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屏总成及终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2:28


显示屏总成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总成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显示组件产品主要以平面为主,随着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技术的日趋成熟,曲面显示屏幕组件由于更佳的屏占比,深受使用者的青睐。然而,基于现有的屏幕制造工艺,现有的曲面显示屏幕组件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前景。

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屏幕组件的设计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总成及终端,该显示屏总成及终端的结构设计合理,更好的满足曲面屏幕的设计。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总成,包括:

曲面显示屏,所述曲面显示屏的边缘部为非显示区;

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曲面显示屏的上方,且两者的轮廓对应匹配;

外壳,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沿着预设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所述外壳遮挡所述非显示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总成,该显示屏总成包括曲面显示屏、透明盖板和外壳,其中,曲面显示屏的边缘部为非显示区,透明盖板位于曲面显示屏的上方,且两者的轮廓对应匹配,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沿着预设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所述外壳遮挡所述非显示区。由于用于与外壳连接的透明盖板的边缘部沿着预设方向延伸,因此,增加了透明盖板的边缘部与外壳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了外壳与透明盖板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使得两者的连接处不易开裂或者脱离,更好的提高了显示屏总成的质量。同时,该显示屏总成通过自身的外壳对曲面显示屏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即能够实现显示屏总成的外观仅能看到外壳的边框和曲面显示屏的显示区,提高了显示效果并优化了外观,进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同时,由于该显示屏总成通过自身的外壳对曲面显示屏的非显示区进行遮挡,无需通过其他物件对非显示区进行遮蔽,因此,还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工序,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沿着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

在本申请中,这种结构设计,透明盖板的边缘部均是在整个显示屏总成的内部进行延伸,因此,能够在不增大该显示屏总成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高透明盖板的边缘部与外壳的涂胶面积或者涂胶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粘接或者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遮挡所述非显示区。

在本申请中,第一壳体的边缘部与第二壳体粘接,即外壳为分体式,分体结构的外壳可以满足更多电子设备的尺寸需求,同时,分体结构设计外壳的加工工艺难度更低;第一壳体的边缘部与第二壳体一体成型,即外壳为一体式,一体结构设计的外壳能够减少部件之间的粘接工序,以及粘接形成的粘接线,使得该显示屏总成的外形更加美观。除此之外,利用外壳边缘部的第二壳体遮挡非显示区,能够避免外壳遮挡曲面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影响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

所述盖板阶梯区沿着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盖板阶梯区粘接。

在本申请中,盖板阶梯区能够进一步增加与外壳之间的连接面积,同时,盖板阶梯区还能够方便外壳确定装配位置,进而方便外壳与透明盖板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包括:

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部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以形成所述盖板阶梯区;

其中,所述第二盖板沿着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

在本申请中,盖板阶梯区为一个,一个盖板阶梯区简化了结构设计,同时,这种结构设计还减小了透明盖板边缘部的厚度,因此,外壳所需的尺寸更小,从而减小了该显示屏总成的整体体积,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叫精巧,外观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阶梯区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盖板台阶面和第二盖板台阶面;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为所述第一盖板台阶面,所述第二盖板背离所述非显示区的端面为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

所述第一盖板台阶面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粘接。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盖板台阶面和第二盖板台阶面均设置在透明盖板的外端面,通过外壳与透明盖板的外端面连接,使得盖板阶梯区位于外壳的内侧,避免盖板阶梯区与外界物体接触,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明确第一盖板台阶面和第二盖板台阶面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以形成外壳阶梯区;

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与所述外壳阶梯区粘接。

在本申请中提供另一种显示屏总成的结构设计,具体的,在外壳上设置外壳阶梯区,外壳阶梯区在保障外壳和透明盖板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减小了外壳边缘部的厚度,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加精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阶梯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台阶面和第二壳体台阶面;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为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非显示区的端面为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

