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聚能锅架和灶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聚能锅架和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能锅架和灶具。

背景技术

聚能盘锅支架应用于燃气灶具上能提升燃气灶的热效率。首先是隔离冷空气作用。增加聚能圈锅支架后能阻止过多的外界空气通过对流和扩散作用进入火焰区,进而避免火焰温度和传热效率下降,使得在聚能圈与锅底之间形成一个高温燃烧区域与换热区域,可有效促进燃气的完全燃烧程度和高温烟气与锅底的热量传递。然后是提升换热强度。增加聚能圈锅支架后,烟气在聚能圈与锅底之间的有限截面通道内流动,有利于提高烟气冲刷锅体的速度,增大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烟气与锅体的传热。最后是增强热辐射。聚能圈锅支架通过吸收高温烟气向外界辐射散失的热量以提高自身温度,高温聚能圈再通过固定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形式,将热量传递给锅底,可以将烟气向外界散失的部分热量转化为锅体的有效吸热量

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文献CN219083192U公开了一种灶用隔热罩,上表面层是一个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内表面容易形成涡流,涡流的存在不仅会使部分高温烟气参与其中而减少与锅底的热交换,涡流的存在还会影响二次空气的流动,从而间接的降低了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减少烟气与锅底的换热。同时该聚能盘锅支架的上层保温层和下层保温层均是有缝隙的结构,容易有冷空气进入到聚能盘锅支架内部降低聚能盘锅支架的温度,降低聚能盘锅支锅的聚热及热辐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和/或其他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能锅架,所述聚能锅架包括分别呈环形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包括由内向外排列且分别呈环形的多个部段,每个所述部段具有不同形状的截面,以使每个所述部段分别在其对应位置处被构造成增加烟气流动的速度、湍流度和改变烟气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层板的内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的内端,所述第二层板的外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的外端,以围设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三层板的内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板的内端,所述第三层板的外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的外端,以围设形成第二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多个部段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第一部段、第二部段、第三部段和第四部段,所述第二层板的内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部段,所述第二层板的外端和所述第三层板的外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四部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部段的横截面呈圆弧状且向所述聚能锅架的轴心凸起,所述第一部段的高度在随其径向向外延伸时逐渐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部段的横截面呈倾斜的直线状,且由所述第一部段的外端向外延伸时高度逐渐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三部段的横截面呈波浪状且在垂直于所述聚能锅架的轴向的平面内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四部段的横截面呈倒置的“U”形状,且其靠近所述第三部段的一侧的侧壁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层板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四部段的外侧壁贴合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层板和所述第三层板的内周缘分别具有相互贴合的第二翻边和第三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和所述第三翻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部段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聚能锅架还包括等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层板的多个第一锅支架,多个所述第一锅支架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层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层板对应于所述第一锅支架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锅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部。

所述聚能锅架还包括等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三层板的多个第二锅支架,多个所述第二锅支架分别朝向所述第三层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层板对应于所述第二锅支架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锅支架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前述的聚能锅架以及灶具面板。所述灶具面板设置有燃烧孔,且在对应于燃烧孔的位置设置有盛液盘,所述聚能锅架的第二锅支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盛液盘。

本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聚能锅架通过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将高温热量向上辐射到聚能锅架的上表面,提升聚能锅架的上表面的温度,从而增强聚能锅架的高温热量辐射到锅底的强度,有利于提升热效率;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二腔体,起到隔离外界冷空气对聚能锅架的内侧表面的冷却作用,有利于提升聚能锅架的内侧表面的温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灶具的立体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灶具的分解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底座组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图3所示的底座组件的仰视图。

图5示出图4所示的底座组件和分火器组件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示出图4所示的底座组件和分火器组件的沿C-C线的剖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火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8示出图7所示的分火器组件的分火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9示出图7所示的分火器组件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聚能锅架的分解图。

