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和缩颈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80031676.8(国际申请号PCT/US2019/031422)、发明名称“快速更换式转移组件”、申请日为2019年5月9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11日提交的题为“QUICK CHANGE TRANSFER ASSEMBLY”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70,203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涉及一种缩颈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缩颈机。

背景技术

罐体通常在制罐机中成型。也就是说,制罐机将诸如但不限于盘状物或杯状物之类的坯料成型为细长的罐体。罐体包括底部和悬垂式侧壁。侧壁在与底部相对的端部处敞开。制罐机通常包括撞锤/打孔器,其可以使坯料移动通过多个模具以形成罐体。罐体从撞锤/打孔器中弹出以进行进一步加工(例如但不限于修整、清洗、印刷、翻边、检查),并放在传送到灌装机的托盘上。在灌装机上,将罐从托盘上取下,灌满,在罐上放置端部,然后将灌满的罐重新包装在六包和/或十二包的盒子等中。

有些罐体在缩颈机(也称为“缩颈器”)中进一步成型。缩颈机被构造成减小罐体侧壁的一部分(即在侧壁的开口端处)的横截面面积。也就是说,在将罐端部联接至罐体之前,相对于罐体侧壁的其他部分的直径/半径,减小罐体侧壁开口端的直径/半径。缩颈机包括串联地布置的多个加工和/或成型工位。也就是说,彼此相邻地布置加工工位和/或成型工位,并且转移组件在相邻加工工位和/或成型工位之间移动罐体。当罐体移动通过加工和/或成型工位时,其被加工或成型。不希望在缩颈机中有很多的加工和/或成型工位。也就是说,希望在仍然完成希望的成型的同时具有最少数量的加工和/或成型工位。

此外,当缩颈机加工不同尺寸的罐体时,需要调节或更换缩颈机的某些部件。也就是说,缩颈机被配置成加工第一尺寸的罐体。当缩颈机加工第二尺寸的不同罐体时,需要调节或更换缩颈机的某些元件。例如,缩颈机包括多个星轮,其使罐体沿着通过缩颈机的工作路径移动。每个星轮包括大致盘状的主体(或组装成盘状的主体的元件)。星轮主体在径向表面上包括多个摇篮状的凹穴。也就是说,每个凹穴的半径与罐体的半径大致相对应。凹穴可容纳半径略有不同的罐体。每个凹穴与真空组件流体连通,该真空组件降低凹穴中/处的气压。在这种配置中,罐体布置在凹穴中并通过真空组件产生的抽吸力保持在凹穴中。此外,在每个星轮附近布置导轨。导轨延伸在工作路径的一部分上,并且构造成有助于将罐体保持在凹穴中。

当需要缩颈机来加工高度不同(但半径相似)的罐体时,必须调节星轮和导轨的位置。目前,通过多个联接器/紧固件将星轮联结到旋转轴。类似地,导轨通过多个联接器/紧固件联接到框架组件。此外,还必须调节星轮的其他元件或与之相关的元件。例如,通常需要调节真空组件以容纳处于旋转轴上不同位置的星轮。真空组件也通过多个联接器/紧固件联结到星轮。因此,当调节星轮以容纳不同高度的罐体时,必须移除并重新安装这些众多的联接器/紧固件。这会耗费时间,并且经常会在整个过程中损失许多联接器/紧固件。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此外,如果需要缩颈机来加工不同半径的罐体,则必须更换整个星轮。也就是说,更换的星轮具有尺寸对应于不同半径的罐体的凹穴。因此,需要移除星轮和导轨的元件。这同样需要移除和重新安装多个联接器/紧固件。此外,真空组件必须与第一星轮脱开并重新联接到第二星轮,这需要移除和重新安装多个联接器/紧固件。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不需要移除和重新安装众多的联接器/紧固件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还需要一种包括不会损失的保持联接器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

发明内容

通过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概念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来满足这些以及其他需要,该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该组件包括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或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这种配置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解决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时,可以得到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在该附图中:

图1是缩颈机的等距视图;

图2是缩颈机的另一等距视图;

图3是缩颈机的正视图;

图4是罐体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5是进料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6是进料组件的局部等距视图;

图7是进料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距视图;

图8是进料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距视图;

图9是进料组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10是进料组件的另一局部等距视图;

图11是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12是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13是行进器组件的详细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14是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前视图;

图15是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的等距视图;

图16是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7是真空组件的后视图;

图18是真空组件的侧视图;

图19是真空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20A是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行进毂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20B是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行进毂组件的截面侧视图;

图20C是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行进毂组件的正视图;

图21是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22是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图23是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详细横截面侧视图;

图24是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端视图;

图25是一个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楔形主体的等距视图;

图26是另一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楔形主体的等距视图;

图27是成型工位的等距视图;

图28是外侧转塔刀架组件定位键的等距视图;

图29是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冲压块定位键安装部的等距视图;

图30是推动器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31是推动器组件的另一等距视图;

图32是推动器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33是推动器组件的一部分的等距横截面视图;

图34是推动器组件的详细横截面视图;

图35A-35E是具有不同配置的元件的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36是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端视图;

图37A是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距分解图;

图37B是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联接器的等距视图;

图38A-38C是具有不同配置的元件的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39是图38C中所示的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实施例的等距横截面图;

图40是内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图41是内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另一等距视图;

图42是内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一部分的详细等距视图;

图43是内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44是外模具组件的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45是图44所示的外模具组件快速更换模组件的实施例的详细等距视图;

图46是旋转歧管的轴向视图;

图47是旋转歧管的径向横截面图;

图48是旋转歧管的轴向横截面图;

图49是驱动器组件的后视图;

图50是驱动器组件的选定元件的后视图;

图51是驱动器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52是驱动器组件的等距视图;而且

图53是其他驱动器组件部件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在本文的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元件仅仅是所公开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尺寸、定向、组件、所使用的部件、实施例配置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认为是对所公开概念的范围的限制。

本文使用的方向性短语,例如顺时针、逆时针、左、右、顶部、底部、向上、向下及其派生词,与附图中所示元件的定向有关,并且除非在本文中明确说明,并不对权利要求构成限制。

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的“一”、“一个”、“所述”和“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如本文所用,“被构造成[动词]”是指所标识的元件或组件具有被成型成、尺寸设计成、布置成、联接成和/或配置成执行所标识的动词的结构。例如,“被构造成移动”的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另一元件,并且包括引起该构件移动的元件,或者该构件被配置成响应于其他元件或组件而移动。这样,如本文所用,“被构造成[动词]”叙述了结构而不是功能。此外,如本文所用,“被构造成[动词]”是指所标识的元件或组件旨在并且被设计为执行所标识的动词。因此,仅能够执行所标识的动词但不旨在且不被设计成在执行所标识的动词的元件没有“被构造成[动词]”。

如本文所用,“相关联的”是指元件是相同组件的一部分和/或一起操作,或以某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作用。例如,一辆汽车有四个轮胎和四个轮毂盖。虽然所有元件都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联接,但应当理解,每个轮毂盖都与特定轮胎“相关联”。

如本文所用,“联接器组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联接器或联接部件。联接器或联接器组件的部件通常不是同一元件或其他部件的一部分。这样,在以下描述中可能不会同时描述“联接器组件”的部件。

如本文所用,“联接器”或“一个或多个联接部件”是联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也就是说,联接器组件包括被构造成联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部件。可以理解,联接器组件的部件彼此兼容。例如,在联接器组件中,如果一个联接器组件是按扣插座,则另一联接器组件是按扣插头,或者,如果一个联接器组件是螺栓,则另一联接器组件是螺母或螺纹孔。此外,元件中的通道是“联接器”或“联接部件”的一部分。例如,在由螺母和螺栓联接在一起的两个木板的组件(该螺母和螺栓延伸穿过两个板上的通道)中,螺母、螺栓和两个通道分别是“联接器”或“联接部件”。

如本文所用,“紧固件”是被构造成联接两个或更多个元件的单独部件。因此,例如,螺栓是“紧固件”,而榫槽联接器不是“紧固件”。也就是说,榫槽元件是联接元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部件。

如本文所用,“保持”联接器是指尽管可移动但不能与相关联元件分开的联接部件。例如,在汽车上,拴缚到轮子上的凸耳螺母是“保持”联接器。也就是说,在使用中,凸耳螺母延伸穿过轮毂并且联接至轮轴毂,从而将轮子联接至轮轴。当需要旋转轮子时,将凸耳螺母与轮轴毂分开,从而将轮子与轮轴毂脱开。然而,由于拴缚绳的缘故,所拴缚的凸耳螺母无法与轮毂分开。在这种配置中,凸耳螺母不会放错位置。下文所述的任何保持联接器均可替换为“释放联接器”、“保持释放”联接器或“减少致动”联接器。使用“保持”联接器可以了解决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用,“释放”联接器是两个或更多个联接部件,其在彼此相对的固定/紧固位置和松弛位置之间移动。在正常使用期间,“释放”联接器的元件不分开。例如,包括细长开槽式环状体和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上的螺纹紧固件的软管夹是“释放”联接器。众所周知,利用螺纹紧固件沿一个方向拉动环状体将使软管夹围绕软管拧紧,而延伸环状体则会使软管夹松开。在正常使用期间,环状体和紧固件不会分开。下文所述的任何释放联接器均可替换为“保持”联接器、“保持释放”联接器或“减少致动”联接器。使用“释放”联接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用,“保持释放”联接器是释放联接器,其中释放联接器的元件不可与联接到释放联接器的元件分开。例如,拴缚到其所夹紧的软管的软管夹是“保持释放”联接器。下文所述的任何保持释放联接器可替代为“保持”联接器、“释放”联接器或“减少致动”联接器。使用“缓释”联接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用,“减少致动”联接器是指以最小的动作在固定/锁定/接合位置与释放/解锁/脱离位置之间移动的联接器。如本文所用,“最小的动作”是指用于旋转联接器的旋转小于360°。以下描述的任何减少致动联接器可替代为“保持”联接器、“释放”联接器或“保持释放”联接器。使用“减少致动”联接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用,两个或多个零件或部件被“联接”的陈述应该是指,只要发生链接,这些零件就直接或间接地(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零件或部件)结合或一起操作。如本文所用,“直接联接”是指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如本文所用,“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是指将两个部件联接成在维持彼此相对的恒定定向的同时移动。如本文所用,“可调节地固定”是指两个部件被联接成作为一个部件移动,同时相对于彼此维持恒定的大体定向或位置,同时能够在有限的范围内或围绕单条轴线移动。例如,门把手“可调节地固定”到门,因为门把手是可旋转的,但是通常门把手相对于门保持在单个位置。此外,可伸缩笔中的墨盒(笔尖和墨水容器)相对于壳体“可调节地固定”,因为墨盒在缩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移动,但通常维持其相对于壳体的定向。因此,当两个元件联接时,这些元件的所有部分都联接。然而,对第一元件联接至第二元件的特定部分(例如,联接至第一轮子的轮轴第一端)的描述,是指第一元件的特定部分布置得比其他部分更靠近第二元件。此外,除非仅将上部物体基本上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否则搁置在仅靠重力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另一物体上的物体不会“联接”到下部物体。也就是说,例如,桌上的书不与之联接,而是将粘贴在桌上的书与之联接。

如本文所用,短语“可移除地联接”或“临时地联接”是指一个部件以基本上临时的方式与另一部件联接。也就是说,两个部件联接成使得部件的结合或分开很容易并且不会损坏部件。例如,使用有限数量的易于进入的紧固件(即不难进入的紧固件)彼此固定的两个组件“可移除地联接”,而通过难进入的紧固件焊接在一起或结合的两个组件则不“可移除地联接”。“难进入的紧固件”是一种在进入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的组件,其中“其他部件”不是诸如但不限于门之类的进入设备。

如本文所用,“可操作地联接”是指联接多个元件或组件,其每一个都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或者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移动,以使得随着第一元件从一个位置/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配置,第二元件也在位置/配置之间移动。要注意的是,第一元件可以“可操作地联接”到另一元件,而反过来并非如此。

如本文所用,“临时地布置”是指第一元件或组件搁置在第二元件或组件上以使得第一元件/组件能够移动而无需移动脱开或操纵第一元件。例如,简单地放在桌子上的书,即该书没有胶合或固定到桌子上,“临时地布置”在桌子上。

