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房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在地基基坑中铺设搭建模板,然后再往铺设好模板的地基基坑中浇筑混凝土。而为了提高房建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通常在搭建模板之前,还需要利用冲击夯对地基基坑进行夯实处理。

如公开号为CN108797556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冲击夯,包括夯机本体,夯机本体上部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两侧安装有操作扶手,齿轮箱下部安装伸缩缸筒,伸缩缸筒下部安装减震夯板,操作扶手上安装有操作开关,齿轮箱上部开有加油孔,侧部安装有动力总成,动力总成上安装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两侧啮合安装有传动大齿轮,传动大齿轮上安装有偏心轴,偏心轴上安装有活动连杆,活动连杆连接伸缩缸筒。该新型冲击夯具有一个动力总成可同时带动两个伸缩缸筒运动,从而起到节能环保,工作效率高,操作稳定,劳动量小,使用方便,夯击面积大的优点。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工作人员需要握持操作扶手对冲击夯进行控制,导致冲击夯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会通过操作扶手传递至工作人员手部,引起工作人员手部肌肉酸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包括冲击夯,所述建造装置还包括设有移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前后两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底部的行走压轮、用于驱动支撑架转向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行走压轮运行的第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冲击夯设置于安装板底面,所述控制机构与第一驱动组件之间、控制机构与第二驱动组件之间均为电信号连接,且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启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地基基坑进行夯实处理时,启动冲击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和冲击夯的移动、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和冲击夯的转动,实现由控制机构通过电信号控制移动机构的启动/停止,由移动机构带动冲击夯在地基基坑中移动,以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直接与冲击夯相接触,进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中心均固设有转动部,两个所述转动部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板前后两侧底面预设的转动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铰接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同步杆、拨杆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铰接于安装板底面,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与拨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拨杆远离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安装板底面;所述拨杆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同步杆设置有与滑槽相滑动适配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件推动/拉动拨杆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拨杆通过拨动滑块以带动同步杆进行移动,同步杆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拉动两个横杆,从而便实现了两个支撑架的同步转动,即,第一驱动组件能够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架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和冲击夯的转向,无需工作人员握持操作扶手对冲击夯进行转向控制,从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架底部均转动设置有轮轴,所述行走压轮固设于轮轴外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内腔的同步轴、两个传动轴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固设于安装板内腔且用于驱动同步轴转动,两个所述传动轴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架的中心,两个所述传动轴顶部均活动穿设于相对应的转动部,且两个所述传动轴顶部均通过预设的传动组件分别与同步轴两端相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轴底部均延伸至相对应的轮轴上方,且两个所述传动轴底部均通过预设的传动组件分别与两个轮轴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驱动件驱动同步轴转动的过程中,同步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两个传动轴同步转动,两个传动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两个轮轴同步转动,从而便实现了两组行走压轮的同步转动,即,第二驱动组件能够用于驱动两组行走压轮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和冲击夯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中部固设有支撑块,所述传动轴均包括上轴段以及下轴段,所述上轴段顶部转动设置于安装板内腔的顶部,所述下轴段中部转动设置于支撑块;所述上轴段底部固设有花键轴,所述下轴段顶部固设有花键套,且所述花键套滑动套设于花键轴外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部与转动腔之间由于磨损产生竖直方向的配合间隙时,由于上轴段顶部转动设置于安装板内腔顶部、下轴段中部转动设置于支撑块,使上轴段与同步轴之间、下轴段与轮轴之间的间距不易于出现波动,从而提高传动组件的传动平稳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以及两个竖杆,所述轮轴转动设置于两个竖杆底部之间,两个所述竖杆顶部均开设有伸缩槽,所述横杆两端均固设有与伸缩槽相滑动适配的伸缩柱;每个所述伸缩槽槽底均固设有重力传感器,且所述竖杆外侧设有与重力传感器电连接的重力显示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顶部设有与控制机构电信号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出端固设于伸缩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走压轮出现磨损/更换其他不同的尺寸,导致安装板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冲击夯的高度同步发生变化,导致冲击夯对地面的冲击力发生变化,并通过重力传感器反映显示出来,此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件带动伸缩柱在伸缩槽进行伸缩,对安装板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冲击夯对地面的冲击力调整至所需范围区间。

可选的,所述建造装置还包括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设于安装板底部的吸尘筒、固设于安装板顶部的除尘箱以及抽风机,所述除尘箱内腔固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箱在位于除尘组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抽风机输出端与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机输入端与吸尘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击夯工作过程中扬起灰尘时,抽风机可通过吸尘筒将灰尘抽吸至除尘箱内,由除尘组件对灰尘进行过滤,降低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改善工作环境。

