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拉大,调峰压力进一步增加。空调蓄能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将冷量或热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空调高峰负荷时,将所储存的冷量或热量释放,以满足空调高峰负荷需要的技术,是电力负荷调峰的手段之一,具有综合的节能和经济效益;在未来“双碳“转型期,随着建筑电气化推进,对于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供电力的空调系统,蓄能技术在消纳富裕电力蓄冷、蓄热同时减少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和用电强度,起到稳定电力系统的作用。因此,蓄能技术会在空调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蓄冷产品为冰晶盒,冰晶盒是盒内加入冰晶冷凝胶,外壳材质是HDPE材料的塑料盒;一般为厚度为30毫米的长方体块状结构,容量为400-600毫升,大部分外表光滑,小部分外表有条状凸起;冰晶盒容量小、蓄冷量小,蓄冷时间长,需要在冰箱冷冻室冷冻6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蓄冷。

现有的空调扇、冷风机制冷时,需要在水箱中加入水后放入冰晶盒,让水降温,内置的水泵使水箱中的冷水在机内不断循环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降温,冰晶盒蓄存的冷量需要通过载冷剂水来传递,增加了水泵、布水器和管路,系统较为复杂。

总之,冰晶盒容量小、蓄冷量小,蓄冷、释冷性能较差;释冷时,由于与空气对流换热效果差,不能作为换热器独立使用,需要水等载冷剂辅助释冷,使用不便。

肋片有平直肋片、百叶窗肋片、波纹肋片或锯齿肋片,是基本的传热元件,其作用是扩大换热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肋片的不同形式使空气在流道内形成了强烈的扰流,强化传热,肋片还能提高换热器的整体强度;在换热的过程中,空气在流经肋片时,主要是肋片正反二个面参与换热,二支肋片中间部位只有少量的辐射传热,换热效果不明显;二支肋片中间部位由于无肋片,阻力小,空气容易穿透,在空气换热过程中,未经换热的空气会与从二支肋片中间穿过的已换热的空气形成中和,反而降低了换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设有由横向肋片和纵向肋片组成的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强化了对流换热效果;将蓄能盒和迷宫式对流换热腔有体组合在一起,增加了蓄能介质的容量和蓄能量、蓄能快速,进一步提高蓄能和释能效率,可以多个模块组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盒,设置在所述蓄能盒上的迷宫式对流换热腔;所述蓄能盒包括外壳和蓄能介质;所述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包括多个横向肋片和多个纵向肋片;所述横向肋片和纵向肋片通过根部垂直固定连接在蓄能盒外壳的外表面上,横向肋片等距排列,纵向肋片的侧端分别交错连接在相邻的横向肋片上,使得相邻的两横向肋片之间形成迷宫式风道单元,多个迷宫式风道单元组成迷宫式对流换热腔。

优选地,所述迷宫式对流换热腔还包括冷凝水排水装置和支撑结构;所述冷凝水排水装置设在所述横向肋片的顶端,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相邻横向肋片前后悬空的顶角。

优选地,所述冷凝水排水装置为排水槽;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条。

优选地,所述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为两个,分别为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位于蓄能盒外壳的左侧,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位于蓄能盒外壳的右侧。

优选地,所述蓄能介质为蓄冷介质或蓄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蓄冷介质是水或体积浓度为3%~4%乙烯乙二醇溶液。

优选地,所述蓄热介质是共晶盐或石蜡。

优选地,所述蓄能盒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设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包括多个横向肋片和多个纵向肋片,所述横向肋片通过根部与蓄能体中空通道的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横向肋片等距排列,纵向肋片的侧端分别交错连接在相邻的横向肋片上,相邻的两横向肋片之间形成内迷宫式风道单元,多个内迷宫式风道单元组成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

优选地,所述内横向肋片在位于两个内纵向肋片的中心位置开有小孔,便于冷凝水排水。

优选地,所述蓄能盒的外壳、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支撑条采用相同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加工成型;所述蓄能盒外壳采用金属材料或有机工程塑料加工成型;所述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支撑条采用金属材料或有机工程塑料加工成型;所述蓄能盒的外壳与迷宫式对流换热腔采用整体加工成型;或分体加工,组装成一体。

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有蓄冷/蓄热、直接释冷/释热、间接释冷/释热等多种工作模式,通过改变流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流量或者流速,可调节蓄冷/蓄热、蓄冷/蓄热速率和释冷/蓄热量。