如本文所用,两个或多个零件或部件彼此“接合”的陈述是指元件直接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部件彼此施加力或偏置。此外,如本文关于移动零件所用,移动零件可以在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位置的移动期间“接合”另一元件和/或一旦处于所述位置就可以“接合”另一元件。因此,应当理解,“当元件A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和“当元件A处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的陈述是等效的,并且是指元件A在移动到元件A第一位置时与元件B接合和/或元件A在处于元件A第一位置时与元件B接合。

如本文所用,“可操作地接合”是指“接合和移动”。也就是说,“可操作地接合”当相对于被构造成使可移动或可旋转式第二部件移动的第一部件使用时,是指第一部件施加足以引起第二部件移动的力。例如,可以将螺丝刀放置成与螺钉接触。当没有力施加在螺丝刀上时,螺丝刀只是“临时地联接”到螺钉上。如果有轴向力施加在螺钉刀上,则将螺丝刀压在螺钉上并“接合”螺钉。然而,当对螺丝刀施加旋转力时,螺丝刀“可操作地接合”螺钉并引起螺钉旋转。此外,对于电子部件,“可操作地接合”是指一个部件通过控制信号或电流来控制另一部件。

如本文所用,“对应”表示两个结构部件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为彼此相似,并且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联接。因此,“对应”于一个构件的开口的尺寸比该构件稍大,以便构件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穿过该开口。如果两个部件要“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则可以修改此限定。在那种情况下,部件尺寸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小,从而增加了摩擦量。如果限定开口的元件和/或插入开口中的部件由可变形或可压缩的材料制成,则开口甚至可以比插入到开口中的部件稍小。关于表面、形状和线,两个或更多个“对应”表面、形状或线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形状和轮廓。

如本文所用,“行进路径”或“路径”当与移动的元件关联使用时,包括元件在移动时穿过的空间。这样,任何固有地移动的元件都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进一步地,“行进路径”或“路径”涉及一个可标识构造作为整体而相对于另一物体的移动。例如,假设在一条十分平滑道路上,汽车上的旋转轮(可标识的构造)通常不会相对于汽车车身(另一物体)移动。也就是说,轮子整体上相对于例如相邻的挡泥板不改变其位置。因此,旋转轮相对于汽车车身不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相反,该轮子上的进气阀(可标识的构造)确实相对于汽车车身具有“行进路径”或“路径”。也就是说,当轮子旋转并移动时,进气阀整体上相对于汽车车身移动。

如本文所用,词语“一体”是指被形成为单件或单元的部件。也就是说,包括单独形成然后作为一个单元联接在一起的零件的部件不是“一体”部件或主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数量”应该是指一或大于一的整数(即多个)。也就是说,例如,短语“元件的数量”是指一元件或多元件。特别注意的是,术语“[X]的数量”包括单个[X]。

如本文所用,“有限数量”个联接器是指六个或更少个联接器。

如本文所用,“明显有限数量”个联接器是指四个或更少个联接器。

如本文所用,“非常有限数量”个联接器是指两个或更少个联接器。

如本文所用,“极其有限数量”个联接器是指一个联接器。

如本文所用,在短语“[x]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y]被构造成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x]”中,“[x]”是元件或组件的名称。此外,当[x]是在多个位置之间移动的元件或组件时,代词“其”是指“[x]”,即在代词“其”之前的命名的元件或组件。

如本文所用,用于圆形或圆柱形主体的“径向侧面/表面”是围绕其中心或穿过其中心的高线延伸或环绕的侧面/表面。如本文所用,用于圆形或圆柱形主体的“轴向侧面/表面”是在大致垂直于穿过圆柱体中心的高线延伸的平面中延伸的侧面。也就是说,通常,对于圆柱形汤罐,“径向侧面/表面”是大体圆形的侧壁,并且“轴向侧面/表面”是汤罐的顶部和底部。此外,如本文所用,“径向地延伸”是指沿径向方向或沿着径向线延伸。也就是说,例如,“径向延伸”线从圆或圆柱的中心朝向径向侧面/表面延伸。此外,如本文所用,“轴向延伸”是指沿轴向方向或沿着轴线延伸。也就是说,例如,“轴向延伸”线从圆柱体的底部朝向圆柱体的顶部且基本上平行于圆柱体的中央纵向轴线延伸。

如本文所用,“大致曲线”包括具有多个弯曲部分、弯曲部分与平坦部分的组合以及相对于彼此成一定角度布置成形成曲线的多个平坦部分或分段的元件。

如本文所用,“平坦主体”或“平坦构件”是大体上很薄的元件,其包括相对立的宽大的大致平行表面,即,平坦构件的平坦表面,以及在宽大的平行表面之间延伸的较薄边缘表面。也就是说,如本文所用,“平坦”元件具有两个相对立的平坦表面是固有的。外缘以及边缘表面可以包括大致笔直部分(例如像在矩形平坦构件上那样),也可以是弯曲的(例如像在盘状物上那样),或者具有任何其他形状。

如本文所用,对于共享一个界限的任何相邻范围,例如,0%-5%和5%-10,或者0.05英寸-0.10英寸和0.001英寸-0.05英寸,该较低范围的上限,即在上述示例中的5%和0.05英寸,是指略小于所标识的极限。也就是说,在上述示例中,范围0%-5%是指0%-4.999999%,而范围0.001英寸-0.05英寸是指0.001英寸-0.04999999英寸。

如本文所用,“向上悬垂”是指向上且与另一元件大致垂直地延伸。

如本文所用,术语“罐”和“容器”基本上可互换使用,是指任何已知或合适的容器,其被构造成容纳物质(例如但不限于液体;食品;任何其他合适的物质),并明确包括但不限于饮料罐(例如啤酒和饮料罐)以及食品罐。

如本文所用,“产品侧”是指容器的接触或可以接触诸如但不限于食品或饮料之类的产品的一侧。也就是说,结构的“产品侧”是结构的最终限定容器内部的一侧。

如本文所用,“顾客侧”是指结构的在容器中使用的不接触或不能接触诸如但不限于食品或饮料之类的产品的一侧。也就是说,结构的“客户侧”是结构的最终限定容器外部的一侧。

如本文所用,诸如“围绕[元件、点或轴线]布置”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延伸”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度[X]”之类的短语中的“围绕”是指表示环绕、围绕其延伸或围绕其测量。当涉及测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时,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接近”是指“大约”,即在与测量值有关的近似范围内。

如本文所用,“驱动组件”是指可操作地联接至在加工工位中向后延伸的旋转轴的元件。“驱动组件”不包括在加工工位中向后延伸的旋转轴。

如本文所用,“润滑系统”是指将润滑剂施加到驱动组件的联动设备(例如,轴和齿轮)的外表面上的系统。

如本文所用,“细长的”元件固有地包括沿细长方向延伸的纵轴线和/或纵线。

如本文所用,“大致”是指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以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大致方式”。

如本文所用,“基本上”是指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对于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大部分”。

如本文所用,“(在)……处”是指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那样,在与被修饰的术语有关的位置上和/或附近。

如图1-3所示,缩颈机10被构造成减小罐体1的一部分的直径。如本文所用,“颈部”是指该罐体1的直径/半径要减小的部分。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罐体1包括具有向上悬垂式侧壁3的基座2。罐体基座2和罐体侧壁3限定大致封闭的空间4。在下面讨论的实施例中,罐体1是大体圆形和/或细长的圆柱体。可以理解,这仅仅是一种示例性形状,罐体1可以具有其他形状。罐体具有纵向轴线5。罐体侧壁3具有第一端6和第二端7。罐体基座2位于第二端7处。罐体第一端6是敞开的。罐体第一端6最初具有与罐体侧壁3基本上相同的半径/直径。在缩颈机10中进行成型操作之后,罐体第一端6的半径/直径小于罐体侧壁3处的其他部分的半径/直径。

缩颈机10包括进料组件100、多个加工/成型工位20、转移组件30和驱动组件2000(图49)。在下文中,加工/成型工位20由术语“加工工位20”标识并且指通用加工工位20。下面讨论包括在“加工工位20”的集合组中的特定加工工位,并给它们单独的附图标记。每个加工工位20的宽度通常与所有其他加工工位20相同。因此,缩颈机10所占据的长度/空间由加工工位20的数量确定。

众所周知,加工工位20彼此相邻且串联地布置。也就是说,正在由缩颈机10加工的罐体1分别从上游位置以相同的顺序经过一系列加工工位20。罐体1沿着一条路径,以下称为“工作路径9”。也就是说,缩颈机10限定了工作路径9,其中罐体1可以从“上游”位置移动到“下游”位置;如本文所用,“上游”通常是指更靠近进料组件100的位置,而“下游”是指更靠近出口组件102。关于限定工作路径9的元件,这些元件中的每一个具有“上游”端和“下游”端,其中罐体从“上游”端移动到“下游”端。因此,如本文所用,元件、组件、子组件等作为“上游”或“下游”元件或组件或者处于“上游”或“下游”位置的属性/标识是固有的。此外,如本文所用,元件、组件、子组件等作为“上游”或“下游”元件或组件或者处于“上游”或“下游”位置的属性/标识是一个相对术语。

如上所述,每个加工工位20具有相似的宽度,并且随着罐体1移动跨越宽度,罐体1被加工和/或成型(或部分地成型)。通常,加工/成型在转塔刀架22中/处进行。也就是说,术语“转塔刀架22”表示通用转塔刀架。如下所述,每个加工工位20都包括非真空星轮24。如本文所用,“非真空星轮”是指不包括以下讨论的真空组件480或与之不相关联的星轮,该真空组件被构造成将真空施加到下面讨论的星轮凹穴34。此外,每个加工工位20通常包括一个转塔刀架22和一个非真空星轮24。

转移组件30被构造成在相邻的加工工位20之间移动罐体1。转移组件3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32。如本文所用,“真空星轮”是指包括或与真空组件480相关联的星轮组件,该真空组件被构造成向星轮凹穴34施加真空。此外,术语“真空星轮32”表示通用真空星轮32。下面结合特定的加工工位20讨论特定的真空星轮,例如“全面检查组件的第一真空星轮220”。如下面详细讨论,真空星轮32包括盘状体(或盘状体组件,如下面讨论并在图11中示出的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和布置在盘状主体的径向表面上的多个凹穴34。当与大致圆柱形的罐体1相结合使用时,凹穴34大致是半圆柱形的。下文讨论的真空组件480将抽吸力选择性地施加到凹穴34,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将罐体1联接到凹穴34。应当理解,如本文所用,“向凹穴34施加真空”是指对如下所述的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施加真空(或抽吸力)。这样,转移组件30的部件,例如但不限于真空星轮32,也被标识为加工工位20的一部分。相反,加工工位20的非真空星轮24也使罐体1在加工工位20之间移动,因此非真空星轮24也被标识为转移组件30的一部分。这些非真空星轮24和真空星轮32中的每个都将在下面讨论。

然而,应该注意,多个加工工位20被构造成对不同类型的罐体1缩颈和/或以不同的配置对罐体缩颈。因此,根据需要,多个加工工位20被构造成可添加到缩颈机10和从缩颈机10中移除。为此,缩颈机10包括框架组件12,多个加工工位20可移除地联接至该框架组件。可替代地,框架组件12包括结合到多个加工工位20的每一个中的元件,以便多个加工工位20被构造成彼此临时地联接。框架组件12具有上游端14和下游端16。此外,框架组件12包括细长构件、面板构件(均未标出)或两者的组合。众所周知,彼此联接或联接至细长构件的面板构件形成壳体。因此,如本文所用,壳体也被标识为“框架组件12”。

进料组件100被构造成将单个罐体1进给转移组件30,该转移组件30将每个罐体1从最上游的加工工位20移动到最下游的加工工位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进料组件100是“高容量”进料组件100。如本文所用,“高容量”进料组件100是指被构造成每分钟向转移组件30至少进给4500个罐体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4800个罐体)的进料组件。

如图5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进料组件100包括“全面检查组件”200。如本文所用,“全面检查组件”200是指被构造成执行关于标签验证、未印刷罐、侧壁损坏、切割边缘损坏、制罐机标识检测和喷点检测的检查的检查组件。也就是说,“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多种检查设备210,这些检查设备210包括:标签验证组件201,其被构造成检查和验证每个标签是否正确地粘贴到每个罐体1上或印刷在每个罐体1上;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被构造成检测/标识未粘贴标签或未在其上印刷标签的罐体1;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并标识侧壁损坏的罐体1,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并标识切割边缘受损的罐体1;制罐机标识检测组件205,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以检查由罐体1的制罐机布置在每个罐体1上的标记;以及喷点检测组件206,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以检查由涂漆器布置在每个罐体1上的标记。全面检查组件200的这些部件统一标识为“检查设备”210。如本文所用,“一个或多个检查设备”210是指以上标识为全面检查组件200的一部分的任何(或全部)检查组件。此外,由于这些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不需要对每个检查设备进行全面讨论。应当理解,检查设备210被构造成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或类似设备来检查罐体或其一部分。还应当理解,检查设备210被构造成产生指示罐体1是可接受的还是不可接受的信号或其他记录。

