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双端面磨床是一种高效率的平面加工机床,在一次加工过程同时磨削出两个平行端面,根据结构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

公告号为CN1043541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该装置在修正后砂轮平面平整均匀,适合CBN砂轮修整和高精双端面磨床。

其中,立轴双端面磨床在使用时,需要利用运料盘将工件输送至上砂轮和下砂轮之间,便于砂轮对其两端进行打磨,由于运料盘上的工件放置料槽是与工件的形状尺寸相适配的,因此在需要对不同的工件进行输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运料盘,操作较为繁琐,而现有的立轴双端面磨床在利用运料盘对工件进行输送时,不能够对不同形状或尺寸的工件进行输送,并且保证工件在放置料槽内被打磨时保持稳定,从而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出现工件抖动导致打磨过度使工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包括床身以及安装在床身上侧的上磨头砂轮、下磨头砂轮,所述床身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运料盘,所述运料盘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料槽,所述料槽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部均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对物料进行夹紧;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缺口内部的夹板,所述夹板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夹板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运料盘螺纹连接;

所述运料盘内部与缺口对齐的位置开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活塞腔内部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对活塞腔内的空气进行挤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外部套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内壁的凸起部与螺纹槽内壁挤压接触,所述活塞板靠近夹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活塞腔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靠近活塞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远离挤压块的一端与活塞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内部设有两个导杆,所述导杆贯穿活塞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杆靠近夹板的一端与活塞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外壁贯穿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运料盘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板靠近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活塞板的一端贯穿活塞腔内壁延伸至运料盘中心位置,所述活动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固定块上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受压块,所述滚轮外壁与受压块外壁挤压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受压块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受压块与固定块的其中一个衔接处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受压块与固定块的另一个衔接处呈阶梯状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运料盘内部相对缺口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滑动安装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内部靠近缺口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中部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伸出杆外部套设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其中一端与伸出杆固定连接,且拉力弹簧另一端与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杆靠近缺口的一侧下端滑动安装有卡块,所述移动槽内壁相对卡块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移动板靠近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与卡块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身外壁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收集箱内部分为两份,所述收集箱其中一侧内壁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下端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导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对掉落的工件进行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上端远离运料盘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外壁与伸出杆外壁活动接触,所述挡杆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另一端与托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下端两侧嵌设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外壁与导槽内壁摩擦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侧壁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条,所述移动条下端贯穿设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上下两侧均设有挡针,所述移动条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挡针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条位于收集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与电机电性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能够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在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固定时不需要更换运料盘,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异型工件进行夹持,使得工件在被打磨时更加稳定。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在运料盘转动时自动使得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夹板自动移动,并配合第一螺纹杆的自锁性使得夹板对工件夹持的更加稳定,同时,挤压块波纹管的作用下始终有运动的趋势能够始终对螺纹槽内壁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转动杆和第一螺纹杆始终有转动的趋势,避免在打磨过程中震动导致第一螺纹杆松弛,从而导致夹持的工件出现松动,避免了工件松动后不断震动与打磨盘接触导致工件被打磨过度而损坏。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伸出杆和第二螺纹杆能够在工件损坏后从移动槽内部伸出,并在与挡杆接触后使得挡板移动,避免料槽中的工件掉落,使得损坏的工件能够越过隔板至收集箱的另一侧,以此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完好的工件与损坏的工件分开储存,使用时简单方便。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挡针,在上磨头砂轮、下磨头砂轮长时间使用磨损后无法将工件打磨至指定尺寸时,对工件进行阻挡,从而在运料盘的转动下使得移动条移动,配合收集盒触发触点开关,使得电机停止工作,以此能够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上磨头砂轮、下磨头砂轮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固定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料槽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受压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杆及活塞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槽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收集箱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滚珠及托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触点开关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床身;101、上磨头砂轮;102、下磨头砂轮;

2、固定块;201、电机;202、受压块;

3、运料盘;301、料槽;302、缺口;303、活塞腔;

4、夹紧机构;401、夹板;402、第一螺纹杆;403、凹槽;

5、驱动机构;501、活塞板;502、转动杆;503、螺纹槽;504、挤压块;505、复位弹簧;506、波纹管;507、导杆;508、出气管;509、活动杆;510、滚轮;

