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集成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储物柜等多种功能电器于一体的厨用设备,也称为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由于其具有节约安装空间、吸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等优点,已逐渐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现有的集成灶大多采用后吸下排结构,普通集成灶的吸油烟率能够达到95%,油烟吸净率相对较高,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油烟逸散的问题。

作为一种改进,公告号为CN201277614Y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带冷风风幕的家用厨电集成灶,具体地,该带风幕的家用厨电集成灶包括内置吸油烟机以及顶部装有燃气灶的灶台壳体,灶台壳体内设有送风机,灶台壳体顶部的工作台面设有狭长的风幕出风口,风幕出风口通过风道与送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灶台壳体内部设有带换热器的冷冻机,换热器置入送风机与风幕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可使风幕出风口吹出冷风,使烹饪时工作温度更加适宜。灶台壳体底部侧面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送风机的入风口连通,进风口开口处设有开关。使用时,在烹饪的同时,送风机及吸油烟机开始工作,灶台壳体顶面的风幕出风口喷出幕状气流,将使用者与烟气隔开,幕状气流与烟气在吸油烟机的作用下都被吸入吸油烟机的吸烟口。

可以看出,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工作台面上设置风幕出风口以及对应的风道,能够产生隔开使用者与烟气的幕状气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油烟吸净率。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形成的风幕距离吸烟口较远,需要分配部分吸力专用于吸取幕状气流,从而容易造成吸力浪费,在提升油烟吸净率的同时牺牲了吸油烟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集成灶的吸油烟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

机座,其包括台面部分,所述台面部分设置有灶具安装位,所述灶具安装位安装有灶具,所述台面部分的上表面在靠近所述灶具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

机头,其设置于所述机座,所述机头和所述机座内构造有排烟风道,所述排烟风道设置有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道的进烟口设置在所述机头上,所述排烟风道的排烟口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在所述排烟风机用于促进所述灶具工作时产生的油烟从所述排烟风道排出;

蒸汽烹饪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蒸汽烹饪装置包括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开口连通;

拦截构件,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拦截构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的第一通风口,所述拦截构件设置成在其处于所述第一通风口突出于所述台面部分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所述散热风道内流通的空气能够在所述第一通风口处形成朝向所述机头的方向偏移的幕状气流,以便借助形成的幕状气流拦截向室内空间逸散的油烟。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灶,通过在台面部分设置开口,将蒸箱的散热风道与开口连通,在开口处设置拦截构件,将该拦截构件设置成相对台面部分可活动,目的在于使形成在其上的第一通风口相对台面部分可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该可活动轻松地改变开口处的出风方向,具体地,当拦截构件处于第一通风口突出于台面部分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即第一通风口自台面部分的内部伸出的状态下,可在第一通风口处形成朝向机头的方向偏转的幕状气流,这样不仅可以借助该幕状气流在油烟逸散路径上形成屏障,进而阻断油烟的逸散路径,防止油烟向外逸散,而且由于形成的幕状气流朝向机头所在的方向偏转,使幕状气流具备了朝向进烟口的位置运动的原动力,从而可以替代部分由排烟风机提供的吸力,这样在原有吸力的基础上结合幕状气流的原动力,可以促使幕状气流裹挟着油烟快速地进入排烟通道内,进而同时提升了集成灶的油烟吸净率和吸油烟效率,获得了更好的油烟拦截效果。此外,由于形成幕状气流的空气来源于蒸箱的散热风道,在实现蒸箱的散热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了幕状气流,无需设置独立的用于形成幕状气流的风道和相应的风机,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配置,提升零部件的利用率,提高集成灶的集成度,实现集成灶的小型化设计,进而在提升吸油烟效率的同时降低集成灶的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可活动的拦截构件改变出风方向,使形成的幕状气流朝向机头的方向偏转,需要同时结合特定的可活动方式和拦截构件的结构来实现。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为条形开口。

可以理解的是,条形开口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拦截构件可摆转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拦截构件的转轴与所述开口的延伸方向平行。