此外,如本文所用,成为“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所有检查设备210均布置在工作路径9的有限部分上。如本文所用,“工作路径的有限部分”是指全面检查组件200沿其布置并被构造成在不超过两个相邻的真空星轮32上延伸的工作路径9。也就是说,所有检查设备210布置在不超过两个相邻的真空星轮32处。此外,如本文所用,“完整检查组件”(未示出)包括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检查设备210以及被构造成检查涂覆在罐体1上的UV的紫外线(UV)涂层检查组件207。使用全面检查组件200解决了上述问题。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200被布置在相对于所有加工工位20的上游位置处。如本文所用,其中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所有检查设备布置在相对于所有加工工位20的上游的检查组件是“上游检查组件”。在这种配置中,全面检查组件200在缩颈机中进行任何成型操作之前就检测出罐体1中的任何缺陷。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也就是说,进料组件100被构造成在工作路径9附近为多个检查设备210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安装组件212,该安装组件被构造成支撑检查设备。也就是说,安装组件212被构造成将每个检查设备2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每个缩颈机框架组件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的安装组件212被构造成每个检查设备210联接到缩颈机框架组件12。换句话说,全面检查组件的安装组件212被构造成为足够的检查设备210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以建立全面检查组件2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12包括多个引导件214。如本文所用,“安装组件引导件”214被构造成引导罐体1越过一路径,以便使罐体不接触检查设备210。也就是说,每个安装组件引导件214被构造成将移动罐体1维持成远离检查设备210。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用于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每个检查设备210的安装组件引导件214。每个安装组件引导件214被布置成邻近检查设备210。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现有技术没有在进料组件100中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来用于足够的检查设备210(和/或用于引导件以保护每个检查设备210)以建立全面检查组件200。所公开和所要求保护的概念部分地通过在进料组件100中的相邻真空星轮32之间提供“有效距离”来实现这一点。也就是说,进料组件10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32。作为如上所述的全面检查组件200的一部分的真空星轮32的数量限制为两个。也就是说,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第一真空星轮220和第二真空星轮222。全面检查组件的第一真空星轮220布置为距全面检查组件的第二真空星轮222一“有效距离”。如本文所用,“有效距离”是指这样的距离,该距离被构造成在工作路径9附近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便容纳全面检查组件200的所有检查设备210和安装组件引导件214,并且随着罐体1挪开工作路径9,而围绕罐体1提供360度的通道。

如上所述,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并标识侧壁受损的罐体1;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其被构造成检查每个罐体1,并标识切割边缘受损的罐体1。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204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摄像头203'、204'。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被构造成聚焦在罐体侧壁3上。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被构造成聚焦罐体第一端6上。在现有技术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将两个这样的摄像机安装在同一安装部上并且邻近工作路径9。所公开并要求保护的构思提供了双摄像头支架216作为安装组件212的一部分。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机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机204'分别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安装组件双摄像机支架216。

安装组件双摄像机支架216位于工作路径9附近,并且被构造成将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机203'定位为聚焦在罐体侧壁3上,并且定位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以聚焦在罐体第一端6上。也就是说,众所周知,摄像头具有焦距。通常,现有的进料组件没有足够的空间以允许将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布置在与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相同的安装部上,因为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与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相比具有更大的焦距。由于第一真空星轮220被布置成距全面检查组件的第二真空星轮222一“有效距离”,因此有足够的空间可将双摄像头支架216布置在工作路径9附近,并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的焦距。如本文所用,这样的焦距是“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焦距”,并且是指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被间隔开以便允许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聚焦在罐体第一端6上。换句话说,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以在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和工作路径9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的方式联接到双摄像头支架216,以提供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焦距。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均是两用摄像头。如本文所用,“两用摄像头”是指被构造成聚焦或者能够聚焦在正在进行检查的工件上的不止单个位置上的摄像头。当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和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都是两用摄像头时,每个摄像头203'、204'还被构造成检查罐体1的其他区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被构造成聚焦在罐体侧壁3和罐体第一端6上。换句话说,侧壁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3'被构造成检查罐体侧壁3和罐体第一端6。类似地,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被构造成聚焦在罐体侧壁3和罐体第一端6上。换句话说,切割边缘损坏检查组件摄像头204′被构造成检查罐体侧壁3和罐体第一端6两者。

另外,如上所述,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标签验证组件201,其被构造成检查和验证每个标签是否正确地粘贴到或印刷在每个罐体1上;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其被构造成检测/标识未粘贴标签的罐体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被构造成检测颜色变化,该颜色变化用于检测混合的标签或未印刷罐体1。安装组件212包括“360°安装部”218,其(如本文所用)是指被构造成提供多个检查设备210围绕罐体纵向轴线5和/或罐体侧壁3以360°进入的通道的安装部。应当理解,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多个传感器/摄像头201'、202'。安装组件360°安装部218被构造成将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2'定位在工作路径9附近,以便多个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2'具有围绕罐体纵向轴线5和/或罐体侧壁3的360°的无障碍视野。由于第一真空星轮220布置成距全面检查组件的第二真空星轮222一“有效距离”,因此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将安装组件360°安装部218布置在工作路径9附近。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安装组件360°安装部218。在该配置中,标签验证组件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202(或标签验证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1'和未印刷罐检查组件传感器/摄像头202')被构造成随着罐体沿工作路径9移动时围绕罐体进行360°检查。

未通过全面检查组件200检查的任何罐体1从工作路径9中弹出。也就是说,全面检查组件200包括弹出组件230,其被构造成从工作路径9弹出任何有缺陷的罐体1。如本文所用,“有缺陷”罐体1是未通过全面检查组件200执行的任何一种检查的罐体。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全面检查组件弹出组件230布置在任何加工工位20的上游。如本文所用,相对于布置在所有加工工位20的上游的弹出组件是“上游弹出组件”。使用上游弹出组件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本文所用,“星轮引导组件”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和多条导轨。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被构造成在将导轨定位在相关联的星轮附近的同时,将星轮引导组件联接至框架组件、壳体组件或类似结构。如本文所用,“星轮引导组件导轨”是包括变细长和/或经延伸的引导表面的结构,该引导表面被布置成距星轮一引导距离。如本文所用,“引导距离”是指导轨的面向相关联的星轮的引导表面与星轮间隔开一定距离,以便该引导表面将不会接触临时地联接至该星轮的罐体,并且在罐体从星轮上脱离的情况下,使罐体退出星轮凹穴34。如本文所用,“罐体高度调节组件”是星轮引导组件的子组件,其被构造成相对于相关联的星轮调节导轨的位置以适应罐体高度的变化。

如本文所用,“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是指这样一种星轮引导组件,其中罐体高度调节组件和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成用“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来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或类似结构。如本文所用,“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是指被构造成用“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来联接至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或类似结构。“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是指被构造成用“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来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的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或类似结构。

如图6-9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包括进料组件100和/或任何加工工位20的缩颈机1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32以及多个星轮引导组件300。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与真空星轮32相关联,并且被构造成将罐体1维持在该真空星轮32的凹穴34中的邻近星轮引导组件300的位置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300也布置在选定的加工工位20上。也就是说,以下讨论将星轮引导组件300看成进料组件100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理解,星轮引导组件300也与加工工位20相关联。星轮引导组件300总体上是相似的,下面仅讨论一个。

缩颈机10(或进料组件100/加工工位20)包括多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其联接、直接联接、固定至框架组件12或与之成一体。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都靠近相关联的真空星轮32布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包括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152。使用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152解决了上述问题。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和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152也被标识为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300的一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的保持联接器152选自包括以下各项的组,该组本质上由以下各项组成:拴缚式紧固件、卡扣式紧固件(可调节地固定至另一元件的紧固件,使得卡扣式紧固件被构造成可在拧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移动,但不能移动到这些位置之外)以及扩展式联接器(用凸轮将可移动零件包围起来的主体,其被构造成可在联接器拧紧时向外移动可移动零件,例如但不限于由位于PO BOX 430,CenterOssipee,NH 03814的Mitee-Bite Products,LLC生产的Mitee-Bite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包括定位轮廓154。如本文所用,“定位轮廓”154是指第一元件上的轮廓,该轮廓不是大致平坦的、圆形的、圆柱形的、球形的或对称的,并且被构造成直接联接至具有对应“定位轮廓”的第二元件而其间没有明显间隙。例如,包括其中带有螺纹孔的平板的安装部没有“定位轮廓”。也就是说,通过紧固件联接到平板和螺纹孔的另一块板可以取多种定向。相反,在带有螺纹孔的其他平板上具有梯形脊的安装部确实具有“定位轮廓”。也就是说,被构造成与其联接的板具有与梯形脊相对应的梯形槽。因此,当梯形脊/槽彼此对准时,两块板仅可以以共面(几乎相邻且无明显间隙)的方式联接。因此,轮廓使两个板相对彼此定向。此外,当两个“定位轮廓”直接联接时,第二元件相对于第一元件处于选定位置。如在“定位轮廓”的限定中所用,“选定位置”是指第二元件仅能够处于单个希望的位置上并具有单个定向。例如,在汽车上,轮毂和轮轴毂具有对应轮廓,通常为平坦的,并具有四个至六个凸耳螺母开口。在这种配置中,轮子可以以多种定向联接至毂。因此,轮子不限于单个“选定位置”,并且该配置不限定“定位轮廓”。

如图6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包括板156,该板156包括大致平坦且大致水平的上表面158以及突起160。大致平坦的上表面158和突起160限定如上所限定的“定位轮廓”。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还包括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包括扩展式联接器155。如图所示,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突起160的上表面限定一个空腔(未标号),在该空腔中布置有扩展式联接器15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扩展式联接器155或任何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都是细长的并且大致垂直延伸。

如图6-10所示,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包括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多个星轮引导组件导轨350和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或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式组件。也就是说,如本文所用,“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或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中的至少一个是快速更换式组件”是指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是如上文所限定的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或如上文所限定的快速更换式星形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

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包括主体312,该主体312限定了定位轮廓314。也就是说,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定位轮廓314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154。如图所示,当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154是突起160时,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定位轮廓314是凹口316,通常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突起160。

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312还限定了“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318。如本文所用,“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是被构造成专用于联接两个元件的联接件通道。也就是说,具有单个联接件通道的主体具有“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具有多个联接件通道的主体当这些通道中只有一个被构造成用于将两个元件联接在一起时包括“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318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的保持联接器152。因此,当将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布置在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突起160上时,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318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定位轮廓凹口316。因此,将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312被构造成通过单个联接器而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这解决了上面确定的问题。此外,由于联接器是保持联接器,因此这也解决了上述问题。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312还被构造成支撑如下所述的内导轨352。

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被构造成支撑如下所述的多条导轨,其中两条被示出为内导轨352和外导轨354。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包括细长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细长的第二支撑构件334。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在本文中被统一标识为如本文所用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是大致圆柱形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从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312朝着缩颈机10的前部大致水平地延伸。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彼此间隔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器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的远端包括可移除式喇叭形盖(未示出)或类似结构,其增大了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的远端的横截面面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星轮引导组件导轨350包括内导轨352和外导轨354。星轮引导组件的内导轨352(以下称为“内导轨”352)和星轮引导组件外导轨354(以下称为“外导轨”354)分别包括主体356、358。内导轨352和外导轨35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引导表面360。众所周知,每个引导表面360是细长的,并且通常对应于罐体1在真空星轮32上的行进路径。也就是说,每个引导表面360是大致弯曲的。内导轨主体356和外导轨主体358被构造成联接至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是大致圆柱形的,内导轨主体356和外导轨主体35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开口(未标号)或大致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也就是说,该对间隔开的开口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被设计成大致或基本上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内导轨35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312上并随其一起移动。外导轨354被构造成可移动地联接至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与星轮引导组件导轨外导轨主体358联接、直接联接、固定或成一体,并且在本文中被标识为外导轨354的一部分。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包括主要主体372、辅助主体374和单个保持联接器376。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主要主体372限定单个联接件通道378。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378通常对应于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如下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主要组件的主体联接件通道378进一步限定了大致水平延伸的锁定表面37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372还限定了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统称为“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分别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之一。如下所述,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在其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大致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的配置中,存在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372将束紧在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上的可能性。这样,在另一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分别具有“减小的接触表面”。如本文所用,“减小的接触表面”是指不具有基本上对应的轮廓的两个表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分别是大致倒V形通道381、383。应当理解,大致倒V形通道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限定第一接合表面390和第二接合表面392。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被定位为对应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如本文所用,“定位为对应于”是指元件以相似的方式定位但不具有对应的(如上所限定的)轮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都是大致平坦的。