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沿着与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与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粘接。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壳体台阶面和第二壳体台阶面均设置在外壳的内端面,使得透明盖板连接在外壳的内侧,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并且,也能够隐藏连接区域,提高了美观性。同时,通过明确第一壳体台阶面和第二壳体台阶面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所述外壳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壳阶梯区;

所述盖板阶梯区和所述外壳阶梯区彼此粘接。

在本申请中提供另一种显示屏总成的结构设计,同时设计盖板阶梯区和外壳阶梯区能够使得外壳和透明盖板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好的保障了外壳和透明盖板的连接牢固性及可靠性。同时,盖板阶梯区减小了透明盖板边缘部的厚度,外壳阶梯区减小了外壳边缘部的厚度,因此,相对于仅设置一者相比,这种设计结构,使得外壳和透明盖板重合处的厚度也更小,进而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叫精巧,外观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包括:

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边缘部与所述第二盖板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厚度,以形成所述盖板阶梯区;

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以形成所述外壳阶梯区。

在本申请中,盖板阶梯区和外壳阶梯区各为一个,进一步增大了外壳与透明盖板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保障了外壳和透明盖板连接牢固性。同时,这种结构设计,也减小了外壳与透明盖板连接处的结构厚度,提高了整显示屏总成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阶梯区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盖板台阶面和第二盖板台阶面;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为所述第一盖板台阶面,所述第二盖板背离所述非显示区的端面为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

所述外壳阶梯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台阶面和第二壳体台阶面;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为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非显示区的端面为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

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彼此粘接;

或者,所述第一盖板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端面粘接,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彼此粘接;

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与所述第二盖板相对的端面粘接,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彼此粘接;

或者,所述第一盖板台阶面、所述第二盖板台阶面、所述第一壳体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壳体台阶面均粘接。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壳体台阶面和第二壳体台阶面均设置在外壳的内端面,将第一盖板台阶面和第二盖板台阶面均设置在透明盖板的外端面,使得透明盖板连接在外壳的内侧,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明确第一壳体台阶面、第二壳体台阶面、第一盖板台阶面、第二盖板台阶面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贴合于所述曲面显示屏的上表面。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曲面显示屏与透明盖板完全贴合的方式,能够减小该显示屏总成的整体厚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屏总成。

在本申请中,该终端与上述所述的显示屏总成具有的优势相同,前文已经明确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总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者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3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1或者图2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中D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0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或者图2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正视图;

图17为图16中F处的放大图;

图18为图16中的透明盖板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或者图2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正视图;

图21为图20中G处的放大图;

图22为图20中的透明盖板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曲面显示屏;

11-显示区;

12-非显示区;

2-透明盖板;

21-盖板阶梯区;

211-第一盖板台阶面;

212-第二盖板台阶面;

22-第一盖板;

23-第二盖板;

3-外壳;

31-外壳阶梯区;

311-第一壳体台阶面;

312-第二壳体台阶面;

32-第一壳体;

33-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求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更对电子设备的外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手机为例,从键盘按键手机到触摸屏手机,再到大尺寸手机以及现在最流行的“全面屏”手机,无一不是考虑到用户的感受。特别是“全面屏”手机,由于良好的触感和外观感受,越来越得到使用者的喜欢。

在现有的直面显示屏和曲面显示屏1中,曲面显示屏1由于具有合理的屏占比,因此,更能够满足全面屏手机的设计需求。其中,曲面显示屏1是一种采用柔性材料的显示屏,相比直面显示屏,曲面显示屏1弹性更好,且不易破碎,提高了手机的屏幕的使用寿命。然而,基于现有的屏幕制造工艺,曲面显示屏1处于发展初期,对于曲面显示屏1的设计较少,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的需求。

针对于市场对曲面屏幕的需求,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总成,该显示屏总成应用于具有曲面显示屏1的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具体的,该显示屏总成包括曲面显示屏1、透明盖板2和外壳3,透明盖板2位于曲面显示屏1的上方,且两者的轮廓对应匹配,其中,曲面显示屏1包括显示区11和设置在显示区11的边缘部的非显示区12。

