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照明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在此大环境下,在家居或商业照明领域出现一种新的灯具,能够模拟天空照射状态的天空灯,也称为蓝天灯、青空灯。这种模拟天空的灯具主要体现在能够模拟天空的视觉效果。

现有的利用瑞丽散射原理的天空灯,光源一般设置在相较于散射板倾斜40°至45°的位置,使得光源发出的光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投射到采用瑞丽散射效应制成的散射板上,为了让光均匀的投射到瑞丽散射板上,光源与瑞丽散射板的距离大,导致天空灯整体的厚度偏厚,对主流的安装环境不友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出光口;

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发出照明光线;

匀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用于对所述照明光线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均匀光线;

散射镜,设置在所述出光口处,所述散射镜上设置有镀膜层,所述均匀光线投射至所述散射镜上,并经所述镀膜层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

其中,所述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所述散射镜方向的厚度在5mm至160mm之间。

本公开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光源、匀光部件及散射镜,壳体上形成有出光口,光源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发出照明光线,照明光线通过出光口向外出射,匀光部件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用于对照明光线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均匀光线,以避免照明装置出现照明不均匀的问题,保证照明效果。散射镜设置在出光口处,散射镜上设置有镀膜层,照明光线经匀光处理后形成的均匀光线投射至散射镜上,并经镀膜层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具体地第一预设光色可以为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的光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相较于现有的采用瑞利散射效应制成的照明装置来说,光源无需倾斜照射,也无需为了保证光源倾斜照射状态下的均匀出光效果而增大光源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只需保证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经匀光部件均匀处理后形成的均匀光线能够照射到散射镜上,即可通过散射镜上设置的镀膜层将照明光线滤析出预设色光,从而实现模拟天空的状态,如此设置,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方向的厚度可以设置在5mm至160mm之间,照明装置的厚度较薄,使得照明装置的外形更加规整与美观,便于安装,避免了由于安装高度不足而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所述散射镜方向的厚度在10mm至60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所述散射镜方向的厚度在20mm至40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射镜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光源设置;

所述镀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镀膜层被配置为对第一预设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在所述光源开启时,所述均匀光线入射所述第一表面并经所述镀膜层滤析出所述第一预设光色,所述第一预设光色经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还被配置为对第二预设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在所述光源关闭时,外部光线入射所述第一表面并经所述镀膜层反射截止后形成第二预设光色,所述第二预设光色经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出射;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波段和所述第二预设波段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形成为光滑表面,以使所述散射镜在所述光源关闭状态下呈现镜面视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光源采用直下式背光方式向所述散射镜出射照射光线;

所述匀光部件包括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罩设在所述光源上并与所述光源贴合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照明光线经所述菲涅尔透镜扩散后向所述散射镜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光部件还包括出光板,所述出光板设置在所述出光口处,并位于所述散射镜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且所述出光板与所述散射镜平行设置;

所述出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背向所述散射镜设置,所述第四表面朝向所述散射镜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所述照明光线经由所述菲涅尔透镜后入射至所述第三表面并经所述第四表面出射,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所述照明光线经由所述菲涅尔透镜后经所述第三表面反射至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上,并经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反射和/或散射后再次入射至所述第三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散射槽,所述散射槽呈阶梯状,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所述照明光线经由所述菲涅尔透镜后经所述第三表面反射至所述散射槽上,并经所述散射槽散射后以多个角度再次入射至所述第三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灯板及分散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发光元件;

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发光元件距所述出光板的距离的比值在预设比值范围内,且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光密度值在20至2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固定架,所述外壳形成为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外壳的敞口形成为所述出光口,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敞口处;

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所述散射镜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侧部,所述光源采用侧入式背光方式向所述散射镜出射照射光线;

所述匀光部件包括导光器件和反射板,所述导光器件和所述反射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散射镜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

其中,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器件的侧部对应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照明光线经所述导光器件及所述反射板反射后朝向所述散射镜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表面与第六表面,所述第五表面背向所述散射镜设置,所述第六表面朝向所述散射镜设置;

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所述照明光线经由所述导光器件的侧部入射至所述第五表面并经所述第五表面反射后经所述第六表面出射,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所述照明光线经由所述导光器件的侧部入射至所述第六表面并经所述第六表面反射至所述反射板上,经所述反射板反射后经所述第六表面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匀光部件还包括出光板,所述出光板设置在所述散射镜朝向所述导光器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散射镜平行设置;

