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空气炸锅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材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抽屉式的空气炸锅,其结构特征是发热装置及气流循环系统设置在顶部,食物篮设置在发热装置及气流循环系统的下方,这样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完全由气流循环系统强制性往下压而产生从上而下的360度全方位的热气流循环,使得整个热循环效率低,及食物各表面受热烘烤不均匀,特别是食物底部烘烤不充分。如果要使食物各表面烤色均匀,则必须要人为去提起食物篮,并不停地抖动食物篮,导致操作不便,且用户体验很差;同时由于整个发热腔内上下气流温度不均匀会产生一些水蒸气,使食物表层不够酥脆,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炸锅内的食材上下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炸锅,包括上端开口的烹饪腔和向所述烹饪腔内供入热风的热风系统,所述热风系统包括热风通道;

所述热风通道包括由所述烹饪腔的顶部向所述烹饪腔内供应热风的上风道和由所述烹饪腔的侧部向所述烹饪腔内供应热风的下风道。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热风通道还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空气炸锅锅体的侧部,所述热风系统还包括向所述热风通道内供风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轴,所述风扇轴水平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进风口设置于烹饪腔的侧部,并且在进风口内内设置风扇组件,风扇组件位于烹饪腔的侧部,从而减小了空气炸锅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进而使得烹饪腔具有更小的深度,使得烹饪腔内的食材上下受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上风道设置有将所述上风道内的气流由上至下引导至所述烹饪腔内的上导风阶梯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上导风阶梯面,上风道内的气流被上导风阶梯面引导至烹饪腔内,上风道内的气流更易进入烹饪腔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热风直吹向上风道的底部,避免上风道底部局部温度过高,烧坏附近的塑料或橡胶件。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上风道由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高度逐渐变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导风阶梯面并且使上风道的厚度逐渐变窄,上风道内的气流在进入烹饪腔时被上风道以及上导风阶梯面引导,上风道内的气流可以均匀地进入烹饪腔内。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下风道内设置有将所述下风道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烹饪腔内的下导风阶梯面,所述下风道内的气流被所述下导风阶梯面引导至所述烹饪腔的外侧,且进入所述烹饪腔外侧的气流由所述烹饪腔的中下部进入所述烹饪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下导风阶梯面,有利于下风道内的气流进入烹饪腔内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热风直吹向下风道的底部,避免下风道底部局部温度过高,烧坏附近的塑料或橡胶件。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下风道由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高度逐渐变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导风阶梯面并且使下风道的厚度逐渐变窄,下风道内的气流可以均匀进入烹饪腔内,使烹饪腔内的食材受热均匀。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还包括炸桶,所述烹饪腔设置在炸桶内,所述炸桶的侧壁上设置有使所述下风道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烹饪腔且均匀分布的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设置于所述炸桶的中下部。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炸桶内设置有支撑食材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与所述炸桶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使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残渣进入炸桶底部的间隙。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间隙,食材的残渣可以掉入支撑盘与底壁之间,支撑盘上不易积聚食材残渣,从而使得炸桶易于清洁。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烹饪腔相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风口,烹饪腔内的气体可以由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热风系统还包括形成所述热风通道的壳体,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热风通道还包括进风道,所述上风道和所述下风道均与所述进风道相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道相通,所述进风道内的一部分气流进入所述下风道后由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烹饪腔,且进风道内的另一部分气流进入所述上风道后由炸桶的开口进入烹饪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风道,由进风道同时向下风道和上风道供应气流,仅需要设置一个进风口以及一个风扇组件,降低了空气炸锅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热风系统还包括加热下风道内气流的下发热管,以及加热上风道内气流的上发热管,所述炸桶的底壁接收所述下发热管的辐射热能。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下发热管的底部设有下发热管罩,所述下发热管罩上设有容纳下发热管且开口向上的发热管槽,所述发热管槽的底部设有沿着发热管均匀分布的通风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发热管罩,下发热管罩起到定位并支撑下发热管的功能,下发热管易于与壳体固定;通过设置通风孔,下风道内的气流可以均匀地将发热管上的热量吹进烹饪腔内,使得加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空气炸锅在使用过程中,热风系统将气流加热至符合要求的温度后供入烹饪腔内,被加热的气流分别经烹饪腔的顶部和烹饪腔的侧部向烹饪腔内供应热风。

外界空气进入热风通道内,气流在热风通道流动过程中,一部分气流进入上风道,进入上风道内的气流可以由上至下吹入烹饪腔,使烹饪腔内食材的上部受热,热风通道内的另一部分气流进入下风道,进入下风道内的气流可以由烹饪腔的中下部进入烹饪腔内,使烹饪腔内食材的中下部受热,从而使得位于烹饪腔内的食材分别由上部和侧部、下部受热,食材上下受热均匀。

