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8:27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空调柜机的送风量大,送风距离较远,而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空调柜机中,大多在柜机内安装有轴流风叶,通过轴流风叶实现送风,配合出风口处可运动的扫风板,以达到出风制冷或者制热的目的。

但是,柜机中的扫风板大多都是沿柜机的横向方向摆动,即在左右方向上扫风,在柜机的纵向方向上的送风范围不可调节,导致送风的高度范围较小,室内冷量或热量分布不均匀,空调吹出的一部分制冷量并没有参与到室内空气的降温处理中,造成用户使用空调器进行制冷时的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的送风高度范围较小而导致的室内冷量或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多个风道组件,多个风道组件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各个风道组件均包括出风通道;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可摆动地设置,以使风机组件朝向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中的任一风道组件的出风通道内吹风或使风机组件朝向水平方向吹风。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位于机体的内侧壁上,驱动部件可摆动地设置;风叶部件,与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风叶部件绕第一轴线转动并带动风叶部件绕第二轴线摆动,风叶部件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的出风通道之间。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设置在机体的内侧壁上,蒸发器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与第一蒸发器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部件位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蒸发器包括第一蒸发器本体和第二蒸发器本体,第二蒸发器本体由第一蒸发器本体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二蒸发器的方向伸出;第二蒸发器包括第三蒸发器本体和第四蒸发器本体,第四蒸发器本体由第三蒸发器本体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一蒸发器的方向伸出;第四蒸发器本体与第二蒸发器本体相对设置,以在第一蒸发器本体、第二蒸发器本体、第三蒸发器本体和第四蒸发器本体之间围成安装空间,驱动部件位于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第一流入管路,第一流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流入管路,第二流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一总管,第一总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和第一控制部件连通,第一流入管路的进口端和第二流入管路的进口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部件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第一流出管路,第一流出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流出管路,第二流出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控制部件和第二总管,第二总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和第二控制部件连通,第一流出管路的出口端和第二流出管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部件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置在机体内,翻转组件包括:翻转支架,设置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翻转支架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驱动部件设置在翻转支架上。

进一步地,翻转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轴,翻转组件还包括:安装本体,转动轴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安装本体上,安装本体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伸出片和第二伸出片,第一伸出片位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二伸出片位于第二安装腔内;第一安装腔与第一蒸发器连通,以使第一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通至第一安装腔内,第二安装腔与第二蒸发器连通,以使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通至第二安装腔内,通过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的压力差,推动第一伸出片或第二伸出片运动,以带动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翻转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安装腔连通;第二支撑管,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安装腔连通。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支撑本体,设置在机体内,支撑本体为环形,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导流通道,多个导流通道沿支撑本体的周向依次设置;集流罩,设置在支撑本体上,集流罩由支撑本体上朝向机体的内部方向延伸,集流罩沿支撑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以通过集流罩围成出风通道,各个导流通道与出风通道相对;其中,集流罩上设置有进风口,风机组件将气流通过进风口吹入至出风通道内。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多个导流片,沿支撑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本体的内壁面上,导流通道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片之间;其中,导流片具有导流端面,导流端面沿曲线形轨迹延伸。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机体和多个风道组件,多个风道组件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各个风道组件均包括出风通道;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可摆动地设置,以使风机组件朝向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中的任一风道组件的出风通道内吹风或使风机组件朝向水平方向吹风。这样设置能够通过调节风机组件的位置,使风机组件朝向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不同的风道组件内吹风,实现在机体的高度方向上,出风方向的调节,以扩大空调器的气流在机体高度方向上的吹出范围,使室内的冷量或者热量分布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一吹风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二吹风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第三吹风状态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蒸发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翻转组件中安装本体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机体;10、装饰板;11、风道板;12、底座组件;13、后板部件;

2、风道组件;20、出风通道;21、支撑本体;22、导流通道;23、集流罩;24、导流片;

3、风机组件;30、驱动部件;31、风叶部件;