所述出光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背向所述散射镜设置,所述第四表面朝向所述散射镜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所述照明光线经所述导光器件及所述反射板反射后,入射至所述第三表面并经所述第四表面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周缘处,所述散射镜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背板平行设置,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导光器件依次设置在所述背板和所述散射镜之间,所述光源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并与所述导光器件的侧部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所述反射板、所述导光器件、所述出光板和所述散射镜依次贴合设置。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射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光线传播路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出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散射槽;12、外壳;13、固定架;14、背板;2、光源;3、匀光部件;31、菲涅尔透镜;32、出光板;321、第三表面;322、第四表面;33、导光器件;331、第五表面;332、第六表面;34、反射板;4、散射镜;41、第一表面;42、第二表面;43、镀膜层;5、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照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1、光源2、匀光部件3及散射镜4。

其中,壳体1上形成有出光口,光源2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发出照明光线,照明光线通过出光口向外出射,匀光部件3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照明光线的传输光路上,用于对照明光线进行匀光处理以形成均匀光线,以避免照明装置出现照明不均匀的问题,保证照明效果。

散射镜4设置在出光口处,散射镜4上设置有镀膜层43,照明光线经匀光处理后形成的均匀光线投射至散射镜4上,并经镀膜层43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具体地第一预设光色可以为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的光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相较于现有的采用瑞利散射效应制成的照明装置来说,结构简单、照明稳定性更高。

具体地,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在5mm至160mm之间,也即,设置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160mm,如此设置,既避免照明装置的厚度过厚(大于160mm),导致照明装置对安装空间的需求大,对主流的安装环境不友好的问题,又避免照明装置的厚度过小(小于5mm),导致对照明装置各组成部件的厚度尺寸要求苛刻,造成加工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也即,使得照明装置在满足经济性的同时,保证照明装置的厚度较薄,便于安装。此外,照明装置的厚度较薄,壳体1也无需设计成倾斜的不规则形状,使得照明装置的外形更加规整与美观,便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采用瑞利散射效应制成的照明装置,光源一般设置在相较于散射板倾斜40°至45°的位置,使得光源发出的光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投射到采用瑞丽散射效应制成的散射板上。以散射板水平放置为例,光源设置在散射板的下方,且光源与散射板之间呈40°至45°设置,为了实现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均匀投射到散射板上,需要将光源设置在散射板沿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区域范围内,并且光源与散射板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较大的距离,如此才能保证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沿倾斜方向均匀投射至散射板上。如此设置的照明装置沿竖直方向的整体厚度较厚,通常,如此设置的照明装置沿竖直方向的整体厚度在160mm以上,且照明装置沿水平方向的尺寸也比较大,对安装空间的需求大,对主流的安装环境不友好。

而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采用电镀化学颜色原理的散射镜4,也即通过在散射镜4上设置镀膜层43,即可实现将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滤析出预设光色,光源无需倾斜照射,也无需为了保证光源倾斜照射状态下的均匀出光效果而增大光源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只需保证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匀光部件3均匀处理后形成的均匀光线能够照射到散射镜4上,即可通过散射镜4上设置的镀膜层43将照明光线滤析出预设色光,从而实现模拟天空的状态,如此设置,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方向的厚度可以设置在160mm以下,从而实现减薄照明装置的厚度的目的,同时考虑到生产制作成本,将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设置在5mm以上,也即,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设置在5mm至160mm之间,照明装置的厚度较薄,使得照明装置的外形更加规整与美观,便于安装,避免了由于安装高度不足而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

进一步地,考虑到生产制作成本以及照明装置的厚度减薄需求,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在10mm至60mm之间,也即,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60mm。

再进一步地,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在20mm至40mm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照明装置在满足经济性的同时,能够保证照明装置的厚度较薄,便于安装。

在具体实施中,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可以为5mm、10mm、20mm、30mm、50mm、60mm、80mm、100mm、120mm、140mm、160mm等。当然,照明装置的厚度也可以不限于上述的数值范围、以及具体数值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此外,如若不考虑生产制作成本,也可以将照明装置的厚度设置在5mm以下,例如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散射镜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41和第二表面42,第一表面41靠近光源2设置,第二表面42远离光源2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入射至第一表面41并经第二表面42向外出射。