图11示出图10所示的的聚能锅架沿第一锅支架剖开的剖视图。

图12示出图10所示的聚能锅架的第一层板的局部断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灶具面板;11、燃烧孔;12、盛液盘;2、灶具外壳;21、灶具内腔;3、底座组件;31、底座主体;311、支撑环;312、固定腿;3121、安装孔;3122、支撑凸点;32、喷嘴安装座;321、喷嘴;322、第一外环喷嘴座;323、第二外环喷嘴座;324、中心喷嘴座;325、定位柱;33、外环气道;331、第一气道;332、第二气道;333、第三气道;334、第四气道;34、中心气道;4、分火器组件;41、盲孔;42、定位环;43、分火器主体;431、外环混气腔;4311、混气腔主体;4312、混气段;43121、第一混气段;43122、第二混气段;43123、延伸面;4313、外环支撑柱;432、外环引射管;4321、第一引射管;4322、第二引射管;4323、斜面;433、中心混气腔;4331、中心支撑柱;434、中心引射管;435;空气通道;44、外环导气板;441、外环导气孔;442、外环凸耳;45、中心导气板;451、中心导气孔;452、中心凸耳;5、火盖组件;51、内火盖;52、外火盖;6、聚能锅架;61、第一层板;611、部段;6111、第一部段;6112、第二部段;6113、第三部段;6114、第四部段;612、第一定位孔;62、第二层板;621、第一翻边;622、第二翻边;63、第三层板;631、第三翻边;632、第二定位孔;64、第一腔体;65、第二腔体;66、第一锅支架;661、第一定位部;67、第二锅支架;671、第二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灶具。如图1和图2所示,该灶具可以包括灶具面板1、灶具外壳2、底座组件3、分火器组件4、火盖组件5和聚能锅架6。灶具面板1设置有燃烧孔11,且在对应于燃烧孔11的位置设置有环状的盛液盘12。灶具外壳2围设形成顶部开口且能够容纳底座组件3和至少一部分分火器组件4的灶具内腔21。灶具面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分火器组件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灶具内腔21的燃烧孔11,使得灶具面板1盖设在灶具外壳2的顶部开口处后,分火器组件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伸出燃烧孔11外。聚能锅架6设置于灶具面板1的上方且对应于分火器组件4的伸出燃烧孔11外的部分的外周,通过吸收高温烟气向外界辐射散失的热量以提高自身温度,再通过固定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形式,将热量传递给锅底,可以将烟气向外界散失的部分热量转化为锅体的有效吸热量。

根据底座组件3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至图6所示,该底座组件3可以包括底座主体31、至少三个喷嘴安装座32、以及分别设置于底座主体31的底部的外环气道33和中心气道34。底座主体31呈板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主体31被设置在与灶具面板1基本齐平的位置,从而在每个喷嘴安装座32分别连接于底座主体31的顶部时,可以由底座主体31的顶部垂直向远离底座主体31的一侧(图3中所示的垂直于底座主体31所在的水平面向上)延伸,从而使得安装在喷嘴安装座32的顶部的喷嘴321能够露出燃烧孔11外,实现上进风的目的。中心气道34平行于底座主体31所在的平面(图6所示的水平面)内延伸,并且中心气道34的进气端朝向底座主体31的一侧(图6所示的底座主体31的左侧),中心气道34的出气端与其中一个喷嘴安装座32连通,用于对中心火焰进行供气。外环气道33平行于底座主体31所在的平面(图5所示的水平面)内延伸,并且外环气道33的进气端朝向底座主体31的一侧(图5所示的底座主体31的右侧),外环气道33和除了与中心气道34连通的喷嘴安装座32外的其他喷嘴安装座32同时连通,用于对外环火焰进行供气。由底座主体31的下方向上沿底座主体31的轴向观看,外环气道33和中心气道34分别在底座主体31的投影有重叠部分,意思是外环气道33和中心气道34有交叉,为了避免将外环气道33和中心气道34连通,可以将外环气道33设置于距离底座主体31较近的位置,而中心气道34设置于距离底座主体31较远的位置,从而使得外环气道33与底座主体31的间距小于中心气道34与底座主体31的间距,从而可以将至少三个喷嘴安装座32设置在底座主体31的任意位置,同时将外环气道33的进气口和中心气道34的进气口对称设置于底座主体31的同一侧。

