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9:37


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剂样本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多医疗检测中,都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就需要向血液当中加入各自试剂,而这些试剂通常不能提前混合在一起,并且处理过程需要有时间间隔。这就需要通过移液器或滴管依次加入试剂,最后还得再通过移液器或滴管吸出加载到检测仪中,整个过程操作比较繁琐,需要的耗材也比较多。

例如针对于白细胞分析时,需要做的处理流程如下(仅以定量滴管为例,移液器等效):第一步:打开抗凝管使用定量滴管1将血液滴入抗凝管中,盖上抗凝管进行摇晃,让抗凝剂与血液充分融合;第二步:打开抗凝管使用定量滴管2从溶血剂中吸入溶血剂加入到抗凝管中,盖上抗凝管进行摇晃,让溶血剂与之前样本进行融合,等待一段时间,等待溶血完成;第三步:打开抗凝管使用定量滴管3从抗凝管中吸出样本,加入到检测仪中进行检查,盖上抗凝管避免污染,丢至垃圾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发现,为了避免样本与试剂交叉污染并完成检测,需要消耗3个定量滴管,并且需要分别准备好抗凝管、溶血剂,操作过程需要反复打开关上抗凝管,操作比较繁琐。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让吸样、混合试剂、加样操作都在一个装置内完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减少检测所需耗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通过第一试剂体、第二试剂体和采集体的设计,可实现吸样、混合试剂、加样操作都在一个装置内完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减少检测所需耗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包括第一试剂体、第二试剂体和采集体;且第二试剂体和采集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试剂体两侧;

采集体包括采集块,采集块内设有用于吸取血液的虹吸管,虹吸管一端穿过采集块并延伸出采集块外,采集块靠近第一试剂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刺破块,第一刺破块环设在虹吸管外部,采集块远离第一刺破块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虹吸管的封闭盖。

第一试剂体包括混合管,混合管内设有抗凝剂,混合管的直径大于采集块的直径,且采集块的外壁能够和混合管的内壁贴合,混合管内设有第一隔离膜,第一隔离膜位于混合管靠近于虹吸管一侧,混合管远离第一隔离膜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的穿刺块,混合管靠近穿刺块一侧内设有第二隔离膜;且第一隔离膜能够被第一刺破块刺破。

第二试剂体包括注入管,注入管内设有溶血剂,注入管的直径大于混合管的直径,且混合管的外壁能够和注入管的内壁贴合,注入管靠近混合管一侧内设有第三隔离膜,第三隔离膜能够被穿刺块刺破,注入管远离穿刺块一侧内壁设有第二刺破块,第二刺破块能够刺破第三隔离膜和第二隔离膜。

基础方案的原理是:利用虹吸管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然后将采集体靠近混合管并且使虹吸管和第一刺破块靠近第一隔离膜,第一隔离膜将会被刺破,由此混合管和虹吸管将会连通,从而使虹吸管内的血液流动至混合管内,由此血液将会混合管内的抗凝剂进行混合,混合时用手摇动混合管可促进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

将混合管远离采集体一侧靠近注入管,由此混合管上的穿刺块将会逐渐的刺破第三隔离膜,同时因为混合管和注入管逐渐的靠近,所以第二刺破块也将同步靠近第三隔离膜和第二隔离膜,由此混合管和注入管将进行连通,由此溶血剂将会与血液进行混合,同时混合时用手摇动混合管可促进血液和溶血剂充分混合;混合后需取出样本时,取下封闭盖,并且用手按压混合管,可促使虹吸管内的样本被取出。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试剂体、第二试剂体和采集体的设计,可实现吸样、混合试剂、加样操作都在一个装置内完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减少检测所需耗材。

进一步,采集块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条,混合管靠近穿刺块处的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条,混合管靠近第一隔离膜处的内壁处设有与第一外螺纹条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条,注入管内部设有与第二外螺纹条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条。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外螺纹条的设计,可使采集体、混合管和注入管之间互相逐步靠近且连通,同时内外螺纹条可便于采集体、混合管和注入管的固定,由此便于后续用手摇动本装置从而使样本和血液充分混合。

进一步,混合管内设有若干的混合珠,混合珠的直径大于虹吸管的直径。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摇晃混合管可使混合管内的混合珠在混合管内进行流动,由此在混合珠的带动下,可增加血液样板和试剂的混合效率,进而实现较为高效的混合。

