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对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

目前,常用的基坑壁支护方法采用的竖向支护桩和水平支撑结构,如果考虑到成本因素,以及地下结构分区分段施工的总体安排,也经常会用到斜抛撑(如附图1所示),采用斜抛撑存在以下问题:

(1)地下结构需要分段施工,影响施工效率;施工时,需要将基础底板先施工到斜抛撑的下端支撑点之外,然后挖掉预留的被动区反压土之后,再浇筑垫层,施工剩余部分地下结构,最后换撑、拆掉斜抛撑;

(2)斜抛撑安装好之后,才可以继续挖掉预留的被动反压土,因此基坑内的土方需分多次挖掉,影响施工效率,加大施工成本;

(3)由于斜抛撑与地下结构外墙浇筑在了一起,不能完整拆除,需在换撑安装好之后,将外露在地下结构外墙之外的斜抛撑切割拆除,因此斜抛撑与地下结构外墙的交点处成为外墙防渗漏的薄弱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包括步骤:

S1、施工支护桩: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的内侧施工,所述支护桩包括竖桩和至少两个斜桩;

S2、施工支护梁:在被动区预留的反压土底部施工,所述支护梁的两端分别抵紧所述支护桩和所述基坑竖向支护结构的内壁;

S3、挖除所述反压土,施工地下结构的基础垫层及基础底板。

优选的,所述竖桩与所述斜桩的顶部固连,所述支护梁固定或可拆式设于该固连处。

优选的,所述竖桩与所述斜桩为预制桩或现浇混凝土桩,二者采用混凝土浇筑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护梁设于所述基础垫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斜桩的底端关于所述竖桩对称。

优选的,所述斜桩设于所述竖桩背离支护梁的一侧。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竖桩通过连梁连接,所述连梁与所述基坑竖向支护结构平行。

优选的,所述连梁为环形、弧形或直线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的内侧一次性施工多处支护桩和支护梁,再进行反压土的挖除、基础垫层及基础底板的施工,提高基础底板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得到的基础垫层和基础底板均为一体化结构,其结构连续性及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2)支护桩和支护梁可以不必进行拆除工作,避免了斜抛撑拆除而形成外墙防渗漏薄弱点的问题,支护桩和支护梁还可对基础垫层和基础垫板进行竖向支撑,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

1、支护桩;1-1、竖桩;1-2、斜桩;2、支护梁;3、连梁;4、基坑竖向支护结构;5、冠梁;6、反压土;7、基础垫层;8、基础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2-3,一种防止基坑变形的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和冠梁5;当达到开挖条件时,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内侧被动区预留反压土6;

再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内侧施工支护桩1和支护梁2,在被动区预留的反压土6底部施工支护梁2,支护梁2的两端分别抵紧支护桩1和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内壁,支护梁2用于传递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形变压力,支护桩1用于承担支护梁2传来的载荷,二者共同作用以限制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形变程度。

最后挖除反压土6,施工地下结构的基础垫层7及基础底板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内侧一次性施工多处支护桩1和支护梁2,再进行反压土6的挖除、基础垫层7及基础底板8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施工得到的基础垫层7和基础底板8均为一体化结构,其结构连续性及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在基础底板8上设置斜抛撑的支撑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支护桩1和支护梁2可以不必进行拆除工作,避免了斜抛撑拆除而形成外墙防渗漏薄弱点的问题,支护桩1和支护梁2还可对基础垫层7和基础垫板进行竖向支撑,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上述的支护桩1包括竖桩1-1和至少两个斜桩1-2,竖桩1-1与斜桩1-2的顶部固连,支护梁2固定或可拆式设于该固连处。其中,竖桩1-1和斜桩1-2为预制桩或现浇混凝土桩,二者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连接;为保证支撑强度和连接稳定性,支护梁2远离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一端,可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与支护桩1的顶部连接在一起。

施工时,在基坑土方开挖至基础垫层7的标高后,将预制的支护桩1压入基础垫层7标高下方的土层中,然后将预制的支护梁2横向顶入支护桩1与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之间的土体中。此时,支护桩1和支护梁2均位于基础垫层7标高下方的土层中,既不影响其上方基础垫层7和基础底板8的施工位点准确性,又能够对上述结构产生竖向支撑。

上述斜桩1-2的底端关于竖桩1-1对称,其可沿竖桩1-1的周向设置多个,也可以根据支护梁2的载荷传导方向进行逆向设置,即在竖桩1-1背离支护梁2的一侧进行设置,有针对性地平衡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形变压力,节省施工耗材。

在施工一些较大的基坑时,还可在相邻的竖桩1-1之间设置连梁3,连梁3与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平行。通过相邻的支护桩1和支护梁2连接在一起,以提高其整体载荷及抵抗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形变的能力。

上述的连梁3可以为连续的环形结构,也可以是与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形状适配的弧形或者直线形结构。具体配置方式,根据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自身的稳定性和抗形变能力来选取,若仅有部分位点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附近的土体压力较大,可以采用弧形或直线形连梁3,达到稳定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减少施工耗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基坑竖向支护结构4的内侧一次性施工多处支护桩1和支护梁2,再进行反压土6的挖除、基础垫层7及基础底板8的施工,提高基础底板8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得到的基础垫层7和基础底板8均为一体化结构,其结构连续性及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2)支护桩1和支护梁2可以不必进行拆除工作,避免了斜抛撑拆除而形成外墙防渗漏薄弱点的问题,支护桩1和支护梁2还可对基础垫层7和基础垫板进行竖向支撑,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抗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可加强基坑支护钢支撑连接的装置及基坑施工方法
  • 一种预应力工字型支护桩以及基坑支护方法
  • 一种防止变形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 一种防止变形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5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