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及方法和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及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及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易燃易爆的甲类液体转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常状态下将原料桶内的易燃易爆液体转入反应容器,另一种是应急状态下将反应容器内的易燃易爆液体转入接收桶。

第一种转移形式适用于替代真空抽料的方式实现,例如医药化工中均采用真空抽料的方式实现,用真空抽料的方式发生爆炸的事故层出不穷,此类方法风险极高;为了提高环保性,政府部门因减少VOCs的排放需求,已经明文禁止真空抽料。

第二种转移形式适用于,当反应釜或者容器(比如高位槽)底部法兰泄漏,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汽云,人员无法靠近处理,无法安全快速转移液体,发生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解决现有易燃易爆液体转移方式导致风险高、环保性差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的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包括气体进管和液体输送管道;

所述气体进管一端与原料桶连通,另一端与惰性气源连通;所述气体进管上设置有第一阀组,所述第一阀组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所述液体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原料桶和反应容器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组,所述第二阀组依次包括第三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所述第三阀门靠近原料桶设置;

所述气体进管和液体输送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连接管与气体进管的连接处设置在第二阀门的前端,所述连接管与液体输送管道的连接处设置在液体由原料桶输送至反应容器时第三阀门的后端,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第五阀门并联设置,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液体或气体由原料桶进入反应容器;

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一端与液体输送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储水容器连通,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本发明的上述系统既能够实现液体由原料桶转移至反应容器,和液体由反应容器转移至原料桶。

当用于实现液体由原料桶转移至反应容器时,先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氮气)对反应容器(反应釜)进行惰化后,再对原料桶内的物料进行加压的方式,将易燃易爆液体输送到反应容器(反应釜),从而同时满足安全和环保两方面的要求,减少事故、减少VOCs的排放。

当用于实现液体由反应容器转移至原料桶时,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氮气),对原料桶(接收桶)进行充气惰化,然后将反应容器(反应釜)内液体导入原料桶(接收桶),从而减少反应容器(反应釜)内液位,减少法兰泄漏,避免形成爆炸云团。

综上,解决了现有易燃易爆液体转移方式导致风险高、环保性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试镜,所述试镜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试镜优选采用玻璃管制成。

通过上述试镜能够观察液体输送管道内部情况,例如通过试镜可以观察液体输送管道是否由原料桶向反应容器内输送液体。

进一步地,试镜设置在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之间。

进一步地,气体进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液体输送管道的一端插入反应容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储水容器为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的底部与旁通管连通。

所述漏斗结构设置利于将储水容器内的水导入液体输送管道,通常在使用时,反应容器处于高位,而原料桶处于低位,可以将储水容器置于原料桶上方。

进一步地,原料桶的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可以是重量传感器,用于计量原料桶内的物料。

基于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的液体转移方法,用于正常状态下正向输送液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第一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七阀门,向反应容器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惰化处理,充分惰化后,关闭第四阀门;

S2、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向原料桶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处理,当有液体通过液体输送管道进入反应容器时,保持第一阀门的开度,向反应容器内输送液体;

S3、当液体输送完毕后,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四阀门,关闭第二阀门,通过惰性气体将液体输送管道内的剩余液体输送至反应容器。

上述转移方法能够实现液体由原料桶转移至反应容器,本发明所述转移方法先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氮气)对反应容器(反应釜)进行惰化后,再对原料桶内的物料进行加压的方式,将易燃易爆液体输送到反应容器(反应釜),从而同时满足安全和环保两方面的要求,减少事故、减少VOCs的排放。

基于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的液体转移方法,用于应急处置状态下逆向输送液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二阀门,缓慢开启第一阀门,向原料桶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充分惰化处理。

步骤二、打开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通过储水容器将液体输送管道灌满水;

步骤三、关闭第六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七阀门,利用虹吸将反应容器内的液体转移至原料桶。

上述转移方法能够实现液体由反应容器转移至原料桶,本发明所述转移方法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氮气),对原料桶(接收桶)进行充气惰化,然后将反应容器(反应釜)内液体导入原料桶(接收桶),从而减少反应容器(反应釜)内液位,减少法兰泄漏,避免形成爆炸云团。

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的应用,该系统用于易燃易爆液体转移,所述易燃易爆液体转移包括液体由原料桶转移至反应容器,和液体由反应容器转移至原料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系统既能够实现液体由原料桶转移至反应容器,和液体由反应容器转移至原料桶。

2、本发明的系统用于液体转移时,不仅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且同时兼具安安全性和环保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气体进管,2-第一阀门,3-压力表,4-第二阀门,5-连接管,6-原料桶,7-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第五阀门,10-液体输送管道,11-旁通管,12-第六阀门,13-储水容器,14-第七阀门,15-反应容器,16-称重模块,17-试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易燃易爆液体输送系统,包括气体进管1和液体输送管道10;

所述气体进管1一端与原料桶6连通,另一端与惰性气源连通;所述气体进管1上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4;

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的两端分别与原料桶6和反应容器15连通,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的一端插入反应容器15的底部,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阀门7、第五阀门9和第七阀门14,所述第三阀门7靠近原料桶6设置;

所述气体进管1和液体输送管道10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所述连接管5上设置有第四阀门8,所述连接管5与气体进管1的连接处设置在第二阀门4的前端,所述连接管5与液体输送管道10的连接处设置在液体由原料桶6输送至反应容器15时第三阀门7的后端;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第五阀门9并联设置,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液体或气体由原料桶6进入反应容器15,单向阀能够防止因惰性气体突然中断导致液体管道10内液体倒流;

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旁通管11,所述旁通管11一端与液体输送管道10连通,另一端与储水容器13连通,所述旁通管11上设置有第六阀门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送管道10上设置有试镜17,所述试镜17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试镜17设置在第三阀门7和第五阀门9之间,所述试镜17和第三阀门7之间设置有接地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进管1上设置有压力表3和安全阀;所述储水容器13为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的底部与旁通管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桶6的底部设置有称重模块16。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能够实现液体由原料桶6转移至反应容器15,和液体由反应容器15转移至原料桶6。

当用于正常状态下正向输送液体(原料桶6输送至反应容器15),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第一阀门2,视压力表3进行调节至需要压力,打开第四阀门8和第七阀门14,向反应容器15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惰化处理,充分惰化后,关闭第四阀门8;

S2、打开第三阀门7和第二阀门4,向原料桶6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加压处理,当有液体通过液体输送管道10进入反应容器15时,保持第一阀门2的开度,向反应容器15内输送液体;

S3、当液体输送完毕后,关闭第三阀门7,打开第四阀门8,关闭第二阀门4,通过惰性气体将液体输送管道10内的剩余液体输送至反应容器15,视称重模块16达到输送液体的质量,完成后关闭所有阀门。

当用于应急处置状态下逆向输送液体(液体由反应容器15转移至原料桶6),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二阀门4,开启并根据压力表3缓慢开启第一阀门2,向原料桶6中通入惰性气体进行充分惰化处理。

步骤二、打开第五阀门9和第六阀门12,通过储水容器13将液体输送管道10灌满水;

步骤三、关闭第六阀门12,打开第三阀门7和第七阀门14,利用虹吸将反应容器15内的液体转移至原料桶6,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80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