4、蒸发器组件;41、第一蒸发器;42、第二蒸发器;410、第一蒸发器本体;411、第二蒸发器本体;420、第三蒸发器本体;421、第四蒸发器本体;43、安装空间;44、第一流入管路;45、第二流入管路;450、第一控制部件;46、第一总管;47、第一流出管路;48、第二流出管路;480、第二控制部件;49、第二总管;

5、翻转组件;50、翻转支架;501、转动轴;51、安装本体;510、第一安装腔;511、第二安装腔;512、分隔板;502、第一伸出片;503、第二伸出片;52、第一支撑管;53、第二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1;多个风道组件2,多个风道组件2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各个风道组件2均包括出风通道20;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之间均设置有风机组件3,风机组件3可摆动地设置,以使风机组件3朝向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中的任一风道组件2的出风通道20内吹风或使风机组件3朝向水平方向吹风。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体1和多个风道组件2,多个风道组件2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各个风道组件2均包括出风通道20;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之间均设置有风机组件3,风机组件3可摆动地设置,以使风机组件3朝向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中的任一风道组件2的出风通道20内吹风或使风机组件3朝向水平方向吹风。这样设置能够通过调节风机组件3的位置,使风机组件3朝向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不同的风道组件2内吹风,实现在机体1的高度方向上,出风方向的调节,以扩大空调器的气流在机体1高度方向上的吹出范围,使室内的冷量或者热量分布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风机组件3包括:驱动部件30,驱动部件30位于机体1的内侧壁上,驱动部件30可摆动地设置;风叶部件31,与驱动部件30连接,驱动部件30驱动风叶部件31绕第一轴线转动并带动风叶部件31绕第二轴线摆动,风叶部件31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的出风通道20之间。将风叶部件3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的出风通道20之间,使风叶部件31在工作状态下,气流能够汇流至任一出风通道20内,或者当风叶部件31朝向水平方向吹风时,气流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出风通道20内,以提高空调的出风量。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组件4,蒸发器组件4设置在机体1的内侧壁上,蒸发器组件4包括:第一蒸发器41;第二蒸发器42,与第一蒸发器41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部件30位于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之间。这样设置能够减小空调器的整体体积,将驱动部件30设置在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之间,相较于将驱动部件30设置在蒸发器组件4的侧方,能够减小机体1的整体厚度,从而使空调器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第一蒸发器41包括第一蒸发器本体410和第二蒸发器本体411,第二蒸发器本体411由第一蒸发器本体410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二蒸发器42的方向伸出;第二蒸发器42包括第三蒸发器本体420和第四蒸发器本体421,第四蒸发器本体421由第三蒸发器本体420的端部朝向靠近第一蒸发器41的方向伸出;第四蒸发器本体421与第二蒸发器本体411相对设置,以在第一蒸发器本体410、第二蒸发器本体411、第三蒸发器本体420和第四蒸发器本体421之间围成安装空间43,驱动部件30位于安装空间43内。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30嵌设在安装空间43内,这样节省了安装空间,当驱动部件30带动风叶部件31向下摆动时,气流能够流经第一蒸发器41之后吹入到一个出风通道20内,当驱动部件30带动风叶部件31向上摆动时,气流能够流经第二蒸发器42之后吹入到另一个出风通道20内。