可选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框架,每个所述框架中部均固设有除尘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夯所产生的震动可通过安装板和除尘箱传导至除尘过滤网,将除尘过滤网所拦截的灰尘抖下,提高除尘过滤网的除尘效果。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固设有水箱,所述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延伸至水箱内腔预设的净化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净化水溶解部分灰尘,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需要对地基基坑进行夯实处理时,启动冲击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和冲击夯的移动、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和冲击夯的转动,实现由控制机构通过电信号控制移动机构的启动/停止,由移动机构带动冲击夯在地基基坑中移动,以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直接与冲击夯相接触,进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

当行走压轮出现磨损/更换其他不同的尺寸,导致安装板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冲击夯的高度同步发生变化,导致冲击夯对地面的冲击力发生变化,并通过重力传感器反映显示出来,此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件带动伸缩柱在伸缩槽进行伸缩,对安装板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冲击夯对地面的冲击力调整至所需范围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支撑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仰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中除尘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支撑架;21、横杆;22、竖杆;23、伸缩柱;24、重力传感器;25、重力显示器;26、第三驱动件;3、行走压轮;4、第一驱动组件;41、同步杆;42、拨杆;43、第一驱动件;44、滑块;5、第二驱动组件;51、同步轴;52、传动轴;521、上轴段;522、下轴段;523、花键轴;524、花键套;53、第二驱动件;54、传动组件;6、转动部;7、轮轴;8、支撑块;91、吸尘筒;92、除尘箱;93、抽风机;94、除尘组件;95、水箱;96、出气管;100、冲击夯;200、移动机构;300、除尘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

参照图1,房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建造装置包括冲击夯100、移动机构200、控制机构以及除尘机构300;其中,冲击夯100安装于移动机构200,控制机构与移动机构200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且控制机构通过电信号控制移动机构200的启动/停止,由移动机构200带动冲击夯100在地基基坑中移动,以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直接与冲击夯100相接触,进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

参照图1、2、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0包括安装板1、两组支撑架2、两组行走压轮3、第一驱动组件4以及第二驱动组件5;其中,冲击夯100固设于安装板1的底面中心位置,两组支撑架2分别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两组行走压轮3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组支撑架2底部,第二驱动组件5设置于安装板1的内腔,且第二驱动组件5用于两组行走压轮3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移动,第一驱动组件4设置于安装板1的底面,且第一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架2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采用的是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其型号为STC89C51。控制机构与第一驱动组件4之间、控制机构与第二驱动组件5之间均为电信号连接,且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驱动组件5的启停(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控制机构的控制方式、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安装板1外形为水平布置的矩形板状体结构,且安装板1内部根据其他部件的安装需求预留有空腔;每组支撑架2均包括横杆21以及两个竖杆22,横杆2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竖杆22的顶端,以共同形成倒“凵”字形结构的支撑架2;横杆21顶部的中心一体成型有横截面为“T”字形结构的转动部6,且转动部6的顶部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前侧/后侧预设的转动腔,以实现支撑架2与安装板1之间的转动设置;两个竖杆22的中部之间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块8,两个竖杆22的底部之间通过预设的轴承转动设置有轮轴7,且行走压轮3固设于轮轴7外周,以实现行走压轮3与支撑架2之间的转动设置。

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同步杆41、拨杆42以及第一驱动件43;其中,同步杆4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横杆21,且同步杆41与两个横杆21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相等,以实现两个支撑架2的同步转动;第一驱动件43底座铰接于安装板1底面,拨杆42一端铰接于第一驱动件43输出端,拨杆42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1底面,且拨杆42与第一驱动件43之间、拨杆42与同步杆41之间所形成的原始夹角均接近直角;拨杆42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同步杆41一体成型有圆柱状的滑块44,且滑块44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当第一驱动件43推动/拉动拨杆42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拨杆42通过拨动滑块44以带动同步杆41进行移动,同步杆41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拉动两个横杆21,从而便实现了两个支撑架2的同步转动,即,第一驱动组件4能够用于驱动两组支撑架2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转向,无需工作人员握持操作扶手对冲击夯100进行转向控制,从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43采用的是气缸,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油缸等作为第一驱动件43。

