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风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新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新风设备主要有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组成冷媒回路,在制冷的模式下,压缩机流出的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回到压缩机中,在制热的模式下,压缩机流出的冷媒经过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回到压缩机,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向是相反,这就势必会导致在某一种模式,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是与送风方向是一致,而在另一种模式下,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是与送风方向相反,对新风设备的换热能力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室内换热器在不同模式下冷媒流向不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风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

新风换热器结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具有冷媒管路;以及

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

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冷媒均是先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再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新风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

新风换热器结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具有冷媒流通入口和冷媒流通出口;以及

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冷媒流通入口和所述冷媒流通出口均连通,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

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冷媒均是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可选地,所述冷媒流通入口相对于所述冷媒流通出口位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

第一换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并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连通;

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再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或者,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

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和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内或者安装在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压缩机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内或者安装在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的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流出口和所述流入口,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方向导通;

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第三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入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方向导通;以及,

第四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设置,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连通,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位于所述送风通道的下游,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连接,所述流入口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串联的流路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三节流元件,所述第三节流元件处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的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连通的流路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其中: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所述排风扇用于朝室外排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阀,所述排风阀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内;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扇,所述送风扇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所述送风扇用于朝室内送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送风阀,所述送风阀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排风通道包括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送风通道包括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排风扇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回风口处,所述排风阀设置在所述室外排风口处,所述送风扇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送风口处,所述送风阀所述室外进风口处。

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送风通道的连通口,在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上游,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旁通风阀,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第二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第二室外换热器、第三新风换热器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送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连通或者同时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统还包括第四节流元件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四节流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

所述第五单向阀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并联设置,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至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五节流元件,所述第五节流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的排布方向与所述送风通道的送风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

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和/或,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在所述送风通道的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上并行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共同遮挡所述送风通道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处的截面。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和室外风机,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壳体包括主机壳体和室外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所述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模,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连接并与所述室外风机相对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切换装置,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冷媒均是先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再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从而使得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均是从送风通道的下游到送风通道的上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四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五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六实施例的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新风设备主要有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组成冷媒回路,在制冷的模式下,压缩机流出的冷媒经过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回到压缩机中,在制热的模式下,压缩机流出的冷媒经过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回到压缩机,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向是相反,这就势必会导致在某一种模式,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是与送风方向是一致,而在另一种模式下,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是与送风方向相反,对新风设备的换热能力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设备10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四实施例的原理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五实施例的原理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设备第六实施例的原理图。

请参阅图1至图6,所述新风设备100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换热系统10,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通道4,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包括:新风换热器结构和第一切换装置,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内,且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具有冷媒管路;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的冷媒均是先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再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送风通道4是指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的通道,所述排风通道5是指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通道,本申请中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可以是单流向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单流向的所述新风设备100是指的只有所述送风通道4的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可以是双流向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双流向的所述新风设备100是指的同时具备所述送风通道4和所述排风通道5的所述新风设备100。

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可以是一个单独换热器,也可以是多个相互串联的换热器,在此不做限定,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一个四通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连通压缩机、换热器、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和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从而不论是压缩机流出的冷媒还是换热器流出的冷媒,都要先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再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流入,到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流出,同理,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还可以是两个相互串联的连通三通阀,还可以是四个单向阀,在此不做限定。

并且,需要强调的是,冷媒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下游的冷媒管路流入,到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流出,其流动方向必然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此时的换热效果是明显优于冷媒的流动方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同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的冷媒均是先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下游的所述冷媒管路,再经过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上游的所述冷媒管路,从而使得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均是从送风通道4的下游到送风通道4的上游,相较于传统的新风设备方案,提升了新风设备的换热能力。

与此同时,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新风设备100,所述新风设备100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换热系统10,所述壳体内设有送风通道4,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包括新风换热器结构和第一切换装置,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内,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具有冷媒流通入口131和冷媒流通出口132;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与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和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均连通,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的冷媒均是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的冷媒均是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如此设置,可以将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向设置为与送风通道4送风方向逆流,从而提升新风换热器结构的换热能力,当然,出于某些特殊的需求,也可以将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向设置为与所述送风通道4送风方向顺流,从而降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换热能力,例如原来是制冷模式下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冷媒流向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冷媒流向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同,此时,为了削弱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制冷能力,防止所述新风设备100将环境内的温度调到过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将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向设置为与所述送风通道4送风方向顺流,从而降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制冷能力,反之,也可以是在制冷模式下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冷媒流向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同,在制热模式下,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冷媒流向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此时,可以削弱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制热能力,防止所述新风设备100将环境内的温度调到过高。

