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石墨烯美容仪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一种石墨烯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发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电商及直播带货的飞速发展,美妆市场也迎来了井喷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光子嫩肤、光子修复皱纹等美容技术的发展,美容仪成为了一款受广大女性消费者追捧的美妆设备。美容仪通过发出面部皮肤能够吸收的远红外线,从而激活面部细胞,加快面部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快速修复,具有抗衰老、修复表面皱纹或者晒伤,最终实现嫩肤美容的效果。

传统美容仪的发热材料多为电阻丝、碳纤维和托玛琳石,该类发热材料辐射的远红外线波谱与细胞活动频率不相近,难以有效作用于细胞的增殖与代谢,产生的大量热还会引起皮肤干燥,导致其美容效果不佳。另外,传统美容仪因支架部分突出,不易收纳而且容易导致支架折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美容仪,以解决现有美容仪存在的辐射红外线波谱与细胞活动频率不相近,保健效果不佳,收纳困难等诸多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美容仪,包括石墨烯发热膜、主骨架和头箍,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及主骨架设置成与人体面部结构相对应的弧形,所述头箍用于固定于头部;

所述主骨架朝弧形外的一侧与石墨烯发热膜连接,所述主骨架朝弧形内的一侧设有套环,所述头箍穿过套环并与套环转动连接。

本发明石墨烯美容仪包括石墨烯发热膜、主骨架和头箍。其中,石墨烯发热膜及主骨架设置成与人体面部结构相对应的弧形,由此通过主骨架能够较好地固定住石墨烯发热膜且维持石墨烯发热膜的弧形结构。石墨烯发热膜通电后,通过石墨烯发热膜能够辐射出8~14μm的远红外线,该波段的红外线能够与面部细胞产生共振,互相摩擦产生热反应,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与面膜联合使用时还能促进面膜中胶原成分的吸收,起到疏经活血的理疗保健作用。另外,该波段的红外线还能够促进细胞增殖与代谢,起到修复表皮、光子嫩肤的作用。本发明石墨烯美容仪采用套环与头箍转动连接,进一步通过头箍将整个石墨烯美容仪固定于头部,头箍相对于套环及石墨烯发热膜可转动,由此方便将头箍支起并悬挂于头部或者折叠起来用于收纳。

优选的,所述套环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头箍上相应设有垂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

当所述限位块卡接垂直限位槽时,所述头箍相对于套环径向固定于水平位置以用于固定于头部;当所述限位块卡接水平限位槽时,所述头箍相对于套环径向固定于垂直位置以用于收纳。由此,当限位块卡接垂直限位槽时,头箍相对于套环便无法转动,此时的头箍正好处于与石墨烯发热膜垂直的状态,通过将头箍箍于头部并能很好固定整个石墨烯美容仪,且此时的石墨烯发热膜恰好罩住面部,方便进行辐射美容。当限位块卡接水平限位槽时,头箍相对于套环便无法转动,此时的头箍正好处于与石墨烯发热膜平行的状态,即头箍折叠到石墨烯发热膜的弧形内侧,不占用过多体积且方便收纳。

优选的,所述垂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沿头箍的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垂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均包括一对L形限位槽,所述L形限位槽包括水平槽壁和竖向槽壁,相应的,所述限位块包括一对钳齿;

当所述一对钳齿卡接于垂直限位槽的一对L形限位槽时,所述头箍相对于套环径向固定于水平位置以用于固定于头部;当所述一对钳齿卡接于水平限位槽的一对L形限位槽时,所述头箍相对于套环径向固定于垂直位置以用于收纳;

所述垂直限位槽的竖向槽壁与水平限位槽的竖向槽壁均设于对应水平槽壁的同一侧以使一对钳齿仅能从竖向槽壁面向的方向退出L形限位槽。由此,通过一对钳齿能够很好地钳住垂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防止头箍相对套环转动,即在径向上固定住头箍的位置,使石墨烯美容仪维持良好的收纳状态或者使用状态。垂直限位槽和水平限位槽均包括一对L形限位槽,且L形限位槽包括水平槽壁和竖向槽壁,垂直限位槽的竖向槽壁与水平限位槽的竖向槽壁均设于对应水平槽壁的同一侧,由此通过竖向槽壁能够阻止一对钳齿从L形限位槽靠近竖向槽壁的一侧脱离L形限位槽,即一对钳齿仅能从L形限位槽远离竖向槽壁的一侧脱离L形限位槽,起到很好的防脱连接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一对L形限位槽对称设于头箍上。由此,通过对称设置的L形限位槽与限位块的一对钳齿卡接,能够较好地固定住头箍,防止一对钳齿滑脱。

优选的,所述头箍上还套接有压缩型复位弹簧,所述套环向内延伸出凸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头箍,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凸环;