将拦截构件可摆转地设置于开口处,当其绕转轴摆转至第一通风口突出于台面部分的上表面时,可以通过该摆转方式结合第一通风口在拦截构件的设置方式轻松地改变开口处的出风方向,此种结构简单易实现,有利于简化拦截构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处应当是一个空间概念,包含拦截构件的活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拦截构件还可以是可伸缩地设置于机座内,该可伸缩结合第一通风口的特定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形成偏转的幕状气流的目的。如拦截构件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可伸缩的、沿开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置与水平面具有夹角的通风口,同样可以实现使幕状气流偏转的效果。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拦截构件具有远离所述转轴的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通风口形成在所述拦截构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部分。

通过这样设置,即将第一通风口形成在拦截构件上远离转轴的部分的外表面上,这样一来第一通风口在空间范围内的运动轨迹会更加灵活,有利于更好地控制出风方向。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表面为弧形面和/或平面。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拦截构件还具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在所述拦截构件的内部连通。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拦截构件的结构更简单、易加工。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风口形成在所述拦截构件对应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部分。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拦截构件具有第二中空腔室,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通过所述第二中空腔室连通。

这样,提供了拦截构件的一种更简单的实现方案。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具有出风口,所述散热风道设置有散热风机,在所述拦截构件处于所述第一通风口收回至所述台面部分的状态下,所述散热风机的出口通过所述拦截构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通过这样设置,在拦截构件处于收回状态下,蒸箱可以独立实现散热功能。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拦截构件还具有靠近所述转轴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为平面,以便在所述拦截构件处于所述第一通风口收回至所述台面部分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台面部分的上表面齐平。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集成灶的外观更平整美观。

在上述的集成灶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集成灶的侧剖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拦截构件在伸出状态下的结构;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拦截构件在收回状态下的结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集成灶的侧剖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拦截构件在伸出状态下的结构;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拦截构件在收回状态下的结构;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拦截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座;11、台面部分;111、进风口(出风口);12、排烟通道;121、排烟口;13、排烟风机;

2、灶具;

3、机头;31、进烟口;32、拢烟板;

4、第一中空腔室(散热风道);

5、风幕风机(散热风机);51、蜗壳;52、风轮;

6、拦截构件;61、第二中空腔室;62、第一围壁;63、第二围壁;64、第三围壁;641、第一通风口;65、第四围壁;651、第二通风口;66、第五围壁;661、第一通风口;662、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实际应用或图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要保护的设备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下述实施例中,“未标示”表示附图中对相应的结构有示意但未进行标注,“未图示”表示附图中未对相应的结构进行示意。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灶包括机座1、机头3、设置于机座1上方的灶具2和设置于机座1内的蒸汽烹饪设备,其中蒸汽烹饪设备以蒸箱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蒸汽烹饪设备还可以是蒸烤箱、微蒸烤一体机等等。

机座1包括主体部分和台面部分11,台面部分11设置在主体部分之上,蒸箱设置在主体部分内。台面部分11设置有灶具安装位,灶具2安装在灶具安装位。本实施例中,灶具2包括灶具壳体和设置于灶具壳体的灶头(未标示),灶具壳体的上表面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齐平。

机头3设置于机座1上,并位于灶具2的后方,机头3内构造有集烟腔,机座1靠近其背部的部分的内部构造有负压腔,集烟腔和负压腔彼此连通并共同构成集成灶的排烟通道12。排烟通道12的进烟口31设置在机头3上,排烟口121设置在机座1上。机头3上设置有拢烟板32,拢烟板32设置在进烟口31的上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可以拦截烹饪产生的大部分油烟并引导油烟从进烟口31进入排烟通道12内。油烟进入排烟通道12的动力来源于设置在负压腔的排烟风机13,排烟风机13运行时,在排烟通道12的上游,即进烟口31处形成负压,促使室内的油烟经进烟口31进入排烟通道12后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排烟口121设置有两个,分别开设在机座1的左右两侧,如图1中所示。排烟口121与排烟管(未图示)连接,排烟管连接至楼宇的烟道,从而可以将室内的油烟排至室外。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排烟口。