为了加强所述新风设备100的换热能力,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相对于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的下游,从而使得流经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均是从送风通道4的下游流至送风通道4的上游,与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两者之间形成逆流,加强了新风设备的换热能力。

具体的,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压缩机11、第一换热模块12和换向装置3,所述第一压缩机11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并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3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所述换向装置3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再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或者,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3、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和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132,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换向装置3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最常见的为四通阀,还可以是两个相互串联联通的三通阀,还可以是四个单向阀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制冷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换向装置3,到达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进行换热,在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再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回到换向装置3,最后从第一回气口流回所述第一压缩机11内。

在制热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换向装置3,到达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在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换热后,再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回到所述换向装置3,从所述第一回气口流回第一压缩机11内。

在本实施的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和所述换向装置3,从而使得无论是制冷模式下,还是制热模式下,还是再热除湿模式下,冷媒都是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流入,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进行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保证了冷媒在新风换热器结构内在不同模式下的流向不变。与此同时,配合设置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和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的位置,可以使得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内的冷媒的流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或者相同,提升或者降低所述新风设备100的换热能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设备100为双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5,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内,所述第一压缩机11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内或者安装在所述壳体外。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11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时,可以有效的减小新风设备100的室外机的体积,当然,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一压缩机11都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时,可以直接取消室外机,节省位置。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20,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第二室外换热器21、第二压缩机27、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第四新风换热器23,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均设于所述送风通道4内,此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压缩/27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内,从而使得所述新风设备100完全不需要室外机,节省位置。

并且,由于所述排风通道5排出的是室内的经过换热后的空气,其在制热模式下,温度是高于室外的空气的,在制冷的模式下,温度是低于室外的空气的,为了对这部分空气的热量进行利用回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5,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热回收换热器36,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设置在所述壳体(主机壳体)外,所述第一压缩机11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内或者安装在所述壳体(主机壳体)外,如此设置,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设置在排风通道5内,所述排风通道5内的空气在与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之间发生热交换后,再从所述排风通道5排出,从而能够对所述排风通道5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回收。

而在此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连通的是所述换向装置3、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和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132。在制冷的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换向装置3,依次到达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的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进行换热,在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再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回到所述换向装置3,再从第一回气口流回所述第一压缩机11内。在制热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换向装置3,在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的所述热回收换热器36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换热后,再经过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作用,回到所述换向装置3,从所述第一回气口流回所述第一压缩机11内。

与此同时,为了对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在制冷模式下流出的冷媒以及在制热模式下流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的冷媒进行节流,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的第一节流元件15,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之间,从而使得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流出的冷媒经过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进行节流后,再经由所述第一切换装置流入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的冷媒经由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经过第一节流元件15进行节流后流入至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从而实现了对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在制冷模式下流出的冷媒和在制热模式下流入的冷媒进行节流。

并且,为了减少所述新风设备100中的控制元件,提升所述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连通口31、第二连通口32、流入口33和流出口34,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流出口34和所述流入口33,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第三单向阀1和第四单向阀2,所述第一单向阀18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31和所述流入口33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18在所述流入口33至所述第一连通口31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9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31和所述流出口34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19在所述第一连通口31至所述流出口34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三单向阀1连接在所述流入口33和所述第二连通口32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1在所述流入口33至所述第二连通口32的方向导通;所述第四单向阀2连接在所述流出口34和所述第二连通口32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2在所述第二连通口32至所述流出口34的方向导通,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全部由单向阀组成,相较于四通阀或者两个三通阀的方案,不需要任何的控制元件,所述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单向阀有直通式和直角式两种。直通式单向阀用螺纹连接安装在管路上。直角式单向阀有螺纹连接、板式连接和法兰连接三种形式。而在本申请中的单向阀可以是弹簧式单向阀、其液体由下而上,依靠压力顶起弹簧控制的阀瓣,压力消失后,弹簧力将阀瓣压下,封闭液体倒流,还可以是重力式单向阀,其和弹簧式相似,依靠阀瓣的自身重力封闭,防止倒流,在此不做限定。