外壳3与透明盖板2连接,外壳3可以保护透明盖板2及曲面显示屏1,进一步的,为了保障屏幕外观效果的一致性,应该保障仅能看到外壳3的边框和曲面显示屏1的显示区11,该显示屏总成通过自身的外壳3对曲面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12进行遮挡,提高了显示效果并优化了外观,进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同时,由于该显示屏总成通过自身的外壳3对曲面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12进行遮挡,无需通过其他物件对非显示区12进行遮蔽,因此,还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工序,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用于与外壳3连接的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沿着预设方向延伸,因此,增加了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与外壳3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了外壳3与透明盖板2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使得两者的连接处不易开裂或者脱离,更好的提高了显示屏总成的质量。

其中,外壳3与透明盖板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卡接等多种方式,连接,其中,为保障透明盖板2与外壳3连接牢固性的同时,还不影响整个显示屏总成的美观感,外壳3与透明盖板2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

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延伸的预设方向有多个方向,只要能够提高透明盖板2与外壳3的连接面积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可以延伸的方向,具体的,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沿着与外壳3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与外壳3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这种结构设计,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均是在整个显示屏总成的腔体内部进行延伸,因此,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延伸不会对外壳3的尺寸造成任何影响,因此,能够在不增大该显示屏总成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提高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与外壳3的涂胶面积或者涂胶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壳3的可行的结构设计,具体的,所述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其中,所述第一壳体32的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3粘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壳体32的边缘部与第二壳体33粘接,即外壳3为分体式,分体结构的外壳3可以满足更多电子设备的尺寸需求,同时,分体结构设计外壳3的加工工艺难度更低;第一壳体32的边缘部与第二壳体33一体成型,即外壳3为一体式,一体结构设计的外壳3能够减少部件之间的粘接工序,以及粘接形成的粘接线,使得该显示屏总成的外形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3遮挡非显示区12,利用外壳3边缘部的第二壳体33遮挡非显示区12,能够避免外壳3遮挡曲面显示屏1的显示区11,影响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显示屏1为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曲面显示屏1与透明盖板2完全贴合,通过将曲面显示屏1与透明盖板2完全贴合的方式,能够减小该显示屏总成的整体厚度。

透明盖板2和外壳3均可以不做任何外形结构上的处理,装配时,可以直接将透明盖板2与外壳3进行连接。为能够保障外壳3与透明盖板2连接的更加牢固、可靠,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21,外壳3和透明盖板2在盖板阶梯区21的位置处进行连接,盖板阶梯区21可以包括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外壳3可以连接于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或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下文会具体描述。其中,外壳3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盖板2的设计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21,盖板阶梯区21可以沿着与第二壳体33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与第二壳体33的连接处的方向延伸,进而实现增加盖板阶梯区21与第二壳体33之间的粘接面积或者容胶空间。

其中,盖板阶梯区21的设计也能够进一步增加与外壳3之间的连接面积,同时,盖板阶梯区21还能够方便外壳3确定装配位置,进而方便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边缘部。并且,第二壳体33与盖板阶梯区21粘接,

盖板阶梯区21可以连续的多个。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保障外壳3与透明盖板2牢固连接的同时,还能够简化结构设计,盖板阶梯区21为一个,具体的,透明盖板2包括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23,第二盖板23的厚度小于第一盖板22的厚度,且两者一体成型并形成盖板阶梯区21,具体的,第二盖板23沿着与第二壳体33的侧壁相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向远离第二壳体33的方向延,通过延伸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的第二盖板23能够降低材料使用量的情况下,增加透明盖板2与外壳3的粘接面积。