具体地,镀膜层43设置在第一表面41上,镀膜层43被配置为对第一预设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在光源2开启时,均匀光线入射第一表面41并经镀膜层43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第一预设光色经第二表面42向外出射。

也就是说,设置镀膜层43的透过率在第一预设波段突变升高,在其他波段趋势平缓,相较于其他波段的光线,能够透过镀膜层43的第一预设波段的光线多于透过镀膜层43的其他波段的光线,从而使得照明装置的外部呈现第一预设波段的光线所对应的颜色,即通过镀膜层43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第一预设光色经过第二表面42向外出射,最终使得照明装置的外部呈现第一预设光色。

具体地,镀膜层43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波段,能够使得镀膜层43滤析出不同的第一预设光色,具体地第一预设光色可以为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的光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能够模拟不同的天空状态。

示例性地,设置镀膜层43对390nm-520nm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也即设置镀膜层43的透过率在390nm-520nm波段突变升高,其余波段趋势平缓。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为白光的情况下,白光经过时,因镀膜层43对390nm-520nm波段的透过率激增,蓝光穿透性增加,白光透过镀膜层43射出后,呈现蓝天的照射效果,也即呈现青蓝色,对应色谱为绿青蓝紫色相。采用该镀膜层43的照明装置,在光源点亮的状态下呈现青蓝色,也即呈现天空蓝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能够模拟天空状态。

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镀膜层43对其他预设波段的光线的透过率突变升高,以对应色谱的其他色相,从而使得该照明装置能够模拟其他颜色的天空状态,例如晚霞天照射、夕阳光照射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散射镜4采用电镀化学颜色原理,通过设置特殊波段的透过率突变升高,可将光源发出的白光变成天空蓝或者其它预设光色,从而模拟天空的状态。对于镀膜层43的具体电镀方法,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镀膜层43还被配置为对第二预设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在光源2关闭时,外部光线入射第一表面41并经镀膜层43反射截止后形成第二预设光色,第二预设光色经第二表面42向外出射。

也就是说,设置镀膜层43的反射率在第二预设波段突变升高,在其余波段趋势平缓。相较于其他波段的光线,被镀膜层43反射的第二预设波段的光线多于被镀膜层43反射的其他波段的光线,从而使得在光源2不开启时照明装置的外部呈现第二预设波段的光线所对应的颜色,即被镀膜层43反射出的第二预设光色。也就是说,当光源2关闭时,外部光线被镀膜层43反射出第二预设光色,镀膜层43设置不同的第二预设波段,能够使得在光源2关闭时呈现出第二预设光色,具体地第二预设光色可以为能够模拟天空状态的光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在光源不开启时也能够模拟天空状态。

示例性地,设置镀膜层43对550nm-720nm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大于其他波段的光线的反射率,也即设置镀膜层43的反射率在550nm-720nm波段突变升高,其余波段趋势平缓。在光源2不发光状态下,外部光线经镀膜层43反射后呈现金黄色,对应色谱为红橙黄色相,并且该状态下,外部光线经由散射镜4往照明装置内部照射时,光线被散射镜4反射截止。采用该镀膜层43的照明装置,在光源不点亮的状态下呈现金黄色,从而使得照明装置在光源不开启时也能够模拟天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波段和第二预设波段错开设置,使得第一预设光色与第二预设光色颜色不同。也就是说,第一预设波段以外的全部波段或部分波段设置为第二预设波段,从而使得第一预设波段的光线被镀膜层43滤出,第二预设波段的光线被反射,最终使得光源2开启时和光源2关闭时,分别呈现不同的颜色效果。

具体地,第一预设波段与第二预设波段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模拟出不同的天空状态即可。同时,第一预设波段与第二预设波段的范围可根据光源2的色温设计具体的范围数值,使得散射镜4对应设计一定的透过率及反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镀膜层43朝向第二表面42的一侧形成为光滑表面,以使散射镜4在光源2关闭状态下呈现镜面视觉效果。在光源2关闭时,外部光线经由散射镜4,往照明装置的内部照射时,大部分光线被散射镜4反射截止,使得照明装置外部呈镜面状态。参照图5所示,来自外部的光线e入射至镀膜层43远离光源2的一侧,并被镀膜层43反射后向外出射光线f,以在镀膜层43远离光源2的一侧呈现镜面效果。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5所示,散射镜4包括散射镜本体及设置在散射镜本体上的镀膜层43,镀膜层43形成为散射镜4的第一表面41,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过散射镜4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散射镜本体的材质优选为钢化玻璃,当然也可以是工程塑料如PMMA、PC、PS、PET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实现出光即可。具体地,镀膜层43通过在散射镜本体上多次镀膜形成,镀膜原理可采用电镀化学颜色原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光源2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底部,光源2采用直下式背光方式向散射镜4出射照射光线。