此时,为了实现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内的冷媒流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入口33连通的是冷媒流通出口132,所述流出口34连接的是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所述第一连通口31连通的是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所述第二连通口32连通的是第一压缩机11,在制冷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所述换向装置3,到达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进行换热,在经过所述第二单向阀19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再经过所述第三单向阀1的作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所述换向装置3,再从第一回气口流回所述第一压缩机11内。

在制热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所述换向装置3,在经过所述第四单向阀2的作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流出,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换热后,再经过所述第一单向阀18的作用,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11的换向装置3,从所述第一回气口流回第一压缩机11内。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流出口34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132连通,所述流入口33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131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内的冷媒流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同,削弱新风设备100的换热能力,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此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8串联设置,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31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8之间,如此设置,在制冷的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流元件15对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流出的冷媒不再节流,全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增强其换热能力,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换热器,从而实现再热除湿功能,此时,再热除湿功能的效果最好。

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传统的只能实现制冷制热的新风设备100,所述新风换热器可以是只包含第一新风换热器13,当然,所述新风换热器还可以是多个相互连接的换热器,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实现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再热除湿功能,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第二新风换热器14;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相对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位于所述送风通道4的下游,所述流出口34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连接,所述流入口33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连接,如此设置,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作为冷凝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空气的再热除湿。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内的冷媒流向的不变,所述流出口34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连接,所述流入口33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连接,从而使得冷媒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的冷媒入口流入,经过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冷媒出口流出,并且,为了保证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中的流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以提升所述新风设备100的换热能力,所述冷媒流通入口131为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流通出口132为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冷媒出口。

并且,为了对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16,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6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之间串联的流路上,从而能够对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

请参阅图6,再者,为了控制再热能力,还可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三节流元件17,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7处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之间连通的流路上,如此设置,在制冷模式下,想要增加再热能力时,只需要降低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7的开度,减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直接流入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内的冷媒数量,增加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直接流入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内的冷媒数量,想要减小再热能力时,只需要降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16开度,从而增加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直接流入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内的冷媒数量,减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直接流入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内的冷媒数量,降低再热能力。

并且由于存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在制冷模式下,冷媒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行制冷后,再流经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与室内热空气热交换进行制冷,在两次热交换中,两个室内换热器在冷媒流路上的压差较大,流经第一个换热器的冷媒压力较高,温度较高,其制冷效果也较差。

因此,设置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7,通过调节所述第三节流元件17的开度,可以在制冷模式下,使得冷媒能够分为两个支路,分别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使得部分的压力分配至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压差减少,使得流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均下降,在制冷换热过程中热交换制冷能效更高,以解决现有的再热除湿的新风设备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制冷效果不好问题。

并且,为了加强送风效果,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送风扇6,所述送风扇6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4,且所述送风扇6的送风口用于朝向室内,从而将所述送风通道4换热后的空气送入至室内,所述送风扇6的位置可以是送风通道4中任意位置,只需要其送风口朝向室内即可;

与此同时,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送风阀7,所述送风阀7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4,所述送风阀7用于连通室外和送风通道4,当然,所述送风扇6和所述送风阀7可以择一设置,为了追求最好的送风效果,也可以是两者都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与此同时,当新风设备100为双流向新风设备100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5,排风通道5的作用是,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其中: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排风扇8,所述排风扇8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5,且所述排风扇8的排风口用以朝向室外,从而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排风阀9,所述排风阀9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5的一端,且所述排风阀9用于连通室外,所述排风扇8和所述排风阀9可以是择一设置,当然,为了追求最好的排风效果,也可以是两者都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而更具体的,所述排风通道5包括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送风通道4包括室外进风口和室内送风口,所述排风扇8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回风口处,所述排风阀9设置在所述室外排风口处,所述送风扇6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送风口处,所述送风阀7所述室外进风口处,如此设置,所述排风扇8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回风口处,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室内回风口将室内的空气从所述排风通道5排出,所述送风扇6设置在靠近所述室内送风口处,能够直接将送风通道4内的新风从所述室内送风口送入室内,并且,所述排风阀9设置在所述室外排风口处,只需要控制所述排风阀9的开闭即可控制所述排风通道5的开闭,所述排风阀9设置在所述室外排风口处,只需要控制所述送风阀7的开闭即可控制所述送风通道4的开闭。

