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制冷设备功能的扩展,配置有储水功能的制冷设备不仅能够为用户供应冷水,还能够为用户供应热水,从而满足用户对不同水温的用水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制冷设备通常将储水壶设置于制冷间室内,当需要取用冷水时会利用制冷间室的室温对储水壶进行降温,当需要取用热水时则通过加热丝对储水壶进行加热,这就导致了当储水壶与制冷间室或者与加热丝进行换热时,储水壶内不同位置处的水温不同,使得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储水壶以及连通储水壶的分配器,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通储水壶的冷水壶和热水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水温调节指令;

S2、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控制冷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

S3、获取到储水壶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后,停止水循环,控制储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以及枢转连接箱体的门体,所述箱体包括形成制冷间室的内胆以及形成压机仓的外壳,所述储水壶设置于门体上,所述冷水壶设置于制冷间室内,所述热水壶设置于压机仓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储水壶和/或热水壶上的加热丝,所述步骤S2中,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启动加热丝。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并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等于热水壶内的水温T2后,启动加热丝。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冷水壶内的水温T3等于设定的水温T0后,控制冷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等于设定的水温T0后,控制热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通储水壶的储水输出泵、连通冷水壶的冷水输出泵以及连通热水壶的热水输出泵,所述步骤S2中,控制冷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和冷水输出泵,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和热水输出泵。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接于储水输出泵出口的储水输出阀、连接于冷水输出泵出口的冷水输出阀以及连接于热水输出泵出口的热水输出阀,所述步骤S2中,启动储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冷水壶,启动冷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冷水输出阀导通冷水壶与储水壶,启动储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热水壶,启动热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热水输出阀导通热水壶与储水壶。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中,控制冷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冷水输出泵并控制冷水输出阀导通冷水壶与分配器,控制热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热水输出泵并控制热水输出阀导通热水壶与分配器,所述步骤S3中,控制储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储水输出泵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分配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丝设置于储水壶上,所述储水壶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层。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获取储水壶内的液位L1低于设定的液位Ld后,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冷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热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热水壶和冷水壶分别与储水壶进行水循环的方式,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温的用水需要,并使得储水壶内的水得到充分的换热,从而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的水路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制冷设备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图2中制冷设备的一实施方式中控制流程图内步骤S2的进一步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外”、“内”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在本发明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发明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配置为冰箱、冷柜等多种制冷设备,只要是配置有冷藏室的制冷设备即可,并优选底置系统,即压机仓形成于箱体的底部。

具体的,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储水壶10以及连通储水壶10的分配器20。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将完成调温的水存储在储水壶10内,用户通过分配器20取用储水壶10内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通储水壶10的冷水壶30和热水壶40。本实施例中,冷水壶30用于储存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相互连通,从而向储水壶10供应冷水,或者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时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降温。热水壶40用户储存温度相对较高的水,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相互连通,从而向储水壶10供应热水,或者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时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加热。

具体的,储水壶10、冷水壶30以及热水壶40内均设置有水温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优选配合为浮子式,从而能够连续显示0~100%的液位。储水壶10的容积优选小于冷水壶30以及热水壶40的容积。

具体的,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50以及枢转连接箱体50的门体,所述箱体50包括形成制冷间室51的内胆52以及形成压机仓53的外壳54。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等,该等器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一制冷回路。蒸发器产生冷量后为制冷间室51进行供冷。压缩机设置于压机仓53内,其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冷凝器也优选设置于压机仓53内,使得压缩机以及冷凝器产生的热量辐射于压机仓53内。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壶10设置于门体上。本实施例中,储水壶10设置于门体上,从而接近门体上的分配器20,便于用户取水的同时,节约供水管路的长度。储水壶10优选设置于门体内侧,随着门体的关闭后,储水壶10能够位于制冷间室51内。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储水壶10设置于门体间室内,从而避免在储水壶10内水温变化时对制冷间室51及制冷间室51内的冷水壶30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壶30设置于制冷间室51内。本实施例中,制冷间室51优选冷藏室,冷水壶30设置于制冷间室51内后,与制冷间室51内部进行换热,使得冷水壶30内的水得到降温。制冷间室51的温度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使得冷水壶30内的水温通常配置为4~6℃,从而满足用户对冷水的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壶40设置于压机仓53内。本实施例中,热水壶40设置于压机仓53内后,与压机仓53内部进行换热,使得热水壶40内的水得到加热。由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位于压机仓53内,使得压机仓53内的温度能够达到50℃,从而满足用户的对热水的需要。