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进一步限定了用于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的联接器38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联接器384是螺纹孔。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器376可调节地固定到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374。也就是说,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器376是位于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联接器384处的卡扣式联接器。此外,随着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378,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可移动地联接至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372,该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被构造成与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体联接件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组装如下。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和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彼此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或者成型为一体。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导轨354。应当理解,内导轨352和外导轨354被定向成使得它们的引导表面360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然后,用布置在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与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之间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以及布置在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二通道382与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之间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构件334,将外导轨354可移动地联接至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330。在这种配置中,每个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300是“单元组件”。如本文所用,“单元组件”是作为一个单元联接在一起的多个元件的组件。也就是说,“单元组件”的元件可以从一个位置共同地移动到另一位置。因此,如下所述,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除了该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之外,被构造成可从缩颈机10上移除并由另一星轮引导组件300代替。

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如下操作。最初,假设将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设置为用于第一高度的罐体1。也就是说,外导轨引导表面360相对于第一高度的罐体1具有一引导距离。在这种配置中,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处于第二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与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或第二支撑构件334接合。也就是说,操纵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器376,以将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拉向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372。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的第一通道380和第二通道382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或第二支撑构件334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快速更换式罐主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与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或第二支撑构件334之间的摩擦力,将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因而外导轨354)保持在选定位置上。

当需要调节外导轨354的位置以容纳第二高度的罐体1时,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联接器376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上星轮引导组件罐体高度组件的辅助主体374移离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372。在此配置中,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因而外导轨354)可沿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纵向移动。由此,将外导轨354的位置调节为相对于第二高度的罐体1具有一引导距离。

换句话说,每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在非接合的第一位置与接合的第二位置接合之间移动,在非接合的第一位置上每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每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不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接合,而在该接合的第二位置上每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一接合表面390和每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辅助主体的第二接合表面392接合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构件332和第二支撑构件334。

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在与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的辅助主体374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移动。而且,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通过调节单个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保持联接器376而在第一配置与第二配置之间移动。这样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操作如下。当安装好时,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定位轮廓314直接联接到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154。在该位置上,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延伸穿过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378。此外,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锁定表面153与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在该配置中,将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因而星轮引导组件300)固定至缩颈机10和/或框架组件12。在下文中,该配置被标识为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的“第二配置”。

每个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被构造成将内导轨352和外导轨354的引导表面360定位在相对于第一直径的罐体1的一引导距离处。当缩颈机10需要加工第二直径的罐体时,每个星轮引导组件300都需要更换。为此,操纵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以使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锁定表面153不与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锁定表面379接合。在该配置(在下文中,为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的“第一配置”)中,将星轮引导组件300构造成从相关联的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150上移除。然后,将星轮引导组件300替换为另一或替换式星轮引导组件300,该星轮引导组件300的尺寸被设计成容纳第二直径的罐体1。注意,因为星轮引导组件300是单元组件,所以星轮引导组件300作为一个单元被移除。

替换式星轮引导组件300的安装包括将替换式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主体定位轮廓314定位在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定位轮廓154上方。这进一步将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定位在替换式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单个主动联接件通道318中。操纵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152,以使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基座保持联接器锁定表面153接合星轮引导组件的罐体高度调节组件主要主体联接件通道锁定表面379。

相应地,因为星轮引导组件300是一单元组件,所以星轮引导组件300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安装/移除。另外,由于星轮引导组件的安装组件310和/或罐体高度调节组件370是快速更换式组件(每个组件都具有单个相关的联接器),并且由于联接器是保持联接器,因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式星轮引导组件构思也被并入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中。如本文所用,“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是指包括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或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之一的真空星轮组件。如本文所用,“快速更换式罐体高度调节组件”550是指被构造成使真空星轮32在相关联的旋转轴上轴向移动的结构,其中仅需要松开或移除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来允许星轮的轴向移动。如本文所用,“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是指被构造成通过有限数量的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或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之一将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上。在“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限定中,术语“联接器”是指被构造成可固定/拧紧的联接器(例如但不限于螺杆上的螺栓),并且不包括非固定联接器(例如但不限于延伸穿过通道的凸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包括旋转轴组件410、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和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旋转轴组件410包括壳体组件412、安装盘414和旋转轴416。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是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布置的壳体。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被构造成连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框架组件12。因此,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相对于框架组件12处于固定位置。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可操作地联接到驱动组件2000,并且也被标识为驱动组件的一部分。驱动组件2000被构造成向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施加旋转移动,以便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绕其纵向轴线旋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包括大致圆柱形的主体418,其具有邻近框架组件12的近端420和与框架组件12间隔开的远端422。如图所示,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418包括具有不同半径的部分。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下所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418的选定部分限定轴承表面和/或被构造成支撑轴承的表面。

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的远端422包括行进毂安装部424(以下称为“行进毂安装部424”)。如下所述,行进毂安装部424被构造成联接至行进毂组件57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安装部424包括中心空腔426和两个纵向狭槽,即第一纵向狭槽428和第二纵向狭槽430,以及多个联接部件(未示出/标号)。此外,行进毂安装部中心空腔426包括布置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上的旋转式联接空腔42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部件(未示出/标号)是布置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的远端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远端422包括定位键安装部432(在下文中,“旋转轴组件的定位键安装部432”)。如图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轴组件的定位键安装部432是纵向凹槽434。

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大致限定如上所述的真空星轮32。也就是说,真空星轮32包括环形组件,在其径向表面上布置有多个凹穴34。众所周知,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或其零件通常由人来移动、携带和定位,而无需使用推车或类似结构。因此,取决于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的尺寸,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基本上相似,并且限定真空星轮32的相等部分。也就是说,例如,如果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包括两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未示出),则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大致是半圆形的,并且限定盘状主体的一半。也就是说,有两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每个均限定延伸约180°的外表面。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包括四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四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大致相似,并且每个大致限定圆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包括限定约90°的弧的外表面454。

由于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大致相似,因此在此仅描述一个。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大致限定90°的大致圆弧。也就是说,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在大约90°的弧上延伸。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包括轴向安装部分462和外周凹穴部分46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是一体的主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轴向安装部分462和外周凹穴部分464是通过紧固件4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一起的单独主体。

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的轴向安装部分462包括大致平坦的大致弓形的轴向安装部分主体46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的轴向安装部分462限定三个安装通道:保持联接器通道466、第一凸耳通道468和第二凸耳通道469(以下统称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大致垂直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462的平面延伸。在此,还将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462(因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标识为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

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在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的径向表面上限定多个凹穴34。如上所述,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的凹穴34(以下称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34”或“星轮凹穴34”)限定尺寸为对应于罐体1或半径大致相似的多个罐体的大致半圆柱形的托架。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34包括径向延伸通道470,该径向延伸通道470延伸穿过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被构造成与真空组件480流体连通,并且从中抽出部分真空(或抽吸力)。

此外,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沿垂直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主体461的平面的方向)比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主体461厚。与向前(远离框架组件12)更大或相等的距离相比,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还向后(朝向框架组件12)延伸更大的距离。在该配置中,并且当联接所有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以形成真空星轮32时,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限定大致圆柱形或盘状空腔472(在下文中,称为“星轮主体空腔”472)。星轮主体空腔472与如下所述的真空组件480流体连通。

另外,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的内侧(大致面向框架组件12的一侧)限定密封表面474(以下称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的尺寸无关,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是大致圆形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半径(以下称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半径”)。例如,第一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具有二十四英寸的半径,并且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具有二十二英寸的半径。第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的半径为二十六英寸,而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的半径仍为二十二英寸。为了确保第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具有二十二英寸的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半径,将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的径向延伸厚度增加约两英寸。

此外,应当理解,不同的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具有不同的配置。例如,如图所示,第一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具有第一半径,并且包括二十个星轮凹穴34,每个凹穴34都具有第一凹穴半径。未示出的第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具有相似的半径,但是包括具有更大的第二凹穴半径的十六个星轮凹穴34。第三真空星轮主体组件(未示出)具有更大的半径和具有第一凹穴半径的二十四个星轮凹穴34。因此,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被构造成可互换,以容纳不同半径的罐体1和/或根据需要容纳缩颈机10的希望的操作特性,例如但不限于以每分钟的罐数计量的加工速度。

如图15-16所示,真空组件480包括伸缩式真空导管484、真空壳体组件486和真空密封组件540。真空组件480被构造成与真空发生器482(示意性地示出)流体连通。众所周知,真空发生器482联接到多个真空星轮32,并被构造成减小多个真空星轮32中的流体/空气压力。应当理解,术语“真空”大致用来表示相对于大气的基本上降低的压力,并且不需要绝对真空。真空发生器482被构造成基本上降低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486和与其流体连通的元件中的流体/空气压力。尽管没有具体包括在真空组件480中,但是真空发生器482和真空组件480的相互作用是指,如本文所用,真空组件480被构造成产生真空。此外,如本文所用,真空组件480与另一元件“流体连通”的说法是指在真空组件480与元件之间存在流体路径,并且抽吸力被施加至该元件或通过该元件施加。例如,真空组件480选择性地与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34流体连通。因此,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34都具有施加到其上的真空,并且具有通过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通道的抽吸力。

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484包括多个伸缩体490、492(示出了两个)。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伸缩体490、492被构造成以伸缩配置布置。如本文所用,两个主体处于“伸缩配置”是指一个主体相对于较大的主体具有较小但对应的横截面形状,并且较小的主体可移动地布置在较大的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位置上较小的主体基本上被布置在较大的主体内,而在伸出位置上较小的主体基本上从较大的主体伸出。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484包括在两个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伸缩体490、492之间的密封件。

如图17-19所示,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486包括一个主体500,该主体500限定了一个真空室5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主体500包括大致凹入且大致弓形的部分504、可移动安装部分506和前板部分508。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弓形部分504限定出口通道510。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弓形部分的出口通道5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484,并且与之流体连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506是大致平坦的主体516,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弓形部分504。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主体516限定旋转轴通道518和两个滑动安装通道520、522。多个轴承524,例如但不限于径向轴承578(下文中为将在下文中讨论的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围绕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主体旋转轴通道518布置,并被构造成布置在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主体516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之间并与其联接。

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508包括大致平坦的主体530(或大致平坦的主体的组件),并限定了入口通道512和大致圆形的旋转轴通道532。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的平坦主体53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弓形部分504,并且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的入口通道512与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弓形部分的出口通道510流体连通。当联接到旋转轴组件410时,如下所述,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的平坦主体530的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延伸。

此外,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508包括挡板组件536(以下称为“真空壳体组件的挡板组件536”)。真空壳体组件的挡板组件536被构造成基本上阻碍了在选定位置处在真空发生器482与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之间的流体连通。也就是说,如下所述,真空星轮32旋转,并且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绕着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508以圆周运动方式移动。真空壳体组件的挡板组件536邻近星轮凹穴34的行进路径布置,并且基本上阻碍了真空发生器482与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之间的流体连通。实际上,这排除了通过邻近挡板组件536的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施加的任何实质性抽吸力。众所周知,在沿着星轮凹穴34的行进路径的位置(其中真空发生器482与星轮凹穴的径向延伸通道470流体连通)处,布置在星轮凹穴34中的罐体1经由施加到星轮凹穴34上的抽吸力而被维持在星轮凹穴34中。在与真空壳体组件的挡板组件536相邻的位置处,消除了抽吸力,或基本上减小了抽吸力,从而使布置在星轮凹穴34中的罐体1不被维在星轮凹穴34中。也就是说,在真空壳体组件的挡板组件536处,罐体1从星轮凹穴34释放,并且能够移动到另一真空星轮32、非真空星轮24或被构造成支撑罐体1的其他结构。