透明盖板2可以选取玻璃材料制成,且最初为具有阶梯平面的直板结构,并经由热弯处理以形成与曲面显示屏1相匹配的轮廓外形。

进一步的,设置一个盖板阶梯区21还减小了透明盖板2边缘部的厚度,因此,相对于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未设计盖板阶梯区21相比,这种结构设计,外壳3所需的尺寸更小,也使得外壳3及透明盖板2两者连接处的厚度变小,进而减小了该显示屏总成的整体体积,外观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阶梯区21可以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外表面,为能够增加透明盖板2的结构强度,盖板阶梯区21可以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内表面。如图7所示,具体的,盖板阶梯区21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其中,第一盖板22用于连接第二盖板23的端面为第一盖板台阶面211,第二盖板23背离非显示区12的端面为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将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外端面,通过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外端面连接,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明确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第一盖板台阶面211与第二壳体33粘接,或者,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与第二壳体33粘接,或者还可以是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与第二壳体33粘接。在本实施例中,为能够提高盖板阶梯区21与第二壳体33的粘接面积,可以选择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与第二壳体33粘接,或者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与第二壳体33粘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外壳3为分体结构的设计,其中,针对分体式结构的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粘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举例说明,例如进行显示屏总成的装配时,先将透明盖板2与曲面显示屏1直接贴合一起,再将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与第二壳体33粘接,最后将第二壳体33与第一壳体32进行粘接,完成整个装配,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与第二壳体33粘接,能够保障粘接强度及牢固性。第一盖板22和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提高了美观程度。

第二壳体33各个位置处的厚度可以均相等。为保障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粘接牢固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3用于粘接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其他部分的厚度,粘接部分的厚度大可以增加粘接面积,保障连接的可靠性,其余部分厚度小,节省了材料的使用的同时,也使得外壳3与透明盖板2连接位置处的厚度更小。

或者,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3的设计结构,外壳3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壳阶梯区31,外壳3和透明盖板2在外壳阶梯区31的位置处进行连接,外壳阶梯区3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透明盖板2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下文具体描述。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3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壳阶梯区31,透明盖板2连接于外壳阶梯区31,外壳阶梯区31能够进一步增加外壳3与透明盖板2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边缘部,同时,外壳阶梯区31也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外壳阶梯区31可以连续的多个。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保障外壳3与透明盖板2稳定连接的同时,还能够简化结构设计,外壳阶梯区31为一个,具体的,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第二壳体33的厚度小于第一壳体32的厚度,以形成外壳阶梯区31,其中,透明盖板2粘接于外壳阶梯区31,设置一个外壳阶梯区31还减小了外壳3边缘部的厚度,因此,相对于外壳3的边缘部未设计外壳阶梯区31相比,外壳3及透明盖板2两者连接处的厚度变小,更好的满足了“全面屏”的设计需求,进而减小了该显示屏总成的整体体积,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叫精巧,外观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阶梯区31可以设置在外壳3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外壳3的外表面,为能够增加透明盖板2的结构强度,外壳阶梯区31设置在外壳3的内表面。如图14所示,具体的,外壳阶梯区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其中,第一壳体32用于连接第二壳体33的端面为第一壳体台阶面311,第二壳体33朝向非显示区12的端面为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将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设置在外壳3的内端面,通过透明盖板2与外壳3的内端面连接,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明确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可以是第一壳体台阶面311与透明盖板2粘接,或者,可以是第二壳体台阶面312与透明盖板2粘接,再或者,还可以是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与透明盖板2粘接。在本实施例中,为能够增加外壳阶梯区31与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粘接的面积,可以选择第二壳体台阶面312与透明盖板2粘接,或者是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与透明盖板2粘接。

如图14所示,外壳3为一体式结构设计,其中,针对上述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粘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举例说明,例如进行显示屏总成的装配时,先将透明盖板2与曲面显示屏1直接贴合一起,再将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与透明盖板2粘接,完成整个装配,这种粘接方式,能够保障粘接强度及牢固性。