而且,通过将热水壶40设置于压机仓53内,利用压机仓53内的热量对热水壶40进行加热,然后将热水壶40内的热水供应给储水壶10,或者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相对于直接利用加热丝对储水壶10进行加热的方式而言,节约了制冷设备的能耗。同时,还能够减少加热丝对储水壶1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对制冷间室51内的温度产生影响,进一步节约制冷设备对制冷间室51供冷所需的能耗。另外,当用户频繁地在高低温之间进行切换时,还能够减小制冷间室51内的温度波动,避免影响制冷间室51内的食品或者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储水壶10和/或热水壶40上的加热丝。本实施例中,加热丝的设置,能够保证用户取用到更高温度的热水,即大于压机仓53室温的热水。

具体的,所述加热丝设置于储水壶10上。本实施例中,将加热丝直接设置于储水壶10上,相对于设置于热水壶40上而言,能够提高储水壶10内水温的上升速度,并减小储水壶10与热水壶40之间水循环时或者热水壶40对储水壶10进行供水时所产生的热量损耗。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加热丝设置于热水壶40上,或者在储水壶10和热水壶40上均设置加热丝。

具体的,所述储水壶10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层。本实施例中,由于储水壶10设置于制冷间室51内,通过在储水壶10外表面覆盖隔热层,能够减小加热丝以及储水壶10对制冷间室51内的温度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通储水壶10的储水输出泵11、连通冷水壶30的冷水输出泵31以及连通热水壶40的热水输出泵41。本实施例中,储水输出泵11、冷水输出泵31以及热水输出泵41均配置为相同规格流量的水泵,确保储水壶10与冷水壶30或者热水壶40进行水循环时各个水壶内的水量保持不变。储水输出泵11通过第一储水输出管将储水壶10的水输送至冷水壶30,储水输出泵11通过第二储水输出管将储水壶10的水输送至热水壶40,储水输出泵11通过第三储水输出管将储水壶10的水输送至分配器20。冷水输出泵31通过第一冷水输出管将冷水壶3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冷水输出泵31通过第二冷水输出管将冷水壶30内的水输送至分配器20。热水输出泵41通过第一热水输出管将热水壶4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热水输出泵41通过第二热水输出管将热水壶40内的水输送至分配器20。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接于储水输出泵11出口的储水输出阀60、连接于冷水输出泵31出口的冷水输出阀70以及连接于热水输出泵41出口的热水输出阀80。本实施例中,储水输出阀60、冷水输出阀70以及热水输出阀80均配置为相同规格流量的一进多出电磁阀。储水输出阀60具有第一储水输出端61、第二储水输出端62以及第三储水输出端63,第一储水输出端61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一储水输出管,第二储水输出端62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二储水输出管,第三储水输出端63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三储水输出管。冷水输出阀70具有第一冷水输出端71以及第二冷水输出端72,第一冷水输出端71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一冷水输出管,第二冷水输出端72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二冷水输出管。热水输出阀80具有第一热水输出端81以及第二热水输出端82,第一热水输出端81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一热水输出管,第二热水输出端82用于导通或者关闭第二热水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连接于外部水源出口的水源输出阀90。本实施例中,水源输出阀90配置为一进二出电磁阀,并具有第一水源输出端91以及第二水源输出端92,第一水源输出端91用于导通或者关闭外部水源与热水壶40,第二水源输出端92用于导通或者关闭外部水源与冷水壶30,外部水源利用自身水压为热水壶40和冷水壶30进行供水。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制冷设备的构成和功能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冷设备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水温调节指令;

