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调节乐器弦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

背景技术

乐器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工具,在中国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弦轴是指能固定琴弦,且能调整琴弦松紧度的转轴,其作用是调整音高。很多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都有弦轴结构。弦轴多由乌木、枣木比较常见的两种木材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

在乐器的奏乐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需要根据演奏习惯以及演奏的曲谱进行调弦。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由于弦轴的材质特点,许多演奏者常碰到的这样的问题:乐器的弦轴拧不动太紧,或是难以精确地调整至所需的音准;特别是提琴,在调弦过程中,操作繁琐费力,且精准度难以把控。

这些问题导致了演奏者对于乐器弦轴的调节费时费力,现有的解决办法通过对乐器结构进行不可逆的修改以安装上一个永久性金属调节器,但这如同装了一个弱音器,既影响了乐器的发音,也损害了乐器的结构,破坏了乐器的手感和平衡性。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该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由于乐器的弦轴拧不动、太紧、或是无法精确调整至所需音准,从而导致了演奏者对于乐器弦轴的调节费时费力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该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包括调节架以及转动设置在调节架侧壁的安装部,所述调节架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调节架的两端分别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凹槽中转动设置有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上的旋钮,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啮合组件,且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设置有卡接部。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辅助调节乐器弦轴的装置时,通过在调节架中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由于第一齿轮远大于第二齿轮,因此第二转轴上的旋钮在带动其旋转时,第一转轴的转速远小于第二转轴,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和安装部同步旋转,使安装部侧壁的卡接部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提升了乐器弦轴的调节效果;通过卡接部紧密插接在安装部中,从而使卡接部在安装部的侧壁保持固定,便于对卡接部进行拆卸和更换,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卡接部以适应不同乐器弦轴的调节,提升了辅助调节乐器弦轴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地,所述调节架中内嵌设置有定位部,且调节架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一端的容纳槽中插接有第二螺栓,调节架另一端的容纳槽中内嵌设置有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栓上的螺母。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内嵌安装在调节架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的侧壁连接有与连接管固定的定位块,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开设有螺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吻合插接在连接管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插接在螺孔内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连接部的外壁抵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啮合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轴向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的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底部装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栓和螺母。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在调节架中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由于第一齿轮远大于第二齿轮,因此在调节乐器旋轴时,只需手掌握住把手,同时拇指和食指拨动旋钮;旋钮在带动第二旋轴旋转时,第一转轴的转速远小于第二转轴,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和安装部同步旋转,使安装部侧壁的卡接部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且实现了省力效果。

2、通过卡接部插接在安装部中,从而使卡接部在安装部的侧壁保持固定,便于对卡接部进行拆卸和更换,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卡接部以适应不同乐器弦轴的调节,提升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3、本发明所实现的对乐器弦轴的调节,不需要对乐器结构进行任何改造、不会损害乐器本身结构,可操作性强,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节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调节架;2、安装部;3、卡接部;4、把手;5、容纳槽;6、第一转轴;7、螺母;8、第二转轴;9、旋钮;10、定位部;11、第二螺栓;12、定位块;13、第一齿轮;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16、第二齿轮;17、紧固螺栓;18、连接管;19、螺孔;2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

调节架1以及转动设置在调节架1侧壁的安装部2,调节架1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调节架1的两端分别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凹槽中转动设置有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8上的旋钮9,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8之间设置有啮合组件,且第一转轴6上安装有连接管18;

安装部2的侧壁设置有卡接部3;

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6,由于第一齿轮13远大于第二齿轮16,因此第二转轴8上的旋钮9在带动其旋转时,第一转轴6的转速远小于第二转轴8,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12和安装部2同步旋转,使安装部2侧壁的卡接部3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调节架1中内嵌设置有定位部10,调节架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壳体构成,定位部10插接在其中一个壳体中,从而使两个壳体在相互连接时保持对应,且调节架1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5,调节架1一端的容纳槽5中插接有第二螺栓11,调节架1另一端的容纳槽5中内嵌设置有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栓11上的螺母7,螺母7在第二螺栓11上拧紧后使两个壳体保持固定,进而使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8在调节架1内保持稳定,第一转轴6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14,第二转轴8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5,第一轴承14与第二轴承15均内嵌安装在调节架1中。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安装部2的侧壁连接有与连接管18固定的定位块12,第一转轴6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12和安装部2同步旋转,使安装部2侧壁的卡接部3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连接管18的外壁开设有螺孔19,第一转轴6的侧壁固定有连接部20,连接部20吻合插接在连接管18中,连接管18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插接在螺孔19内的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与连接部20的外壁抵接,拧紧紧固螺栓17后使其与连接部20相抵接,从而使连接部20在连接管18中保持固定,进而使第一转轴6与定位块12以及安装部2之间保持轴向固定,进而使第一转轴6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安装部2和卡接部同步旋转,啮合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6上的第一齿轮13以及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8上的第二齿轮16,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6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6分别与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轴向固定,调节架1的远离安装部2的一端底部装置有把手4,把手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栓11和螺母7,由于第一齿轮13远大于第二齿轮16,因此第二转轴8上的旋钮9在带动其旋转时,第一转轴6的转速远小于第二转轴8,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12和安装部2同步旋转,使安装部2侧壁的卡接部3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架1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调节架1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第一转轴6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定位块12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6所示。

工作原理:

通过在调节架1中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在对乐器的弦轴进行调节时,将安装部2吻合套接在乐器的弦轴上,用手拨动旋钮9旋转,在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上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6,由于第一齿轮13远大于第二齿轮16,因此第二转轴8上的旋钮9在带动其旋转时,第一转轴6的转速远小于第二转轴8,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定位块12和安装部2同步旋转,使安装部2侧壁的卡接部3对乐器弦轴精准调节,在对安装部2侧壁的卡接部3进行拆卸和更换时,通过在卡接部3插接在安装部2中,从而使卡接部3在安装部2的侧壁保持固定,便于对卡接部3进行拆卸和更换,提升了辅助调节乐器弦轴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