真空密封组件54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前板部分508的前表面(远离框架组件12的一侧)。真空密封组件540包括密封主体,该密封主体是大致圆形的,并且具有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大约相同的半径。在该配置中,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被构造成密封地接合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如本文所用,“密封接合”是指接触来阻止流体通过。如上所述,术语“真空”是指相对于大气具有减小的压力的体积,并且不需要绝对真空。这样,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的界面被构造成阻止空气通过,但是允许某些空气通过。因此,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不需要形成防漏密封件,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由诸如但不限于毡之类的织物制成。由于毡是廉价的材料,因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此外,如下文详述,真空密封组件540,即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是“侧向耐刮擦密封件”541。在现有技术中(其中真空密封件布置成邻近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部分464的内径向表面),真空星轮32的移除/调节引起真空星轮32沿着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纵向移动,从而横向移动越过密封件。这可能会损坏密封件。在以上公开的配置中,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的密封表面(与星轮主体组件450密封的表面)是相对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轴向表面。因此,当真空星轮32沿着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纵向移动时,真空星轮32沿垂直于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的密封表面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真空星轮32不移动越过真空密封组件540,即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如本文所用,被定位成使得其密封的元件沿垂直于密封件的密封表面的方向移动的密封件是“侧向耐刮擦密封件”。

真空组件480的元件在本文中还被标识为如下所述的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和/或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

如图11所示,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还包括引导组件300A,该引导组件300A被构造成将罐体1维持在相关联的真空星轮32的邻近星轮引导组件300A的位置处的凹穴34中。与上述的星轮引导组件300相似,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引导组件300A包括多条导轨350A(附图标记350A统一标识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图中的四条导轨分别示出为第一内导轨352A、第二内导轨353A、第一外导轨354A和第二外导轨355A。每个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组件的导轨350A包括引导表面360A。

每对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350包括安装块、内导轨安装块660和外导轨安装块662。每条导轨安装块660、662包括两个保持联接器664。第一内导轨352A和第二内导轨353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器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导轨安装块660。内导轨安装块6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第一外导轨354A和第二外导轨355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器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导轨安装块662。外导轨安装块66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并随其一起移动。此外,在本段落中讨论的元件也被标识为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元件。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引导组件300A在本文中还被标识为如下所述的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和/或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是指被构造成使真空星轮32在相关联的星轮轴上轴向移动的结构,其中仅需要松开或移除非常有限数量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来允许星轮轴向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非常有限数量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是如下所述的非常有限数量/极其有限数量的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释放联接器552。

如图17-19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包括基座组件560(在本文中也称为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506)和行进毂组件570。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560包括固定基座构件562、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和多个细长支撑构件566。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被构造成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安装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还限定了两个支撑构件通道563,它们对应于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安装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可移动地联接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安装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大致水平地延伸。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被构造成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并且被构造成在其上纵向移动。

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行进毂组件570(以下称为“行进毂组件570”)包括基座572、致动器574、行进器组件576、径向轴承578和定位键组件580。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被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也就是说,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一起旋转。如图所示,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包括主体581,该主体581限定了大致圆形的中央开口(未示出)以及多个联接件或紧固件通道。如图所示,紧固件582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基座主体581,并且联接至布置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的远端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是顶推螺钉590,并且具有带有第一端594和第二端596的螺纹主体592。该单个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或极其有限数量的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是惟一被构造成可移动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和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的相关联元件的致动器。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一端594限定联接器,例如但不限于六角头凸耳598。众所周知,六角头凸耳598被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至手动致动器,例如但不限于扳手。此外,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一端594包括凸缘600。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第一端594的在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六角头凸耳598和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凸缘600之间的那部分的尺寸被设计成对应于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的中央开口并且可旋转地布置在其中。在该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被卡扣在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中。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二端596限定了可旋转式安装部602,该安装部被构造成可旋转地联接到行进毂安装部的中央空腔的旋转式联接空腔427。

行进毂组件的行进器组件576(以下称为“行进器组件576”)包括行进器托架610、大致圆柱形的行进器套环620和大致盘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行进毂组件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托架610(以下称为“行进器托架610”)包括主体612,该主体612限定了带螺纹的中心通道614和两个相对立的径向延伸臂616、617。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托架的中心通道614的螺纹被构造成对应于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的螺纹。每个行进器托架主体的径向延伸臂616、617限定用于紧固件619的通道618。

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包括大致圆柱形的主体622,其限定了中心通道624,该中心通道的尺寸被设计成对应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以及定位键安装部626。如图所示,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是大致中空的圆柱形主体622。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在前轴向表面上包括螺纹孔(未标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是分裂体621。也就是说,“分裂体”是指具有轴向延伸(即纵向延伸)的间隙623的大致中空的圆柱形主体。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还包括延伸穿过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间隙623的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其是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释放联接器552之一)。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在以下两种配置之间移动:即松弛的第一配置,其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的相对侧是分开的(并且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中心通道624宽松地对应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以及固定/紧密的第二配置,其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的相对侧被拉在一起(并且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中心通道624紧贴地对应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因此,当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处于第一配置时,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处于相应的第一配置,其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可移动地联接或不固定至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并且当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处于第二配置时,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处于紧密的第二配置,其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

如图14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是大致平坦的盘状主体632,或形成盘状主体632的主体的组件,其围绕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布置并与之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和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是一体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632包括安装表面634,如图所示,该安装表面634是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632的前表面(即远离框架组件12的一侧)。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安装表面634包括多个保持联接器636(如上所限定)和多组对准凸耳(在图中被指定为第一对准凸耳638和第二对准凸耳640)。也就是说,对于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存在一组保持联接器636和对准凸耳638、640。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安装表面凸耳638、640没有螺纹或以其他方式构造成联接元件,并且不是如本文所用的“联接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安装表面对准凸耳638、640(以下称为“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和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安装表面保持联接器636(以下简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以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的位置相对应的样式布置。如图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对准凸耳638、640和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成组地布置,其中一个行进毂组件对准凸耳638、640布置在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的每一侧上。此外,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和相关联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沿弧线布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四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也就是说,四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中的每个都被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四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之一。可以理解,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以类似的样式布置。也就是说,将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的第一凸耳通道468和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的第二凸耳通道469布置在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的保持联接器通道466的两侧并且沿一弧线。

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被构造成联接或固定至真空组件480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在图1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包括两个座圈:即内座圈650和外座圈652。众所周知,轴承元件654可移动地布置在座圈650、652之间。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的内座圈650固定到真空组件480,而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的外座圈652固定到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更具体地,如图所示,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外座圈652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其固定到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因此,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外座圈652也固定到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

如图21-26所示,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包括第一楔形主体670、第二楔形主体672、保持器主体674和致动器676。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以其中组合起来的楔形主体670、672大体形成平行六面体的配置可移动地联接在一起。也就是说,组合起来的楔形主体670、672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上/下表面和两个大致平行的侧表面。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之间的界面包括多个倾斜表面680、682。也就是说,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主体的倾斜表面680、682不平行于外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具有大致L形的横截面,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与L型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的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在该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具有两个彼此直接联接的表面。如图所示,每个主体上的这些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主体的倾斜表面680、682。在此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包括非常有限数量的楔形主体670、672。如本文所用,定位键中的“关键主体”是指具有倾斜表面的主体。

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还限定了带螺纹的致动器孔671。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还包括偏移凸片673,该偏移凸片673限定致动器通道678和多个联接部件,例如但不限于螺纹孔679。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674还限定了具有保持器增压室688的致动器通道686。保持器主体674还限定了多个紧固件通道690,其被构造成与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的螺纹孔679对准。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676包括主体700,该主体700具有细长的螺纹部分702、径向延伸的凸缘704和工具接口706,例如但不限于六侧凸耳。

在一个实施例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如下组装。也就是说,只要最终配置如下所述,就不需要配置元件的顺序如下所述。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定位成使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主体的倾斜表面680、682相互接触。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676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的致动器通道678,并拧入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的致动器孔671。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工具接口706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的致动器通道686,以便使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674邻接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的偏移凸片673。在这种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674通过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的紧固件通道690并进入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的螺纹孔679的紧固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在这种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凸缘704被卡扣在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保持器主体的保持器增压室688中。因此,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是如上所述的“单元组件”。

此外,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工具接口706被暴露并且被构造成操纵。也就是说,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工具接口706被构造成可旋转。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工具接口706的旋转使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相对于彼此纵向移动。此外,由于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在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主体的倾斜表面680、682处对接,因此该移动引起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横截面面积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致动器676的旋转方向)。也就是说,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在两种配置之间移动:即较小的第一配置和较大的第二配置,在较小的第一配置下该轮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面积相对较小(如此处所用,是指相对于定位键组件的第二配置),而在较大的第二配置下该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面积相对较大(如此处所用,是指相对于定位键组件的第一配置而言)。如下所述,定位键组件580被构造成将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因此,这些配置被替代地描述为被构造成在较小的第一配置与较大的第二配置之间移动的定位键组件580,其中在该较小的第一配置下定位键组件580不使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而在该较大的第二配置下该定位键组件580将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注意,随着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和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二楔形主体672相对移动,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的外表面保持大致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如下组装。也就是说,只要最终配置如下所述,就不需要配置元件的顺序如下所述。应当理解,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利用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联接到加工工位20,而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框架组件12。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延伸穿过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如上所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可操作地联接到驱动组件2000,并且被构造成旋转。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第一内导轨352A和第二内导轨353A通过单个保持联接器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

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第一内导轨352A和第二内导轨353A被构造成相对于框架组件12保持在同一的位置上。也就是说,除了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之外,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不相对于框架组件12移动。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可移动地联接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也就是说,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可滑动地布置在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的支撑构件通道563中。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固定至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并与其一起移动。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484联接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并与其一起伸缩地延伸和缩回。

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486还利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其中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延伸穿过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的可移动安装部分主体的旋转轴通道518。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486,并围绕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延伸。也就是说,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将真空组件的真空壳体组件486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分开。

行进器组件576与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上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组装在一起。如上所述,在所示的其中有四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的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包括四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和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通过紧固件联接,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是一体的。因此,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被构造成与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一起旋转。

行进毂组件570联接并如下所述那样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远端422。也就是说,如上所述,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围绕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布置。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也围绕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布置,并且行进器组件的径向轴承578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也就是说,将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布置在第一位置,并且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移动,直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紧邻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而布置为止。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和行进器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固定到一起。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位置上该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被定向成使得四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和两个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凸耳638、640被布置在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632的前表面,即布置成背离框架组件12的表面。

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和行进器托架610可操作地联接,其中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布置成穿过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托架的中心通道614并与之以螺纹方式联接。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布置在行进毂安装部的中心空腔426中,其中行进器托架主体的径向延伸臂616、617分别布置在单独的行进器毂安装部的第一纵向狭槽428和第二纵向狭槽430中。此外,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二端可旋转安装部602可旋转地联接到行进器毂安装部的中央凹穴的旋转式联接空腔427。行进器托架610通过紧固件619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该紧固件619延伸穿过每个行进器托架主体的臂通道618并进入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的前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中。在该配置中,行进器托架610固定至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622。

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以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基座主体的中央开口的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一端594(即六角头凸耳598)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的远端422。也就是说,延伸穿过行进毂组件的基座主体581的紧固件582联接到布置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的远端422的轴向表面上的螺纹孔。在该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基座572固定至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主体418。

此外,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更具体地,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第一楔形主体670被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定位键安装部626。在该配置中,如本文所用,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是保持联接器和/或保持释放联接器。而且,定位键组件580是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的保持释放联接器552之一。在该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布置在旋转轴组件的定位键安装部432与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定位键安装部626之间。换句话讲,当旋转轴组件的定位键安装部432与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定位键安装部626对准并大致彼此相对地布置时,旋转轴组件的定位键安装部432和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定位键安装部626限定如本文所用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定位键空腔”583。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被构造成对应于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定位键空腔583。也就是说,在第一配置中,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松弛地配合在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定位键空腔583内。当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处于第二配置(即具有较大的横截面面积的配置)时,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将行进组件套环620移动成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对准。也就是说,随着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移动进入第二配置,即,随着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的横截面面积增加,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和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可操作地接合,并使这些元件移动成彼此对准。如在本文所用,“移动成对准”是指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与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基本上对准,即彼此共同延伸。

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也就是说,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通过将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与它们相关联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和对准凸耳638、640相联接而联接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注意,每个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通过单个保持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联接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