并且,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通道5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连通口,在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上游并位于热回收换热器36的上游,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上游和下游,均是指的送风方向的上游和下游,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旁通风阀30,所述旁通风阀30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连通口可以将所述排风通道5和所述送风通道4之间相连通,所述旁通风阀30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在需要送入新风时,所述旁通阀关闭,所述送风阀7打开,从而使得新风从所述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而为了实现室内的快速降温或者升温,往往需要进行室内的内循环,也就是不需要新风,此时,可以将所述送风阀7关闭,阻止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所述送风通道4,再将所述旁通风阀30打开,此时,所述送风通道4内换热的空气都是从室内排出到排风通道5内的空气,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换热,快速的对室内的空气实现升温或者降温,当然,此时,也可以将所述排风阀9也进行关闭,完全隔绝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能够实现更好的降温或者升温效果,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

请参阅图3到图6,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制冷能效,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20,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包括依次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第二室外换热器21、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第四新风换热器23,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均处于所述送风通道4内。

如此设置,两套换热系统,在新风通道内存在着两个蒸发器,有两个蒸发温度,上游比下游蒸发温度高,两级蒸发制冷,相较于一级蒸发制冷的方案,大大提升了能耗。并且,处于上游的换热系统可以对空气先进性预热或者预冷,再经过下游的换热系统的换热,此时能够有效的在制冷模式下,降低出风温度,和在制热模式下,提升出风温度。当然,也可以是处于上游的换热系统对空气进行降温,处于下游的换热系统对空气在进行升温,从而实现再热除湿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普通的再热除湿的新风设备系统中,存在着两个室内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冷空气与先与其中的一个换热器发生换热后,再与第二个换热器进行换热时,第二个换热器难以对空气起到有效制热作用,多次试验表明第二个换热器不仅没有制热作用,反而会降低空气温度。

因此,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连通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或者同时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相连通。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四通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的两个连通口、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在制热的模式下,直接连通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的两个连通口或者是直接关闭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的两个连通口,再连通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此时,冷媒从所述第二压缩机27流出,经过所述第二压缩机27的四通阀到达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进行换热后,流入至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在经过所述第二压缩机27的四通阀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内,在制冷和再热除湿的模式下,所述第二压缩机27的冷媒从所述第二压缩机27流出,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压缩机27的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的四通阀流回所述第二压缩机27,完成制冷循环。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还可以是一个节流元件和一个单向阀的组合,还可以是两个节流元件的组合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从而在制冷模式下或者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同时与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和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连通,实现再热除湿功能或者制冷功能,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连通于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使得冷媒不再经过所述第三换热器22,从而避免所述第三换热器22对空气降温,提升了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制热效果,也降低了所述新风设备100在制热模式下的能耗。

与此同时,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排布方向和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如此设置,在制冷和再热除湿的模式下,流经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冷媒的流向与所述送风通道4的送风方向相反,冷媒与空气之间产生逆流,增强了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换热能力。而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中的冷媒与所述送风通道4中的空气之间形成顺流,但是此时,冷媒不再经过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避免了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对空气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制冷、制热的能力,而且降低了所述新风设备100在制热模式下的能耗。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节流元件和一个单向阀的组合,还可以是两个节流元件的组合等等,而为了提升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第四节流元件24和第五单向阀25(第五单向阀25可以替换为电磁阀),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之间;所述第五单向阀25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并联设置,所述第五单向阀25的导通方向为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至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

