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候环境评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宜居”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村落人居环境进行微气候分析,通过量化方法确定生态宜居的气候适应性评价,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现有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大多围绕乡村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角度展开,还未从微气候舒适度角度对乡村宜居性加以评价。评价基础气象数据获取方面主要依赖现场测量和气象台站数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而很少使用更为容易获取的《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气候舒适度模拟结果方面主要依赖于所采用的软件设定的评价方式,如Phoenics输出结果为PMV-PPD,ENVI-met输出结果为PET,均与《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GB T27963-2011)》不同。此外,乡村聚落户外空间气候适宜性的改善应当结合其可达性加以区别对待,即高可达性区域应重点建设,低可达性区域一般处理,进而符合实用与经济双重原则,然而,现有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中还未结合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乡村聚落的基础数据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根据舒适度综合指数判断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客观、全面地反应乡村聚落微气候舒适度状况,有助于提出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建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乡村聚落的基础数据;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建立村落三维模型、得到所述乡村聚落的背景气象栅格数据;

以所述背景气象栅格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Phoenics软件处理所述村落三维模型,得到气温云图、风速云图和相对湿度云图;采用Sketch up软件的Shadow Analysis插件或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对所述村落三维模型进行日照模拟,得到日照时数云图;

将所述气温云图、所述风速云图、所述相对湿度云图和所述日照时数云图转化为带有空间属性信息的栅格图;

根据所述栅格图得到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所述相对湿度、所述平均风速和所述日照时数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

当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3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不舒适;当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3且小于5时,所述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较不舒适;当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5且小于6.5时,所述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比较舒适;当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6.5且小于7.5时,所述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舒适;当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7.5且小于9时,所述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非常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摄氏气温、所述相对湿度、所述平均风速和所述日照时数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根据所述温湿指数得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所述平均风速和所述日照时数计算风效指数,根据所述风效指数得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平均风速计算穿衣指数,根据所述穿衣指数得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和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计算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CC=0.6C

其中,CC为所述舒适度综合指数,C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根据所述温湿指数得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相对湿度计算所述温湿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THI=(1.8t+32)-0.55×(1-f)×(1.8t-26);

其中,THI为所述温湿指数,t为所述摄氏气温,f为所述相对湿度;

当所述温湿指数小于40,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40且小于45,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45且小于55,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55且小于60,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60且小于65,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65且小于70,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70且小于75,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75且小于80,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温湿指数大于等于80,所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1。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摄氏气温、所述平均风速和所述日照时数计算风效指数,根据所述风效指数得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摄氏气温、所述平均风速和所述日照时数计算所述风效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K为所述风效指数,v为所述平均风速,t为所述摄氏气温,s为所述日照时数;

当所述风效指数小于-100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1000且小于-80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800且小于-60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600且小于-30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300且小于-20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200且小于-5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50且小于8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80且小于16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风效指数大于等于160,所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1。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平均风速计算穿衣指数,根据所述穿衣指数得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根据所述摄氏气温和所述平均风速计算所述穿衣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ICL为所述穿衣指数,t为所述摄氏气温,H为人体代谢率的75%,取轻活动量下的代谢率,为87W/m

当所述穿衣指数小于0.1,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1且小于0.3,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3且小于0.5,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7,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7且小于1.3,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3且小于1.5,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5且小于1.8,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8且小于2.5,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所述穿衣指数大于等于2.5,所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1。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建立村落三维模型,包括: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空间形态数据,所述空间形态数据包括建筑轮廓、道路轮廓、水体轮廓、院落轮廓、公共空间轮廓和等高线;

采用所述Sketch up软件处理所述空间形态数据得到所述村落三维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得到所述乡村聚落的背景气象栅格数据,包括: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基础气象数据,所述基础气象数据包括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典型气象年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对所述典型气象年数据进行空间差值计算,得到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图,从所述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图提取所述背景气象栅格数据,所述背景气象栅格数据包括气温场栅格数据、地表温度场栅格数据、气压场栅格数据、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风速场栅格数据、风向栅格数据、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和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气温场栅格数据、所述地表温度场栅格数据和所述风速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将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气温订正到海平面气温,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气温场,将所述海平面气温场与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所述气温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T

将所述海平面气温场与所述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所述地表温度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T

将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风速订正到海平面风速,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风场,将所述海平面风场、所述DEM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所述风速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V′=V

其中,V’为距离地面高度Z处的风速,V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场栅格数据、所述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所述风向栅格数据、所述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和所述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将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气压订正到海平面气压,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气压场,将所述海平面气压场与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所述气压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P

在水平方向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在垂直方向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在所述垂直方向进行拟合,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RH为高度z处的相对湿度,RH