在该配置中,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密封表面474密封地接合真空密封组件主体542。因此,星轮主体空腔472被基本上密封,并且阻止空气通过除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通道之外的开口的流动。此外,在该配置中,真空组件480与无挡板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外周凹穴通道流体连通。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内导轨352A和第二内导轨353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器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导轨安装块660。内导轨安装块66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第一外导轨354A和第二外导轨355A分别通过单个保持联接器664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导轨安装块662。外导轨安装块66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并随其一起移动。应当理解,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引导组件导轨350A被定位并定向成使得引导表面360A被布置成距相关联的星轮32一引导距离。也就是说,内外导轨安装块660和外导轨安装块662包括定向凸耳(未示出),该定向凸耳被构造成联接到内导轨352和/或外导轨354上的定向凹口(未示出)。定向凸耳和定向凹口被构造成将导轨引导表面360定位在相对于罐体1的一引导距离处。

在该配置中,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固定基座构件562、第一内导轨352A和第二内导轨353A被构造成相对于框架组件12保持在相一位置上。此外,在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处于第二配置中并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处于第二配置中的情况下,行进毂组件570和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被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并且与之一起旋转。此外,真空组件480与星轮主体空腔472流体连通。这是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的操作配置。

为了针对具有不同高度的罐体来调节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400,仅需要致动两个联接器:即,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和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也就是说,当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被移动到第一配置时,由处于第二配置中的定位键组件580产生的偏置减小。当行进器组件的套环主体的保持释放联接器625处于第一位置时,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不再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因此,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以及固定到其上的所有元件均可自由地沿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纵向移动。因此,所公开的配置是如上所述的快速更换式高度调节组件550。

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上的元件包括: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行进毂组件的径向轴承578(固定至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和真空组件480)、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固定到真空组件480)、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细长支撑构件566(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以及带有第一外导轨354A和第二外导轨355A的外导轨安装块662(固定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的基座组件的可移动基座构件564)。应当理解,真空组件的伸缩式真空导管484允许其他真空组件480的部件相对于真空发生器482移动。

通过旋转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来实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和固定到其上的元件的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工具(未示出)可操作地联接至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一端六角头凸耳598。然后使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旋转。由于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主体的第一端594处于相对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远端422的固定位置上,并且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以螺纹方式联接至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托架中心通道614,因此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的旋转引起进器托架610沿着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移动。因为行进器托架610固定到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所以行进器组件的套环620和固定到其上的元件也沿着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的旋转轴线移动。换句话说,行进毂组件的致动器574的致动使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和真空组件480在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的第一纵向位置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上的第二纵向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被构造成在仅将两个保持释放联接器552被配置成第一配置之后才致动。因此,调节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的位置以容纳不同高度的罐体。此外,所公开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被构造成允许星轮32在不使用垫片的情况下在以下两种配置之间移动:用于第一高度的罐体1的第一配置和用于第二高度的罐体1的第二配置。此外,所公开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被构造成允许真空星轮32在不改变真空星轮32的配置的情况下在以下两种配置之间移动:用于第一高度的罐体1的第一配置和用于第二高度的罐体1的第二配置。也就是说,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高度调节组件550被构造成相对于固定位置(例如但不限于此框架组件12)移动,但是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不改变配置。

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被构造成允许将第一真空星轮32交换为具有不同特性的第二真空星轮32。通常,不同的特征将是具有不同半径的凹穴34,但是出于其他原因,真空星轮32也被换出。应当理解,为了交换真空星轮32,必须移除并更换第一真空星轮32和与该尺寸的星轮相关联的部件。而且,如上所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是指被构造成通过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显著有限数量的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或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之一将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上的基座组件。如本文所用,“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是真空星轮32的独立元件(也被标识为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其在本文中被标识为单独的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以及与具有特定尺寸的真空星轮32相关联的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引导组件300A,这些独立元件在本文中被标识为第一内导轨352A、第二内导轨353A、第一外导轨354A和第二外导轨355A。上面已经描述了这些元件。

如图11所示,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800包括多个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802(在上面由附图标记810统一标识)以及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显著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在上面已经讨论并由附图标记804统一标记)以及与保持联接器804联接到的结构(下面将讨论)。每个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安装组件的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802(以下称为“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802)通过显著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804之一而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或加工工位20或转移组件30上的任何固定位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并且如上所述,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包括多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当更换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时,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都被移除,因此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也是“可分立式真空星轮组件”802。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被构造成联接至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如上所述,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包括一组单个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通道466、第一凸耳通道468和第二凸耳通道469,它们沿着一条弧线布置。因此,为了将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联接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包括一组元件,该组元件包括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第一对准凸耳638和第二对准凸耳640,它们沿着与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轴向安装部分通道相对应的弧线布置。因此,每个真空星轮主体组件主体分段452通过极其有限数量的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主体的保持联接器636而联接到行进器组件的行进器安装部630。

如上文所限定,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350被包括为“可分立式真空星轮部件802”。也就是说,每个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350具有引导表面360A,该引导表面360A被构造成与特定尺寸的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相距一引导距离。因此,当更换真空星轮主体组件450时,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350也被更换。如上所述,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引导组件300A包括多条导轨350A。每条导轨350A(通过多个其他元件)联接到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也就是说,快速更换式真空星轮组件的导轨350包括内导轨安装块660和外导轨安装块662。内导轨安装块660和外导轨安装块662(通过多个其他元件)联接到旋转轴组件的壳体组件412。每条导轨350A通过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664联接到导轨安装块660、662之一。

通常,每个加工工位20被构造成部分地形成罐体1,以便减小罐体第一端6的横截面面积。加工工位20包括对于单个加工工位20惟一的一些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特定的模具。加工工位20的其他元件是所有或大多数加工工位20共有的。以下讨论与共有元件有关,因此该讨论针对单个通用加工(成型)工位20(以下称为“成型工位”20')。然而,应该理解,任何加工工位20都可以包括以下讨论的元件。

如图27所示,每个成型工位20'包括快速更换式组件900、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此外,众所周知,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的元件通常由间隙1001分开,并且罐体1在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与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之间(即间隙1001中)移动。快速更换式组件900被构造成通过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显著有限数量的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或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之一将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和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中的选定元件联接至框架组件、内侧转塔刀架组件或外侧转塔刀架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也就是说,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被构造成允许在成型工位20'中快速替换元件。如本文所用,“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对于联接至成型工位20'的多个元件(或子部件)而言包括具有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显著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和/或有限数量的保持释放联接器、显著有限数量的释放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释放联接器和/或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释放联接器之一的联接器。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的元件在下面讨论。

通常,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包括框架组件12(其是上述较大框架组件12的一部分)、多个固定元件1002和多个可移动元件1004。内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固定元件1002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框架组件12,并且通常不相对于框架组件12移动。固定元件包括凸轮环1010。内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可移动元件1004包括真空星轮32(如上所述)和细长的加工轴组件1020,该细长的加工轴组件1020可旋转地联接至框架组件12。真空星轮32大致布置在间隙1001处。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的其他已知元件是已知的,该讨论无关不涉及。内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凸轮环1010(以及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凸轮环)是大致圆形的,其具有朝着间隙1001偏移的偏移部分。

内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加工轴组件1020(以下称为“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细长轴1022(在本文中也称为“加工轴组件主体”1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是一体式主体(未示出),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是轴分段1024A、1024B等的组件。可以理解,轴分段1024A、1024B固定在一起并作为单个主体1024旋转。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可操作地联接至驱动组件2000,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框架组件12旋转。如下所述,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还包括多个旋转元件,即,下文讨论的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推动器组件1260。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的旋转元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1020并随其旋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多个模具组件1060、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和星轮组件1090。星轮组件1090不是如上所述的真空星轮32,而是引导星轮1092,其包括大致平坦的大致环状的引导星轮主体组件1094,该主体组件包括多个分段1096(示出了两个分段,每个分段延伸跨越大约180°的弧)。众所周知,引导星轮主体组件1094的径向表面限定了多个凹穴1100,凹穴1100的尺寸被设计成大致对应于罐体1的半径。可以理解,对于具有不同半径的罐体,需要不同的引导星轮1092。

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包括星轮安装部902和多个星轮保持联接器904。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星轮安装部902包括环状体906,该环状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星轮保持联接器904联接到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星轮安装部902的暴露的轴向表面(远离框架组件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与每个引导星轮主体组件分段1096相关联的非常有限数量的星轮保持联接器904或极其有限数量的星轮保持联接器904之一。应当理解,每个引导星轮主体组件分段1096包括多个通道1098,其以与星轮保持联接器904的样式相对应的样式布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每个引导星轮主体组件分段1096包括极其有限数量的通道1098,还存在多个凸耳通道(其不是本文所用的联接器)(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未示出,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星轮安装部902在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星轮安装部902的暴露的轴向表面上(远离框架组件12)包括多个凸耳(未示出)。因此,每个引导星轮主体组件分段1096都联接到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星轮安装部902。此外,当需要改变缩颈机10以容纳具有不同半径的罐体时,使用本文中讨论的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的元件来交换引导星轮主体组件1094。这样可以了解决上述问题。

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包括上部1202和下部1204。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包括基座1206,其被布置在相对于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的固定位置上。也就是说,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固定到框架组件12,或者固定到基板(未标号)。在该配置中,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被构造成相对于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不移动。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基座1206包括多个引导元件,如图所示,这些引导元件是细长且基本上笔直的导轨1208。

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包括基座组件1210、支撑组件1212、凸轮环1214和推动器组件12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基座组件1210、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支撑组件1212和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凸轮环1214彼此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并且不彼此相对移动。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基座组件1210包括壳体1220,该壳体包括多个引导从动件,如图所示,该引导从动件是导轨通道1222。

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可移动地联接至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基座1206。也就是说,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基座组件壳体导轨通道1222布置在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基座导轨1208上方。此外,如上所述,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延伸到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推动器组件1260中或穿过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推动器组件1260并与其可移动地联接。因此,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推动器组件1260被构造成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一起旋转。

在该配置中,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被构造成在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上方轴向地(即纵向地)移动。也就是说,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上该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布置得更靠近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更靠近是相对于第二位置而言的),而在该第二位置上该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被布置成离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更远(更远是相对于第一位置而言的)。应当理解,该移动允许成型工位20'被配置成加工不同高度的罐体1。也就是说,对于较短的罐体,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处于第一位置,而对于较长的罐体,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处于第二位置。

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包括“单点移动组件”920,该“单点移动组件”920被构造成使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本文所用,“单点移动组件”920是具有用于移动组件的单个致动器,或用于移动组件的单个致动器和用于锁定组件的单个致动器的结构。单点移动组件920布置在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点移动组件920包括具有旋转致动器922的顶推螺钉(未示出)、顶推螺钉保持器(未示出)、具有单个锁定组件的致动器924的锁定组件(总体上未示出)。顶推螺钉保持器是一种螺纹套环,其被构造成与顶推螺钉的螺纹可操作地接合。顶推螺钉保持器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顶推螺钉可旋转地联接至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基座1206。众所周知,顶推螺钉的纵向轴线(旋转轴)大致平行于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基座导轨1208延伸。在该配置中,单点移动组件的旋转致动器922的致动引起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单点移动组件的单锁定组件的致动器924联接到凸轮组件(未示出)。凸轮组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凸轮被构造成在未锁定的第一配置与锁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未锁定的第一位置上该凸轮不接合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的一部分并且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相对于外侧转塔刀架自由移动,而在该锁定的第二位置上该凸轮与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的一部分接合并且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不能相对于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自由移动。

单点移动组件920,以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顶推螺钉/顶推螺钉保持器以及凸轮组件,分别是保持联接器组件和/或保持释放联接器组件。此外,单点移动组件920包括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因此,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被构造成通过致动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或保持释放联接器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以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1202还包括推动器撞锤块1250和多个推动器组件12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动器撞锤块1250包括环状体,该环状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并与其一起旋转。众所周知,每个推动器组件1260被构造成临时支撑罐体1并将罐体移向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为了使由推动器组件1260支撑的罐体1正确接合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推动器组件1260必须与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对准。这是使用定位键完成的。

如图28所示,外侧转塔刀架组件1200包括定位键组件1280。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与以上讨论的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基本上相似。由于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与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基本上相似,因此这里不讨论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的细节,但是可以理解,存在相似的元件,并且由统一的形容词“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X]”来标识,并且那些元件的附图标记为相对于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的元件+700。例如,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包括第一楔形主体670。因此,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包括第一楔形主体1370。