第二驱动组件5包括同步轴51、两个传动轴52以及第二驱动件53;其中,同步轴51沿安装板1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同步轴51通过预设的轴承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内腔;两个传动轴52均沿支撑架2高度方向延伸布置,且两个传动轴52均通过预设的轴承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架2的中心;转动部6的中心开设有供传动轴52活动穿设的避让孔,使传动轴52顶部能够延伸至安装板1内腔,且两个传动轴52顶部均通过预设的传动组件54分别与同步轴51两端相连接,两个传动轴52底部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轮轴7上方,且两个传动轴52底部均通过预设的传动组件54分别与两个轮轴7相连接;第二驱动件53固设于安装板1内腔,且第二驱动件53用于驱动同步轴51转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53采用的是双轴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单轴电机配合蜗轮蜗杆等结构实现驱动同步轴51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组件54采用的是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配合传动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蜗轮和蜗杆相配合传动等方式。当第二驱动件53驱动同步轴51转动的过程中,同步轴51通过传动组件54带动两个传动轴52同步转动,两个传动轴52通过传动组件54带动两个轮轴7同步转动,从而便实现了两组行走压轮3的同步转动,即,第二驱动组件5能够用于驱动两组行走压轮3同步转动,以实现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行走压轮3均包括两个圆柱状结构的行走压轮3,且同组的两个行走压轮3分别位于传动组件54的两侧。由于冲击夯100所产生的震动能够通过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传递至两组行走压轮3,使行走压轮3能够对地基基坑进行辅助压实。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设置于支撑架2中心的传动轴52包括上轴段521以及下轴段522;其中,上轴段521顶部活动穿过避让孔后延伸至安装板1内腔,且上轴段521顶部通过预设的轴承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内腔顶部,下轴段522中部通过预设的轴承转动设置于两个竖杆22之间的支撑块8;上轴段521底部固设有花键轴523,下轴段522顶部固设有花键套524,且花键套524滑动套设于花键轴523外周。当转动部6与转动腔之间由于磨损产生竖直方向的配合间隙时,由于上轴段521顶部转动设置于安装板1内腔顶部、下轴段522中部转动设置于支撑块8,使上轴段521与同步轴51之间、下轴段522与轮轴7之间的间距不易于出现波动,从而提高传动组件54的传动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同组的支撑架2中,两个竖杆22顶部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伸缩槽,横杆21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与伸缩槽相滑动适配的伸缩柱23,使横杆21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竖杆22顶部;每个伸缩槽槽底均固设有重力传感器24,竖杆22外侧设有与重力传感器24电连接的重力显示器25,用于反映显示重力传感器24所受的重力;重力传感器24顶部设有与控制机构电信号连接的第三驱动件26,第三驱动件26出端固设于伸缩柱23。当行走压轮3出现磨损/更换其他不同的尺寸,导致安装板1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冲击夯100的高度同步发生变化,导致冲击夯100对地面的冲击力发生变化,并通过重力传感器24反映显示出来,此时可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三驱动件26带动伸缩柱23在伸缩槽进行伸缩,对安装板1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冲击夯100对地面的冲击力调整至所需范围区间。

参照图1、3、4,在本实施例中,除尘机构300包括吸尘筒91、除尘箱92以及抽风机93;其中,吸尘筒91为开口朝下布置的锥筒状结构,吸尘筒91顶部固设于安装板1底面;除尘箱92为矩形壳体结构,除尘箱92固设于安装板1顶面,且除尘箱92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抽风机93固设于安装板1顶面,抽风机93输出端与进气口相连通,抽风机93输入端与吸尘筒91相连通;除尘箱92内腔固设有除尘组件94,除尘组件94包括多个相互间隔布置的框架,且每个框架中部均固设有除尘过滤网。当冲击夯100工作过程中扬起灰尘时,抽风机93可通过吸尘筒91将灰尘抽吸至除尘箱92内,由除尘过滤网对灰尘进行过滤,降低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另外,冲击夯100所产生的震动可通过安装板1和除尘箱92传导至除尘过滤网,将除尘过滤网所拦截的灰尘抖下,提高除尘过滤网的除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顶部固设有水箱95,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96,出气管96延伸至水箱95内腔预设的净化水内,通过净化水溶解部分灰尘,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

实施原理:在需要对地基基坑进行夯实处理时,启动冲击夯100,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组件5驱动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移动、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安装板1和冲击夯100的转动,实现由控制机构通过电信号控制移动机构200的启动/停止,由移动机构200带动冲击夯100在地基基坑中移动,以进行夯实处理,从而尽量避免工作人员直接与冲击夯100相接触,进而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进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上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6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