以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为中心创建泰森多边形,以所述泰森多边形范围划分风向范围,得到所述风向栅格数据;

以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直接辐射值为基础,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得到所述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

以所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散射辐射值为基础,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得到所述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通过乡村聚落的基础数据得到带有空间属性信息的栅格图;根据栅格图得到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根据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根据舒适度综合指数判断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规范评价方法和流程,可推广至全国;评价指标和改造重要性分级的可视化能够客观、全面地反应乡村聚落微气候舒适度状况,便于更直观地发现需要改造的范围及重要程度,且有助于基于微气候提出改善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建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气候适宜性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4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温湿指数分级。

图5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风效指数分级。

图6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穿衣指数分级。

图7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

图8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温湿指数分级。

图9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风效指数分级。

图10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穿衣指数分级。

图11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

图12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温湿指数分级。

图13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风效指数分级。

图14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穿衣指数分级。

图15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

图16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温湿指数分级。

图17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风效指数分级。

图18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穿衣指数分级。

图19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

图20为基于空间可达性的乡村聚落户外公共空间重要程度分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结合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包括:

S1:获取乡村聚落的基础数据;

S2:根据基础数据建立村落三维模型、得到乡村聚落的背景气象栅格数据;

S3:以背景气象栅格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Phoenics软件处理村落三维模型,得到气温云图、风速云图和相对湿度云图;采用Sketch up软件的Shadow Analysis插件或天正日照分析软件对村落三维模型进行日照模拟,得到日照时数云图;

S4:将气温云图、风速云图、相对湿度云图和日照时数云图转化为带有空间属性信息的栅格图;

S5:根据栅格图得到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

S6:根据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

S71:当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3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不舒适;

S72:当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3且小于5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较不舒适;

S73:当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5且小于6.5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比较舒适;

S74:当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6.5且小于7.5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舒适;

S75:当舒适度综合指数大于等于7.5且小于9时,乡村聚落微气候等级为非常舒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舒适度综合指数进行分级参照表1,如下:

表1.气候适应性分级标准表

当然,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划分,本发明提供的乡村聚落生态宜居气候适应性评价方法能够规范评价方法和流程,可推广至全国;评价指标和改造重要性分级的可视化能够客观、全面地反应乡村聚落微气候舒适度状况,便于更直观地发现需要改造的范围及重要程度,且有助于基于微气候提出改善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建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20,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框图,图3为本发明中气候适宜性评价方法流程图,图4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温湿指数分级,图5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风效指数分级,图6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穿衣指数分级,图7为白音爱里村春分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图8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温湿指数分级,图9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风效指数分级,图10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穿衣指数分级,图11为白音爱里村夏至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图12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温湿指数分级,图13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风效指数分级,图14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穿衣指数分级,图15为白音爱里村秋分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图16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温湿指数分级,图17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风效指数分级,图18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穿衣指数分级,图19为白音爱里村冬至日气候适应性综合评价,图20为基于空间可达性的乡村聚落户外公共空间重要程度分级图,根据摄氏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包括:

根据摄氏气温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根据温湿指数得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摄氏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风效指数,根据风效指数得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摄氏气温和平均风速计算穿衣指数,根据穿衣指数得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

根据温湿指数等级赋值、风效指数等级赋值和穿衣指数等级赋值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CC=0.6C

其中,CC为舒适度综合指数,C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乡村聚落为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哨街道白音爱里村为例,对乡村聚落的各个位置计算舒适度综合指数,对乡村聚落的各个位置进行等级划分,得到舒适度等级图,舒适度等级图包括春分日等级图、夏至日等级图、秋分日等级图和冬至日等级图。

春分日等级图参照图7,春分日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参照图4至图6;夏至日等级图参照图11,夏至日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参照图7至图10;秋分日等级图参照图15,秋分日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参照图12至图14;冬至日等级图参照图19,冬至日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参照图16至图18;根据春分日等级图、夏至日等级图、秋分日等级图和冬至日等级图统计出表2,如下:

表2.为白音爱里村气候适应性等级空间占比表(%)

对表2进行分析可知,得益于春季优良的背景气象条件,村落整体上都处于“舒适”范围内。

秋季舒适性略低于春季,“比较舒适”的范围占到88.88%,整体上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夏季“较不舒适”的空间占比为92.7%,主要集中在村落东部的狭长地带,此区域建筑密集,院落进深小,结合各分项舒适度指数可以看出,夏季不舒适的主要因素在于气温过高,以及通风不畅,应着重考虑遮阴和通风。

冬季“较不舒适”空间占比为72.94%,“不舒适”空间占比为27.06%,不舒适空间主要分布于村落较为开敞的公共空间内,结合各分项舒适度指数,可以看出,冬季“不舒适”主要是受寒风的影响,因此应考虑如何降低村落内部风速。

