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1:27


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结构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新型木结构作为天然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将胶合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材,通过金属连接件将结构构件连接成稳固的结构体系,其构件相对于传统建筑结构较为轻质,强度满足建筑要求,抗震性能优越,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大跨结构、桥梁等选择胶合木材作为基本结构材重型木结构多应用于多高层木结构和大跨木结构,区别于轻型木结构,其构件尺寸往往较大,强重比优于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传统建筑结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重型木结构的节点大多采用螺栓、钢板等连接方式,销钉、膨胀螺栓等由于强度不足或容易引起木材的劈裂,往往不能应用于重木结构中,其次连接件在对接安装时,连接件在自身重量以及摆放时一瞬间的力能够带动连接件发生震动以及形变,进而会影响整体在使用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板、木结构体和预制槽,所述预制槽预设于木结构体的中部,所述连接钢板设置于预制槽的内部,所述连接钢板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通过“T”字型的连接钢板能够对抗震对接件起到稳固支撑的效果;

支撑板三,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钢板的顶部,且支撑板三呈“V”形设置,所述连接钢板的底端外侧设置有抗震对接件,所述抗震对接件与连接钢板之间通过对接螺栓进行连接,利用支撑板三的设置能够增大抗震面积;

支撑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三两端与连接钢板左、右端的对接位置,所述支撑组件主要包括支撑柱、连接柱、转轴、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为交叉分布,利用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能够为支撑柱起到二次支撑的效果,所述转轴设置于连接柱的两端,所述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的交接点转动连接在支撑柱的表面;

防挤压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内沿位置,所述防挤压机构主要包括伸缩腔一、安装槽、气袋和挤压块一,所述气袋的一侧固联于安装槽的内沿,所述挤压块一的一端滑动连接于伸缩腔一的内部,所述安装槽和伸缩腔一关于连接钢板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挤压块一的侧边为倾斜式,能够更好的适应连接钢板的下降挤压。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钢板的左、右两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还开设于所述支撑板三的左右两端表面,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与限位槽对接;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限位槽能够对支撑组件的两端位置进行限定,进而防止支撑组件发生位置偏移导致支撑效果较差。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伸缩腔二,所述伸缩腔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二,所述挤压块二伸入伸缩腔二的一端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连接柱的截面形状组成“M”字型;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使得挤压块二在竖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柱进行伸缩。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腔二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端为半球体;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凸块的设置,使得挤压块二在带动连接杆一移动时,连接杆一的侧边会受凸块的影响逐渐发生偏移旋转,进而能够使连接柱与挤压块二之间相对移动。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一以及支撑板二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二和支撑板一为两组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连接柱在移动时会同步带动转轴移动,利用连接板能够控制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相对旋转,相对旋转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能够与支撑板三以及连接钢板的侧边进行挤压,进而能够起到扩张抵触的效果。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在导向槽中进行滑动,所述连接杆一与伸缩腔二之间对接有拉簧;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导向槽能够使得连接柱和转轴在伸缩移动时具有导向效果,利用拉簧能够使得挤压块二在不受挤压时连接杆一以及连接杆二能够进行复位,进而方便后续抗震的使用。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块一伸入伸缩腔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伸缩腔一之间对接有弹簧;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弹簧能够使得挤压块一在不受挤压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复位,进而方便后续抗震的使用。

作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伸缩腔一之间设置有中空袋,所述中空袋的两侧伸出伸缩腔一的内沿,所述中空袋与气袋之间通过三通管进行对接。

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挤压块一受到挤压时将中空袋的侧边同步挤压发生形变,此时中空袋中的气会通过三通管均匀的注入至气袋中,气袋鼓起能够对连接钢板的交接位置起到支撑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抗震对接件上对接连接件时,通过连接件的自身重量以及摆放时一瞬间的力会将连接钢板向下拉动,此时挤压块一受斜边影响会伸入至伸缩腔一中,利用限位板将中空袋挤压发生形变使得其内部的气体会通过三通管流入到气袋中,气袋鼓起会对连接钢板的中部位置起到支撑的效果;

2、连接钢板的中部向下移动时,其侧边的两端会向上翘起,此时支撑组件会被挤压,挤压块二受到挤压会利用凸块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一在移动时会逐渐发生旋转,并在连接杆二以及导向槽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柱发生竖向移动,连接柱利用转轴和连接板使得支撑板一以及支撑板二相对旋转,相对旋转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能够将支撑板三与连接钢板的对接位置向外进行挤压,此时连接钢板的侧边能够受到抵制,进而能够对连接钢板的中心位置起到抵制和支撑的效果;

3、利用连接钢板和支撑板三填补抗震支吊架在重型木结构中应用的空缺,解决抗震支吊架与胶合的木结构体之间无法使用膨胀螺栓连接的难题,并采用钢材作为连接部件材料,符合重型木结构中节点的应用规范,同时节点整体性好,刚度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剖切示意图;

图3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连接钢板与支撑板三局部对接位置示意图;

图4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支撑组件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转轴、连接板、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对接立体示意图;

图6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二和连接柱对接立体示意图;

图7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图4中局部位置示意图;

