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包括该二次电池的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受到挤压、碰撞或穿刺等异常情况时很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从而引起严重危害。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普及。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电池内短路是造成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的根本所在。因此,如何降低电池产生内短路的风险,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二次电池,其可降低二次电池发生内短路的风险。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包装袋。电极组件包括多个极片和隔膜。在第一方向上,多个极片层叠设置,隔膜设置在多个极片中相邻的两个极片之间。多个极片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最外层极片。多个极片还包括与第一最外层极片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一次外层极片和与第二最外层极片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二次外层极片。隔膜包括位于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一次外层极片之间的第一隔膜层。隔膜还包括位于第二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次外层极片之间的第二隔膜层。包装袋容纳电极组件。包装袋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其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第一隔膜层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一次外层极片的第一延伸部,第二隔膜层包括延伸超出第二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次外层极片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粘合形成第一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复合部位于多个极片和第一侧壁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中,隔膜的多个隔膜层中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层的第一隔膜层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隔膜层的第二延伸部粘接形成第一复合部,相粘接的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将位于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之间的电极组件的部分夹紧,降低了各个隔膜层因收缩而导致相邻极片接触短路的风险;且第一复合部位于多个极片和第一侧壁之间,减小了二次电池的整体厚度,提高了能量密度。且将隔膜的端部延伸超出极片,并将延伸部分配置在电极组件和包装袋的侧壁之间,有利于降低电极组件的侧边受到挤压时对极片的挤压应力,且可以储存一部分电解液,提升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包装袋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配置为独立的隔膜;在第二方向上,第一隔膜层还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一次外层极片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延伸部相对设置的第三延伸部,第二隔膜层还包括延伸超出第二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次外层极片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延伸部相对设置的第四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相互粘合形成第二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复合部位于多个极片与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配置为一体的隔膜,隔膜设置为Z型折叠结构。配置为一体的隔膜仅包括两个端部,如此只需要固定该两个端部即可,降低短路风险,且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包装袋包括第一包装部,第一包装部设置有第一凹坑,电极组件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凹坑中;第一凹坑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壁,第一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投影于第一壁的投影位于第一壁内。如此使得在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时,降低第一复合部翻折至多个极片所在位置处增加二次电池的整体厚度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复合部配置为折叠结构,减小第一复合部在第二方向上所占空间,提高能量密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复合部或第二复合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的厚度,使形成复合部的延伸部之间粘接牢固,且降低复合部被封入包装袋的密封部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最外层极片为单面涂覆极片,第一次外层极片为双面涂覆极片,使极片的活性物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能量密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包装袋为铝塑膜,第一最外层极片为正极极片,第一次外层极片为负极极片;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次外层极片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从而使正极极片脱出的锂离子都能有对应的负极活性物质接收嵌入,保证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效率。铝塑膜具有较好的冲坑和强度性能;且当包装袋为铝塑膜时,将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最外层极片配置为正极极片,可以降低铝塑膜中铝层电化学腐蚀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隔膜包括基材层,基材层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使得可以通过对隔膜的延伸部进行热压处理形成复合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隔膜还包括设置于基材层上的第一层,第一层包括第一粘结剂,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或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隔膜通过第一层与相邻的至少一个极片粘接固定,进一步降低隔膜收缩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热压处理形成第一复合部。利用隔膜的聚烯烃性质进行热压,可粘接,工艺简单,成本低,不会对电极组件的侧边施加额外的应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复合部具有压痕,压痕包括图案化的凸起结构。设置具有图案化的凸起结构的压痕,可增强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粘接的可靠性,且可缓冲电极组件的侧边的压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二粘结剂,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第二粘结剂粘接;第二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橡胶、热熔胶或有机硅胶中的至少一种,以使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粘接更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二次电池未设置粘接并固定第一最外层极片和第二最外层极片的卷绕胶纸,改善因设置胶纸产生的厚度不均、界面不良以及损失能量密度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包装袋包括第一包装部和第二包装部,第一包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至少部分的凹坑,第一包装部和第二包装部相互连接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主体部以及密封主体部的密封部;主体部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表面位于第一包装部,第二表面位于第二包装部,第一复合部的起始端相较于第二表面更靠近第一表面。如此使第一复合部的起始端靠近第一表面设置,降低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的过程中,第一复合部翻折的风险。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包装袋在封装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隔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隔膜的复合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对比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对比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对比例提供的一种二次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二次电池 100;

电极组件 10;

包装袋 20;

极片 11;

隔膜 12;

第一最外层极片 111;

