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

现有的新风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新风机没有加湿功能,该种新风机的功能少,市场竞争力较差;部分带有加湿功能的新风机能够实现加湿,但使用加湿功能后,新风机的出风口将产生冷凝水,该种新风机需要人工处理冷凝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包括外壳、新风机、加湿器和冷凝水回流件;

外壳上设有进风口、通风通道和出风口,进风口通过通风通道连通出风口;沿空气流动方向,新风机和加湿器依次设置在通风通道中,相应地,外壳、新风机和加湿器组成具有加湿功能的新风系统;

冷凝水回流件包括收集件、回流管和回流泵,收集件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并设位于出风口的下方,收集件的上方敞口并用于收集冷凝水,收集件的下方通过回流管连接加湿器,回流泵固定在回流管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或横式,相应地,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进风口、通风通道和出风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进风口、通风通道和出风口位于同一高度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壳包括若干个面板,面板依次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中空部分构造为所述通风通道,其中一个面板构造为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有连通新风机的所述进风口,其中一个面板构造为通风面板,通风面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若干个通风孔组成所述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通风通道内设有上下隔断和内外隔断,新风机放置在上下隔断上,内外隔断竖直设置并抵接于新风机,且内外隔断将通风通道分隔为内进风通道和外进风通道;

相应地,进风口包括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均位于上下隔断下方,且外进风口上依次设有通风板和过滤网;

相应地,冷凝水回流件还包括加水瓶,加水瓶放置在通风通道内并位于上下隔断下方,回流管包括排水管和入水管,排水管用于连通收集件和加水瓶,入水管用于连通收集件和加湿器,且回流泵固定在入水管上;

相应地,进风面板正对加水瓶的部分构造为可拆卸面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壳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控制面板,传感器固定在进风口上,控制面板嵌设在外壳上,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于新风机、加湿器、传感器和控制面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收集件构造为接水盒,接水盒固定在通风面板的内侧并位于出风口的下方;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收集件构造为集水槽,集水槽位于通风面板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外壳上下两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框架,通风面板的顶部通过面板底座连接于上框架,通风面板的底部通过底座卡子连接于下框架;通风面板的下部构造为所述集水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加湿器包括依次相连的水瓶、水传递棒和瓶盖,水瓶连接回流管,瓶盖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加湿震荡片。

有益效果:

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中,冷凝水回流件的设置不仅实现对冷凝水的收集,避免冷凝水淤积,也无需人工清理,还能够将冷凝水送回至加湿器中,从而为加湿器补水,实现冷凝水的复利用,减少了耗水量,提高了加湿器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风机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湿器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C-C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D-D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控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00、外壳;101、进风口;102、通风通道;103、出风口;104、进风面板;105、通风面板;106、上下隔断;107、内外隔断;108、内进风通道;109、外进风通道;110、内进风口;111、外进风口;112、通风板;113、过滤网;114、框架;200、新风机;300、加湿器;301、水瓶;302、水传递棒;303、瓶盖;304、加湿震荡片;400、冷凝水回流件;401、收集件;402、回流管;403、回流泵;404、加水瓶;405、排水管;406、入水管;500、控制模块;501、控制单元;502、传感器;50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00、新风机200、加湿器300和冷凝水回流件400;

外壳100上设有进风口101、通风通道102和出风口103,进风口101通过通风通道102连通出风口103;沿空气流动方向,新风机200和加湿器300依次设置在通风通道102中,相应地,外壳100、新风机200和加湿器300组成具有加湿功能的新风系统;

冷凝水回流件400包括收集件401、回流管402和回流泵403,收集件401固定在外壳100的内侧并设位于出风口103的下方,收集件401的上方敞口并用于收集冷凝水,收集件401的下方通过回流管402连接加湿器300,回流泵403固定在回流管402上。

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中,冷凝水回流件400的设置不仅实现对冷凝水的收集,避免冷凝水淤积,也无需人工清理,还能够将冷凝水送回至加湿器300中,从而为加湿器300补水,实现冷凝水的复利用,减少了耗水量,提高了加湿器300的使用时间。

其中,外壳100既用于连接外界,则外壳100可以根据安装环境的不同,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又为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中的其余部件提供了安装空间,以使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的外观更简洁。

对于经进风口101进入外壳100内的空气,通过新风机200进行杀菌、消毒、过滤等处理后,经出风口103排出,新风机200有效提高空气质量,使空气保持新鲜干净。

新风机200处理后的空气将沿通风通道102流向出风口103,空气经出风口103排出前将经过加湿器300,加湿器300能够产生水雾,空气能够带动水雾流动并经出风口103排出,以提高空气的含水量,实现补水,避免干燥。容易理解的,新风机200工作时,可以按需启动加湿器300。

现有设计中,出风口103设置在通风面板105上,通风面板105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若干个通风孔组成所述出风口103。加湿后的空气流经出风口103时,由于内外温差,将在出风口103处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几乎全部凝结在通风面板105的内侧,故冷凝水回流件400也设置在外壳100的内侧。具体来说,收集件401紧贴外壳100的内侧壁并位于出风口103的下方,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收集件401内,再启动回流泵403将收集的冷凝水泵送至加湿器300中,实现加湿器300的补水。

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可以安装在任意合适的位置,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或,连通室内和室外,进而将室外空气输入至室内。

工作时,启动新风机200来抽取空气,空气自进风口101进入并被新风机200处理,处理后的空气排出并沿通风通道102流向出风口103,进而排出外壳100。当需要加湿时,启动加湿器300即可。出风口103处产生的冷凝水将流入收集件401内,适时启动回流泵403,以使冷凝水沿回流管402流动至加湿器300内。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或横式,相应地,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进风口101、通风通道102和出风口10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进风口101、通风通道102和出风口103位于同一高度上。