如图29所示,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限定了定位键安装部1252,而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限定了相应的定位键安装部1254。也就是说,将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定位在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上,其中将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的定位键安装部1252布置成与加工轴组件的轴定位键安装部1254相对,从而两个定位键安装部形成成型工位的轴组件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空腔1256。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布置在成型工位的轴组件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空腔1256中。以与上述行进毂组件的定位键组件580基本上相似的方式,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在第一配置与第二种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配置中该成型工位的轴组件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定位键组件的横截面为相对较小并且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不与加工轴组件的加工轴1022对准,而在该第二种配置中该成型工位的轴组件的快速更换式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的横截面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与加工轴组件加工轴1022对准。因此,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定位键组件1280被构造成使推动器组件1260移动成与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对准。

如图27所示,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还包括多个推动器组件的线性轴承1258。如图所示,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推动器组件的线性轴承1258(以下称为“推动器组件的线性轴承1258”)基本上平行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的旋转轴线延伸。推动器组件的线性轴承1258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如图30-34所示,推动器组件1260基本上彼此相似,并且在此仅描述一个。如图28所示,推动器组件1260包括壳体1400、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和推动器垫1480。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包括主体1402,该主体1402限定壳体安装空腔1404并支撑两个相邻的凸轮从动件1406、1408。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可移动地联接至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并与其一起旋转。更具体地说,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限定了轴承通道1409。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通过布置在推动器组件壳体轴承通道1409中的推动器组件的线性轴承1258来可移动地联接至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此外,推动器组件壳体凸轮从动件1406、1408可操作地联接至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上部凸轮环1214。因此,随着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推动器撞锤块1250旋转,每个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被构造成在缩回的第一位置与伸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缩回的第一位置上该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更靠近外侧转塔刀架组件的下部1204,而在该伸出的第二位置上该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更靠近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

应当理解,每个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对应于,即被构造成支撑具有特定半径的罐体1。因此,当缩颈机10需要加工不同半径的罐体1时,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必须更换。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在本文中也标识为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的元件)被构造成允许在使用非常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极其有限数量的保持联接器更换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

也就是说,如下所述,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是保持释放联接器组件。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包括基座1412、多个球1414(显示一个)、球锁定套筒1416、球保持器1418和多个偏置设备14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偏置设备1420是弹簧1422。如图所示,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球锁定套筒1416和球保持器1418是大致圆柱形环状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球保持器1418包括外套筒。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包括大致环状的基座主体1413,其包括外表面联接器1421,例如但不限于螺纹。可以理解的是,推动器组件的壳体安装空腔1404具有对应的联接器。因此,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被构造成并且被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1416包括具有第一端1430、中间部分1432和第二端1434的大致环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的第一端1430包括锥形部分1431。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的中间部分1432包括向内延伸的径向凸耳1436。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包括带有套筒主体凸耳狭槽1450的大致环状体1419。

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由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主体1413而联接到推动器组件壳体1400,其中该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主体1413基本上布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壳体安装空腔1404内。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可移动地布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壳体安装空腔1404内,其中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的第一端1430邻近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座1412布置。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通过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偏置设备1420偏置到向前位置。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可移动地布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壳体安装空腔1404内,并且大致布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内。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通过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偏置设备1420偏置到向前位置。此外,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的中间部分凸耳1436延伸穿过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凸耳狭槽1450。另外,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被卡扣在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之间。

在该配置中,每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被构造成在以下三个配置之间移动:即未接合的第一配置,在该未接合的第一配置中,没有在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基座1412内布置推动器垫,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前位置,并且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朝内部位置偏置;释放配置,其中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后位置,并且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被偏置向外部位置;以及接合的第二配置,其中推动器垫1480被布置在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内,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1417相对于相关联的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保持器1418偏置到向前位置,而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偏置到内部位置,在该内部位置上每个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都被布置在相关联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锁定通道1488中。

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基本上相似,因而仅描述一个。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包括环状的推动器垫主体1482,其包括狭窄的第一端1484和广阔的第二端1486,并且限定了通道1487。也就是说,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1482具有大致T形的横截面。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1484在其外表面上包括锁定通道1488。通过将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1484插入到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直到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1484向外移位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来将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1482联接到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1482进入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基座1412的进一步移动将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锁定通道1488移动成与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对准。也就是说,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被布置在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锁定通道1488中。这是上面讨论过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第二种配置。

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被构造成通过向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凸耳1436施加偏置力并且在推动器组件壳体安装空腔1404内将其从向前位置移动到向后位置,而致动以从第二配置移动到释放配置。该致动使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1416移动,以便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主体的第一端锥形部分1431被布置成与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相邻,从而允许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径向向外移动。也就是说,多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1414不再布置在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一端锁定通道1488中。在该配置中,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1480可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移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推动器组件的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的球锁定套筒凸耳1436由大致圆柱形的杆或通过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通道1487插入的类似结构致动。因此,仅使用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即一个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来将推动器组件主体1402联接至推动器组件的安装组件1410。

此外,每个推动器组件的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二端1486包括轴向延伸的弧形唇缘1490,该唇缘被构造成当罐体1邻近引导星轮1092移动时保护罐体1。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二端唇缘1490包括远端149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远端1492是锥形的和/或弹性的。此外,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二端唇缘1490延伸跨越小于180度的弧,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大约140度。推动器垫主体的第二端唇缘1490是罐体1的定位器。如本文所用,“罐体的定位器”是被构造成支撑罐体1并使罐体1与模具组件1060对准并在罐体1移动成邻近引导星轮1092时保护罐体1的结构。

如图27所示,成型工位的快速更换式组件900还包括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1500(其元件在本文中也被标识为内侧转塔刀架组件的加工轴组件的模具组件1060的一部分,反之亦然)。

如上所述,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多个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多个模具组件1060以及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是环状体1082,其被构造成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进一步被构造成支撑多个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多个脱模撞锤组件1040和多个模具组件1060。众所周知,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支撑脱模撞锤组件1040和相关联的模具组件1060。存在多组这种大致相似的相关联的元件。这样,以下将讨论一组这种相关联的元件。可以理解,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围绕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布置的多个这种相关联的元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是布置在模具组件支撑件1080上的线性轴承1032,该线性轴承1032大致平行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的旋转轴线延伸。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脱模撞锤安装部的线性轴承1032是“基本上脱开的”线性轴承。如本文所用,“基本上脱开的”线性轴承是指联接到多个成型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模具)上的线性轴承,其中在所有成型结构与线性轴承之间都布置有旋转联接,以便仅将沿单个方向的力施加到线性轴承。

脱模撞锤组件1040包括主体1041,该主体是内模具安装部1042。也就是说,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支撑内模具1560,并且被构造成跨越脱模撞锤安装部1030往复移动。通常,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限定一个轴承通道,该通道对应于脱模撞锤安装部的线性轴承1032。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还包括两个凸轮从动件1044、1046,它们可操作地接合内侧转塔刀架组件凸轮环1010。在一实施例中,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限定了在一端敞开的空腔1047。在另一实施例中,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包括旋转式联接凸耳1048,该旋转式联接凸耳1048位于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部1042的第一端(包括内模具安装部1042的前表面)上。如本文所用,“旋转式联接凸耳”是具有L形横截面的环形凸耳。

通常,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1500具有两个实施例,尽管在另一实施例中组合每个实施例的元件。在两个实施例中,快速更换式模具组件1500包括外模具安装部1502、外模具1504、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内模具安装部1512、内模具组件1514和内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16。如本文所用,“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和/或“内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是指这样一种联接器,在其中通过“快速释放联接器”联接至安装部的模具被构造成在紧随致动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显着有限数量的联接器、非常有限数量的联接器或极其有限数量的联接器之一之后被释放,并且这些联接器是保持联接器、释放联接器、保持联接器或减少致动联接器。如图35A-39所示,外模具1504通过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外模具安装部1502。内模具组件1514通过内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16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内模具安装部1512。

外模具1504包括具有成型的内表面的大致环状的外模具主体1520。众所周知,外模具的成型的内表面被构造成减小罐体第一端6的直径,并且大致包括第一半径部分和第二半径部分。外模具主体1520包括近侧第一端1522(被布置成在安装时距离间隙1001更远)、中间部分1523和远侧第二端1524(被布置成在安装时距离间隙1001更近)。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外模具主体的第一端1522包括向外径向延伸的环形锁定唇缘1525,该环形锁定唇缘1525围绕外模具主体的第一端1522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模具主体的第一端1522包括多个向外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1540。如本文所用,“弧形锁定构件”是在小于约60°的弧上延伸的延伸部,其被构造成与相对的弧形锁定构件接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存在三个弧形锁定构件1540,它们都围绕大约60°延伸。

如图40-43所示,内模具组件1514包括内模具1560和内模具支撑件1562。内模具1560包括具有向内延伸的凸缘(未标号)的环状的内模具主体1564。内模具主体1564的凸缘限定通道。内模具支撑件1562包括具有第一端1566和第二端1568的内模具支撑件主体1565。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一端1566限定了联接器1569,例如但不限于螺纹孔,内模具主体1564联接至该联接器1569。例如,紧固件(未标号)延伸穿过内模具主体1564的凸缘并进入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一端联接器1569,即螺纹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模具支撑件主体1565是大致环形的,并且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二端1568在外表面上包括环形锁定通道1570。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内模具主体是大致平行六面体,并且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二端1568包括径向进入空腔1572。如本文所用,“径向进入空腔”是指这样的空腔,其被构造成联接至旋转式联接凸耳,并且被构造成与旋转式联接凸耳接合,同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轴1022大致径向移动。

在如图37B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包括大致环状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其具有多个卡口销通道1582、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以及向内径向延伸的锁定唇缘1586。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卡口销通道1582大致相似,因而仅描述一个。每个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的卡口销通道1582是细长的椭圆形通道,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的旋转轴线成一定角度布置(在安装时)。此外,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卡口销通道1582由柔顺性材料限定并且包括偏移端。如本文所用,“偏移端”是相对于通道的纵向轴线偏移到一个横向侧的端。

此外,如本文所用,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是指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的薄部分,其被构造成不与卡口销接合或以其他方式接触。也就是说,在环状体中,卡口销通道是变薄的部分,其中卡口销配合在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的下方。

在如图37A所示的该实施例中,外模具安装部1502包括大致平坦的主体1590,其具有穿过其中的通道1592和围绕外模具安装部主体通道1592布置的套环1594。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模具安装部主体1590是大致环形盘1596,其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到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并且包括多个通道1592,即,每个模具组件1060一个。在该实施例中,外模具安装部主体1590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卡口销1600,即,刚性销。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多个大致围绕外模具主体1600均匀地布置的外模具主体卡口销1600(以大约120°的间隔示出了三个)。

在该实施例中,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如下操作。外模具1504布置在外模具安装部套环1594的前表面上。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在外模具1504上移动,而外模具安装部套环卡口销1600在卡口销通道切口1584下穿过进入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的卡口销通道1582。在该配置中,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的向内径向延伸的锁定唇缘1586与外模具主体的第一端锁定唇缘1525接合。当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旋转时,并且由于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卡口销通道1582如上所述那样以一定角度布置,因此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被拉向外模具安装部套环1594。这会反过来将外模具1504偏向外模具安装部套环1594。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和外模具1504之间布置有柔顺环1602。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5A-35E所示,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包括具有多个向内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1542的环状体。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至外模具安装部套环或固定至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的支撑元件。也就是说,例如,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包括螺纹端和支撑盘(其固定到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该支撑盘包括对应于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的螺纹端的螺纹孔。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固定到支撑盘。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包括多个向内径向延伸的弧形锁定构件。外模具主体1520布置在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1506内,即,在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1580与套环1594或支撑盘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在解锁的第一位置与锁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解锁的第一位置上该外模具主体锁定构件1540不与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锁定构件1542对准(因此,当从套环或支撑盘移开时,可移动经过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锁定构件1542),而在锁定的第二位置上该外模具主体锁定构件1540与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主体锁定构件1542对准。此外,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主体锁定构件1542和/或外模具主体锁定构件1540由柔顺性材料制成,或者具有足够的厚度,使得当元件处于锁定的第二位置时,外模具主体偏向套环或支撑盘。