第二最外层极片 112;

第一次外层极片 113;

第二次外层极片 114;

第一金属层 111a;

第一活性层 111b;

第二金属层 113a;

第二活性层 113b;

第一隔膜层 121;

第二隔膜层 122;

第一延伸部 121a;

第二延伸部 122a;

第一复合部 12a;

第三延伸部 121b;

第四延伸部 122b;

第二复合部 12b;

主体部 21;

密封部 22;

第一侧壁 211;

第二侧壁 212;

第一表面 213;

第二表面 214;

第一包装部 20a;

第二包装部 20b;

第一区域 20a1;

第二区域 20a2;

第三区域 20b1;

第四区域 20b2;

第一凹坑 S1;

第一壁 S11;

第二壁 S12;

第一部分 12a1;

第二部分 12a2;

第三部分 12b1;

第四部分 12b2;

基材层 125;

压痕 P;

第一层 126;

第五延伸部 121c;

第六延伸部 122c;

第一次次外层极片 115;

第二次次外层极片 116;

第三隔膜层 123;

第四隔膜层 124;

第七延伸部 123b;

第八延伸部 124a;

第二粘结剂 30;

卷绕胶纸 50;

第一方向 Z;

第二方向 X;

第三方向 Y。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文,将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阐释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从而使本申请透彻的和详细的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

另外,为了简洁和清楚,在附图中,各种组件、层的尺寸或厚度可被放大。遍及全文,相同的数值指相同的要素。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及/或”、“以及/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另外,应当理解,当要素A被称为“连接”要素B时,要素A可直接连接至要素B,或可能存在中间要素C并且要素A和要素B可彼此间接连接。

进一步,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指“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

本文使用的专业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形式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应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存在叙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分,但是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操作、要素、组分和/或其组合。

空间相关术语,比如“上”等可在本文用于方便描述,以描述如图中阐释的一个要素或特征与另一要素(多个要素)或特征(多个特征)的关系。应理解,除了图中描述的方向之外,空间相关术语旨在包括设备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要素或特征“上方”或“上”的要素将定向在其他要素或特征的“下方”或“下面”。因此,示例性术语“上”可包括上面和下面的方向。应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用于描述各种要素、组分、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要素、组分、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区分一个要素、组分、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要素、组分、区域、层或部分。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要素、组分、区域、层或部分可称为第二要素、组分、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背离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教导。

在现有技术中,叠片式电极组件的隔膜的端部在跌落或热箱测试中容易收缩,导致最外层和次外层相邻的正负极片接触短路;而且,如果最外层的极片是正极极片,位于次外层的负极极片超出位于最外层的正极极片的部分可能在机械滥用时导致负极活性层脱落,容易导致短路。

一种可能的解决的方案是:如图10所示,将隔膜12的两个端部分别延长形成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将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配置在具有叠片式结构的电极组件10和包装袋20的侧壁201之间;然而,在二次电池100进行抽真空以去除包装袋20内多余的电解液和产生的气体的过程中,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可能翻折至电极组件10和包装袋20的第二表面214之间,因为翻折不可控,不仅增加二次电池100的厚度降低能量密度,还会导致二次电池100的表面不平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1所示,设置卷绕胶纸50,卷绕胶纸50与电极组件10相邻的三个侧面粘接并与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粘接;然而,如此会增加二次电池100的厚度,降低能量密度,增加成本,且影响电解液浸润。

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如图12所示,将隔膜12的两个端部分别延长形成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将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翻折至电极组件10和包装袋20的第二表面214之间;然而,将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翻折至电极组件10和包装袋20的第二表面214之间,极大影响二次电池100的厚度。

为此,申请人将隔膜的端部延长形成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并将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固定形成第一复合部,且将第一复合部配置在电极组件和包装袋的侧壁之间,以在不影响能量密度的情况下降低短路风险。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0和包装袋20。电极组件10容纳于包装袋20中。电极组件10包括多个极片11和隔膜12。多个极片11沿第一方向Z层叠设置,隔膜1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极片11之间。

多个极片11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相对侧的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多个极片11还包括与第一最外层极片111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与第二最外层极片112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二次外层极片114。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为正极极片,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为负极极片。将多个极片11中在第一方向Z的相对侧的最外层的极片配置为正极极片,使相邻的位于次外层的负极极片的负极活性物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二次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的第二方向X上,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111,第二次外层极片114延伸超出第二最外层极片112,使从作为正极的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脱出的锂离子都能有对应的负极活性物质接收嵌入,提高二次电池100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极片11中在第一方向Z的相对侧的最外层的极片配置为负极极片,或者多个极片11中在第一方向Z的相对侧的最外层的极片中的一者配置为正极极片而另一者配置为负极极片。