6、移动槽;601、伸出杆;602、移动板;603、第二螺纹杆;604、拉力弹簧;605、卡块;606、卡槽;607、拉绳;

7、收集箱;701、隔板;702、导槽;703、托板;704、挡杆;705、收缩弹簧;706、滚珠;

8、移动条;801、双向丝杆;802、挡针;803、限位杆;804、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立轴双端面磨床的砂轮修整装置,包括床身1以及安装在床身1上侧的上磨头砂轮101、下磨头砂轮102,床身1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固定块2内部安装有电机201,电机201输出端安装有运料盘3,运料盘3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料槽301,料槽301靠近固定块2的一端开设有缺口302,缺口302内部均安装有夹紧机构4,夹紧机构4对物料进行夹紧;

夹紧机构4包括滑动安装在缺口302内部的夹板401,夹板401靠近固定块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02,夹板401远离第一螺纹杆40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凹槽403,第一螺纹杆402与运料盘3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402转动时能够带动夹板401相对运料盘3移动;

运料盘3内部与缺口302对齐的位置开设有活塞腔303,活塞腔303内部设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带动第一螺纹杆402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磨头砂轮101与下磨头砂轮102能够对工件的上下两端同时进行打磨,其中,利用电机201能够带动运料盘3转动,运料盘3转动后能够使其表面的料槽301发生转动,此时,位于料槽301内部的工件能够被输送至上磨头砂轮101与下磨头砂轮102之间,当工作人员将工件放进料槽301内部后,利用夹紧机构4能够将工件夹紧,其中,第一螺纹杆402转动时能够相对运料盘3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夹板401发生移动,夹板401在移动后通过其表面的凹槽403能够增加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工件被固定的更紧,同时还能够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避免在对不同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运料盘3。

如图3-图5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滑动安装在活塞腔303内部的活塞板501,活塞板501能够在活塞腔303内部移动,活塞板501对活塞腔303内的空气进行挤压,驱动机构5还包括与第一螺纹杆402固定连接的转动杆502,转动杆50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402转动,转动杆502外部开设有螺纹槽503,转动杆502远离第一螺纹杆402的一侧外部套设有挤压块504,挤压块504内壁的凸起部与螺纹槽503内壁挤压接触,挤压块504内壁的凸起部对螺纹槽503内壁进行挤压时在挤压力的分解力作用下能够使得转动杆502发生转动,活塞板501靠近夹板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05,复位弹簧505能够对活塞板501进行挤压,使其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复位弹簧505另一端与活塞腔303内壁固定连接;

挤压块504靠近活塞板5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波纹管506,波纹管506远离挤压块504的一端与活塞腔303内壁固定连接,波纹管506内部设有两个导杆507,导杆507贯穿活塞板501并与其滑动连接,导杆507能够对挤压块504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导杆507靠近夹板401的一端与活塞腔303内壁固定连接,波纹管506外壁贯穿设有出气管508,出气管508与运料盘3外部连通,波纹管506收缩时其内部的空气能够通过出气管508被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板501移动后能够对活塞腔303中的空气进行挤压,从而使其内部的压力上升,此时由于压力差波纹管506能够收缩,并且使其内部的空气从出气管508排出至波纹管506外部,波纹管506受压压力收缩时能够带动其端部的挤压块504发生移动,挤压块504由于受到导杆507的限制,因此挤压块504在移动时只能够沿着导杆507的方向移动,此时,挤压块504内部的凸起部分能够对螺纹槽503的内壁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分解力作用下能够使得转动杆502发生转动,转动杆502转动后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螺纹杆402转动。

如图3-图5所示,活塞板501靠近固定块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509,活动杆509和活塞板501中部均为中空状结构,活动杆509远离活塞板501的一端贯穿活塞腔303内壁延伸至运料盘3中心位置,活动杆509靠近固定块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510,固定块2上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受压块202,滚轮510外壁与受压块202外壁挤压接触;