或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盖板2及外壳3的设计结构,如图15和图19所示,还可以是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21以及外壳3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壳阶梯区31,在盖板阶梯区21和外壳阶梯区31的位置处均进行连接,下文会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20所示,具体的,透明盖板2的边缘部设置有盖板阶梯区21,外壳3的边缘部设置有外壳阶梯区31,其中,盖板阶梯区21和外壳阶梯区31彼此连接,同时设计盖板阶梯区21和外壳阶梯区31能够使得外壳3和透明盖板2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好的保障了外壳3和透明盖板2的连接牢固性及可靠性。同时,盖板阶梯区21减小了透明盖板2边缘部的厚度,外壳阶梯区31减小了外壳3边缘部的厚度,因此,相对于仅设置任意一者相比,这种设计结构,使得外壳3和透明盖板2重合处的厚度更小,进而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加精巧,外观效果更佳。

盖板阶梯区21可以为连续多个,外壳阶梯区31可以为连续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在保障外壳3与透明盖板2稳定连接的同时,还能够简化结构设计,盖板阶梯区21和外壳阶梯区31均为一个,如图17和图21所示,具体的,透明盖板2包括第一盖板22和第二盖板23,第二盖板23的厚度小于第一盖板22的厚度,以形成盖板阶梯区21,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第二壳体33的厚度小于第一壳体32的厚度,以形成外壳阶梯区31,一个盖板阶梯区21和一个外壳阶梯区31还能够使得外壳3和透明盖板2两者连接且重叠位置处的厚度更小,使得该显示屏总成更加的轻巧,提高外观视觉效果。

其中,盖板阶梯区21外壳阶梯区3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为降低装配工艺,盖板阶梯区21外壳阶梯区31彼此粘接。

如图18和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板阶梯区21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其中,第一盖板22用于连接第二盖板23的端面为第一盖板台阶面211,第二盖板23背离非显示区12的端面为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外壳阶梯区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其中,第一壳体32用于连接第二壳体33的端面为第一壳体台阶面311,第二壳体33朝向非显示区12的端面为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将第一盖板台阶面211和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均设置在透明盖板2的外端面,以及将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设置在外壳3的内端面,通过外壳3的内端面与透明盖板2的外端面连接,更好的保障了透明盖板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明确第一盖板台阶面211、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的设置位置,更加方便装配时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样地,如图14和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分体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的外壳3的优势在前文均已经明确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8和图22所示,进行外壳3和透明盖板2粘接时,具体的,可以是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彼此粘接;或者,可以是第一盖板台阶面211与第二壳体33相对的端面粘接,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彼此粘接;或者,也可以是第一壳体台阶面311与第二盖板23相对的端面粘接,第二盖板台阶面212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彼此粘接;或者,还可以是第一盖板台阶面211、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第一壳体台阶面311和第二壳体台阶面312均粘接。

针对上述外壳3与透明盖板2的粘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以分体式结构的外壳3进行举例说明,例如,进行显示屏总成的装配时,先将透明盖板2与曲面显示屏1直接贴合一起,再将第一壳体台阶面311与第二盖板23相对的端面粘接,最后将第二壳体33覆盖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上,并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粘接,完成整个装配,这种装配方式,无需第二壳体33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粘接,能够更好的避免显示屏总成装配后的体积增大,保障了美观性,同时,将第二壳体33覆盖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上,也无需保障第二壳体33的贴合面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高度匹配,进而降低了第二壳体33的精度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或者,进行显示屏总成的装配时,还可以先将透明盖板2与曲面显示屏1直接贴合一起,再将第二壳体33覆盖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上,并与第二盖板台阶面212粘接,最后将前述形成的组件与第一壳体台阶面311粘接,完成整个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屏总成,其中,该终端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曲面显示屏1电连接,进而控制曲面显示屏1。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电子相册、显示器等。

本发明的显示屏总成及终端,通过自身的外壳3对曲面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12进行遮挡,实现该显示屏总成的外观仅能够看到外壳3的边框和曲面显示屏1的显示区11,提高了显示效果并优化了外观,进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同时,由于该显示屏总成通过自身的外壳3对曲面显示屏1的非显示区12进行遮挡,无需通过其他物件对非显示区12进行遮蔽,因此,还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工序,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显示屏总成及终端
  • 显示屏、终端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分类

0612011314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