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第一流入管路44,第一流入管路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41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流入管路45,第二流入管路4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42和冷凝器连通;第一控制部件450和第一总管46,第一总管46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和第一控制部件450连通,第一流入管路44的进口端和第二流入管路45的进口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部件450连通。通过第一控制部件450,能够控制冷媒向第一流入管路44内流通或者向第二流入管路45内流通,以配合风叶部件31的朝向。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当风叶部件31向下摆动时,气流经由第一蒸发器41,此时,可通过第一控制部件450动作,使第一流入管路44与第一总管46导通,使冷媒流向第一蒸发器41内。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第一流出管路47,第一流出管路4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41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流出管路48,第二流出管路4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42和冷凝器连通;第二控制部件480和第二总管49,第二总管49的两端分别与冷凝器和第二控制部件480连通,第一流出管路47的出口端和第二流出管路48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部件480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控制部件480,控制第一流出管路47和第二流出管路48与第二总管49的连通状态,配合第一控制部件450,使第一蒸发器41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循环或者使第二蒸发器42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循环。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当风叶部件31向下摆动时,气流经由第一蒸发器41,此时,第一控制部件450和第二控制部件480同时动作,第一流入管路44与第一总管46导通,第二流出管路48与第二总管49导通,使第一蒸发器41和冷凝器之间形成冷媒循环;同理,当风叶部件31向上摆动时,气流经由第二蒸发器42,此时,第一控制部件450和第二控制部件480同时动作,第二流入管路45与第一总管46导通,第二流出管路48与第二总管49导通,使第二蒸发器42与冷凝器之间形成冷媒循环;或者,当风叶部件31沿水平方向吹风时,第一控制部件450控制第一流入管路44和第二流入管路45分别与第一总管46导通,第二控制部件480控制第一流出管路47和第二流出管路48分别与第二总管49导通,此时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同时工作,以进行制冷或制热。

优选地,第一控制部件450和第二控制部件480均为控制阀。

在本申请中,空调器还包括翻转组件5,翻转组件5设置在机体1内,翻转组件5包括:翻转支架50,设置在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之间,翻转支架50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驱动部件30设置在翻转支架50上。通过翻转支架50带动驱动部件30摆动。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翻转支架50上设置有转动轴501,翻转组件5还包括:安装本体51,转动轴501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安装本体51上,安装本体5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510和第二安装腔511,转动轴501上设置有第一伸出片502和第二伸出片503,第一伸出片502位于第一安装腔510内,第二伸出片503位于第二安装腔511内;第一安装腔510与第一蒸发器41连通,以使第一蒸发器41内的冷媒流通至第一安装腔510内,第二安装腔511与第二蒸发器42连通,以使第二蒸发器42内的冷媒流通至第二安装腔511内,通过第一安装腔510与第二安装腔511之间的压力差,推动第一伸出片502或第二伸出片503运动,以带动转动轴501转动。这样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带动驱动部件30摆动的零部件,通过控制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内的冷媒流量,即能够驱动驱动部件30进行摆动。其中,在第一安装腔510和第二安装腔511之间设置有分隔板512,分隔板512的一端与安装本体51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轴501的表面贴合,以避免第一安装腔510和第二安装腔511之间的冷媒发生窜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第一安装腔510内的压力大于第二安装腔511内的压力时,第一伸出片502向下运动,带动驱动部件30向下摆动,此时使气流经由第一蒸发器41,这样在使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够驱动翻转支架50带动驱动部件30转动,简化了空调器的整体结构。

优选地,第一伸出片502的周向端面与第一安装腔510的内壁面贴合,第二伸出片503的周向端面与第二安装腔511的内壁面贴合。

在具体实施时,翻转组件5还包括:第一支撑管52,第一支撑管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41和第一安装腔510连通;第二支撑管53,第二支撑管5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蒸发器42和第二安装腔511连通。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部件30通过万向节安装在机体1内,以实现驱动部件30摆动。

优选地,驱动部件30为驱动电机。

如图3和图4所示,风道组件2还包括:支撑本体21,设置在机体1内,支撑本体21为环形,支撑本体21上设置有多个导流通道22,多个导流通道22沿支撑本体21的周向依次设置;集流罩23,设置在支撑本体21上,集流罩23由支撑本体21上朝向机体1的内部方向延伸,集流罩23沿支撑本体21的周向方向设置,以通过集流罩23围成出风通道20,各个导流通道22与出风通道20相对;其中,集流罩23上设置有进风口,风机组件3将气流通过进风口吹入至出风通道20内。具体地,风叶部件31位于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的集流罩23之间,这样风叶部件31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集流罩23汇流至对应的出风通道20内,以提高出风效果。

风道组件2还包括:多个导流片24,沿支撑本体2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本体21的内壁面上,导流通道22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片24之间;其中,导流片24具有导流端面,导流端面沿曲线形轨迹延伸。通过设置多个导流片24,以形成导流通道22,将导流端面设置为曲线形轨迹延伸,当出风通道20内的气流吹出时,利用各个导流通道22能够调整送风方向,提高送风距离。