乡村聚落的基础数据包括空间形态数据,空间形态数据包括建筑轮廓、道路轮廓、水体轮廓、院落轮廓,公共空间轮廓,等高线等,具体格式为CAD,利用ArcGIS为平台转换CAD得到地理信息数据库,可实现图纸空间定位。运用UCL Depthmap软件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对乡村聚落进行空间可达性分析,并将乡村聚落空间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极不重要5级,如图20所示。

结合表2的分析结果和乡村聚落空间划分,可针对影响舒适度的因素提出改造提升建议,如表3所示:

表3.改造建议表

其中,●为强烈建议,◎为建议,○为可选建议,/为不建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摄氏气温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根据温湿指数得到温湿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根据摄氏气温和相对湿度计算温湿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THI=(1.8t+32)-0.55×(1-f)×(1.8t-26);

其中,THI为温湿指数,t为摄氏气温,f为相对湿度;

当温湿指数小于40,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40且小于45,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45且小于55,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55且小于60,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60且小于65,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65且小于70,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70且小于75,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75且小于80,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温湿指数大于等于80,温湿指数等级赋值为1。

根据摄氏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风效指数,根据风效指数得到风效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根据摄氏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风效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K为风效指数,v为平均风速,t为摄氏气温,s为日照时数;

当风效指数小于-100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1000且小于-80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800且小于-60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600且小于-30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300且小于-20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200且小于-5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50且小于8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80且小于16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风效指数大于等于160,风效指数等级赋值为1。

根据摄氏气温和平均风速计算穿衣指数,根据穿衣指数得到穿衣指数等级赋值,包括:

根据摄氏气温和平均风速计算穿衣指数,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ICL为穿衣指数,t为摄氏气温,H为人体代谢率的75%,一般取轻活动量下的代谢率,为87W/m

当穿衣指数小于0.1,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1;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1且小于0.3,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3且小于0.5,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5且小于0.7,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0.7且小于1.3,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9;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3且小于1.5,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7;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5且小于1.8,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5;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1.8且小于2.5,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3;当穿衣指数大于等于2.5,穿衣指数等级赋值为1。

可以理解的是,温湿指数等级赋值、风效指数等级赋值和穿衣指数等级赋值参照表4,当然,并不限于此,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分类等级的划分及赋值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制,表4如下:

表4.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分类等级及赋值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基础数据建立村落三维模型,包括:

基础数据包括空间形态数据,空间形态数据包括建筑轮廓、道路轮廓、水体轮廓、院落轮廓、公共空间轮廓和等高线;

采用Sketch up软件处理空间形态数据得到村落三维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空间形态数据并不限于此,空间形态数据可从通过实地调研、网络、公开发行出版物或相关管理部门获取,或由无人机航航拍后进一步人工解译获得,具体格式为CAD。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基础数据得到乡村聚落的背景气象栅格数据,包括:

基础数据包括基础气象数据,基础气象数据包括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典型气象年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对典型气象年数据进行空间差值计算,得到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图,从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图提取背景气象栅格数据,背景气象栅格数据包括气温场栅格数据、地表温度场栅格数据、气压场栅格数据、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风速场栅格数据、风向栅格数据、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和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基础气象数据采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中全省各气象站点的典型气象年数据,更容易获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温场栅格数据、地表温度场栅格数据和风速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将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气温订正到海平面气温,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气温场,将海平面气温场与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气温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T

将海平面气温场与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地表温度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T

将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风速订正到海平面风速,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风场,将海平面风场、DEM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风速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V′=V

其中,V’为距离地面高度Z处的风速,V

可以理解的是,风随高度的切变指数根据土地属性不同而有所区别,水域及未利用土地为0.1,草地为0.14,城乡工矿及居民地为0.16,耕地为0.2,林地为0.28。

气压场栅格数据、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风向栅格数据、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和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将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气压订正到海平面气压,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计算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海平面气压场,将海平面气压场与DEM数据进行栅格运算生成气压场栅格数据,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P

在水平方向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在垂直方向进行拟合得到相对湿度场栅格数据,在垂直方向进行拟合,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其中,RH为高度z处的相对湿度,RH

以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为中心创建泰森多边形,以泰森多边形范围划分风向范围,得到风向栅格数据;

以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直接辐射值为基础,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得到太阳直接辐射场栅格数据;

以乡村聚落所在省份的各气象站的散射辐射值为基础,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内插处理得到太阳散射辐射场栅格数据。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村镇宜居社区微气候环境评价方法
  • 一种提升城市气候宜居度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1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