根据喷嘴安装座3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所示,底座主体31的形状呈矩形,且底座主体31对应于矩形的角部考虑安全性采用圆角设置。至少三个喷嘴安装座32包括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分别连接于底座主体31的顶部,且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分别设置于底座主体31的对角线的两个端部位置,从而在喷嘴321分别设置于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上时,两个喷嘴321的轴线能同轴或平行设置。例如,当两个喷嘴321的出气口沿该对角线相对设置时,两个喷嘴321的轴线同轴设置。而当两个喷嘴321的轴线都沿该底座主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时,两个喷嘴321的轴向平行设置。本实施例的两个喷嘴321的轴线平行且该两个喷嘴321的出气口的朝向优选为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同时设置,可以从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上设置两个喷嘴321同时进入到分火器组件4,有利于提高这两个喷嘴321的引射一次空气的能力,降低烟气中CO含量,提升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至少三个喷嘴安装座32还包括中心喷嘴座324,该中心喷嘴座324同样安装于底座主体31的顶部。安装在该中心喷嘴座324上的喷嘴321的轴线与安装于第二外环喷嘴座323的喷嘴321的轴线平行,并且中心喷嘴座324上的喷嘴321的出气口与第二外环喷嘴座323上的喷嘴321的出气口的朝向同向设置,从而中心喷嘴座324上的喷嘴321的出气口与第一外环喷嘴座322上的喷嘴321的出气口的朝向朝相反的方向设置。

为了能将底座主体31与分火器组件4在周向上进行预定位或限位,防止分火器主体43与底座主体31在周向上发生偏移,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325。对应地,分火器组件4上设置有与定位柱325相匹配的盲孔41。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柱325也可以设置在中心喷嘴座324上,并且在分火器组件4上对应于中心喷嘴座324的位置设置于定位柱325匹配的盲孔41。

根据外环气道33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外环气道33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气道331和第二气道332,第二气道332连通于第一气道331的出气口,第一气道331的远离第二气道332的端部(图5所示的第一气道331的进气口所在的端部)向上(图5所示的底座主体31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第三气道333,第三气道333的出气端与第一外环喷嘴座322连通。第二气道332远离第一气道331的端部(图5所示的第二气道332的出气口所在的端部)向上(图5所示的底座主体31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第四气道334,第四气道334的出气端与第二外环喷嘴座323连通。这样,通过外环气道33将处于对角线的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连通,从外环气道33的进气口进入外环气道33的气体的一部分经由第一气道331和第三气道333进入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另一部分经由第一气道331、第二气道332和第四气道334进入第二外环喷嘴座323。

进一步地,第一气道331和第二气道332分别呈直线段,且第一气道331和第二气道332呈钝角布置,可以减少燃气经过第一气道331和第二气道332的连接处的转弯流道时的阻力损失,提升燃气压力,减小热负荷的衰减。

上述实施例中,中心气道34呈直线段且其进气端与第一气道331的进气端设置于底座主体31的周缘的同一侧(图4所示的底座主体31的左侧),方便将中心气道34的进气端和外环气道33的进气端同时连接于旋塞阀。这样,第一气道331沿底座主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后,通过第二气道332与中心气道34在底座主体31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从而通过第二气道332由位于中心气道34左侧的第一喷嘴安装座32的对应位置处延伸至位于中心喷嘴座324左侧的第二喷嘴安装座32的对应位置处。

继续参考图5,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定位柱325和盲孔41相配合,在底座主体31的顶部中间向外(图6所示的底座主体31的顶部上方)凸起设置有支撑环311,而在分火器组件4上设置有与支撑环311匹配的定位环42,通过将定位环42套接在支撑环311的外周(也可以是支撑环311套接于定位环42的外周)相适配,从而将分火器组件4设置在底座主体31的上方,三个喷嘴321的出气口分别对应于第一外环引射管432、第二外环引射管432和内环引射管。

为了将底座主体31稳定的固定在灶具外壳2上,沿底座主体31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腿312,固定腿312被配置成螺栓穿过固定腿312上的安装孔3121后能将底座主体31固定于灶具外壳2或连接于灶具外壳2的支架上。每个固定腿312向远离底座主体31的一侧凸起设置有多个支撑凸点3122,该多个支撑凸点3122的高度为1mm至2mm,通过减少固定腿312与灶具外壳2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少高温热量通过固定腿312传导到灶具外壳2上,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