蓄冷/蓄热工作模式: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高峰时段,将本发明放入制冷/加热装置中,由制冷/加热装置产生的冷量/热量通过空气或载冷/热剂经对流换热传导给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外壳,再通过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外壳经热转导传给蓄冷/蓄热介质,蓄冷/蓄热介质吸收冷量/热量后发生相变将冷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全部蓄冷介质完成相变后,蓄冷/蓄热过程结束,调节通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或载冷/热剂的流速,可调节蓄冷/蓄热速率。

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介质储存的冷量/热量通过导热传导给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外壳,再由横向肋片、纵向肋片以及外壳的外表面通过对流换热将冷量/热量释放给流经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流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后温度降低/升高,达成制冷/制热目的;通过调节流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流速或者流量的大小,可控制释冷/释热速率和蓄冷/蓄热空调装置的出风温度和制冷/热量;随着释冷/释热进行,蓄冷介质逐步发生相变,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都完成相变时,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介质储存的冷/热量通过横向肋片、纵向肋片和外壳传导给载冷/热剂,再由载冷/热剂冷却/加热室内空气,实现制冷/热。随着释冷/释热进行,蓄冷/蓄热介质4逐步产生相变,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都完成相变时,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中,由横向肋片和纵向肋片组成的迷宫式风道单元,使空气不容易直接穿透,最大限度提高了换热面积,提高了风道的有效长度,强化了对流换热,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同时提高了蓄能盒的整体强度。

本发明的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设有由横向肋片和纵向肋片组成的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强化了对流换热;将蓄能盒和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组合在一起,通过改变流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或载冷/载热剂的流速或者流量,调节蓄冷/蓄热、释冷/释热速率和释冷/释热量;增加蓄能介质的容量和蓄能量、蓄能快速,进一步提高蓄能和释能效率,可以多个模块组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和应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零部件名称:

1外壳2中空通道

3密封堵头4蓄能介质

5空腔6提手

7-1左横向肋片7-2左纵向肋片

8-1右横向肋片8-2左纵向肋片

9-1内横向肋片9-2内纵向肋片

10-1左排水槽 10-2右排水槽

11-1左支撑条 11-2右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零部件均为本技术领域市场可购的常规零部件,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均为常规连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壳,3为密封堵头,4为蓄能介质,5为空腔,6为提手,7-1为左横向肋片,7-2为左纵向肋片,8-1为右横向肋片,8-2为右纵向肋片,10-1为左排水槽,10-2为右排水槽,11-1为左支撑条,11-2为右支撑条。

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包括壳体1、密封堵头3、蓄能介质4、空腔5、提手6、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左排水槽10-1、右排水槽10-2、左支撑条11-1以及右支撑条11-2;其中,蓄能盒包括外壳1、密封堵头3、蓄能介质4、空腔5和提手6;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包括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左排水槽10-1和左支撑条11-1;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包括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右排水槽10-2和右支撑条11-2;左迷宫对流换热腔位于蓄能盒的左侧,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位于蓄能盒的右侧。

外壳1呈长方体形状,外壳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或有机工程塑料;密封堵头3位于蓄能盒的上部,用于封闭外壳1顶部的蓄能介质的注人口,密封堵头3可采用瓶盖式封口,打开密封堵头3,可方便地更换和添加蓄能介质4;外壳1的内部密闭空间为蓄能盒的内腔,蓄能介质4储存在蓄能盒的内腔中,由于蓄能介质4相变及温度变化会导致蓄能介质4体积变化,蓄能介质4不能全部充满蓄能盒的内腔,蓄能盒内腔的上部须留有空腔5,空腔5的体积为蓄能盒的内腔体积的10%左右;蓄能介质4是以显热、潜热形式储存冷量或热量的介质,蓄冷时,蓄能介质4可以采用水或体积浓度为3%~4%乙烯乙二醇溶液,蓄热时,蓄能介质4可以采用共晶盐或石蜡。

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左横向肋片7-1和左纵向肋片7-2根部垂直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左侧的外表面上,左横向肋片7-1等距排列,左纵向肋片7-2在相邻的左横向肋片7-1之间等距错位设置,左纵向肋片7-2的侧端连接在相邻的左横向肋片7-1上,从而使相邻的两左横向肋片7-1之间形成左迷宫式风道单元,所有左迷宫式风道单元构成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左横向肋片7-1的顶端均匀设置左排水槽10-1,左横向肋片7-1悬空的顶角用左支撑条11-1连接支撑。

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右横向肋片8-1和右纵向肋片8-2根部垂直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的外表面上,右横向肋片8-1等距排列,右纵向肋片8-2在相邻的右横向肋8-1之间等距错位设置,右纵向肋片8-2的侧端连接在相邻的右横向肋片8-1上,从而使相邻的右横向肋片8-1之间形成右迷宫式风道单元,所有右迷宫式风道单元构成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横向肋片8-1的顶端均匀设置右排水槽10-2,右横向肋片8-1悬空的顶角用右支撑条11-2连接支撑。