在本申请中,机体1包括装饰板10、风道板11、底座组件12和后板部件13,装饰板10上设置有与出风通道2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出风格栅,风道组件2设置在风道板11上,装饰板10与风道板11连接,出风格栅与出风通道20的出风口相对,底座组件12设置在风道板11和蒸发器组件4的下方,底座组件12用于承载风道板11和蒸发器组件4,后板部件13设置在蒸发器组件4远离风道板11的一侧。

本发明以两个风道组件2为例,如图5所示,当风叶部件31旋转时,由于风叶部件31产生的压力差,风从后板部件13通过蒸发器组件4,再通过出风通道20和出风格栅,送出空调,风叶位于出风口的两风口之间,空调在此出风状态时,上下风口都有出风。由于轴流风叶(即风叶部件31)送风较散,在出风通道20的出风口处设置导流通道22,用于调整送风的方向,提高送风的距离。

本发明的蒸发器组件4包括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通过第一控制部件450和第二控制部件480可分别独立控制或者共同控制,本申请中的驱动部件30装配在翻转支架50上,翻转支架50可上下进行旋转,当向上旋转时,如图6所示,此时大部分的风会经过第二蒸发器42,大部分风从上出风口吹出,在制冷的情况下,由于冷空气的位置比较低,此时可将低处的冷空气抽上来,实现沐浴式制冷,提高冷量的利用率,能有效的优化传统空调制冷,以及室内的天花板和地板的温度温差较大的问题,而且随着空调使用时间加长,温差会越来越大,导致用户使用不舒适。类似的,此功能可在空调正常制冷的过程中间断智能使用,可提高冷量的利用率,节能,改善空调制冷均衡性。

同理,当风叶部件31转动至朝下时,大部分风从下出风口吹出,经过第一蒸发器41,可将高出的热风压下来,实现地毯式制热,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地,对第一蒸发器41和第二蒸发器42的控制参数如下:

其组合可实现包括如下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

本申请的空调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配合各个温度传感器,实现智能控制,可设定空调器的动态调节方式,例如:

第一步:首先风叶部件31高速旋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均打开运行,温度设定较低,将房间温度快速下降下来;

第二步:根据空调上中下设置的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如上侧温度较低,可将风叶部件31朝下,将下面的温度降下来,依据温差动态调整,将房间高度方向设置均匀;

第三步:开启节能方式,风叶部件31转速降低,第一蒸发器和/或第二蒸发器温度调整等。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布局结构,减少了装配的零件,只采用一个电机(驱动部件30),整体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蒸发器组件,上下独立控制,能实现局部配合电机风叶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冷量的利用率;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可旋转电机及风口布局形式,大大的提高了高度方向的送风范围,可实现多角度送风,并可减少导风板零件;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蒸发器和风机布局形式,可实现单独蒸发器与风机的配合,实现节能控制;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控制方法和逻辑,可实现对空调制冷的智能控制。

通过分区蒸发器和转动风叶部件的组合,实现送风方向的改变,提高制冷效果和冷量的利用率;通过一个风叶部件与对应两个风口组合以及出风口的布局,实现减少风叶电机,降低成本;通过可转动风叶、风口、蒸发器、导流通道及其相关零件的组合,实现多种出风方式和大范围大角度的送风;通过相关结构和冷媒控制阀的控制,实现智能控制送风,实现动态的调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体1和多个风道组件2,多个风道组件2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各个风道组件2均包括出风通道20;任意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之间均设置有风机组件3,风机组件3可摆动地设置,以使风机组件3朝向相邻的两个风道组件2中的任一风道组件2的出风通道20内吹风或使风机组件3朝向水平方向吹风。这样设置能够通过调节风机组件3的位置,使风机组件3朝向沿机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不同的风道组件2内吹风,实现在机体1的高度方向上,出风方向的调节,以扩大空调器的气流在机体1高度方向上的吹出范围,使室内的冷量或者热量分布均匀,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23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