根据分火器组件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至图9所示,分火器组件4包括分火器主体43、外环导气板44和中心导气板45。分火器主体43包括外环混气腔431、对应于外环混气腔431的至少两个外环引射管432、中心混气腔433以及对应于中心混气腔433的中心引射管434。外环混气腔431包括呈环状的混气腔主体4311和分别沿混气腔主体4311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混气段4312,每个混气段4312的顶部分别与混气腔主体4311连通,每个混气段4312的侧壁连通一个外环引射管432的出气端。每个外环引射管432均由对应的混气段4312向混气腔主体4311的内侧延伸,且一个外环引射管432的进气口对应于安装在第一外环喷嘴座322的喷嘴321的出气口,另一个外环引射管432的进气口对应于安装在第二外环喷嘴座323的喷嘴321的出气口。喷嘴321与外环引射管432之间还设置有供空气流入的间隙,使得燃气在由喷嘴321引射进入外环引射管432时能通过负压作用吸入空气一起进入外环引射管432进行混合。通过两个外环引射管432同时引入燃气和空气,可以提高外环混气腔431的引射一次空气的能力,从而解决外环火负荷增加,烟气中CO含量超标的问题。中心混气腔433同轴设置于外环混气腔431的中心,可以理解的是,外环引射管432在向混气腔主体4311的内侧延伸时,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外环引射管432与中心混气腔433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但外环引射管432和中心混气腔433并不连通。中心引射管434的出气端连通中心混气腔433,中心引射管434的进气端对应于安装在中心喷嘴座324上的喷嘴321的出气口,该喷嘴321同样可以通过负压作用在中心引射管434与喷嘴321之间的间隙处带入空气进入中心引射管434与燃气混合。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至少两个混气段4312包括第一混气段43121和第二混气段43122。对应地,至少两个外环引射管432包括第一引射管4321和第二引射管4322。第一引射管4321与第一混气段43121的侧壁连通,第二引射管4322与第二混气段43122的侧壁连通,使得燃气混合空气后分别进入第一混气段43121和第二混气段43122,并分别沿分火器主体43的周向逐渐向上流动进入混气腔主体4311。进一步地,第一引射管4321和第二引射管4322平行于中心引射管434,并且,第一引射管4321和第二引射管4322对称设置于中心混气腔433的两侧。三个引射管平行设置于分火器主体43的底部,尽可能减少引射管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引射一次空气的能力。

根据混气段431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混气段4312的底部具有延伸面43123,延伸面43123的仰角设置在25°至30°之间。该延伸面43123由外环引射管432的底部倾斜向上延伸至外环混气腔431的底部,而外环混气腔431的底部呈平面。经由外环引射管432进入混气段4312的混合气体沿延伸面43123改变流动方向后在混气段4312内进一步混合,并沿延伸面43123流动至外环混气腔431的平面部分,可以减小混合气体对分火器主体43的撞击而产生紊流。进一步地,混气段43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截面逐渐减小,可以提升混合气体的流速,防止压力的变化引起回火现象。

根据外环引射管43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引射管4321的进气端和第二引射管4322的进气端相对于中心混气腔433呈中心对称设置,从而在将分火器主体43连接于底座主体31上时,第一引射管4321的进气端可以对应第一外环喷嘴座322上的喷嘴321,同时第二引射管4322的进气端可以对应第二外环喷嘴座323上的喷嘴321。

上述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8和图9,第一引射管4321和外环混气腔431之间、第二引射管4322和外环混气腔431之间分别设置有空气通道435。该空气通道435的作用是空气可以沿空气通道435流入中心混气腔433的顶部外周处,为中心火焰的燃烧提供二次空气补充。进一步地,第一引射管4321和第二引射管4322分别靠近外环混气腔431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斜面4323,该斜面4323的仰角是45°至60°。有益于二次空气沿着倾斜向上的角度向上流动,阻力减少,可有效的提升二次空气的供给量,燃烧更充分。

根据中心引射管43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中心引射管434的出气端穿过中心混气腔433后延伸至中心混气腔433的中心位置,从而通过延长中心引射管434的长度,提升该中心引射管434的引射能力,提升一次空气的引射系数,使得中心混气腔433的混合气体燃烧更加充分。