如此设置,在制冷的模式下或者再热除湿的模式下,冷媒从所述第二压缩机27流出、经由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到达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进行换热,再经过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进行节流,达到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进行换热,再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中,完成制冷循环,在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关闭,冷媒从所述第二压缩机27流出,在所述第五单向阀25的作用下,直接流入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经由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换热后流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最后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中,完成制冷循环,采用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和所述第五单向阀25作为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方案,相较于四通阀的方案,有效的减少了控制元件的使用,提升了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所述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的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五单向阀25换成一个节流元件,在制冷或者再热除湿的模式下,将节流元件关闭,在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关闭,打开取代所述第五单向阀25的节流元件,即可实现同样的效果。

当然,第五单向阀25还可以替换为电磁阀,在制冷或者再热除湿的模式下,将电磁阀关闭,在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关闭,打开取代所述第五单向阀25的电磁阀,即可实现同样的效果。

与此同时,在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中存在着两个室内换热器,在制冷模式下,冷媒流经第一个换热器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行制冷后,再流经第二个换热器与室内热空气热交换进行制冷,在两次热交换中,两个室内换热器在冷媒流路上的压差较大,流经第一个换热器的冷媒压力较高,温度较高,其制冷效果也较差。

因此,此时,将所述第五单向阀25换成一个节流元件,如此设置,通过调节节流元件的开度,可以在制冷模式下,使得冷媒能够分为两个支路,分别流经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使得部分的压力分配至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从而使得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压差减少,使得流经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冷媒的温度和压力均下降,在制冷换热过程中热交换制冷能效更高,以解决现有的再热除湿的新风设备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制冷效果不好问题。

为了对制冷模式或者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还包括第五节流元件26,所述第五节流元件26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之间。

从而在对制冷模式或者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流出的冷媒经过所述第五节流元件26的节流进入至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

与此同时,所述第五单向阀25可以是连通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之间。

此时,在制热模式下,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流出的冷媒经过所述第五节流元件26的节流,进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五单向阀25连通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24之间,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流出的冷媒不经过所述第五节流元件26的节流,进入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回到所述第二压缩机27。

在此不做限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5,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内,和/或,所述第二压缩机27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内。当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或者所述第二压缩机27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时,可以有效的减小新风设备100的室外机的体积,当然,当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7都安装于所述排风通道5时,可以直接取消室外机,节省位置。

当然,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第一压缩机11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的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压缩机27都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从而不需要设置新风设备的室外机。

并且,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之间,如此设置,在制冷模式下,空气在所述送风通道4内实现三次换热,可以提升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制冷能效,或者,可以提升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再热能力。

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在所述送风通道4的宽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上并行设置,从而有效的降低所述新风设备100的体积。

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共同遮挡所述送风通道4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处的截面,此时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同时给所述送风通道4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并且,共同遮挡所述送风通道4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处的截面,确保了流经所述送风通道4内的空气至少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或者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其中之一发生换热。

当然,也可以是,同时将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之间和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在所述送风通道4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共同遮挡所述送风通道4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处的截面。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13和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组成一个换热模块,该换热模块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14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22的横截面积。

由于第一换热系统10和第二换热系统20的同时存在,往往需要对第一换热系统10和第二换热系统20设置两个室外机,如此设置,两个外机的安装都需要占用两个外机机位,需要占用过多的位置,并且对两个外机进行安装,安装的工作量也较大,因此,所述壳体包括主机壳体和室外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所述送风通道4和排风通道5,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还包括第一压缩机11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所述第一换热模块12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4内,所述第一压缩机11、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所述第二压缩机27、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室外风机37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如此设置,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23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4内,所述第一压缩机11、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所述第二压缩机27、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和所述室外风机37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将一部分的室外机的部件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5中,剩下的部件设置在室外机的壳体内,只需要设置一个室外机即可满足所述第一换热系统10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20的需求,减少了室外机占用的位置,也减少了室外机安装的工作量。

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连接并与所述室外风机37相对设置,如此设置,第一室外换热器35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21上形成一个整体,室外风机37对这个整体进行散热,只需要设置一个室外风机37即可满足同时对两个室外换热器的散热。第一室外换热器35可以设置在第二室外换热器21的顶部、底部或者一侧,室外风机37用于同时给第一室外换热器35和第二室外换热器21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