具体地,通过电源5向照明装置供电。参照图4所示,匀光部件3包括菲涅尔透镜31,菲涅尔透镜31罩设在光源2上并与光源2贴合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菲涅尔透镜31扩散后向散射镜4出射。可以理解的是,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过菲涅尔透镜31后直接向散射镜4出射,通过菲涅尔透镜31能够扩大光源2的出光角度,使得散射镜4即使距离光源2较近时,照明光线仍能够覆盖整个散射镜4,在保证发光效果的同时,减薄照明装置的厚度,便于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匀光部件3不限于包括菲涅尔透镜31一种,只要能够扩大光源2的出光角度,实现均匀光线、减薄厚度的目的即可,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匀光部件3还包括出光板32,出光板32设置在出光口处,并位于散射镜4朝向光源2的一侧,且出光板32与散射镜4平行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入射至出光板32并通过出光板32向散射镜4出射,最终经过散射镜4发出第一预设光色。具体地,出光板32具有一定的预设透过率,且对照明光线有一定的扩散效果,以对光线做柔光处理。

参照图6所示,出光板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321和第四表面322,第三表面321背向散射镜4设置,第四表面322朝向散射镜4设置,光源2发出的部分照明光线经由菲涅尔透镜31后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并经第四表面322出射,光源2发出的部分照明光线经由菲涅尔透镜31后经第三表面321反射至壳体1的内侧侧壁上,并经壳体1的内侧侧壁反射和/或散射后再次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可以理解的是,照明光线在外壳12内经过多次反射与折射后,能够均匀入射至出光板32的第三表面321上,并向散射镜4提供均匀的光线,避免照明装置出现照明不均匀的问题。

具体实现时,壳体1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散射槽11,散射槽11呈阶梯状,光源2发出的部分照明光线经由菲涅尔透镜31后经第三表面321反射至散射槽11上,并经散射槽11散射后以多个角度再次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参照图4所示,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a以一定角度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光线分为两路,一部分光线d直接经第四表面322出射,另一部分光线b被反射至散射槽11上,并经散射槽11散射后形成光线c,由于散射槽11呈阶梯状,光线b被散射后形成多个角度不同的光线c,光线c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后,仍可以经第四表面322出射或被第三表面321反射回外壳12内部再次经过反射与散射。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次的散射与反射,照明光线能够均匀地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并通过散射镜4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从而提供更加均匀的照明光色。需要说明的是,光线b也可以入射至外壳12的内侧底部,并通过内侧底部反射至第三表面321,以实现均匀光色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2包括灯板及分散设置在灯板上的发光元件;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和发光元件距出光板32的距离的比值在预设比值范围内。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在散射镜4即使距离光源2较近时,照明光线仍能够覆盖整个散射镜4,也可以适当的增加发光元件的个数,以防止照明装置出现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在5mm至160mm之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照明装置的厚度也可以在5mm以下,只要能够合理布置发光元件及散射镜4即可,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时,可预设照明装置的厚度,并根据厚度设计发光元件的个数、相应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使得照明装置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地,菲涅尔透镜31的光密度值在20至25之间,既能够保证照明装置沿垂直于散射镜4方向的厚度在5mm至160mm之间,又能够保证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在经过菲涅尔透镜31后不会有过多的损失,保证照明装置的发光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外壳12和固定架13,外壳12形成为一端敞口的壳体1结构,外壳12的敞口形成为出光口,固定架13固定在外壳12的敞口处,光源2设置在外壳12的内侧底部,散射镜4固定在固定架13上。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由外壳12的内侧底部向散射镜4发出,照明光线经过散射镜4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第一预设光色经外壳12上的敞口结构向外出射,使得照明装置呈现出第一预设光色。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照明装置,采用直下式背光方式,并在光源2处罩设菲涅尔透镜31,在外壳12的内侧侧壁上设置阶梯状的散射槽11,在散射镜4朝向光源2的一侧出光板32,实现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均匀投射至散射镜4上。相较于现有的光源倾斜照射的方案,可以减小因需要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均匀投射到采用瑞丽散射原理制成的透光板上,而需要光源与透光板的距离设置的较大,从而导致照明装置的整体厚度较厚的问题。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实现将照明装置的厚度设置在160mm以下,具体地,照明装置的厚度可以设置在5mm至160mm范围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光源2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侧部,光源2采用侧入式背光方式向散射镜4出射照射光线。具体地,通过电源5向照明装置供电。参照图7所示,匀光部件3包括导光器件33和反射板34,导光器件33和反射板34依次设置在散射镜4朝向光源2的一侧。