针对分火器主体43与底座主体31的配合,分火器主体43在中心混气腔433的底部设置有向底部(分火器主体43的下侧)凸起的定位环42,用于与底座主体31的顶部向上凸起的支撑环311相配合。并且,在外环混气腔43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盲孔41,该盲孔41与第一外环喷嘴座322和第二外环喷嘴座323上分别设置的定位柱325相匹配。

根据外环导气板4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外环导气板44设置于外环混气腔431内,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带外环导气孔441的外环凸耳442。外环凸耳442设置于混气段4312与外环引射管432的连接处。例如,第一引射管4321和第一混气段43121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外环凸耳442,第二引射管4322和第二混气段43122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外环凸耳442,通过外环凸耳442上的多个外环导气孔441,小部分混合气体由外环导气孔441流出,有利于提升外环火焰的均匀性。

具体地,外环导气板44沿外环混气腔431的内侧壁向外延伸至覆盖外环混气腔43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外环导气板44的宽度为大致5mm,而外环凸耳442的宽度表现为外环导气板44的宽度的两倍。所述外环混气腔431的底部等间隔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外环导气板44的多个外环支撑柱4313。

根据中心导气板45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所示,中心导气板45设置于中心混气腔433内,且具有带中心导气孔451的中心凸耳452。中心凸耳452设置于中心引射管434的出气端处。通过中心凸耳452上的多个中心导气孔451,小部分混合气体由中心导气孔451流出,有利于提升中心火焰的均匀性。

具体地,中心导气板45沿中心混气腔433的外侧壁向内延伸至覆盖所述中心混气腔433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中心导气板45的宽度大致为3mm至5mm,而中心凸耳452的宽度表现为中心导气板45的宽度的两倍。所述中心混气腔433的底部等间隔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中心导气板45的多个中心支撑柱4331。

根据火盖组件5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火盖组件5包括内火盖51和外火盖52,其中内火盖51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内火孔且盖设于中心混气腔433的顶部,外火盖52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外火孔且盖设于外环混气腔431的顶部。本实施例为常规设置,此处不在赘述。

根据聚能锅架6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聚能锅架6包括分别呈环形的第一层板61、第二层板62和第三层板63。第一层板61基本上沿聚能锅架6的径向延伸并包括分别呈环形的多个部段611,多个部段611也沿聚能锅架6的径向由内向外排列。每个部段611都具有与其他部段611不同形状的截面。例如多个部段611的截面分别呈不同的直线状、弧形状或圆弧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改变在该位置时增加烟气流动的速度、湍流度和改变烟气流动的方向。第二层板62的内端连接于第一层板61的内端,第二层板62的外端连接于第一层板61的外端,从而在第一层板61和第二层板62之间围设形成作为上层空气保温夹层的第一腔体64。该第一腔体64的高度大约在2.5mm至3mm之间,可以将高温热量向上辐射到聚能锅架6的上表面(即第一层板61的上表面),提升聚能锅架6靠近锅具一侧表面的温度,从而增强聚能锅架6的高温热量能够辐射到锅具底部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热效率。第三层板63的内端连接于第二层板62的内端,第三层板63的外端连接于第一层板61的外端,从而在第二层板62和第三层板63之间围设形成作为下层空气保温夹层的第二腔体65。该第二腔体65的高度大约在30mm左右,能够隔离聚能锅架6的外周的外界冷空气对聚能锅架6的内周表面的冷却作用,有利于提升聚能锅架6的内周表面的温度。

根据多个部段611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多个部段61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的第一部段6111、第二部段6112、第三部段6113和第四部段6114。第一部段6111、第二部段6112、第三部段6113和第四部段6114分别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呈现不同的截面,以发挥在相对应的位置发挥相对应的作用。对应于第一部段6111和第四部段6114所处的位置,第二层板62的内端连接于第一部段6111的内侧,第二层板62的外端和第三层板63的外端分别连接于第四部段6114的外端。

