件420 的从定位插孔211穿出的部分干涉到其他部件。

对于弹性卡钩430而言,弹性卡钩430的结构并不局限。请参阅图12、图13及图15,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卡钩430包括自导风圈400的外周缘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弹性臂431、以及与第一弹性臂431连接且朝反向延伸的第二弹性臂432,第二弹性臂432的外侧面凸设有卡钩433,所述卡钩433适用于与其对应的扣孔212的周缘钩持定位。

在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可捏紧弹性卡钩430的第一弹性臂431和第二弹性臂432,使得第一弹性臂431和第二弹性臂432的连接端穿过扣孔212,直到第二弹性臂432上的卡钩433通过该扣孔212,而与扣孔212的周缘钩持时,松开弹性卡钩430,在第一弹性臂431和第二弹性臂432的弹压作用力下,仅仅扣在扣孔212内,使得弹性卡钩430不易从扣孔212脱落出来。

请参阅图4、图7及图9,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在室内侧风轮300的远离进风圈310的一端构造有端板320,室内侧风轮300通过端板320安装于风道腔230内,风道腔230的内壁在对应端板320的位置构造形成有容置槽 233,端板320至少部分伸入到容置槽233内。

具体说来,风道腔230具有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其中第一内壁构造有风道入口231,以及第二内壁构造有容置槽233。为便于解释说明,在此假定: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为d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风道腔230的容置槽233具有与室内侧风轮300的端板320相对的底面,端板320的外板面与容置槽233的底面之间呈间隔设置,以间隔出供室内侧风轮300正常旋转所需的空间。为避免室内侧风轮300的端板320与容置槽233的底面发生干涉,端板320的外板面与容置槽233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mm。如图7中,d

在此又考虑到,端板320的外板面与容置槽233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该间距过大,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整机体积增大。因此,可选地,端板320的外板面与容置槽233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0mm,也就是说5mm≤d

还请参阅图4和图7,进一步地,端板320的内板面与容置槽233的槽口所在平面之间呈间隔设置,也就是在端板320的内板面与容置槽233的槽口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一段距离。如图6所示,d

请参阅图2,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室外侧风机150和室内侧风轮300 可以共用同一电机170(电机170设计为双轴电机),也可以分别为室外侧风机150和室内侧风轮300配置电机170。例如,室外侧风机150配置有一个电机170,室内侧风轮300也配置有一个电机170。

请参阅图16和图17,为方便与室内侧风轮300对应的电机170安装,风道壳200的外板面在对应容置槽233的位置形成凸台240;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支架160,以及安装于电机支架160上的电机 170,电机170的电机轴171从凸台240穿过而与室内侧风轮300的安装端板 320连接。

具体地,风道后壳220的第二内壁朝后凹陷,以在该凹陷位置的内侧形成容置槽233,并在该凹陷位置的外侧形成凸台240。凸台240可以曾强风道后壳220的强度,从而可稳定支撑电机1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窗式空调器的内顶板、窗式空调器的壳体和窗式空调器
  •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底盘、窗式空调器及窗式空调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308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