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肽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制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青春期前不发病,绝经后异位病灶可逐渐萎缩退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是其主要症状。病变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组织和器官,以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最常见,也可发生于腹腔、胸腔、四肢等处。临床实践显示,患者多呈现渐进性加重的盆腔纤维化、粘连、疼痛及不孕(约30~50%的EMS患者继发不孕),以致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乃至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虽然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研究,目前对于EMS的发病机制仍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药物和手术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但是复发仍是一个令业内困惑的问题。因此,深入解析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将为业内更好的理解这种疾病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奠定基础,对提高妇女健康素质和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子宫内膜的经血逆流学说是最为人们所公认的学说,然而,经血逆流发生在大多数妇女的月经周期中,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S;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内在异常与EMS相关,包括基因异常表达,内膜对激素的反应,增高的神经密度以及氧化应激;在正常的情况下,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所清除了,而在EMS患者的盆腹腔内,局部的免疫微环境很可能发生了改变,免疫细胞功能异常不仅不能够有效的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甚至帮助其在异位种植、生长;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EMS患者盆腹腔局部免疫微环境异常在EMS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异位灶中各种免疫细胞以及产生的细胞因子。

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疗法主要是采用药物来对抗或抑制卵巢的周期性内分泌刺激。最初是用睾丸酮类的雄性激素,因副作用较大,而且效力亦不够强,已逐渐摒弃不用。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假孕疗法及假绝经疗法。

(1)假孕疗法用孕激素类药物,以更大的剂量不间断地长期服用,使得月经停止来潮,子宫内膜及异位的子宫内膜在药物作用下发生类似妊娠的反应,所以又叫假孕疗法。用于这种疗法的药物很多,并且还在发展,口服的主要有安宫黄体酮、普维拉、内美通等,肌注的有己酸孕酮。这种疗法至少要持续六个月,才可以使异位内膜停止活动,最后发生萎缩,从而产生疗效。

(2)假绝经疗法丹那唑是一种雄激素的衍生物,效果较好,但有比较大的副作用。目前广泛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常用的叫戈舍瑞林,它主要是能非常强烈地抑制卵巢的功能,使其几乎完全失去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且由于这种药物是一种长效缓释制剂,只需一个月皮下注射一次,非常方便。这类药物能使子宫内膜产生类似绝经妇女内膜萎缩的现象,故称假绝经疗法。

从上述已知的药物治疗方法来看,其主要使用雄激素或者是孕激素类药物,部分患者对于激素类药物存在明显的抵抗情绪。申请人在前期工作中,发现多肽Met-Trp-Trp-His-His-Met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该项研究成果已申请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05265X)。作为上述工作的延续,申请人进一步发现多肽不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出人意料的,多肽Met-Trp-Trp-His-His-Met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较好的疗效。本发明正是基于本申请人的上述出人意料的发现得以完成的。

发明内容

为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本发明提供多肽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多肽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是与SEQ ID NO.1的序列相比缺少、替换其中任意一个氨基酸或者是增加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用于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腹痛和/或月经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为注射制剂,如液体注射制剂或冻干粉针剂型。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其含有多肽作为活性成分,所述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是与SEQ ID NO.1的序列相比缺少、替换其中任意一个氨基酸或者是增加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注射剂,其含有多肽作为活性成分,所述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是与SEQ ID NO.1的序列相比缺少、替换其中任意一个氨基酸或者是增加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地,所述多肽为唯一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多肽Met-Trp-Trp-His-His-Met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适合于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腹痛和/或月经异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均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

实施例1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当中,临床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获取有限,因此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非常必要。发明人选用45只雌性成熟的SPF级SD大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经鉴定有30只SD大鼠造模成功,成功率为67.7%。具体的动物实验步骤(参考CN102988401A)如下:

(1)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中心获得45只性成熟的SPF级健康未交配雌性SD大鼠;

(2)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

(3)常规消毒后取大鼠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1cm做一约3cm的纵切口;

(4)进腹腔后在膀胱背侧找到子宫;

(5)游离右侧子宫,近端离子宫角约1cm处结扎,远端离卵巢约1cm处结扎;

(6)切除结扎线中间的子宫组织,迅速置于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剪取5mm×5mm大小的子宫内膜组织(含肌层)三块;

取内膜组织一块,用40号的可吸收线以内膜面贴于左侧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上,并且四角缝合;