根据第一部段6111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继续参考图12,第一部段6111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并且圆弧状的第一部段6111向聚能锅架6的轴心凸起设置,第一部段6111的高度随其径向向外延伸时逐渐升高。该第一部段6111的弧形半径大约在70mm至90mm之间,避免在现有技术的凹形聚能盘中出现的涡流现象,从而避免了部分高温烟气进入涡流而减少与锅具底部的热交换,并且还增加了二次空气的流动,增加了高温烟气的流动速度,增加了高温烟气和锅具底部的换热。

根据第二部段611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继续参考图12,第二部段6112的横截面呈倾斜的直线状,且由第一部段6111的外端向外延伸时高度逐渐升高,从而将更多的热量反射至锅具底部。

由于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换热时会形成一层热边界层,热边界层的存在加大了高温烟气与锅具底部之前的换热阻力,减少了烟气与锅底之前的换热量。为了破坏这一层热边界层,如图12所示,在聚能锅架6的排烟口处(第三部段6113所处的位置)将第三部段6113的横截面设置为波浪状,且第三部段6113在垂直于聚能锅架6的轴向的平面(如图12所示的水平面)内延伸。由第三部段6113的横截面观看,波浪状的横截面上的波纹数量是5个至10个,每个波纹的高度为5mm至10mm。当燃烧烟气经过第三部段6113时会发生剧烈的扰动,从而增加烟气流动的湍流度,破坏高温烟气与锅底之间形成的热边界层,提高5%左右的热效率。

由于还有一定温度的高温烟气从第三部段6113进行换热后,一部分高温烟气呈水平方向向内沿着锅具底部流出,一部分沿着锅具侧面的边缘向上流动,进一步与锅具进行热交换,还有大部分高温烟气沿水平方向向外进入到空气中,造成高温烟气的损失。为了减少沿水平方向向外流动的高温烟气损失,如图12所示,在第三部段6113的外周设置第四部段6114。第四部段6114的横截面呈倒置的“U”形状,且其靠近第三部段6113的一侧(图12所示的第四部段6114的内侧)的侧壁倾斜延伸,从而可以改变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使得更多的高温烟气可以沿锅具侧面的边缘向上流动,提高换热效率。第四部段6114的高度约为5mm,宽度约为5mm。

关于第一层板61和第二层板62之间更加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11所示,第二层板62的外周缘设置有第一翻边621,第一翻边621与第四部段6114的外侧壁贴合固定,优选为通过点焊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关于第二层板62和第三层板63分别与第一层板61之间的更加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11所示,第二层板62和第三层板63的内周缘分别具有相互贴合的第二翻边622和第三翻边631,第二翻边622和第三翻边631分别与所述第一部段6111固定,优选为通过点焊焊接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聚能锅架6还包括多个第一锅支架66和多个第二锅支架67。多个第一锅支架66等间隔环设于第一层板61上,且分别朝向第一层板61的远离第二层板62的一侧(图11所示的第一层板61的上方)延伸,以将锅具支撑在聚能锅架6上,并且在锅具的底部与聚能锅架6之间形成供高温烟气流动的间隙。多个第二锅支架67等间隔环设于第三层板63,并且分别朝向第三层板63远离第二层板62的一侧(图11所示的第三层板63的下方)延伸,从而将聚能锅架6连同锅具一起支承于灶具面板1上。尤其是在灶具面板1的燃烧孔11处设置有盛液盘12时,可以通过第二锅支架67将聚能锅架6连同锅具一起支承于盛液盘12上,从而间接地将聚能锅架6和锅具一起支承于灶具面板1上。分体式设置的第一锅支架66和第二锅支架67,防止聚能锅架6的第一锅支架66的高温热量传导到第二锅支架67上造成热量损失。同时第一锅支架66和第二锅支架67的数量均为四个,且第一锅支架66和第二锅支架67的厚度均为3.5mm左右,减薄第一锅支架66和第二锅支架67所使用的材料厚度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及减少热量损失。

具体地,第一层板61对应于第一锅支架6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孔612,第一锅支架66的底部设置有有第一定位孔612,第一锅支架66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612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部661,第一定位部661插接于第一定位孔612后进行焊接固定。第三层板63对应于第二锅支架6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孔632,第二锅支架67的中间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632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671,第二定位部671插接于第二定位孔632后进行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