排烟通道12内还设置有油烟过滤装置,油烟过滤装置包括油烟过滤网,油烟中的油脂在伴随气流进入排烟通道12后,大部分油脂会被油烟过滤网拦截。用户可以定期拆下油烟过滤网进行清洗。

从图1中可以看出,拢烟板32位于进烟口31的上方,能够对向上逸散的油烟起到拦截作用,但是灶具2的其他方位并没有设置任何能够起屏障作用的零部件,因而在吸油烟过程中,还是会有小部分的油烟从灶具2的前方、两侧向室内空间中逸散,影响集成灶的吸油烟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油烟拦截功能的集成灶,具体通过在集成灶上设置油烟拦截组件,通过油烟拦截组件至少在用户与灶具2之间形成风幕屏障,借助形成的风幕屏障拦截油烟,防止油烟向灶具2前方的空间逸散,从而提升油烟吸净率。同时,通过油烟拦截组件特有的结构,能够实现风幕的定向偏转,从而可以减小风幕气流进入排烟通道12所需的动力,提升吸油烟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油烟拦截组件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在机座1内位于台面部分11的下方的位置处构造有第一中空腔室4,该第一中空腔室4由设置于机座1内的隔板(未标示)组合台面部分11构造而成,在台面部分11的顶壁设置有沿机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口,本实施例中的条形开口为长方形,是以俯视的视角观察的结果。开口与下方的第一中空腔室4连通。第一中空腔室4内设置有风幕风机5,风幕风机5采用贯流风机,其包括蜗壳51和设置于蜗壳51内的风轮52,风轮52的轴线与开口的延伸方向平行,均沿图1中自左向右的方向延伸。蜗壳51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第一中空腔室4连通。

开口处可摆转地设置有拦截构件6。如图3和图4所示,拦截构件6可摆转地连接到第一中空腔室4的内顶壁,其转轴位于邻近开口的其中一个长边的位置处,转轴的延伸方向与开口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使得拦截构件6可绕转轴相对台面部分11摆转,摆转过程中拦截构件6会处于伸出状态或收回状态,伸出状态指拦截构件6上的第一通风口641突出于台面部分11的外表面的状态,收回状态指拦截构件6上的第一通风口641收回至第一中空腔室4内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图3示出了拦截构件6处于伸出状态的情形,图4示出了拦截构件6处于收回状态的情形。

继续参照图3或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拦截构件6包括由第一围壁62、第二围壁63、第三围壁64和第四围壁65围合而成的截面轮廓近似为四边形的结构,该结构的空白部分对应拦截构件6内构造出的第二中空腔室61,拦截构件6中与第二中空腔室61对应的部分除第一通风口641和第二通风口651外其余部位为封闭结构。第一围壁62和第二围壁63靠近转轴设置,第三围壁64和第四围壁65远离转轴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围壁62、第二围壁63和第三围壁64均为平板结构,第四围壁65为弧形板结构。将拦截构件6中远离转轴的部分的外表面定义为第一外表面,则本实施例中第三围壁64和第四围壁65的外表面为第一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同时包含平面和弧形面。

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围壁64上形成有第一通风口641,在第四围壁65上形成有第二通风口651,即第一通风口641和第二通风口651均形成于拦截构件6中与第一外表面对应的部分。第一通风口641和第二通风口651通过内部的第二中空腔室61连通。

此外,在机座1上还形成有与第一中空腔室4连通的进风口111,该进风口111连通室内空间和第一中空腔室4,该进风口111作为由第一中空腔室4、蜗壳51、拦截构件6共同构造出的风幕风道的进风口。本实施例中,台面部分11相对于主体部分的前表面突出形成台沿结构(未标示),该台沿结构具有面向地面的底表面,进风口111形成在该台沿结构对应于底表面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蜗壳51和拦截构件6均归为风幕风道的一部分,为了方便理解,也可以将拦截构件与由第一中空腔室或第一中空腔室和蜗壳的组合构造出的部分定义为风幕风道,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方案的实施以及保护范围。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集成灶内的排烟风机13开启时,表明存在抽油烟需求,集成灶内的控制器控制拦截构件6绕其轴线顺时针旋转,使得第一通风口641突出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最终拦截构件6的第一围壁62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垂直,第三围壁64相对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倾斜,第一通风口641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与此同时,第四围壁65上的第二通风口651与蜗壳51的出口正对,从而使第一中空腔室4、蜗壳51、拦截构件6组合构造出风幕风道,该风幕风道通过进风口连通台面部分11的下方空间,通过第一通风口641连通台面部分11的上方空间。

