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其中常用的感应加热熔炼炉底座在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感应线圈烧坏等损坏情况,如此便需要将底座拆卸进行维护或更换,若无法将底座拆下则需要将整个装置报废,便使得生产投入成本大大增加。

针对底座拆卸问题,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3340116A文献提供的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在铸造炉本体外部架设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将升降机构与铸造炉本体连接,调节结构则与电炉盖连接,通过升降机构带动铸造炉本体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其与电炉底座的拆卸分离,但上述结构设置使得铸造炉整体结构复杂庞大,且空间占用率大,其次在进行使用时,还需要与地面之间进行固定,操作繁琐,并且在固定之后仅能用于单一尺寸的铸造炉本体;对于铸造炉本体中熔融金属溶液的导出,由于铸造炉本体已被升降机构进行限位使其仅能上下移动,因此,该装置不适用CN213687807U、CN214023469U等现有技术所公开的铸造炉本体倾斜翻转倾倒熔融金属溶液的方式,可以采用在铸造炉本体底部设置阀门的方式,但简单设置阀门无法实现出料流量的调节控制,虽然CN209877624U中能够通过传动螺杆改变调节板的位置的实现出料口大小调节,但出料时调节板单侧受压受热,使其整体受力受热不均,容易造成调节板后续难以密封出料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包括:

支撑框架;

底座,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

铸造炉,与所述底座通过定位组件相连接,使铸造炉定位卡接在底座之中,所述铸造炉的顶部设置有炉盖;

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

铸造筒,设置于所述铸造炉的内部,以通过所述铸造筒对铸造物进行盛放,所述铸造筒通过固定组件卡接固定在底座之中,所述铸造筒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口;

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以通过所述抽气组件对所述铸造炉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并将铸造炉内部的空气引导至底座的底部对出料金属液体保温;

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铸造炉之间,以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对所述铸造炉进行升降实现铸造炉的装卸。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铸造炉内壁残渣刮除的刮刀,且刮刀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固定,所述刮刀与所述铸造炉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内壁的卡块,且卡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外壁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底座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齿条环一,且齿条环一与所述齿轮一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齿条环一的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且齿轮二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底座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所述旋转轴一端限位滑动有旋转限位块,所述旋转限位块与所述底座外表面开设的限位卡槽相适配。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抽气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底部的下料斗,且下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接有进风管,且进风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下料斗延伸至外部与抽气泵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抽气端与所述铸造炉内壁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下料斗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对铸造炉中液体排出的下料口,所述导热管呈螺旋状分布于所述下料口的周围,所述下料口与所述漏液口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下料口的外部设置有控料组件,所述控料组件包括封堵块,所述封堵块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漏液口内,所述封堵块由电动伸缩杆驱动其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料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料口外壁的固定环,且固定环外壁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滑道一和滑道二,所述滑道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一,且滑杆一的外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安装有封堵块,所述滑道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二,且滑杆二的外部连接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壁连接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与所述固定环的外壁相连接固定。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外壁的连接座,且连接座内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螺纹杆二,通过电机驱动其中一组所述螺纹杆二转动,所述电机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且螺套与所述铸造炉外壁相连接。

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铸造: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底座工作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控制抽气泵704工作抽取铸造炉内部的空气,并将热气流导入导热管内部对下料口增温,增温后的多余热气从出风管排出;

b.下料: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伸缩杆收缩,驱动连杆绕着转轴转动将顶杆向上进行顶升,推动封堵块和漏液口的限位解除使铸造筒内部金属液流出,控制电动伸缩杆收缩长度,调节漏液口的下料流量;

c.拆卸: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机驱动螺纹杆二进行旋转运动,驱使螺套带动控制铸造炉向上进行移动,将底座和铸造炉之间分离,实现铸造炉的拆卸,且在分离同时,刮刀对铸造炉内壁残渣刮除;

转动旋转轴,通过齿轮二与齿条环一的啮合传动驱使齿条环一转动,并通过齿条环一与齿轮一的啮合传动驱动螺纹杆一进行旋转,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多个卡块共同向外移动离散以解除对铸造筒的固定,实现铸造筒的拆卸;

向上提拉底座,将底座与支撑框架进行分离拆卸。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清理组件和升降组件,利用螺纹杆二和螺套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带动铸造炉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底座和铸造炉之间进行分离,且通过设置把手的作用,便于将底座向上进行提起将底座进行移出,对底座进行拆卸操作,与此同时,通过刮刀的设置,在铸造炉移动的同时,刮刀对铸造炉的内壁残渣刮除,提高了易用性和适用性,操作简单便捷,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率小,便于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定位组件,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之间卡合连接的作用,便于在底座和铸造炉进行对接时,对底座和铸造炉之间进行定位,便于底座和铸造炉之间进行安装操作,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抽气组件,通过抽气泵的设置,便于对铸造炉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避免内部产生多余空气,且通过连接管的设置,便于将多余的空气排放至导热管内部,通过导热管呈螺旋状结构设置,便于对下料口处进行增温操作,避免在进行金属液体下料时,由于巨大的温差,使得下料口处产生迸溅;