进一步,第一刺破块和第二刺破块错位设置。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刺破块和第二刺破块错位设置,可减少第一刺破块和第二刺破块相互顶到的冲突,并且可增加第一刺破块和第二刺破块延伸至混合管内的深度,进而增加隔离膜被刺破的宽度,从而可减少试剂的流动和混合。

进一步,第一隔离膜、第二隔离膜和第三隔离膜均为锡箔纸。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箔纸具有密闭性好和易穿刺的特点,由此第一隔离膜、第二隔离膜和第三隔离膜一方面可使试剂分别封闭于混合管和注入管内,另一方面可使第一隔离膜、第二隔离膜和第三隔离膜易被刺破块和穿刺块进行刺破,进而使试剂和血液样本之间混合。

进一步,混合管内部呈负压状态。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刺破块刺破第一隔离膜时,混合管内将会在负压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吸力,由此虹吸管内的血液样本将会随之被负压的吸力被导向至混合管内,由此可增加血液样本和试剂混合的速度,进而可提高试剂和血液样本的混合效率。

进一步,混合管内对称设有支撑杆,两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环内设有环形槽,导向环内设有转动环,转动环外部设有环形的滑块,滑块位于环形槽且导向环和转动环通过环形槽和滑块转动配合,转动环远离第一隔离膜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的混合杆;

转动环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槽,虹吸管远离采集体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与卡槽对应的卡块,卡块能够伸进卡槽内,且卡块和卡槽能够锁定虹吸管和转动环的位置。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虹吸管上的卡块卡在卡槽内,然后当第一外螺纹条与第一内螺纹条接触时,旋转采集体并使第一外螺纹条和第一内螺纹条进行螺纹配合,其中当采集体进行旋转时,虹吸管也随之进行旋转,由此转动环将会在虹吸管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当转动环进行旋转时,混合杆将随之进行转动,由此可实现锁定混合管和采集体锁定同时使血样样本和试剂再混合杆的搅动下进行旋转混合,从而实现样本和试剂的充分混合,提高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效率。

进一步,混合杆与第二刺破块错位设置。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二刺破块刺破隔离膜时,混合杆将不会影响第二刺破块的刺破操作,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的混合杆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的转动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采集体1、采集块101、虹吸管102、第一外螺纹条103、第一刺破块104、封闭盖105、卡块106、第一试剂体2、混合管201、第一隔离膜202、第一内螺纹条203、混合珠204、第二隔离膜205、第二外螺纹条206、穿刺块207、支撑杆208、环形槽209、导向环210、混合杆211、转动环212、卡槽213、第二试剂体3、注入管301、第三隔离膜302、第二内螺纹条303、第二刺破块304。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多试剂样本混合加样装置,包括第一试剂体2、第二试剂体3和采集体1;且第二试剂体3和采集体1分别设置于第一试剂体2两侧;

采集体1包括采集块101,采集块101内固定粘接有用于吸取血液的虹吸管102,虹吸管102一端穿过采集块101并延伸出采集块101外,采集块101左侧热熔焊接有第一刺破块104,第一刺破块104环设在虹吸管102外部,采集块101右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虹吸管102的封闭盖105。

第一试剂体2包括混合管201,混合管201内设有抗凝剂,混合管201的直径大于采集块101的直径,且采集块101的外壁能够和混合管201的内壁贴合,混合管201内设有第一隔离膜202,第一隔离膜202位于混合管201右侧,混合管201左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的穿刺块207,混合管201左侧内设有第二隔离膜205;且第一隔离膜202能够被第一刺破块104刺破;第一隔离膜202和第二隔离膜205均通过热压固定连接于混合管201内。

第二试剂体3包括注入管301,注入管301内设有溶血剂,注入管301的直径大于混合管201的直径,且混合管201的外壁能够和注入管301的内壁贴合,注入管301右部内设有第三隔离膜302,第三隔离膜302能够被穿刺块207刺破,注入管301左侧内壁设有第二刺破块304,第二刺破块304能够刺破第三隔离膜302和第二隔离膜205。第三隔离膜302通过热压固定连接于注入管301内。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进行血样与试剂之间的混合时,首先利用虹吸管102吸取一定量的血液,然后将采集体1靠近混合管201并且使虹吸管102和第一刺破块104靠近第一隔离膜202,然后在第一刺破块104的穿刺作用下,第一隔离膜202将会被刺破,由此混合管201和虹吸管102将会连通,从而使虹吸管102内的血液流动至混合管201内,由此血液将会混合管201内的抗凝剂进行混合,混合时用手摇动混合管201可促进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