S2、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控制冷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

S3、获取到储水壶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后,停止水循环,控制储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获取水温调节指令是指:用户对取水温度进行调节后,导致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与设定的水温T0之间存在偏差,从而制冷设备需要对储水壶10内的水温进行调节,继而启动控制程序。

获取水温调节指令还可以是指:用户取水完成或者取水过程中,对储水壶10进行了补水后,造成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与设定的水温T0之间存在偏差。或者是储液壶10静置一段时间后,与冰箱所处环境进行换热而发生温度变化。

另外,通常情况下用户调节设定的水温T0时,会伴随着取水需求,即调节完所需的水温之后,用户就会等待进行取水操作。

所述步骤S2中,水温传感器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控制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将冷水壶3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内的同时,将储水壶10内同等体积的水输送至冷水壶30内,从而使得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之间形成水流的循环,即冷水壶30内的水能够与储水壶10内的水直接进行热交换。同理,控制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将热水壶4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内的同时,将储水壶10内同等体积的水输送至热水壶40内,从而使得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之间形成水流的循环,即热水壶40内的水能够与储水壶10内的水直接进行热交换。

因此,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需要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降温才能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利用冷水壶30内预先完成降温的水,来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从而加速对储水壶10降温的同时,并使得储水壶10内各处的水温相同,能够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同理,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需要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加热才能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利用热水壶40内预先完成加热的水,来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从而加速对储水壶10加热的同时,并使得储水壶10内各处的水温相同,能够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

所述步骤S3中,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等于设定的水温T0时,储水壶10为分配器20供水,用户通过分配器20进行取用。

通过热水壶40和冷水壶30分别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的方式,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温的用水需要,并使得储水壶10内的水得到充分的换热,从而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启动加热丝。本实施例中,当热水壶40内的水温低于设定的水温T0时,且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配合使用加热丝,能够满足用户取用较高温度水的需要,相较于单独使用加热丝加热的方式而言,节约了制冷设备的能耗。

进一步的,配合参照图3所示,所述步骤S2中,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并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等于热水壶内的水温T2后,启动加热丝。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热水壶40内的水温低于设定的水温T0时,且热水壶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先控制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之间进行水循环,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等于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后,再启动加热丝。这样一来,能够减小加热丝的工作时长,节约了制冷设备的能耗,还能够减少制冷间室51受到的温度波动。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当热水壶40内的水温低于设定的水温T0时,且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小于设定的水温T0,也可以控制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之间进行水循环的同时,启动加热丝,从而加速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冷水壶内的水温T3等于设定的水温T0后,控制冷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本实施例中,水温传感器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冷水壶30内的水温T3。步骤S2中,在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的过程中,冷水壶30内的水温T3先于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控制冷水壶30直接为分配器20进行供水,能够节约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在冷水壶30未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之前,冷水壶30内的水温T3就先于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达到了设定的水温T0,此时控制冷水壶30直接为分配器20进行供水,同样能够节约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获取热水壶内的水温T2等于设定的水温T0后,控制热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本实施例中,水温传感器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步骤S2中,在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的过程中,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先于储水壶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控制热水壶40直接为分配器20进行供水,能够节约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在热水壶40未与储水壶10进行水循环之前,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就先于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达到了设定的水温T0,此时控制热水壶40直接为分配器20进行供水,同样能够节约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控制冷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和冷水输出泵。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11和冷水输出泵31后,储水输出泵11通过第一储水输出管将储水壶10的水输送至冷水壶30,冷水输出泵31通过第一冷水输出管将冷水壶3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控制热水壶与储水壶之间进行水循环具体是指,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和热水输出泵。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同时启动储水输出泵11和热水输出泵41后,储水输出泵11通过第一储水输出管将储水壶10的水输送至冷水壶30,热水输出泵41通过第一热水输出管将热水壶40内的水输送至储水壶10。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启动储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冷水壶,启动冷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冷水输出阀导通冷水壶与储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储水输出阀60导通储水壶10与冷水壶30具体是指:打开储水输出阀60的第一储水输出端61,利用第一储水输出端61导通第一储水输出管。控制冷水输出阀70导通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具体是指:打开冷水输出阀70的第一冷水输出端71,利用第一冷水输出端71导通第一冷水输出管。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启动储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热水壶,启动热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热水输出阀导通热水壶与储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储水输出阀60导通储水壶10与热水壶40具体是指:打开储水输出阀60的第二储水输出端62,利用第二储水输出端62导通第二储水输出管。控制热水输出阀80导通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具体是指:打开热水输出阀80的第一热水输出端81,利用第一热水输出端81导通第一热水输出管。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控制冷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冷水输出泵并控制冷水输出阀导通冷水壶与分配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冷水输出阀70导通冷水壶30与分配器20具体是指:打开冷水输出阀70的第二冷水输出端72,利用第二冷水输出端72导通第二冷水输出管。