在构造好风幕风道之后,控制风幕风机5的风轮52转动,在蜗壳51的进口处形成负压,进而促使进风口处的空气进入风幕风道,并在风幕风机5的作用下从拦截构件6的第一通风口641排出,由于第一通风口641的长条形结构,以及其出风方向朝向图3中的左上角倾斜,因而可以在第一通风口641处形成能够朝向进烟口31偏转的幕状气流,该幕状气流介于灶具2和站立在图2的集成灶的右侧的用户之间,即使在排烟风机13不工作的情形下,该幕状气流也会朝向机头3所在的方向偏转,进而自身即具备进入进烟口31的原动力,这样一来,在排烟风机13的作用下,幕状气流和拢烟板32一起将灶具2产生的油烟收拢至由二者构造出的拦截屏障之下,如图2中的黑色箭线所示,使得油烟可以顺利地、彻底地被吸至排烟通道12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排烟风机13产生的原作用于风幕气流的部分吸力作用于含油烟的气流,使排烟风机13产生的吸力被充分地利用,进而使集成灶的油烟吸净率和吸油烟效率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

当烹饪完成停止产生油烟后,控制器控制排烟风机13和风幕风机5停转,以及控制拦截构件6绕其转轴逆时针旋转,使得拦截构件6收回至第一中空腔室4内,在拦截构件6处于收回状态时,形成在第一围壁62上的第二外表面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齐平,完全地封堵台面部分11的条形开口,从而使集成灶整体的外观平整美观。

可以理解的是,风幕风机5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风机,如轴流风机等。此外,第三围壁64还可以是弧形板结构,或者还可以由多个平板结构拼合而成等等。此外,拦截构件6的第一中空腔也可以用实心、具有直接连通第一通风口641和第二通风口651的通道的结构替代。此外,由于集成灶设置有两个灶头,因而拦截构件6可以设置为连续结构,即其可以自图1中所示的左侧灶头的左前侧一直延伸至右侧灶头的右前侧,也可以分别在左侧灶头和右侧灶头的前方各设置一个油烟拦截组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烟拦截组件包括拦截构件6和构造风幕风道的其他部件,拦截构件6可以视为用于构造风幕风道的一部分,也可以视为独立的部分,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为了在提升集成灶的油烟吸净率和吸油烟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集成灶的集成度,减少硬件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蒸箱的散热风道4复用为风幕风道的技术方案,此处的复用表示散热风道4作为构成风幕风道的一部分。

具体地,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的机座1内设置有蒸箱,蒸箱包括内胆和设置于内胆上方的散热风道4,散热风道4连接有散热风机5,散热风机5用于促进散热风道4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利用气流的流动性带走电器件工作释放的热量。本实施例中,散热风道4的进风口(未图示)设置在蒸箱的侧壁,进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未装配拦截构件6时,散热风道4通过设置在台面部分11的开口与台面部分11的上方的空间连通。在装配拦截构件6后,当拦截构件6处于伸出状态时,散热风道4通过拦截构件6与台面部分11的上方的空间连通。

本实施例中,台面部分11相对于主体部分的前表面突出形成台沿结构(未标示),该台沿结构具有面向地面的底表面,在对应于底表面的部分还设置有条形的通风口,该通风口用于连通散热风道4和室内空间,作为散热风道4的出风口111。本实施例中,当拦截构件6处于伸出状态时,该出风口111还可以进一步充当散热风道4的另一个进风口。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风机5采用贯流风机,散热风机5包括蜗壳51和设置于蜗壳51内的风轮52,风轮52的转轴与开口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平行。