再取内膜组织一块,用40号的可吸收线以内膜面贴于右侧腹壁上,并且四角缝合;

(7)缝合腹直肌切口,并向腹腔滴入40万U/只注射用青霉素钠;

(8)在腹壁切口右侧,于腹肌的皮下筋膜层之间打一隧道,以正好能植入另一块子宫内膜组织为宜。取最后一块子宫内膜组织平整的植入右侧隧道底部,使内膜面紧贴腹肌;

(9)剩余子宫组织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10)常规关腹;

(11)术后每只大鼠腹腔注射4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预防感染,连续3天;

(12)术后第5天开始,每只SD大鼠每5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一次(0.1mg/kg),连续3次;

(13)清洁环境饲养,4周后剖腹观察移植内膜组织生长情况。

(14)观察到移植后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良好,体积明显增大,呈隆起透亮的小囊状,内部充满积液,表面血管清晰可见。形态学检查可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体及间质细胞生长,并有分泌活动以及陈旧性出血。根据该标准,45只大鼠中经过鉴定有30只建模成功,建模成功率为67.7%。

实施例2

检验多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

使用的药物:

孕三烯酮:由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的孕三烯酮胶囊,用生理盐水溶解。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多肽:由上海生工合成并测序,所述多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μg/kg。

实验步骤:

将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10只,阳性对照组(孕三烯酮灌服组,每日0.5mg/kg)10只,多肽注射组(每日10ml/kg)10只。对照组的生理盐水用量与多肽注射组使用的药物体积相同,连续4周。

4周后再次剖腹,取相应部位的异位内膜组织,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

病理结果判读标准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生长状态良好,间质比较多,可见多个腺体;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生长状态欠佳,间质明显减少,可见12个扩张的腺腔;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间质少(只有++的1/2左右),只有1个扩张的腺腔;

表示未见明显内膜组织,腺体消失。

结果

将生理盐水组(第1组)、孕三烯酮组(第2组)和ATP灌服组(第3组)中的效果+++、++、+、分别评分为3、2、1、0。然后记录每组中平均评分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见,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多肽注射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肽注射组异位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上述实验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多肽注射组的治疗效果甚至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孕三烯酮。

实施例3临床试验

1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的规定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EM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下诊断标准:

①渐进性痛经;

②经期少腹、腰骶部坠胀,渐进性加剧;

③周期性肛门坠痛;

④后穹隆、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

⑤卵巢巧克力囊肿;

⑥盆腔有内异灶。

有①、②、③和④、⑤、⑥中各1项,两项共存时为临床诊断。并符合中医湿热瘀阻症:下腹疼痛,经行腹痛加剧,或灼热感,月经先期或淋漓,或低热,腰部坠胀或疼痛,带下色黄,舌边瘀点,脉滑。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EM诊断标准;

(2)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剔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误纳入的病例;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用本研究方案治疗的病例;非疗效原因及不良反应而试验中途停止的脱落病例;加用其他药物者;资料不全不能统计者。

1.5终止和撤除临床试验标准:在试验中出现其他疾病,影响试验进行者;不可预见的其他情况。

2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如下所述的药物:患者每日按照如下剂量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注射5ml(多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μg/kg),2个月为一个疗程,经期停用,用药一个疗程后,20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周期第1d相同的时间空腹采样,并记录其治疗效果。

对照组给予如下所述的药物: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丹那唑药物,每次200mg,每天2次,总量1天不超过800mg,连续3个月为1疗程。20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周期第1d相同的时间空腹采样,并记录其治疗效果

2.2评分标准

(1)腹痛:腹痛消失,0分;偶有腹痛,2分;经常出现腹痛,4分;腹痛持续存在,影响工作,6分。

(2)月经异常:月经异常消失,0分;偶尔出现月经异常,2分;经常出现月经异常,4分;月经异常持续存在,6分。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填写统一的症状表格,排除心理障碍者(忧郁、精神分裂症等)。采用记分法前后对照,判断其对痛经的疗效。

2.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积分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痊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大于95%,腹痛等症状消失;

显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70%~95%,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30%~70%,腹痛等症状有所缓解;

无效:治疗后积分值下降小于30%,腹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3结果

3.1总疗效

治疗结果为,治疗组2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

4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多肽注射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药物作用时间快,具有很好的疗效。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相关技术
  • 多肽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 短肽Asp-His-Tyr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322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