当所述一对钳齿卡接于垂直限位槽的一对L形限位槽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一对钳齿紧贴所述垂直限位槽的竖向槽壁以防止一对钳齿退出垂直限位槽;当所述一对钳齿卡接于水平限位槽的一对L形限位槽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一对钳齿紧贴所述水平限位槽的竖向槽壁以防止一对钳齿退出水平限位槽。由此,当一对钳齿卡接于垂直限位槽或者水平限位槽时,通过压缩型复位弹簧的弹力能够确保一对钳齿紧贴垂直限位槽的竖向槽壁或者水平限位槽的竖向槽壁,能够进一步起到防脱连接的作用。当需要转动头箍时,可以将一对钳齿从竖向槽朝向的方向拉出L形限位槽后再转动头箍,松手后借助于弹簧的复位作用,一对钳齿再次卡接到垂直限位槽或者水平限位槽中,由此实现头箍两种摆放状态的转变。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膜由里至外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石墨烯印刷层和第二绝缘层。由此,通过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包覆石墨烯印刷层,起到良好的绝缘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均为PI或者PET材质制成的透明绝缘层。由此,通过透明绝缘层能够确保石墨烯印刷层产生的红外辐射顺利透射出去并作用于表皮。PI或者PET材质制成的透明绝缘层既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维持石墨烯美容仪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骨架包括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外支架上设有卡齿,相应的,所述内支架上设有卡槽,且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上设有过孔;

所述卡齿穿过过孔并与卡槽卡接用以固定石墨烯发热膜。通过内支架和外支架将石墨烯发热膜夹于中间,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石墨烯发热膜的作用以及约束石墨烯发热膜的形状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内支架上还设有一对设有内螺纹的螺柱,组装石墨烯美容仪时,通过螺钉穿过石墨烯发热膜并旋进螺柱。由此,通过螺钉穿过石墨烯发热膜并旋进螺柱,能够进一步起到固定石墨烯发热膜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骨架的一端设有电源接口,且所述主骨架内设有电路以使电源接口与石墨烯发热膜电导通;

使用石墨烯美容仪时,通过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以供电。由此,通过设置电源接口方便外部电源接入,使用起来也更安全。

优选的,所述套环向弧形内侧延伸出弧形托台,所述弧形托台上设有柔性减震垫。由此,使用时,通过头箍将石墨烯美容仪固定于头部,通过弧形托台抵接使用者额头,三点支撑起整个石墨烯美容仪,起到进一步固定石墨烯美容仪的作用。另外,通过柔性减震垫贴合使用者额头,具有减震和缓冲压力的作用,也能进一步固定住石墨烯美容仪。

本发明的优点将会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部分阐明,一部分根据说明书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而获知。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石墨烯美容仪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石墨烯美容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套环部分隐藏);