4、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控料组件,通过电动伸缩杆做伸缩运动,使得连杆将顶杆向上进行顶升,从而使得封堵块向上进行移动,将漏液口进行解除封堵,便于下料操作,同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进行间歇性的伸缩运动,能够对金属液进行间歇性下料操作,便于进行自动化操作,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实现对漏液口下料流量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视角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视角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抽气组件和控料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清理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控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支撑框架;200、底座;201、定位块;202、定位槽;203、刮刀;204、固定杆;300、铸造炉;400、固定组件;401、卡块;402、螺纹杆一;403、齿轮一;404、齿条环;405、滑块;406、齿轮二;407、旋转轴;500、控制面板;600、铸造筒;700、抽气组件;701、下料斗;702、导热管;703、进风管;704、抽气泵;705、连接管;706、出风管;800、控料组件;801、固定环;802、连接架;803、连杆;804、滑道一;805、滑杆一;806、顶杆;807、封堵块;808、滑道二;809、滑杆二;810、电动伸缩杆;811、固定座;900、升降组件;901、连接座;902、螺纹杆二;903、齿轮三;904、电机;905、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包括支撑框架100;

底座200,放置于支撑框架100内部,底座200外壁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支撑框架100的直径,限位板外壁的两侧皆安装有用于将底座200拉动的把手;

铸造炉300,与底座200通过定位组件相连接,铸造炉300的顶部设置有炉盖;

固定组件400,设置于底座200内部;

控制面板500,连接于支撑框架100的外壁;

铸造筒600,设置于铸造炉300的内部,以通过铸造筒600对铸造物进行盛放,铸造筒600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口;

抽气组件700,设置于底座200的底部,以通过抽气组件700对铸造炉300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并将铸造炉300内部的空气引导至底座200的底部;

升降组件900,设置于支撑框架100和铸造炉300之间,以通过升降组件900对铸造炉300进行升降;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支撑框架100的直径,能够使得底座200存放于支撑框架100内部,且通过两侧的把手设置,便于对底座200进行拆卸操作,铸造炉300通过定位组件可卡接在底座200之中,而固定组件400可将铸造筒600卡接在底座200之中,使得铸造炉300和铸造筒600在熔炼时均能保持稳定,其次通过配合升降组件900控制铸造炉300进行升降操作实现铸造炉300的装卸,进一步地提高了对底座200拆卸的便捷性,操作简单便捷,便于工作人员对底座200进行维修操作。

具体的,参阅图3和图4,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200上表面的定位块201,以及开设于铸造炉300下表面的定位槽202,定位块201和定位槽202之间为卡合连接,底座200的顶部还设置有清理组件;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定位块201和定位槽202相卡合操作,便于在底座200和铸造炉300之间对接时进行定位,便于底座200和铸造炉300之间进行限位安装,提高了易用性和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详见图6,清理组件包括用于对铸造炉300内壁残渣刮除的刮刀203,且刮刀203与底座200之间通过固定杆204相连接,刮刀203与铸造炉300的内壁相贴合;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铸造初期,铸造筒600内部的炉渣产生低温迸溅至铸造炉300内部,通过刮刀203的设置,在升降组件900带动铸造炉300进行升降操作时,刮刀203可对铸造炉300内壁进行刮除操作,操作简单,增加了适用性。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固定组件400包括可滑动地连接于底座200内壁四周的卡块401,卡块401的数量可依据需求自主选择,一般不少于两个,且卡块4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402,螺纹杆一402的一端与底座200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一402的外壁安装有齿轮一403,底座200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齿条环一404,且齿条环一404与齿轮一403之间为啮合连接,齿条环一404的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406,且齿轮二406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407,旋转轴407的一端贯穿底座200延伸至底座200的外表面,旋转轴407与底座200内壁轴承连接,齿条环一404的外壁安装有滑块405,底座200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405相配合的滑槽,且滑槽与滑块405之间为滑动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驱动外部的旋转轴407进行旋转,使齿轮二406发生转动,通过齿轮二406与齿条环一404底部的啮合连接带动齿条环一404进行转动,在齿轮一403和齿条环一404啮合连接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一402进行旋转,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使得卡块401进行移动操作,多个卡块401共同向内部移动聚拢对铸造筒600进行固定,便于匹配大小不同的铸造筒600进行安放,增加了适用范围,通过滑槽和滑块405之间滑动连接的作用,便于辅助齿条环一404进行旋转,提高了流畅性。

其中,旋转轴407的旋转可以采用驱动件驱动,也可以手动转动旋转轴407,当采用手动旋转时,可将旋转轴407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外表面滑动设置有旋转限位块,旋转限位块与底座200外表面开设的限位卡槽相适配,旋转限位块仅可相对旋转轴407进行滑动,使旋转限位块滑出底座200外表面的限位卡槽以解除卡接锁定,随后转动旋转限位块便可使旋转轴407进行旋转。