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均为单面涂覆极片。本申请中,单面涂覆极片指的是仅一个表面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极片。可以理解,单面涂覆极片未涂覆有活性物质的表面可以涂覆其他功能层,例如涂覆绝缘层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均包括第一金属层111a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11a的一个表面的第一活性层111b,且第一最外层极片111的第一活性层111b面向第一次外层极片113设置,第二最外层极片112的第一活性层111b面向第二次外层极片114设置。第一金属层111a可以是集流体,其具有集流的功能,其可包括Ni、Ti、Cu、Ag、Au、Pt、Fe、Al及其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活性层111b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可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钴铝酸锂及其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将位于最外层的正极极片设置为单面涂覆极片,使正极极片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能量密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可为双面涂覆极片,包括第一金属层111a和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11a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一活性层111b;或者,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中的一者可为单面涂覆极片,而另一者可为双面涂覆极片。

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均为双面涂覆极片。本申请中,双面涂覆极片指的是相对的两个表面均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均包括第二金属层113a和设置在第二金属层113a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二活性层113b。第二金属层113a具有集流作用,其可包括Ni、Ti、Cu、Ag、Au、Pt、Fe、Al及其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活性层113b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可选自石墨类材料、合金类材料、锂金属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石墨类材料可选自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的至少一种;合金类材料可选自硅、氧化硅、锡、硫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隔膜12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分布的多个隔膜层。每个隔膜层位于相邻的两个极片11之间,用于防止相邻的两个极片11直接接触。多个隔膜层配置为独立的隔膜。多个隔膜层包括位于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一次外层极片113之间的第一隔膜层121以及位于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之间的第二隔膜层122。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隔膜层121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一次外层极片113的第一延伸部121a,第二隔膜层122包括延伸超出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的第二延伸部122a。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位于电极组件10在第二方向X上的同一侧。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相互粘合形成第一复合部12a。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附图中,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并未接触的情况,仅是为了清楚的示意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将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在第二方向X上延伸超出极片11并相互粘合在一起,使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不易收缩或翻折,降低相邻的两个相反极性的极片11直接相对的风险;且粘合在一起的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将位于其间的部分电极组件10夹紧,降低位于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之间的隔膜层收缩或翻折的风险,进而降低相邻的两个相反极性的极片11直接相对的风险,因此减少相邻的两个相反极性的极片11(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的风险。且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延伸超出相邻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负极极片延伸超出正极极片的部分始终被相应的隔膜层覆盖,减少位于该延伸超出部分的负极极片上的活性层脱落的风险,减少二次电池100内部短路的风险。

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隔膜层121还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一次外层极片113且与第一延伸部121a相对设置的第三延伸部121b,第二隔膜层122包括延伸超出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和第二次外层极片114且与第二延伸部122a相对设置的第四延伸部122b。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相互粘合形成第二复合部12b,进一步降低因隔膜12收缩或翻折而使相邻的两个极片11接触短路的风险。

包装袋20的材料为铝塑膜或钢塑膜等其他可热封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袋20为铝塑膜。铝塑膜具有较好的冲坑和强度性能,当采用铝塑膜制造包装袋20时,将多个极片11中在第一方向Z的相对侧的最外层的极片配置为正极极片,可以降低铝塑膜中铝层电化学腐蚀的风险。包装袋20包括主体部21和密封部22。电极组件10设置于主体部21内。主体部21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延伸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以及在第二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表面213和第二表面214。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设置。第一表面213和第二表面214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设置。密封部22与第一侧壁211连接,用于密封主体部21,减小漏液风险。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复合部12a位于第一侧壁211和多个极片11之间,第二复合部12b位于第二侧壁212和多个极片11之间,如此使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在第一方向Z上均不与多个极片11重叠,减小二次电池100在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提高能量密度;且有利于降低电极组件10的侧边受到挤压时对极片11的挤压应力,且可以储存一部分电解液,提升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Z上,第一复合部12a和/或第二复合部12b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电极组件10的厚度。当第一复合部12a和/或第二复合部12b的宽度小于1mm时,可能导致多个隔膜层的延伸部粘接不牢,使得多个隔膜层在进行抽真空的过程中可能翻折至多个极片11和第一表面213(第二表面214)之间,降低能量密度,且导致二次电池100的表面不平整。当第一复合部12a和/或第二复合部12b的宽度大于电极组件10的厚度时,第一复合部12a和/或第二复合部12b尺寸过大,可能导致第一复合部12a和/或第二复合部12b在封装时被封入密封部22中,影响封装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2,包装袋20包括在第一方向Z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包装部20a和第二包装部20b,且包装袋20由第一包装部20a和第二包装部20b封装而成。第一包装部20a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区域20a1和第二区域20a2。第二区域20a2的三个侧边被第一区域20a1包围。第二包装部20b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区域20b1和第四区域20b2。第四区域20b2的三个侧边被第三区域20b1包围。第二包装部20b的第四区域20b2大致为平板状,第一包装部20a的第二区域20a2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的第一凹坑S1,第一凹坑S1和第四区域20b2共同组成用于收容电极组件10的主体部21。第一区域20a1与第三区域20b1相连接以形成密封部22。