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中水平肋片和垂直肋片的高度为蓄能盒外壳1的宽度的1/3-1/2;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可与外壳1一体化加工,也可单独加工,采用焊接、粘接、模压等方法组装成一体;当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与外壳1分开加工时,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可采用与外壳1不同的材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不能自主蓄能,蓄冷/蓄热须在专用制冷/加热装置中完成;本发明实施例1的释能可在蓄能空调装置中完成,也可自主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蓄能介质4采用水或体积浓度为3%~4%乙烯乙二醇溶液等蓄冷介质时,实施例1在蓄能空调中可作为表冷器使用,其蓄冷须在冰箱冷冻室或制冷装置中完成;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蓄能介质4采用蓄热介质时,实施例1可在蓄能空调中作为加热器使用,其蓄热须在加热装置中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蓄冷/蓄热工作模式如下: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高峰时段,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放入制冷/加热装置中,由制冷/加热装置产生的冷量/热量通过空气或载冷/热剂经对流换热传导给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和外壳1,再通过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和外壳1经热转导传给蓄冷/蓄热介质4,蓄冷/蓄热介质4吸收冷量/热量后发生相变将冷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4完成相变后,蓄冷/蓄热过程结束,调节通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或载冷/热剂的流速或者流量,可调节实施例1的蓄冷/蓄热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1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如下: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蓄热介质4储存的冷量/热量通过导热传导给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和外壳1,再由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以及外壳1的外表面通过对流换热将冷量/热量释放给流经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流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后温度降低/升高,达成制冷/制热目的;通过调节流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流速或者流量的大小,可控制释冷/释热速率和蓄冷/蓄热空调装置的出风温度和制冷/热量;随着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释冷/释热进行,蓄冷/蓄热介质4逐步发生相变,当实施例1的蓄冷/蓄热介质4全部完成相变时,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1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如下: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蓄热介质4储存的冷/热量通过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和外壳1传导给载冷/热剂,再由载冷/热剂冷却/加热室内空气,实现制冷/热。随着释冷/释热进行,蓄冷/蓄热介质4逐步产生相变,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4完成相变时,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蓄能换热模块的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蓄能换热模块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壳,2为中空通道,3为密封堵头,4为蓄能介质,5为空腔,6为提手,7-1为左横向肋片,7-2为左纵向肋片,8-1为右横向肋片,8-2为右纵向肋片,9-1为内横向肋片,9-2为内纵向肋片,10-1为左排水槽,10-2为右排水槽,11-1为左支撑条,11-2为右支撑条。

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左、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一个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包括蓄能盒和设置在储蓄能盒左侧的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设置在储蓄能盒右侧的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和设置在储蓄能盒中空通道2内的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具体包括外壳1、中空通道2、密封堵头3、蓄能介质4、空腔5、提手6、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左排水槽10-1、右排水槽10-2以及左支撑条11-1、右支撑条10-2;其中,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和左支撑条11-1构成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和右支撑条11-2构成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横向肋片9-1和内纵向肋片9-2构成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其中,内横向肋片9-1在位于两内纵向肋片9-2的中心位置开有小孔,便于冷凝水排水。

外壳1、中空通道2呈长方体形状,外壳1材质为金属材料或有机工程塑料,中空通道2从左至右贯穿外壳1;密封堵头3位于蓄能盒外壳上部,用于封闭外壳1顶部的蓄能介质的注入口,密封堵头3可采用瓶盖式封口,打开密封堵头3,可方便地更换和添加蓄能介质4;外壳1的内部密闭空间为蓄能盒的内腔,蓄能介质4储存蓄能盒内腔中,由于蓄能介质4相变及温度变化会导致蓄能介质4体积变化,蓄能介质4不能充满蓄能体内腔,蓄能体内腔上部留有空腔5,空腔5的体积为蓄能体内腔体积的10%左右;蓄能介质4是以显热、潜热形式储存冷量或热量的介质,蓄冷时可以采用水或体积浓度为3%~4%乙烯乙二醇溶液,蓄热时可以采用共晶盐或石蜡;

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左横向肋片7-1和左纵向肋片7-2根部垂直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左侧的外表面上,左横向肋片7-1等距排列,左纵向肋片7-2在相邻的左横向肋片7-1之间等距错位设置,左纵向肋片7-2的侧端连接在相邻的左横向肋片7-1上,从而使相邻的左横向肋片7-1之间形成左迷宫式风道单元,所有左迷宫式风道单元构成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左横向肋片7-1的顶端均匀设置左排水槽10-1,左横向肋片7-1悬空的顶角用左支撑条11-1连接支撑。