图8是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连接钢板;2、木结构体;3、预制槽;4、支撑板三;5、抗震对接件;6、对接螺栓;7、支撑组件;701、支撑柱;702、伸缩腔二;703、挤压块二;704、连接杆一;705、连接杆二;706、凸块;707、连接柱;708、转轴;709、连接板;710、支撑板一;711、支撑板二;712、导向槽;713、拉簧;8、限位槽;9、伸缩腔一;10、安装槽;11、挤压块一;12、限位板;13、中空袋;14、气袋;15、三通管;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和2所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钢板1、木结构体2和预制槽3,预制槽3预设于木结构体2的中部,连接钢板1设置于预制槽3的内部,连接钢板1的截面形状为“T”字型,通过“T”字型的连接钢板1能够对抗震对接件5起到稳固支撑的效果,支撑板三4固定安装于连接钢板1的顶部,且支撑板三4呈“V”形设置,连接钢板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抗震对接件5,抗震对接件5与连接钢板1之间通过对接螺栓6进行连接,利用支撑板三4的设置能够增大抗震面积;

工作时:当抗震对接件5上对接连接件时,通过连接件的自身重量会将连接钢板1发生形变,挤压块一11在下落时,由于挤压块一11的侧边为斜向,使得挤压块一11会伸入至伸缩腔一9中,限位板12会将中空袋13挤压发生形变,此时中空袋13中的气体会通过三通管15流入到气袋14中,气袋14鼓起会对连接钢板1的中部位置起到支撑的效果,其一能够使得“T”型的连接钢板1稳定性可以得到提升,其二能够使得连接钢板1向上移动,进而能够提高整体的减震效果,其次,连接钢板1的中部向下移动时,其侧边的两端会向上翘起,此时连接钢板1与支撑板三4之间会相互靠近,挤压块二703受到挤压会伸入至伸缩腔二702的内部,挤压块二703在移动时同步带动连接杆一704移动,在凸块706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一704在移动时会逐渐发生旋转,由于连接杆二70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一704以及连接柱707转动连接,且连接柱707只能上、下移动,使得连接杆一704在旋转一定度数时移动能够带动连接柱707发生移动,此时挤压块二703与连接柱707的移动方向为相对的,连接柱707在移动时同步带动两端的转轴708进行移动,转轴708在移动时,利用连接板709使得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能够发生相对旋转,此时相对旋转的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能够将支撑板三4与连接钢板1向外进行挤压,此时连接钢板1的侧边能够受到抵制,进而能够对连接钢板1的中心位置起到抵制的效果,进而提升整体的抗震效果以及稳定性;

参照图8所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防挤压机构设置于连接钢板1的内沿位置,防挤压机构主要包括伸缩腔一9、安装槽10、气袋14和挤压块一11,气袋14的一侧固联于安装槽10的内沿,挤压块一1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伸缩腔一9的内部,安装槽10和伸缩腔一9关于连接钢板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挤压块一11的侧边为倾斜式,能够更好的适应连接钢板1的下降挤压;

挤压块一11伸入伸缩腔一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与伸缩腔一9之间对接有弹簧16,利用弹簧16能够使得挤压块一11在不受挤压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复位,进而方便后续抗震的使用;

两个伸缩腔一9之间设置有中空袋13,中空袋13的两侧伸出伸缩腔一9的内沿,中空袋13与气袋14之间通过三通管15进行对接,挤压块一11受到挤压时将中空袋13的侧边同步挤压发生形变,此时中空袋13中的气会通过三通管15均匀的注入至气袋14中,气袋14鼓起能够对连接钢板1的交接位置起到支撑的效果;

参照图3、4、5、6和7所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支撑组件7对称设置于支撑板三4两端与连接钢板1左、右端的对接位置,支撑组件7主要包括支撑柱701、连接柱707、转轴708、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为交叉分布,利用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能够为支撑柱701起到二次支撑的效果,转轴708设置于连接柱707的两端,支撑板一710与支撑板二711的交接点转动连接在支撑柱701的表面;

支撑柱70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伸缩腔二702,伸缩腔二7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二703,挤压块二703伸入伸缩腔二702的一端外侧对称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一704,连接杆一7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705,连接杆二705的另一端与连接柱707转动连接,连接杆一704、连接杆二705和连接柱707的截面形状组成“M”字型,利用连接杆一704和连接杆二705,使得挤压块二703在竖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柱707进行伸缩;

伸缩腔二702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凸块706,凸块706的一端为半球体,利用凸块706的设置,使得挤压块二703在带动连接杆一704移动时,连接杆一704的侧边会受凸块706的影响逐渐发生偏移旋转,进而能够使连接柱707与挤压块二703之间相对移动;

转轴708的外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709,两个连接板709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板一710以及支撑板二711转动连接,支撑板二711和支撑板一710为两组设置,连接柱707在移动时会同步带动转轴708移动,利用连接板709能够控制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相对旋转,相对旋转的支撑板一710和支撑板二711能够与支撑板三4以及连接钢板1的侧边进行挤压,进而能够起到扩张抵触的效果;

支撑柱701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712,连接柱707的两端在导向槽712中进行滑动,连接杆一704与伸缩腔二702之间对接有拉簧713,利用导向槽712能够使得连接柱707和转轴708在伸缩移动时具有导向效果,利用拉簧713能够使得挤压块二703在不受挤压时连接杆一704以及连接杆二705能够进行复位,进而方便后续抗震的使用;

参照图3所示,应用于重型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支吊架连接结构,连接钢板1的左、右两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8,且限位槽8还开设于支撑板三4的左右两端表面,支撑柱701的上、下两端与限位槽8对接,利用限位槽8能够对支撑组件7的两端位置进行限定,进而防止支撑组件7发生位置偏移导致支撑效果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15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