受压块202呈弧形结构设置,且受压块202与固定块2的其中一个衔接处呈倾斜状结构设置,受压块202与固定块2的另一个衔接处呈阶梯状结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料盘3相对固定块2和受压块202发生转动时能够使得活动杆509相对固定块2和受压块202发生转动,此时的滚轮510先与固定块2的上侧外壁接触,而随着滚轮510的位置不断变化,滚轮510会先与固定块2、受压块202的倾斜部分衔接处接触,从而使滚轮510能够与受压块202的外壁接触,此时的滚轮510随着移动能够带动活动杆509相对运料盘3发生移动,活动杆509移动后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活塞板501移动,利用活塞板501对活塞腔303内的空气进行挤压,当滚轮510移动至另一个固定块2与受压块202的衔接处时,由于另一个衔接处呈阶梯状结构,因此滚轮510会快速与受压块202外壁脱离,此时,复位弹簧505对活塞板501进行挤压能够使得活塞板501带动活动杆509相对运料盘3向初始位置移动,此时的滚轮510会再次与固定块2上侧外壁接触。

如图6-图7所示,运料盘3内部相对缺口302的位置开设有移动槽6,移动槽6内部滑动安装有伸出杆601,伸出杆601能够在移动槽6内部沿着移动槽6的方向发生移动,伸出杆601内部靠近缺口30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移动板602,移动板602中部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603,第二螺纹杆603与移动板602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603能够在转动时相对移动板602发生移动,从而相对伸出杆601发生移动,伸出杆601外部套设有拉力弹簧604,拉力弹簧604其中一端与伸出杆601固定连接,且拉力弹簧604另一端与移动槽6内壁固定连接,拉力弹簧604能够对伸出杆601产生拉力,使其始终有向运料盘3外侧运动的趋势;

伸出杆601靠近缺口302的一侧下端滑动安装有卡块605,移动槽6内壁相对卡块605的位置开设有卡槽606,卡块605与卡槽606卡接配合,卡块605卡进卡槽606内部后能够将伸出杆601固定,卡块605与卡槽606脱离后伸出杆601处于可移动状态,移动板602靠近卡块6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绳607,移动板602在向运料盘3外侧移动时能够将拉绳607拉紧,从而使得卡块605发生移动,拉绳607另一端与卡块605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板401对空心工件或质地较软的工件进行夹持时,在打磨过程中由于震动工件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当工件变形后夹板401能够沿缺口302移动一端距离,此时的夹板401能够对第二螺纹杆603端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螺纹杆603带动移动板602发生移动,移动板602移动后能够拉动拉绳607,从而使得卡块605上升,卡块605上升后会与卡槽606脱离,此时在拉力弹簧604的拉力作用下伸出杆601能够从移动槽6内伸出,并且保持稳定。

如图8-图9所示,床身1外壁固定安装有收集箱7,收集箱7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701,隔板701将收集箱7内部分为两份,收集箱7其中一侧内壁开设有导槽702,导槽702内壁下端呈倾斜状设置,导槽702内部滑动安装有托板703,托板703能够在导槽702内部滑动,并且托板703在移动后能够对料槽301下端进行阻挡,并且由于导槽702下端呈倾斜状结构,托板703对掉落的物料进行阻挡;

托板703上端远离运料盘3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杆704,挡杆704能够相对托板703发生转动,挡杆704外壁与伸出杆601外壁活动接触,挡杆704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收缩弹簧705,收缩弹簧705能够对挡杆704产生拉力,收缩弹簧705另一端与托板703上端固定连接,托板703下端两侧嵌设有多个滚珠706,滚珠706外壁与导槽702内壁摩擦接触,滚珠706能够有效地降低托板703与导槽702之间的摩擦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移动槽6内部伸出的伸出杆601移动至一定位置后会被挡杆704阻挡,此时的伸出杆601随着运料盘3的转动发生转动能够推动挡杆704,挡杆704在收缩弹簧70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托板703发生移动,此时的托板703能够对料槽301下端进行阻挡,避免料槽301内的工件掉出,当托板703移动至一定位置时会受到隔板701的阻挡,因此将不能够再继续移动,此时,运料盘3在电机201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能够利用伸出杆601对挡杆704进行挤压,使得挡杆704克服收缩弹簧705的拉力并发生偏转,当挡杆704偏转一定角度后会与伸出杆601脱离,之后随着运料盘3的继续转动料槽301会从托板703上端移开并位于收集箱7的另一侧上端,此时料槽301中的工件掉出后会掉落至收集箱7内的另一侧,以此能够将损坏的工件和完好的工件分开放置。