图4为图3所示石墨烯美容仪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石墨烯美容仪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头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头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石墨烯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石墨烯美容仪。该石墨烯美容仪包括石墨烯发热膜1、主骨架2和头箍3,其中石墨烯发热膜1及主骨架2设置成与人体面部结构相对应的弧形,主骨架2朝弧形外的一侧与石墨烯发热膜1连接,主骨架2朝弧形内的一侧还设有套环21,套环21与头箍3的中间位置套接。由此,通过石墨烯发热膜1能够较好地覆盖面部,表皮也能等距离均匀受热。头箍3通过套环21与主骨架2转动连接,由此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将头箍3拉到与石墨烯发热膜1垂直的状态以戴于头上,或者是将头箍3拉到与石墨烯发热膜1平行的状态以方便收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套环21向内部延伸出限位块211,相应的,头箍3上相应设有垂直限位槽31和水平限位槽32。当限位块211卡接到垂直限位槽31时,此时头箍3相对于套环21径向固定,即头箍3无法相对于套环21进行转动,头箍3被锁止于水平位置(与石墨烯发热膜1垂直,属于使用状态),方便使用者通过头箍3戴于头部。当限位块211卡接到水平限位槽时32时,此时头箍3相对于套环21径向固定,即头箍3无法相对于套环21进行转动,头箍3被锁止于垂直位置(与石墨烯发热膜1平行,属于收纳状态),方便使用者收纳石墨烯美容仪。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7所示,垂直限位槽31和水平限位槽32沿头箍3的轴向并排设置,且垂直限位槽31和水平限位槽32均包括一对L形限位槽,该L形限位槽包括水平槽壁311和竖向槽壁312,水平槽壁311与竖向槽壁312垂直连接成台阶状。相应的,限位块211包括一对钳齿,一对钳齿沿水平槽壁311朝向竖向槽壁312滑动至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当一对钳齿滑动至接触竖向槽壁312时,一对钳齿无法继续滑动并实现锁止于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中,头箍3相对于套环21无法转动。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垂直限位槽31的竖向槽壁312与水平限位槽32的竖向槽壁312均设于对应水平槽壁311的同一侧,例如图4中水平槽壁311的左侧。一对钳齿仅能从右往左滑动至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中,当需要退出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时,一对钳齿也只能从左往右滑出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具体使用过程中表现为:使用者用力向左侧拉动头箍3,由此一对钳齿向右位移并退出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通过转动头箍3调整石墨烯美容仪的使用状态,例如将头箍3调至水平位置的使用状态和将头箍3调至垂直位置的收纳状态。调整完头箍3的位置后,再用力向右推动头箍3,由此一对钳齿卡接到水平限位槽32/垂直限位槽31中,由此完成了头箍3在两种状态(头箍3与石墨烯发热膜1垂直时的使用状态和头箍3与石墨烯发热膜1平行时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垂直限位槽31的一对L形限位槽以及水平限位槽32的一对L形限位槽均对称设于头箍3上,即一对L形限位槽呈中心对称,且该对称中心处于头箍3的中心轴上,由此通过一对钳齿能够很好的锁止头箍3。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头箍3上还套接有压缩型复位弹簧4,即复位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套环21向内延伸出凸环212(图4,隐藏部分套环21),复位弹簧4的右端抵接头箍3,复位弹簧4的左端抵接凸环212。由于压缩型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头箍3持续受到向右(图4中右上方)的力,促使一对钳齿紧贴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的竖向槽壁312,防止一对钳齿向右(图4中右上方)滑出垂直限位槽31/水平限位槽32。例如当一对钳齿卡接到垂直限位槽31中时,由于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一对钳齿紧贴垂直限位槽31的竖向槽壁312而无法轻易滑出垂直限位槽31,具有很好的维持头箍3处于使用状态的作用。使用者用力向左(图4中左下方)拉动头箍3,由此复位弹簧4被进一步压缩,一对钳齿相对于头箍3向右滑出垂直限位槽31,此时一对钳齿所处的位置由于头箍3的本体的管径较小(垂直限位槽31的右侧依次为水平限位槽32和头箍3的本体,垂直限位槽31和水平限位槽32的径向长度均大于头箍3的本体的径向长度,也即一对钳齿仅能与垂直限位槽31及水平限位槽32卡接,无法与头箍3的本体卡接),不影响头箍3相对套环21转动。手动转动头箍3至与石墨烯发热膜1平行,松手时由于复位弹簧4的复位作用,头箍3在弹力作用下向右滑动(一对钳齿向左滑动)至一对钳齿卡接到水平限位槽32中,此时由于一对钳齿的限位作用,头箍3能够很好地维持收纳状态。从收纳状态转换为使用状态同样如此。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石墨烯发热膜1由里至外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11、石墨烯印刷层12和第二绝缘层13。其中石墨烯印刷层12可以通过石墨烯导电油墨直接印刷于第一绝缘层11或者第二绝缘层13上,待石墨烯导电油墨固化后再热压复合另一绝缘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11及第二绝缘层13均为PI或者PET材质制成的透明绝缘层。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主骨架2包括内支架22和外支架23,其中外支架23上设有卡齿231,相应的,内支架22上设有卡槽221,同时石墨烯发热膜1上还设有过孔(图2中未示出)。组装该石墨烯美容仪时,将卡齿231穿过过孔并与卡槽221卡接,由此固定住石墨烯发热膜1。在本实施例中,卡齿231的数量为三对,相应的,卡槽221的数量同样为三对,三对卡齿231分别设于外支架23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使得石墨烯发热膜1均匀受力,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内支架22上还设有一对设有内螺纹的螺柱,螺柱对称分布于内支架22的两侧。组装该石墨烯美容仪时,通过螺钉穿过石墨烯发热膜并旋进螺柱。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主骨架2的一端设有电源接口24,且主骨架2内设有电路以使电源接口24与石墨烯发热膜1电导通。使用石墨烯美容仪时,通过电源接口24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以供电。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套环21向弧形内侧延伸出弧形托台213,弧形托台213上设有柔性减震垫214。使用时,通过头箍3将石墨烯美容仪固定于头部,通过弧形托台213以及柔性减震垫214抵接使用者额头,三点支撑起整个石墨烯美容仪。柔性减震垫214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者柔性硅胶。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水平限位槽32的结构。如图4-7所示,水平限位槽32的水平槽壁311设置成半活动状。水平限位槽32的水平槽壁311包括固定壁3111和滑动壁3112,固定壁3111为平面状,用于卡接一对钳齿,滑动壁3112为与头箍3相似的弧面,用于引导一对钳齿从与垂直限位槽31卡接的状态旋转到与水平限位槽32卡接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当一对钳齿从垂直限位槽31的水平槽壁311向右上方退出时,退出到水平限位槽32的位置时,由于滑动壁3112的存在,一对钳齿可以直接沿滑动壁3112转动至与固定壁3111卡接(即一对钳齿卡接水平限位槽32,但一对钳齿转动至与固定壁3111卡接后无法继续顺转,仅能反转),而无需沿头箍3的轴向过多位移。需要从收纳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时,直接反向转动头箍3以使一对钳齿从固定壁3111滑向卡接垂直限位槽31的水平槽壁311(图5中垂直限位槽31的水平槽壁311的最右上方)状态,进一步借助于复位弹簧4的拉力作用,一对钳齿沿垂直限位槽31的水平槽壁311向左下方滑动至抵接垂直限位槽31的竖向槽壁312,此时头箍3处于锁止状态而无法相对于头箍3转动,起到固定使用状态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美容仪
  • 一种石墨烯美容仪
技术分类

0612011215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