在该实施例中,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二端1568包括如上所述的环形锁定通道1570。内模具组件1514通过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与脱模撞锤组件的内模具安装空腔1047(在本文中也被标识为“脱模撞锤组件主体空腔”1047)联接,该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与上述快速释放安装组件类似。也就是说,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布置在脱模撞锤组件主体空腔1047(其带有螺纹或以其他方式被构造成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联接、直接联接或固定)中。内模具支撑体的第二端锁定通道1570与快速释放安装组件1410的球接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模具安装部、外模具、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内模具安装部、内模具组件和内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是单元组件。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4-45所示,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包括安装盘1700。加工轴组件的轴安装盘1700包括具有多个外周径向切口1704的主体1702。安装盘主体径向切口1704包括轴向延伸的锁定通道1706。如图所示,安装盘主体径向切口1704大致为U形,并朝着加工轴组件的轴安装盘主体1702的径向表面敞开。

在该实施例中,外模具安装部包括大致平坦的主体,该主体被构造成对应于安装盘主体的径向切口。外模具安装部主体包括径向表面(该表面大致平行于安装盘主体1702的径向表面)。外模具的快速释放联接器包括布置在外模具安装部主体径向表面上的锁定棘爪组件1750。锁定棘爪组件包括枢转销1751和细长的棘爪主体1752。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1752包括第一端1754、中间部分1756和第二端1758。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中间部分限定枢轴销通道1760。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一端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二端1758被构造成与安装盘主体锁定通道1706接合。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1752可旋转地联接到锁定棘爪组件的枢转销1751。在该配置中,锁定棘爪组件1750被构造成在解锁的第一配置与锁定的第二配置之间移动,在该解锁的第一位置上该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一端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二端1758不接合安装盘主体锁定通道1706,而在该锁定的第二配置上该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一端1754和锁定棘爪组件的棘爪主体的第二端1758与安装盘主体锁定通道1706接合。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内模具支撑体第二端1568包括径向进入空腔1572,而内模具安装部1042包括旋转式联接凸耳1048。因此,在该配置中,外模具和内模具以及与之联接的元件被构造成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上作为单元组件被移除。此外,这些元件,即单元组件,相对于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径向移动。

众所周知,希望当在成型工位20处形成罐体1时,对罐体1的内部施加正压力。正压力有助于罐体阻止成型过程中的损坏。因此,每个内侧转塔刀架组件1000或每个加工轴组件1020包括旋转歧管组件1800,该旋转歧管组件1800被构造成向每个加工轴组件模具组件1060提供正压力。可以理解,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或固定到其上的元件限定了多个大致纵向的通道1028,每个通道具有入口1027和出口1029。每个加工轴组件的轴出口1029被构造成与相关联的加工轴组件模具组件1060流体连通。每个加工轴组件的轴入口1027都与旋转歧管组件1800相邻或紧邻地布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6-48所示,旋转歧管组件1800包括外部主体组件1810和内部主体1900。如本文所述,各种密封件、轴承等被标识为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181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1810包括大致环形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多个轴承组件1820、多个密封件1840和多个流体联接器1860。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被构造成在大致固定位置上联接到框架组件12。如本文所用,“大致固定位置”是指一个元件能够围绕大致圆形或圆柱形的元件旋转而不随其旋转,但不能在该元件上纵向移动。因此,如下所述,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被构造成围绕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旋转而不随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旋转。

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限定了多个径向通道1814。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包括入口1816和出口1818。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内的公共轴向平面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的平面基本上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的中间。

此外,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包括内表面1813。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内表面1813包括多个“扇贝形件”1815。如本文所用,“扇贝形件”是指大致凹形的空腔。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内表面的扇贝形件1815包括轴向中心线1817(当轴向观察时的中心线)。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内表面的扇贝形件1815围绕(环绕)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出口1818布置。然而,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出口1818未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内表面的扇贝形件的轴向中心线1817上。也就是说,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出口1818相对于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内表面的扇贝形件的轴向中心线1817偏移。

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流体联接器1860被构造成与压力组件(未示出)流体连通,该压力组件被构造成产生正压力或负压力。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压力组件被构造成产生正压力。此外,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流体联接器1860被构造成与相关联的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入口1816流体连通。

大致环形的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限定多个直角的内部主体通道1902。如本文所用,环状体上的直角通道从环状体上的径向表面延伸到环状体上的轴向表面。每个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1902包括入口1904和出口1906。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可旋转地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内。

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0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和内部主体1900之间。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存在三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第一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2、第二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4和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低摩擦轴承1826。如本文所用,“环形”轴承或密封件是围绕大致圆柱形主体而周向延伸的轴承/密封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2和第二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4是“密封”轴承。如本文所用,“密封”轴承包括彼此密封地联接的两个座圈或类似结构,并且包括布置在座圈之间的轴承元件,例如但不限于球轴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低摩擦轴承1826是包括多个径向通道1828的环形轴承。每个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低摩擦轴承的径向通道1828被构造成对应于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出口1818(与之对准)。

第一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2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的第一轴向侧。第二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4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的第二轴向侧。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低摩擦轴承1826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的平面中,其中每个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低摩擦轴承的径向通道1828与相关联的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对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密封件1840包括第一环形密封件1842和第二环形密封件1844。第一环形密封件1842布置在第一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2和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之间。第二环形密封件1844布置在第二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4和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1814之间。也就是说,多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密封件1840被构造成阻止正压流体撞击在第一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2和第二环形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轴承组件1824上。

旋转歧管组件1800如下组装。如上所述,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可旋转地布置在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内,其中多个轴承组件1820和多个密封件1840布置在其间。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固定至加工轴组件主体1022。因此,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与加工轴组件主体1022一起旋转。每个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的流体联接器1860联接到相关联的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的径向通道入口1816并与其流体连通。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在大致固定的位置上联接至框架组件12。也就是说,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相对于加工轴组件主体1022的旋转轴线可周向旋转。因此,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1812可以围绕加工轴组件主体1022旋转。

在这种配置中,每个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被构造成与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通道出口1818不连续地流体连通。也就是说,当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旋转以与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通道出口1818(或相关联的扇贝形件1815)对准时,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与该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随着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继续旋转,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不再与该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的进一步旋转使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入口1904的旋转移动成与下一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主体通道出口1818流体连通。如本文所用,这种类型的间歇性流体连通被限定为“不连续地流体连通”。类似地,每个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通道出口1906被构造成与加工轴组件主体通道入口1027不连续地流体连通。

此外,在该配置中,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1810和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之间的界面是轴向延伸的界面。这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在该配置中,歧管组件的外部主体组件1810和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都不包括密封偏置组件。因此,没有密封件偏置旋转元件,即歧管组件的内部主体1900。这解决了上述问题。

驱动组件2000被构造成向每个加工工位20的元件提供旋转移动。也就是说,如图49和50所示,每个加工工位20包括多个驱动轴2002,例如但不限于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如本文所使用,任何“多个驱动轴2002”都表示作为加工工位20的一部分的驱动轴。上面已经讨论了所选的驱动轴2002,并且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附加附图标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并且在加工工位20处,驱动组件2000可操作地联接至旋转轴组件的旋转轴416和加工轴组件的轴1022。

如图所示,每个加工工位20包括加工工位的第一驱动轴2002A和加工工位的第二驱动轴2002B。此外,多个加工工位20包括多个工位对2004。如本文所用,“工位对”是指两个相邻的加工工位: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如图所示,缩颈机10包括多个工位对2004。例如,如图所示,存在第一工位对2004'(包括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以及第二工位点对2004”(其包括第一工位2004A”和第二工位2004B”)。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0包括多个马达2010、多个驱动轮组件2020和多条正时/驱动带2080。每个驱动组件马达2010包括输出轴2012和驱动轮2014。如本文所用,“驱动轮”是被构造成与正时/驱动带2080接合的轮。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轮”包括与正时/驱动带2080上的齿相对应的齿。此外,如本文所用,“驱动轮”固定至加工工位的驱动轴2002或马达的输出轴2012。此外,每个驱动组件的马达2010包括角接触轴承2016。如本文所用,“角接触轴承”是这样一种轴承,其被构造成将施加到角接触轴承的轴向载荷与围绕其布置角接触轴承2016的轴分开。驱动组件的马达的角接触轴承2016围绕驱动组件的马达输出轴2012布置。因此,每个驱动组件的马达输出轴2012都与所有轴向载荷分开。

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被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到相关联的加工工位的驱动轴2002。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包括驱动器组件2030和从动组件2040。每个驱动轮组件的驱动器组件2030包括第一驱动轮2032和第二驱动轮2034,并且每个驱动轮组件的从动组件2040包括第一驱动轮2042和第二驱动轮2044。每个驱动轮组件的驱动器组件2030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至马达输出轴2012。如本文所用,“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是指正时/驱动带2080直接在“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的两个元件之间延伸。每个驱动轮组件的从动组件2040不“直接且可操作地联接”至马达输出轴2012。

也就是说,每个驱动轮组件的驱动器组件2030,即第一驱动轮2032及其第二驱动轮203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工位2004A的驱动轴2002,而每个驱动轮组件的从动组件2040,即其第一驱动轮2042和第二驱动轮2044,可操作地联接至第二工位2004B的驱动轴2002。此外,为了在多个马达之间形成网状联动机构,至少一条正时/驱动带2080在相邻的工位对2004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该相邻的工位对2004。也就是说,例如,来自一个驱动轮组件2020的正时/驱动带2080在相邻的轮组件2020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联接至该相邻的轮组件2020。这通过在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中包括一个双倍宽的驱动轮来实现。如本文所用,“双倍宽的驱动轮”是具有足以容纳多条正时/驱动带2080的轴向长度的驱动轮。如图所示,每个驱动轮组件的驱动器组件的第一驱动轮2032是双倍宽的驱动轮。因此,至少一个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工位对2004'和第二工位对2004"。

此外,每个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是“悬臂式驱动轮”。如本文所用,“悬臂驱动轮”是指这样一种驱动轮,其中该驱动轮在任何支撑轴承的外侧,这使得能够在不从缩颈机10移除任何零件的情况下更换正时/驱动带2080。此外,所有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大致布置在同一平面中。因此,驱动元件,即正时/驱动带2080处于容易进入的位置。如本文所用,“易于进入”位置是在进入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的位置,其中“其他部件”是诸如但不限于门或壳体面板之类的进入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驱动轮组件2020包括多个张紧器组件2050。如图所示,每个驱动轮组件的驱动器组件2030和每个驱动轮组件的从动组件2040包括张紧器组件2050。张紧器组件2050基本上相似,因而仅描述一个。张紧器组件2050包括张紧器组件安装部2052、张紧器轮2054和张紧器设备2056。每个张紧器组件安装部2052都包括具有第一径向臂2062和第二径向臂2064的毂2060以及托架206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安装毂2060是围绕加工工位的驱动轴2002布置的环状体。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轮2054(类似于驱动轮,但未固定到驱动轴2002)可旋转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的安装毂的第一径向臂2062。应当理解,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接合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轮2054。

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2056被构造成检测相关联的正时/驱动带2080(即,可操作地接合张紧器组件2050直接联接到的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的正时/驱动带2080)中的张力。每个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2056包括传感器2070、第一输入构件2072和第二输入构件207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传感器2070是测力传感器。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的第一输入构件2072和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的第二输入构件2074都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传感器2070。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的第一输入构件2072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的安装毂的第二径向臂2064。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的第二输入构件2074可操作地联接到张紧器组件的安装托架2066。张紧器组件的安装托架2066固定到框架组件12。此外,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2056大致布置在与驱动轮2014、2032、2034、2042、2044相同的平面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张紧器组件的张紧器设备2056被构造成调节在相关联的正时/驱动带2080中的张力。

每条正时/驱动带2080被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到每个驱动轮组件,即,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2020。如本文所用,“正时/驱动带”是被构造成提供驱动功能和正时功能的皮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条正时/驱动带2080包括具有第一侧面2084和第二侧面2086的细长主体2082。正时/驱动带主体的第一侧2084和第二侧2086上均具有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的驱动轮2032、2034、2042、2044。在该配置中,正时/驱动带2080在多个马达2010之间形成了网状联动机构。如本文所用,“网状联动机构”是指其中所有正时/驱动带2080可操作地联接到所有驱动轮组件2020的配置。此外,利用正时/驱动带2080的驱动组件2000不需要用于传动轴联动设备的润滑系统。本文描述的配置中的驱动组件2000解决了上述问题。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整体教导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因此,所公开的特定布置仅试图做出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任何和所有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给出。

技术分类

061201147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