如图10所示,收集箱7侧壁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条8,移动条8下端贯穿设有双向丝杆801,双向丝杆801上下两侧均设有挡针802,工作人员转动双向丝杆801能够同时调节两个挡针802的位置,使得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移动条8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803,限位杆803能够对挡针802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限位杆803与挡针802滑动连接,移动条8位于收集箱7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触点开关804,触点开关804与电机201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磨头砂轮101、下磨头砂轮102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对工件的打磨程度会降低,此时的工件上下去除部分不足,当工件与上磨头砂轮101、下磨头砂轮102脱离后会被挡针802阻挡,此时的运料盘3转动会通过料槽301内壁对工件进行挤压,并通过工件对挡针802进行挤压,使得挡针802发生移动,挡针802移动后由于双向丝杆801和限位杆803的限制,挡针802会通过双向丝杆801和限位杆803推动移动条8移动,使得移动条8向收集箱7内部收缩,此时的触点开关804会与收集箱7侧壁内部挤压从而控制电机201停止工作。

使用方法:该设备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工件放在料槽301内部,之后运料盘3在转动时能够使料槽301内的工件位置发生移动,并且,在运料盘3转动时活动杆509和滚轮510的位置能够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滚轮510运动至与受压块202外壁接触,此时的活塞板501移动能够对活塞腔303中的空气进行挤压,活塞腔303中的空气受到挤压后波纹管506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收缩,从而带动其端部的挤压块504发生移动,挤压块504移动时能够通过其内壁的凸起部分对螺纹槽503的内壁进行挤压,在挤压力的分解力作用下能够使得转动杆502发生转动,转动杆502转动后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螺纹杆402转动,第一螺纹杆402转动后能够相对运料盘3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夹板401移动,夹板401移动后能够对工件进行夹持,使得工件被固定在料槽301内部,当对空心工件或质地较软的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件易发生变形损坏,此时,夹板401有可移动空间,而在挤压块504的作用下转动杆502和第一螺纹杆402始终有转动的趋势,因此此时的夹板401能够移动一端距离,当夹板401移动后能够对第二螺纹杆603端部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螺纹杆603带动移动板602发生移动,移动板602移动后能够拉动拉绳607,从而使得卡块605上升,卡块605上升后会与卡槽606脱离,此时在拉力弹簧604的拉力作用下伸出杆601能够从移动槽6内伸出,并且使伸出杆601保持稳定,其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603调节第二螺纹杆603相对移动板602的位置发生移动,以此能够使得第二螺纹杆603的端部位于缺口302内的不同位置,使该装置在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加工且工件变形后均能够带动移动板602移动,其中,当伸出的伸出杆601持续转动后会被挡杆704阻挡,此时的伸出杆601随着运料盘3的转动发生转动能够推动挡杆704,挡杆704在收缩弹簧705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托板703发生移动,此时的托板703能够对料槽301下端进行阻挡,避免料槽301内的工件掉出,当托板703移动至一定位置时会受到隔板701的阻挡,因此将不能够再继续移动,此时,运料盘3在电机201的作用下继续转动能够利用伸出杆601对挡杆704进行挤压,使得挡杆704克服收缩弹簧705的拉力并发生偏转,当挡杆704偏转一定角度后会与伸出杆601脱离,之后随着运料盘3的继续转动料槽301会从托板703上端移开并位于收集箱7的另一侧上端,此时料槽301中的工件掉出后会掉落至收集箱7内的另一侧,以此能够将损坏的工件和完好的工件分开放置,当挡杆704与伸出杆601脱离后,由于导槽702内壁下端呈倾斜状结构,且滚珠706能够降低托板703与导槽70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在托板703的重力作用下托板703能够带动挡杆704沿着导槽702的方向滑动至初始位置,其中,当上磨头砂轮101、下磨头砂轮102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工件的两个端面打磨程度不足会导致其厚度较厚,因此在移动后会被挡针802挡住,并且在挡针802移动时能够通过限位杆803和双向丝杆801使得移动条8移动,在移动条8移动后能够使触点开关804与收集箱7挤压接触,进而使得电机201停止工作,以此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上磨头砂轮101、下磨头砂轮102进行更换。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6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