其中,光源2与导光器件33的侧部对应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导光器件33及反射板34反射后朝向散射镜4出射。可以理解的是,光源2设置在照明装置的侧部,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过导光器件33及反射板34反射后直接向散射镜4出射,无需在壳体1的底部预留有光源2的设置空间,能够进一步减小照明装置的厚度。具体实现时,背板14、反射板34、导光器件33和散射镜4之间依次贴合设置,从而使得照明装置的厚度减薄。

参照图8所示,导光器件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表面331与第六表面332,第五表面331背向散射镜4设置,第六表面332朝向散射镜4设置,光源2发出的部分照明光线经由导光器件33的侧部入射至第五表面331并经第五表面331反射后经第六表面332出射,光源2发出的部分照明光线经由导光器件33的侧部入射至第六表面332并经第六表面332反射至反射板34上,经反射板34反射后经第六表面332出射。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具有多个角度,多个角度的照明光线可均匀分布在第五表面331和第六表面332上,照射在第五表面331上的照明光线经过反射后向第六表面332出射,照射在第六表面332上的照明光线可直接出射至散射镜4上,也可以再次经过多次反射后出射至散射镜4上,从而达到均匀照明光线的目的,避免照明装置出现照明不均匀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匀光部件3还包括出光板32,出光板32设置在散射镜4朝向导光器件33的一侧,并与散射镜4平行设置,被导光器件33和反射板34反射后的照明光线入射至出光板32并通过出光板32向散射镜4出射,最终经过散射镜4发出第一预设光色。具体地,出光板32具有一定的预设透过率,且对照明光线有一定的扩散效果,以对光线做柔光处理,进一步均匀光线。

具体实现时,出光板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321和第四表面322,第三表面321背向散射镜4设置,第四表面322朝向散射镜4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经导光器件33及反射板34反射后,入射至第三表面321并经第四表面322出射。需要说明的是,入射至第三表面321的照明光线也可以被反射回导光器件33或反射板34,经过多次反射进一步地均匀光线,避免照明装置出现照明不均匀的问题。

参照图7所示,壳体1包括背板14和固定架13,固定架13设置在背板14的周缘处,散射镜4设置在固定架13上并与背板14平行设置,反射板34和导光器件33依次设置在背板14和散射镜4之间,光源2固定在固定架13的内侧并与导光器件33的侧部对应设置。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入射至导光器件33内部,照明光线均匀分布在导光器件33内,并通过导光器件33的反射后向散射镜4出射,照明光线经过散射镜4滤析出第一预设光色,并向外出射,使得照明装置呈现出第一预设光色,以模拟天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背板14、反射板34、导光器件33、出光板32和散射镜4依次贴合设置,从而使得照明装置的厚度减薄,便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采用侧入式背光方式,并在背板14和散射镜4之间设置反射板34、导光器件33和出光板32,实现光源2发出的照明光线均匀投射至散射镜4上。相较于现有的光源倾斜照射的方案,可以减小因需要光源发出的照明光线均匀投射到采用瑞丽散射原理制成的透光板上,而需要光源与透光板的距离设置的较大,从而导致照明装置的整体厚度较厚的问题。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实现将照明装置的厚度设置在160mm以下,具体地,照明装置的厚度可以设置在5mm至160mm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相关技术
  • 照明装置、运行照明装置的方法和照明装置的应用
  • 用于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 电源装置、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 变色照明装置以及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机动车辆
  • 半导体发光装置、展示物照射用照明装置、肉照射用照明装置、蔬菜照射用照明装置、鲜鱼照射用照明装置、一般用照明装置和半导体发光系统
  • 半导体发光装置、展示物照射用照明装置、肉照射用照明装置、蔬菜照射用照明装置、鲜鱼照射用照明装置、一般用照明装置和半导体发光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