具体的,控制热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热水输出泵并控制热水输出阀导通热水壶与分配器。本实施例中,控制热水输出阀80导通热水壶40与分配器20具体是指:打开热水输出阀80的第二热水输出端82,利用第二热水输出端82导通第二热水输管。

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控制储水壶为分配器进行供水具体是指,启动储水输出泵并控制储水输出阀导通储水壶与分配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储水输出阀60导通储水壶10与分配器20具体是指:打开储水输出阀60的第三储水输出端63,利用第三储水输出端63导通第三储水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获取储水壶内的液位L1低于设定的液位Ld后,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冷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控制热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

本实施例中,设定的液位Ld可以根据用户通常的取水量以及水温调节所需的时间来确定。用户在取水过程中或者取用完水后导致储水壶10内的液位L1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对储水壶10进行注水。

步骤S4中,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大于设定的水温T0时,需要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降温才能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利用冷水壶30内预先完成降温的水,来对储水壶10进行注水,从而加速对储水壶10降温的同时,并使得储水壶10内各处的水温相同,能够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同理,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小于设定的水温T0时,需要对储水壶10内的水进行加热才能达到设定的水温T0,此时利用热水壶40内预先完成加热的水,来对储水壶10进行注水,从而加速对储水壶10加热的同时,并使得储水壶10内各处的水温相同,能够避免用户实际取用到的水温与设定的水温之间存在偏差。

步骤S4中,获取到储水壶内的液位L1达到设定的液位La后,停止注水。设定的液位La优选为储水壶10处于100%液位时,即当储水壶内的液位L1达到100%后,停止注水,从而为用户储备最大容量的水,方便用户随时取用。

外部水源对冷水壶30和热水壶40进行注水后,待冷水壶30和热水壶40各自换热完成后,利用冷水壶30或者热水壶40对储水壶10进行注水,从而节约了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获取储水壶内的水温T1等于设定的水温T0时,计算储水壶内的水温T1与热水壶内的水温T2的差值Ta以及储水壶内的水温T1与冷水壶内的水温T3的差值Tb,判断差值Ta的绝对值是否大于差值Tb的绝对值,若是,则控制冷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若否,则控制热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当储水壶内的水温T1等于设定的水温T0时,通过比较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的温差大小和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的温差大小,来选择通过热水壶40还是冷水壶30进行供水,该方式能够使得注入储水壶10内水的温度与储水壶10内的水温更接近,并使得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更快达到设定的温度T0,节约了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能耗。

因此,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与热水壶40内的水温T2的差值Ta的绝对值相对较小时,则控制热水壶40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当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与冷水壶30内的水温T3的差值Tb的绝对值相对较小时,则控制冷水壶30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热水壶内的液位L2,获取热水壶内的液位L2低于设定的液位Lb时,控制外部水源为热水壶供水,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冷水壶内的液位L3,获取冷水壶内的液位L3低于设定的液位Lc时,控制外部水源为冷水壶供水,其中Lb>La,Lc>La。