更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5,抽气组件700包括安装于底座200底部的下料斗701,下料斗70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对铸造炉300中液体排出的下料口,且下料斗701的内部开设有导热管702,导热管702呈螺旋状分布于下料口的周围,导热管702的一端连接有进风管703,且进风管703的另一端贯穿下料斗701延伸至下料斗701的外表面,导热管702的另一端安装有出风管706,且出风管706远离导热管702的一端穿过下料斗701延伸至下料斗701的外表面,铸造炉300的外部安装有抽气泵704,且抽气泵704的排气端连接有连接管705,连接管705远离抽气泵704的一端与进风管703螺纹连接,抽气泵704的抽气端与铸造炉300内壁相连通;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抽气泵704的设置,便于对铸造炉300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避免内部产生多余空气,从而避免在铸造液倒出时,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且通过连接管705的设置,便于将多余的空气排放至导热管702内部,通过导热管702呈螺旋状结构设置,增强导热管702的加热作用,通过导热管702对下料口进行加温,避免在进行金属液体下料时,由于巨大的温差,使得下料口处产生迸溅,同时也避免金属液体下料时冷却附着于下料口处,通过使下料口和漏液口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便于金属液下料,同时也便于对下料口和漏液口进行封堵,其次通过连接管705和进风管703之间螺纹连接的作用,便于对底座200进行拆卸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参见图3、图5和图8,下料口的外部设置有控料组件800,控料组件800包括安装于下料口外壁的固定环801,且固定环801外壁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架802,连接架802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803,且连杆80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滑道一804和滑道二808,滑道一8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一805,且滑杆一805的外部安装有顶杆806,顶杆806的一端安装有封堵块807,且封堵块807可滑动地连接于漏液口内,滑道二80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二809,且滑杆二809的外部连接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10,电动伸缩杆810的外壁连接固定有固定座811,且固定座811与固定环801的外壁相连接固定;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动伸缩杆810做收缩运动,拉动滑杆二809向下运动,滑杆二809同时在滑道二808之中滑动,从而驱动连杆803绕着转轴进行转动,连杆803转动过程中将将顶杆806向上进行顶升,从而使得封堵块807向上进行移动,将漏液口解除封堵,使得铸造筒600内部金属液流出,便于下料操作,在电动伸缩杆810进行伸缩运动时,滑杆二809在滑道二808内部滑动,滑杆一805在滑道一804内部滑动,便于连杆803进行移位操作。

同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810进行间歇性的伸缩运动,能够对金属液进行间歇性下料操作,便于进行自动化操作,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810的伸缩长度,可以改变封堵块807向上移动的距离,进而改变漏液口与封堵块807底部之间可通过金属液体的空间,使得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810的伸缩运动,在实现下料启闭的同时,还能调节漏液口的下料流量的调节。

其中,封堵块807的外部涂覆有高温不粘覆涂料,可防止金属颗粒或粉层粘覆在封堵块807表面,增加设备的使用率和减少设备的维修时间。

除此之外,参见图2,升降组件900包括安装于支撑框架100外壁的连接座901,且连接座901内部的两侧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902,螺纹杆二902的外部皆安装有齿轮三903,且齿轮三903之间为啮合连接,其中一组螺纹杆二902的一端与电机904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904的外壁与连接座901固定连接,螺纹杆二90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905,且螺套905与铸造炉300外壁相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螺纹杆二902和螺套905螺纹连接的作用,便于驱动铸造炉300向上进行移动,使得底座200和铸造炉300之间进行分离,且在分离的过程中,刮刀203对铸造炉300的内壁残渣进行刮除,便于在对底座200进行拆卸操作时,能够对内部的残渣一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也可以采用一个螺纹杆二902与滑杆的配合来替代两个螺纹杆二902和齿轮三903,同样能够实现铸造炉300的升降运动。

该具备可拆卸底座的新型铸造炉在拆卸时,通过控制电机904驱动螺纹杆二902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齿轮三903之间啮合连接的作用,控制两组螺纹杆二902进行旋转,此时,外部的螺套905通过螺纹连接的作用控制铸造炉300向上进行移动,将底座200和铸造炉300之间分离,且在分离同时,刮刀203对铸造炉300内壁残渣刮除,通过配合两侧的把手便于将底座200向上提拉,将底座200进行拆卸,便于对底座200进行维修和清理操作;

铸造时,通过抽气泵704的设置,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降低内部的空气产生,避免在铸造液倒出时,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且通过连接管705的设置,将热气流导入导热管702内部,对下料口增温,且多余的热气从出风管706排出,在加工操作时,可对出风管706外接管道,便于热气流汇出,或是循环利用操作;

下料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810进行伸缩运动,从而驱动连杆803绕着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将顶杆806向上进行顶升,此时封堵块807和漏液口的限位解除,使得内部金属液流出,进行下料操作,在电动伸缩杆810进行伸缩运动同时,滑杆二809在滑道二808内部滑动,滑杆一805在滑道一804内部滑动,便于连杆803进行移位操作。

技术分类

0612011563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