由于烹饪腔内的食材分别由顶部和侧部、下部受热,因此,烹饪腔内的食材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是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空气炸锅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空气炸锅中炸桶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空气炸锅中下导风阶梯面在下风道内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烹饪腔;11-炸桶;12-进风孔;13-支撑盘;14-间隙;2-热风系统;21-热风通道;22-上风道;221-上导风阶梯面;23-下风道;231-下导风阶梯面;24-进风口;241-风扇组件;25-壳体;26-进风道;27-排风口;28-下发热管;281-下发热管罩;2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使用者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上端开口的烹饪腔1和向所述烹饪腔1内供入热风的热风系统2,所述热风系统2包括热风通道21;

所述热风通道21包括由所述烹饪腔1的顶部向所述烹饪腔1内供应热风的上风道22和由所述烹饪腔1的侧部向所述烹饪腔1内供应热风的下风道23。

实施例二:

参阅图1,为了使烹饪腔1可以设置较浅深度,使烹饪腔1内的食材上下受热更加均匀,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热风通道21还包括进风口24,所述进风口24位于所述空气炸锅锅体的侧部,所述热风系统2还包括向所述热风通道21内供风的风扇组件241,所述风扇组件241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4,所述风扇组件241包括风扇轴,所述风扇轴水平设置。

实施例三:

参阅图1,为了使上风道22和下风道23内的气流易于进入烹饪腔1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上风道22设置有将所述上风道22内的气流由上至下引导至所述烹饪腔1内的上导风阶梯面221。

所述上风道22由靠近所述进风口24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进风口24的一侧高度逐渐变窄。

所述下风道23内设置有将所述下风道23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烹饪腔1内的下导风阶梯面231,所述下风道23内的气流被所述下导风阶梯面231引导至所述烹饪腔1的外侧,且进入所述烹饪腔1外侧的气流由所述烹饪腔1的中下部进入所述烹饪腔1。

所述下风道23由靠近所述进风口24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进风口24的一侧高度逐渐变窄。

下导风阶梯面231设置于形成所述下风道23的物理结构上,该物理结构可以为壳体,或者,设置于壳体内的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可以卡接于壳体内,配合壳体或者炸桶形成下风道23。下导风阶梯面231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可以为三个下导风阶梯面231。

上风道22以及上导风阶梯面221的设置形式参照下风道23。

实施例四:

参阅图1,为了使炸桶11易于清理,从而使得空气炸锅易于清洁,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烹饪腔1包括形成所述烹饪腔1的炸桶11,所述炸桶11的侧壁上设置有使所述下风道23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烹饪腔1且均匀分布的进风孔12,所述进风孔12设置于所述炸桶11的中下部。

所述炸桶11内设置有支撑食材的支撑盘13,所述支撑盘13与所述炸桶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使所述烹饪腔1内的食材残渣进入炸桶11底部的间隙14。

其中,进风孔12可以为圆形孔,且环绕炸桶侧壁的中下部均匀分布。

实施例五:

参阅图1至图4,为了简化热风系统2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热风系统2还包括形成所述热风通道21的壳体25,所述进风口24设置于所述壳体25上,所述热风通道21还包括进风道26,所述上风道22和所述下风道23均与所述进风道26相通,所述进风口24与所述进风道26相通,所述进风道26内的一部分气流进入所述下风道23后由所述进风孔12进入所述烹饪腔1,且进风道26内的另一部分气流进入所述上风道后由炸桶的开口进入烹饪腔。

所述壳体25上还设置有排风口27,所述排风口27与所述烹饪腔1相通。

实施例六:

参阅图1至图4,为了使下发热管28易于与壳体25固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热风系统2还包括加热下风道23内气流的下发热管28,以及加热上风道内气流的上发热管,所述炸桶11的底壁接收所述下发热管28的辐射热能。

所述下发热管28的底部设有下发热管罩281,所述下发热管罩281上设有容纳下发热管28且开口向上的发热管槽,所述发热管槽的底部设有沿着发热管均匀分布的通风孔。所述下风道23内的气流被所述下导风阶梯面231引导后经过通风孔均匀分布后,经过下发热管28加热后吹至所述烹饪腔1的外侧。

壳体25与炸桶11之间的间隙14形成热风通道21,以简化壳体25的结构,使得壳体25易于加工且使热风通道21内的气流易于进入烹饪腔1内。

热风系统2还包括上发热管,上发热管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固定于壳体25上,上风道22内气流被上发热管加热后进入烹饪腔1,从而加热烹饪腔1内的食材。

在壳体25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散热孔29,散热孔29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上发热管和下发热管均呈弯曲状态设置于壳体内,例如:蛇形。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进一步介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气炸锅:

空气炸锅在使用过程中,热风系统2将气流加热至符合要求的温度后供入烹饪腔1内,被加热的气流分别经烹饪腔1的顶部和烹饪腔1的侧部向烹饪腔1内供应热风。

炸桶11的底壁接收所述下发热管28的辐射热能。食材被加热过程中,上部、侧部和底部均匀受热。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方案之间可任意组合;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空气炸锅的装配工艺
  • 空气炸锅照明安装结构、空气炸锅照明组件及空气炸锅
  • 用于装入到热空气炸锅中的热空气炸锅篮和热空气炸锅
技术分类

0612011658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