然后将混合管201远离采集体1一侧靠近注入管301,由此混合管201上的穿刺块207将会逐渐的刺破第三隔离膜302,同时因为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逐渐的靠近,所以第二刺破块304也将同步靠近第三隔离膜302和第二隔离膜205,由此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将进行连通,由此溶血剂将会与血液进行混合,同时混合时用手摇动混合管201可促进血液和溶血剂充分混合;混合后需取出样本时,取下封闭盖105,并且用手按压混合管201,可促使虹吸管102内的样本被取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试剂体2、第二试剂体3和采集体1的设计,可实现吸样、混合试剂、加样操作都在一个装置内完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减少检测所需耗材。

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采集块101外壁开有第一外螺纹条103,混合管201靠近穿刺块207处的外部开有第二外螺纹条206,混合管201靠近第一隔离膜202处的内壁处开有与第一外螺纹条103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条203,注入管301内部开有与第二外螺纹条206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条303。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利用采集体1、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进行混合样本和试剂的同时,通过内外螺纹条的设计,可使采集体1、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之间互相逐步靠近且连通,同时内外螺纹条可便于采集体1、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的固定,由此便于后续用手摇动本装置从而使样本和血液充分混合。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混合管201内设有若干的混合珠204,混合珠204的直径大于虹吸管102的直径。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混合血液样本和试剂时,通过摇晃混合管201可使混合管201内的混合珠204在混合管201内进行流动,由此在混合珠204的带动下,可增加血液样板和试剂的混合效率,进而实现较为高效的混合。

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刺破块104和第二刺破块304错位设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注入管301靠近混合管201并利用第二刺破块304刺破隔离膜时,第二刺破块304将会伸入至混合管201内部,由此通过第一刺破块104和第二刺破块304错位设置,可减少第一刺破块104和第二刺破块304相互顶到的冲突,并且可增加第一刺破块104和第二刺破块304延伸至混合管201内的深度,进而增加隔离膜被刺破的宽度,从而可减少试剂的流动和混合。

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隔离膜202、第二隔离膜205和第三隔离膜302均为锡箔纸。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锡箔纸具有密闭性好和易穿刺的特点,由此第一隔离膜202、第二隔离膜205和第三隔离膜302一方面可使试剂分别封闭于混合管201和注入管301内,另一方面可使第一隔离膜202、第二隔离膜205和第三隔离膜302易被刺破块和穿刺块207进行刺破,进而使试剂和血液样本之间混合。

实施例6,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混合管201内部呈负压状态,混合管201在出厂制备时制备为内部负压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因为混合管201内部为负压,所以当第一刺破块104刺破第一隔离膜202时,混合管201内将会在负压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吸力,由此虹吸管102内的血液样本将会随之被负压的吸力被导向至混合管201内,由此可增加血液样本和试剂混合的速度,进而可提高试剂和血液样本的混合效率。

实施例7,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3所示,混合管201内对称热熔焊接有支撑杆208,两支撑杆208之间热熔焊接有导向环210,导向环210内开有环形槽209,导向环210内设有转动环212,转动环212外部热熔焊接有环形的滑块,滑块位于环形槽209且导向环210和转动环212通过环形槽209和滑块转动配合,转动环212远离第一隔离膜202的一端热熔焊接有倾斜的混合杆211;

转动环212内壁对称开有卡槽213,虹吸管102远离采集体1一端热熔焊接有若干与卡槽213对应的卡块106,卡块106能够伸进卡槽213内,且卡块106和卡槽213能够锁定虹吸管102和转动环212的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使采集体1和混合管201进行连通时,虹吸管102将会接触到转动环212,其中将虹吸管102上的卡块106卡在卡槽213内,然后当第一外螺纹条103与第一内螺纹条203接触时,旋转采集体1并使第一外螺纹条103和第一内螺纹条203进行螺纹配合,其中当采集体1进行旋转时,虹吸管102也随之进行旋转,由此转动环212将会在虹吸管102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当转动环212进行旋转时,混合杆211将随之进行转动,由此可实现锁定混合管201和采集体1锁定同时使血样样本和试剂再混合杆211的搅动下进行旋转混合,从而实现样本和试剂的充分混合,提高样本与试剂的混合效率。

实施例8,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混合杆211与第二刺破块304错位设置。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因为混合杆211和第二刺破块304错位设置,所以当第二刺破块304刺破隔离膜时,混合杆211将不会影响第二刺破块304的刺破操作,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613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