顾名思义,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外壳100竖直放置,且优选进风口101、通风通道102和出风口10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反之,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外壳100横向放置。相应地,立式和横式由于布设形式不同,新风机200和加湿器300分别选择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以满足安装和使用要求。

进一步,以立式和横式为标准,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也分为两类,以适配于不同的安装环境和使用条件,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拓展了使用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若干个面板,面板依次相连并围成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中空部分构造为所述通风通道102,其中一个面板构造为进风面板104,进风面板104上设有连通新风机200的所述进风口101,其中一个面板构造为通风面板105,通风面板105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若干个通风孔组成所述出风口103。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一般情况下,筒状结构构造为圆筒状或方形筒,也可以构造为其他任意合适的形状。若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用于室内空气的循环,则进风面板104和通风面板105可以朝向任意合适的方向;反之,若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用于连通室内和室外,则进风面板104朝向室外并使得进风口101连通室外,通风面板105朝向室内并连通室内。

如图4-图8所示,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通风通道102内设有上下隔断106和内外隔断107,新风机200放置在上下隔断106上,内外隔断107竖直设置并抵接于新风机200,且内外隔断107将通风通道102分隔为内进风通道108和外进风通道109;

相应地,进风口101包括内进风口110和外进风口111,内进风口110和外进风口111均位于上下隔断106下方,且外进风口111上依次设有通风板112和过滤网113;

相应地,冷凝水回流件400还包括加水瓶404,加水瓶404放置在通风通道102内并位于上下隔断106下方,回流管402包括排水管405和入水管406,排水管405用于连通收集件401和加水瓶404,入水管406用于连通收集件401和加湿器300,且回流泵403固定在入水管406上;

相应地,进风面板104正对加水瓶404的部分构造为可拆卸面板。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上下隔断106和内外隔断107均构造为板状结构,其中,上下隔断106分隔通风通道102,上下隔断106的顶面用于承托新风机200,上下隔断106的底面与外壳100的下端之间构成放置空间,加水瓶404放置于该放置空间中,加水瓶404内的水体可以通过回流泵403泵送至加湿器300中。辅以进风面板104正对加水瓶404的部分构造为可拆卸面板,则使用者可以拆下该部分进风面板104,进而向加水瓶404内加注水体,达到为加湿器300补水的目的。基于此,一方面为加湿器300补水,延长加湿器300的使用时间,另一方面无需拆卸整个面板,降低了加湿器300补水的难度。

由于加水瓶404的设置,故配合立式的新风系统的冷凝水回流件400,相比较于横式,冷凝水能够及时流入加水瓶404中,收集件401的容积可以相对较小。

内外隔断107将通风通道102分隔为内进风通道108和外进风通道109,内进风通道108通过内进风口110连通室内,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外进风通道109通过外进风口111连通室外,以将室外空气输入室内。基于此,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所述新风冷凝水回流复利用装置既可以循环室内空气,也可以输送室外空气至室内,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工作模式多样,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其中,对于室外进气,由于室外空气的杂质含量相对较高,故外进风口111上设有通风板112和过滤网113,以初步净化空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100上设有控制模块500,控制模块500包括控制单元501、传感器502和控制面板503,传感器502固定在进风口101上,控制面板503嵌设在外壳100上,控制单元501分别电连接于新风机200、加湿器300、传感器502和控制面板503。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模块500实现立式新风系统的自动工作,具体来说,传感器502实时监控进入通风通道102内空气的质量,采集空气的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等信息并反馈至控制单元501,控制单元501对空气质量进行评定并决定是否启动新风机200。同时,传感器502还能够实时监控室内空气的湿度,当室内湿度过低时,传感器502反馈该信号至控制单元501,控制单元501启动加湿器300。

此外,通过控制面板503的设置,也方便使用者手动操作。容易理解的,控制模块500还可以通讯连接于终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平板和智能手表,以方便使用者远程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新风系统构造为立式时,收集件401构造为接水盒,接水盒固定在通风面板105的内侧并位于出风口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收集件401构造为集水槽,集水槽位于通风面板105下部。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在覆盖出风口103,确保冷凝水流入的基础上,接水盒和集水槽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此外,由于立式中包括了加水瓶404,接水盒内的冷凝水能够暂存于加水瓶404中,而集水槽直接通过回流管402连通加湿器300,则为了避免集水槽内的冷凝水溢出,横式中的回流泵403应及时开启,而立式中的回流泵403工作频率相对较低。

对于立式,其结构相对复杂,拆装整个面板的难度大,故通过加水瓶404同时实现了加湿器300补水。对于横式,虽然能够补充冷凝水,但是加湿器300长时间使用后还是需要补水,此时,考虑到横式的结构相对简单,拆下通风面板105,使用者手动加水即可。

如图1-图3所示,当新风系统构造为横式时,外壳100上下两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框架114,通风面板105的顶部通过面板底座连接于上框架,通风面板105的底部通过底座卡子连接于下框架;通风面板105的下部构造为所述集水槽。

基于上述设计方案,框架11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和结构,具体的,框架114包括但不限于门框和窗框。同时,考虑到横式的进风口101未安装通风板112和过滤网113,其结构相对简单,优选作为室内空气循环设备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器300包括依次相连的水瓶301、水传递棒302和瓶盖303,水瓶301连接回流管402,瓶盖303上设有连通外界的加湿震荡片304。基于上述设计方案,水瓶301用于存储水,水传递棒302用于输送水瓶301中的水至瓶盖303,瓶盖303处设有加湿震荡片304,加湿震荡片304将水雾化并排出。同时,水瓶301连接回流管402,以便于为水瓶301补充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利用冷凝水回流的抽油烟机主烟道清洁装置
  • 一种全新风空调排风与冷凝水冷能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0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