参照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拦截构件6包括第一围壁62、第二围壁63和第五围壁66,第一围壁62和第二围壁63为平板结构,第五围壁66为弧形板结构,第一围壁62、第二围壁63和第五围壁66连接并构造出具有第二中空腔室61的、截面形状为扇形的结构,如图8中所示。将拦截构件6中远离其转轴的部分的外表面定义为第一外表面,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五围壁66的外表面为第一外表面,则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风口661和第二通风口662形成在第五围壁66上,第一通风口661和第二通风口662在拦截构件6的内部通过第二中空腔室61连通。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集成灶内的排烟风机13开启时,表明存在抽油烟需求,集成灶内的控制器控制拦截构件6绕其轴线顺时针旋转,使得第一通风口661突出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此时拦截构件6的第一围壁62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垂直,第五围壁66上的第一通风口661的出风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如图6中的朝向左上方偏转;与此同时,第五围壁66上的第二通风口662与蜗壳51的出口正对,第五围壁66的外表面与蜗壳51的出口抵接,从而由散热风道4、蜗壳51和拦截构件6组合构造出风幕风道,该风幕风道连通台面部分11以下的室内空间和台面部分11上方的空间,将蒸箱的散热风道4和散热风机5作为构成集成灶的油烟拦截组件的一部分,实现零部件的复用。在构造好风幕风道的同时,控制散热风机5(即风幕风机)的风轮52转动,在蜗壳51的进口处形成负压,进而促使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散热风道4的进风口进入风幕风道,并在散热风机5的作用下从拦截构件6的第一通风口661排出,由于第一通风口661的长条形结构,以及其出风方向朝向图6中的左上角倾斜,因而可以在第一通风口661处形成能够朝向进烟口31偏转的幕状气流,该幕状气流介于灶具2和站立在图5中的集成灶的右侧的用户之间,且即使在排烟风机13不工作的情形下,该幕状气流也会朝向机头3所在的方向偏转,进而自身即具备进入进烟口31的原动力,这样一来,在排烟风机13的作用下,幕状气流和拢烟板32一起将灶具2产生的油烟收拢至由二者构造出的拦截屏障之下,使得油烟可以顺利地、彻底地被吸至排烟通道12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使排烟风机13产生的原作用于风幕气流的部分吸力作用于含油烟的气流,使排烟风机13产生的吸力被充分地利用,进而使集成灶的油烟吸净率和吸油烟效率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

当烹饪完成停止产生油烟后,控制器控制排烟风机13和散热风机5停转,以及控制拦截构件6绕其转轴逆时针旋转,使得拦截构件6收回至散热风道4内,在拦截构件6处于收回状态时,形成在第一围壁62上的第二外表面与台面部分11的上表面齐平,将台面部分11的条形开口完全封堵,从而使集成灶整体的外观平整美观。

此外,在一些情形下仅蒸箱工作而灶具2不需要工作,此时仅存在为蒸箱散热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当拦截构件6处于第一通风口661收回至台面部分11的情形时,蜗壳51的出口与拦截构件6的第一通风口661正对,且与第五围壁66的第一外表面抵接,第五围壁66的第一外表面还与台沿结构的内底面抵接,从而组合散热风道4、蜗壳51和拦截构件6进一步构造出可单独用于散热的通道,从室内空间吸取的空气依次进入散热风道4-蜗壳51-第一中空腔室4后,从散热风道4的出风口111排至室内空间,满足蒸箱的单独散热需求,很好地实现了散热风道4和散热风机5的复用,在实现了提升集成灶的油烟吸净率和吸油烟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硬件配置,降低了资源消耗,降低了集成灶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排烟风机和散热风机停转可以存在先后顺序,也可以同步停转,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拦截构件还连接有驱动部件,如驱动电机、气动部件等等,进一步还可以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连接至驱动部件和拦截构件之间,可以是齿轮组、皮带轮、链轮等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3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