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右横向肋片8-1和右纵向肋片8-2根部垂直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右侧的外表面上,右横向肋片8-1等距排列,右纵向肋片8-2在相邻的右横向肋8-1之间等距错位设置,右纵向肋片8-2的侧端连接在相邻的右横向肋片8-1上,从而使相邻的右横向肋片8-1之间形成右迷宫式风道单元,所有右迷宫式风道构成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横向肋片8-1的顶端均匀设置右排水槽10-2,右横向肋片8-1悬空的顶角用右支撑条11-2连接支撑。

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内横向肋片9-1垂直固定连接在中空通道2左、右两侧的外表面上,内横向肋片9-1等距排列,内纵向肋片9-2在相邻的内横向肋片9-1之间等距错位设置,内纵向肋片9-2的侧端连接在相邻的内横向肋片9-1上,从而使相邻的内横向肋片9-1之间形成内迷宫式风道单元,所有内迷宫式风道单元构成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横向肋片在位于两个内纵向肋片9-2的中心位置开有小孔,便于冷凝水排水。

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中,水平肋片和右垂直肋片的高度为蓄能盒外壳1宽度的1/3-1/2;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可与外壳1一体化加工,也可单独加工,采用焊接、粘接、模压等方法组装成一体;当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与外壳1分开加工时,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可采用与外壳1不同的材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不能自主蓄能,蓄冷/蓄热须在专用制冷/加热装置中完成;本发明实施例2的释能可在蓄能空调装置中完成,也可自主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蓄能介质4采用水或体积浓度为3%~4%乙烯乙二醇溶液等蓄冷介质时,实施例2在蓄能空调中可作为表冷器使用,其蓄冷须在冰箱冷冻室或制冷装置中完成;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蓄能介质4采用蓄热介质时,实施例2可在蓄能空调中作为加热器使用,其蓄热须在加热装置中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蓄冷/蓄热工作模式如下: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高峰时段,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放入制冷/加热装置中,由制冷/加热装置产生的冷量/热量通过空气或载冷/热剂经对流换热传导给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中空通道2和外壳1,再通过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中空通道2和外壳1经热转导传给蓄冷/蓄热介质4,蓄冷/蓄热介质4吸收冷量/热量后发生相变将冷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4完成相变后,蓄冷/蓄热过程结束,调节通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或载冷/热剂的流速或者流量,可调节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蓄冷/蓄热速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2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如下: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蓄热介质4储存的冷量/热量通过导热传导给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中空通道2和外壳1,再由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中空通道2以及外壳1的外表面通过对流换热,将冷量/热量释放给流经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流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后,温度降低/升高,达成制冷/制热目的;通过调节流过左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右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内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流速或者流量,可控制释冷/释热速率和蓄冷/蓄热空调装置的出风温度和制冷/制热量;随着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释冷/释热进行,蓄冷/蓄热介质4逐步发生相变,当实施例2的蓄冷/蓄热介质4全部完成相变时,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2间接释冷/释热工作模式如下:在白天电网高峰时段或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低峰时段,将完成蓄冷/蓄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从制冷/加热装置中取出,放入蓄冷/蓄热空调装置中,释冷/释热时,蓄冷/蓄热介质4储存的冷/热量通过左横向肋片7-1、左纵向肋片7-2、右横向肋片8-1、右纵向肋片8-2、内横向肋片9-1、内纵向肋片9-2、中空通道2以及外壳1传导给载冷/热剂,再由载冷/载热剂冷却/加热室内空气,实现制冷/制热。随着释冷/释热进行,蓄冷/蓄热介质4逐步产生相变,当全部蓄冷/蓄热介质4完成相变时,间接释冷/释热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设有由横向肋片和纵向肋片组成的迷宫式对流换热腔,强化了对流换热;将蓄能盒和迷宫式对流换热腔有体组合在一起,通过调节流过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空气或载冷/热剂的流速或者流量,调节蓄冷/蓄热、释冷/释热速率和释冷/释热量,增加蓄能介质的容量和蓄能量,蓄能快速,进一步提高蓄能和释能效率,可以多个模块组合使用;用于蓄能空调时,能够实现直接释能,不需要载冷/载热剂间接释能,可取消水泵、布水器等设备及管路,简化了系统,并能根据蓄能空调设备的容量及使用场景及使用时长,将多个具有迷宫式对流换热腔的蓄能换热模块组合使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提高了蓄能和释能效率,对于节能减排、节约社会资源,意义重大。

以上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2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