第一凹坑S1包括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一壁S11和第二壁S12,第一壁S11为第一侧壁211的至少部分,第二壁S12为第二侧壁212的至少部分,第一表面213位于第一包装部20a,第二表面214位于第二包装部20b。在第一方向Z上,当电极组件10的尺寸小于第一凹坑S1的深度时,在封装形成包装袋20后,位于主体部21的第四区域20b2为平板状并封盖第一凹坑S1的开口,此时,电极组件10可完全容纳于第一凹坑S1中,第一壁S11用作第一侧壁211,第二壁S12用作第二侧壁212;当电极组件10的尺寸等于或大于第一凹坑S1的深度时,位于主体部21的第四区域20b2在封装形成包装袋20后形成第二凹坑(图未示),或者第四区域20b2在封装形成包装袋20之前形成第二凹坑,第一凹坑S1和第二凹坑共同组成主体部21,第二凹坑包括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三侧壁(图未示)和第四侧壁(图未示),第一壁S11和第三侧壁共同组成第一侧壁211,第二壁S12和第四侧壁共同组成第二侧壁212。第二延伸部122a相较第一延伸部121a更靠近第一表面213。第一延伸部121a自靠近第二表面214的一侧朝向第一表面213延伸到第二延伸部122a,然后与第二延伸部122a粘接形成第一复合部12a,使第一复合部12a的起始端靠近第一表面213设置,如此可降低第一复合部12a翻折的风险。同样的,第四延伸部122b相较第三延伸部121b更靠近第一表面213,第三延伸部121b自靠近第二表面214的一侧朝向第一表面213延伸到第四延伸部122b,然后与第四延伸部122b粘接形成第一复合部12a,使第二复合部12b的起始端靠近第一表面213设置。本申请中,第一复合部12a的起始端指的是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相互粘接的起始位置,第二复合部12b的起始端指的是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相互粘接的起始位置。第一复合部12a在第二方向X上投影于第一壁S11的投影位于第一壁S11内,第二复合部12b在第二方向X上投影于第二壁S12的投影位于第二壁S12内,进一步降低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翻折至多个极片11和第二表面214之间的风险,减小二次电池100在第一方向Z上的尺寸,提高能量密度。

请参阅图1,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配置为折叠结构,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自靠近第一表面213的一侧朝向第二表面214弯折形成折叠结构,且第一复合部12a与第一侧壁211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设置,第二复合部12b与的第二侧壁212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设置,从而减小二次电池100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可以为经过一次、两次或多次折叠后形成的单折边、双折边或多折边结构,本申请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复合部12a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12a1和第二部分12a2,第二复合部12b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部分12b1和第四部分12b2,第一部分12a1和第三部分12b1沿第二方向X朝向远离多个极片11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2a2和第四部分12b2沿第一方向Z朝向第二包装部20b延伸。

隔膜12为单层或多层片材。如图3所示,隔膜12包括基材层125,基材层125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延伸部121a的基材层125和第二延伸部122a的基材层125通过热压处理形成第一复合部12a,第三延伸部121b的基材层125和第四延伸部122b的基材层125通过热压处理形成第二复合部12b。热压处理时,基材层125熔融粘结,以将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粘结形成第一复合部12a,并将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粘结形成第二复合部12b。在制备电极组件10时,可对电极组件10进行热压处理以使极片11和隔膜12结合更紧密。在对电极组件10进行热压处理时,可同时对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进行热压处理,无需设置额外的热压工艺,简化了制备工艺。