本实施例中,在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过程中或者注水完成后,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内的液位发生变化,为满足用户的进一步使用,通过外部水源为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进行注水。

其中,步骤S5中,当热水壶40内的液位L2低于设定的液位Lb时,外部水源对热水壶40进行注水,可以理解设定的液位Lb即为热水壶40所需要储存的最低液位;同理,冷水壶30内的液位L3低于设定的液位Lc时,外部水源为冷水壶30进行注水,可以理解设定的液位Lc即为冷水壶30所需要储存的最低液位。而步骤S4中,当储水壶10内的液位L1达到设定的液位La后才会停止注水,即设定的液位La即为储水壶10所需要注入的最低液位。通过将液位Lb的值设置为大于液位La、将液位Lc的值设置为大于液位La,从而确保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内储存的最低液位均大于储水壶10所需要注入的最低液位,即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内至少储存了一个液位La的量,避免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过程中,发生外部水源为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进行注水的情况,使得注入储水壶10内的水都是经过预热或者预冷的水,从而节约了用户等待取水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冷水壶或者热水壶对储水壶注水预设的时间t后,暂停注水,判断储水壶内的液位L1是否达到设定的液位La,若是,则停止注水,若否,则继续注水。本实施例中,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注水过程中,以注水时长t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直至储水壶10内的液位L1达到设定的液位La。理论上时间t的数值越小,储水壶10内的液位L1达到设定的液位La时,储水壶内的水温T1越接近设定的水温T0,因为通过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为储水壶10注水的过程也是换热的过程。因此,通过增加热水壶40或者冷水壶30的注水时长,能够增加冷水壶30或者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之间的换热时间,以及增加冷水壶30与制冷间室51或者热水壶40与压机仓53的换热时间,加速储水壶10内的水温T1达到设定的水温T0。

另外,减小时间t的数值,还能够避免冷水壶30或者热水壶40为储水壶10注水过程中,储水壶10发生溢出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以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储水壶内的液位L1,获取储水壶内的液位L1低于设定的液位Ld时进行注水,其中Ld<La。

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设定的液位Ld可以根据用户通常的取水量以及水温调节所需的时间来确定。液位La优选为100%,液位Ld的数值小于液位La,从而在用户取水的过程中,避免对储水壶10内进行频繁地注水,影响储水壶10内的水温,节约了制冷设备的能耗。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控制冷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具体是指,启动冷水输出泵。本实施例中,启动冷水输出泵31后,冷水输出泵31通过第一冷水输出管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控制热水壶为储水壶进行注水具体是指,启动热水输出泵。本实施例中,启动热水输出泵41后,热水输出泵41通过第一热水输出管为储水壶10进行注水。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启动冷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冷水输出阀导通冷水壶与储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冷水输出阀70导通冷水壶30与储水壶10具体是指:打开冷水输出阀70的第一冷水输出端71,利用第一冷水输出端71导通第一冷水输出管。

具体的,所述步骤S4中,启动热水输出泵的同时,控制热水输出阀导通热水壶与储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热水输出阀80导通热水壶40与储水壶10具体是指:打开热水输出阀80的第一热水输出端81,利用第一热水输出端81导通第一热水输出管。

具体的,所述步骤S5中,控制外部水源为热水壶供水具体是指,控制水源输出阀导通外部水源与热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水源输出阀90导通外部水源与热水壶40具体是指:打开水源输出阀90的第一水源输出端91,从而导通外部水源与热水壶40。

具体的,所述步骤S5中,控制外部水源为冷水壶供水具体是指,控制水源输出阀导通外部水源与冷水壶。本实施例中,控制水源输出阀90导通外部水源与冷水壶30具体是指:打开水源输出阀90的第二水源输出端92,从而导通外部水源与冷水壶30。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云服务器
  •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系统和具有制冷剂转移的方法
  • 制冷机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一种制冷设备的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设备
  • 一种制冷设备的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制冷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67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