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导风结构及空调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导风结构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排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

背景技术

单贯流双出风口空调柜机,左右出风口开设在前装饰板部件两侧,2个出风口的双层导风板反向运动,即左导风板绕着导风板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则右导风板逆时针旋转,或者左导风板绕着导风板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则右导风板顺时针旋转。

空调出风一个重要的指标为出风口的送风距离,其表现为风口朝向中间靠的程度来衡量是否有利于送风聚中,即如果风口明显朝左右两边,那么聚中的效果将比较差,经过送风距离实验测试可知,在常温密闭无风环境中测试导风板靠在前装饰板上的状态时的最远送风距离,导风板角度为40°时聚风效果明显,当导风板角度为25°时平行导风板的聚风效果很差,中间区域风速已低于0.3m/s,测速的风速仪无法转动,影响了空调的送风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出风口送风距离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包括:两个导风板,两个导风板间隔地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导风通道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两个导风板在进风端的间隔距离d1大于两个导风板在出风端的距离d2。

进一步地,两个导风板相对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两个导风板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为弧形面,另一个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弧形面沿导风通道的送风方向具有弧度,且弧度朝向远离平面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地,导流比a=d2/d1,其中,导流比a≥0.4。

进一步地,导风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间隔地设置在两个导风板之间,其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风板连接,多个连接板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板,驱动板设置在两个导风板的顶端或底端,并分别与两个导风板连接,其中,驱动板上设有异形孔,驱动组件通过插入异形孔内同时驱动两个导风板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上设有两个出风口,空调包括两个导风结构,两个导风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出风口内,其中,导风结构为上述的导风结构。

进一步地,两个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空调的两侧,其中,两个导风板中相互靠近一侧的导风板为平面板,两个导风板中相互远离一侧的导风板为弧形板。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导风结构包括两个导风板,两个导风板间隔地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导风通道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两个导风板在进风端的间隔距离d1大于两个导风板在出风端的距离d2,这样形成了导风通道的进风端面积大于出风端面积,从而提高了出风端处的风速,让风吹的更远,增大了送风距离。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风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导风结构实施例的导风通道内风的流向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实施例的导风结构在空调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空调实施例的导风结构导流比对风量的影响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导风板;11、弧形面;12、平面;20、连接板;30、驱动板;31、异形孔;40、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出风口送风距离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包括两个导风板10,两个导风板10间隔地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导风通道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两个导风板10在进风端的间隔距离d1大于两个导风板10在出风端的距离d2,这样形成了导风通道的进风端面积大于出风端面积,从而提高了出风端处的风速,让风吹的更远,增大了送风距离。

当然,导风结构还可以根据空调上的空间和形状,两个导风板10首尾连接形成喇叭口形状,喇叭口面积大的一端为进风端,喇叭口小的一端为出风端。

本发明中导风结构一般设置在空调壳体前面的一侧,为了提高向壳体中间的送风量和送风距离,两个导风板10相对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弧形面11,弧形面11朝向空调壳体前侧的中间位置延伸设置,弧形面11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将风尽可能的导向空调前侧正中间位置。

根据一种实施例,两个导风板10相对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为弧形面11,另一个面为平面12,其中,弧形面11设置在空调靠侧边的一侧,平面12设置在空调靠中间的一侧,从而保证弧形面11将风朝向中间导向。

此外,还可以将弧形面11设置在空调靠中间的一侧,平面12设置在空调靠侧面的一侧,平面12朝向空前前侧中间倾斜地设置,从而将风朝向中间导向,具有平面12的导风板10在沿导风通道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具有弧形面11的导风板10在沿导风通道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以保证位于内侧的具有平面12的导风板10尽可能的延伸至扇叶40的中间位置,从而提高进入导风通道内的进风量。

具有弧形面11的导风板10在靠近出风端的部位设有朝向远离空调中间位置的延伸段,以防止风在出风端产生涡流,减少噪音。

当然,两个导风板10相对的两个面可均设置为弧形面11。

上述的弧形面11沿导风通道的送风方向具有弧度,且弧度朝向远离平面12的方向凸起,位于外侧一端的弧形面11向导风通道一侧内凹。

导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风板10的延伸方向,如图1中,在使用时,导风通道沿水平方向向空调前侧延伸,导风板10竖直设置。

为了提高送风距离,本实施例中对导风结构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导流比a=d2/d1,其中,导流比a≥0.4,为了进行验证,本实施例分别将导风板10的出风端/进风端设计为:12/30(记为1#导风板10,a=0.4)、18/30(记为2#导风板10,a=0.6)和24/30(记为3#导风板10,a=0.8)。经过在标准焓差性能台测试风量,对比导风板10导流比a对风量的影响,整理数据如下:

由上述测试数据和图5可知,当a=0.6时的风量最小,a=0.8时的风量最大,由此可推出导流比与风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呈正比关系,导流比为0.4和0.6之间的风量差为20m

综上,导流比较优的设计范围应该是:a≥0.4。

导风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板20,多个连接板20间隔地设置在两个导风板10之间,其中,连接板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风板10连接,多个连接板20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增加了导风结构的强度,此外,多个连接板20可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板20,一组中的连接板20相互平行地设置,每组内的连接板20能够同时上下摆动,以调节出风角度。

两个导风板10中的至少一个导风板10可转动地设置,当一个导风板10相对另一个转动时,此时能够调节导流比;当两个导风板10同时转动时,能够打开和关闭出风口。

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板30,驱动板30设置在两个导风板10的顶端或底端,并分别与两个导风板10连接,其中,驱动板30上设有异形孔31,驱动组件通过插入异形孔31内同时驱动两个导风板10运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异形轴,异形轴插入异形孔31内,驱动电机通过异形轴带动驱动板30转动,从而带动导风结构转动,进而打开或关闭空调的出风口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上设有两个出风口,空调包括两个导风结构,两个导风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出风口内,其中,导风结构为上述的导风结构。两个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空调前面板的两侧,其中,两个导风板10中相互靠近一侧的导风板10为平面12板,两个导风板10中相互远离一侧的导风板10为弧形板,上述平面12设置在平面12板上,上述弧形面11设置在弧形板上。

本发明的导风结构主要应用在柜机上,两个出风口位于空调前面的两侧,导风板10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出风口内,空调内还设有扇叶40,扇叶40位于空调柜机的内部中间位置,扇叶40朝向空调前面吹风,导风通道将风从进风端导入,从出风端送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3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