请参阅图4和图5,通过热压处理,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的表面具有压痕P。可以理解,通过调节热压处理的压力,可以使压痕P仅显现在第一复合部12a的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的一者上(或仅显现在第二复合部12b的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的一者上),或同时显现在第一复合部12a的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上(或同时显现在第二复合部12b的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上)。压痕P包括图案化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可以为点状、条状或其他形状,图5示出了凸起结构为点状的情况。

请一并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隔膜12还包括设置于基材层125的表面的第一层126。第一层126可以设置于基材层125的一个表面或相对的两个表面,本申请不作限制。第一层126包括第一粘结剂,第一粘结剂包括聚偏二氟乙烯或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每个隔膜层可以通过第一层126与相邻的至少一个极片11粘接固定,进一步降低隔膜12收缩的风险。且隔膜12的延伸部可以通过第一层126粘接固定形成第一复合部12a和第二复合部12b,使隔膜12的延伸部粘接更可靠。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X上,隔膜12的每个隔膜层均包括延伸超出多个极片11且相对设置的第五延伸部121c和第六延伸部122c。多个隔膜层的多个第五延伸部121c相互粘合形成第一复合部12a,多个隔膜层的多个第六延伸部122c相互粘合形成第二复合部12b,以进一步降低任一隔膜层因收缩而使相邻的极片11直接相对的风险。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隔膜12的多个隔膜层配置为一体的隔膜,即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配置为一体的隔膜。具体地,多个隔膜层由一条隔膜折叠后得到。隔膜12设置为Z型折叠结构。即,配置为一体的隔膜12在第一方向Z上呈Z字型弯折形成Z型折叠结构。配置为一体的隔膜12仅包括两个端部,如此仅需固定该两个端部即可,降低短路风险,且降低制造成本。具体的,第一隔膜层121不包括第三延伸部,第二隔膜层122不包括第四延伸部,仅第第一隔膜层121的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隔膜层122的第二延伸部122a相互粘合固定形成第一复合部12a。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极片11还包括与第一次外层极片113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一次次外层极片115和与第二次外层极片114相邻且极性相反的第二次次外层极片116。在第一方向Z上,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一次次外层极片115位于第一次外层极片113相对的两侧,第二最外层极片112和第二次次外层极片116位于第二次外层极片114相对的两侧。隔膜12还包括位于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第一次次外层极片115之间的第三隔膜层123和位于第二次外层极片114和第二次次外层极片116之间的第四隔膜层124。第一隔膜层121、第二隔膜层122、第三隔膜层123和第四隔膜层124配置为一体的隔膜。在第二方向X上,第三隔膜层123包括延伸超出第一次外层极片113和第一次次外层极片115的第七延伸部123b,第四隔膜层124包括延伸超出第二次外层极片114和第二次次外层极片116的第八延伸部124a。第七延伸部123b和第八延伸部124a位于多个极片11在第二方向X上的不同侧。第一延伸部121a、第二延伸部122a和第八延伸部124a相互粘合形成第一复合部12a。第三延伸部121b、第四延伸部122b和第七延伸部123b相互粘合形成第二复合部12b。

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电池100还包括第二粘结剂30。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通过第二粘结剂30粘接形成第一复合部12a,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通过第二粘结剂30粘接形成第二复合部12b,可以提高延伸部之间的粘接可靠性。第二粘结剂30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于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122a之间,以及第三延伸部121b和第四延伸部122b之间。第二粘结剂30包括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橡胶、热熔胶或有机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提供的二次电池100,通过将多个隔膜层中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最外层的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的延伸部粘接形成复合部,并将位于第一隔膜层121和第二隔膜层122之间的电极组件10的部分夹紧,降低各隔膜层因收缩而导致相邻的极片11接触短路的风险。如此,多个极片11中在第一方向Z上位于最外层的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无需通过胶纸粘接以将电极组件10在第一方向Z上夹紧,即二次电池100未设置粘接并固定第一最外层极片111和第二最外层极片112的卷绕胶纸,提高了能量密度,且改善了电解液浸润。且,第一复合部12a位于多个极片11和第一侧壁211之间,减小了二次电池100的整体厚度,提高了能量密度。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的任一种二次电池。本申请的用电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笔输入型计算机、移动电脑、电子书播放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传真机、便携式复印机、便携式打印机、头戴式立体声耳机、录像机、液晶电视、手提式清洁器、便携CD机、迷你光盘、收发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存储卡、便携式录音机、收音机、备用电源、电机、汽车、摩托车、助力自行车、照明器具、玩具、游戏机、钟表、电动工具、闪光灯、照相机、家庭用大型蓄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金属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以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金属锂二次电池
  • 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组合物、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物质、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电气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59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