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4:18


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实时获得监控区域的各项数据。一般情况下,为了及时应对监控区域可能的各种异常情况,监控区域通常部署有报警设备。通过报警设备,可以在监控区域出现异常情况之前,及时地发出报警信号,以告知人们监控区域可能即将出现异常,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报警设备中存储有报警阈值,当报警设备从远端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大于报警阈值时,报警设备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但是,现有的报警设备在出厂前就已经设置好了报警阈值,使得报警阈值固化在报警设备中,不方便进行修改。那么,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监控区域出现异常的条件也发生变化时,如果依旧使用之前的报警阈值,则可能出现虚报或漏报的情况,从而影响报警的准确性。因此,如何修改报警阈值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远程实时地修改报警阈值,从而提高报警阈值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使得报警设备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的正确性大大提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报警设备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报警阈值,所述报警阈值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对应,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对所述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报警阈值,并将所述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

定时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至内存。

实施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在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远端服务器向报警设备推送携带有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对应的报警阈值的目标数据。报警设备获得目标数据后,通过对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从而获得目标数据中的报警阈值,然后,将报警阈值缓存到缓存区,并定时地从缓存区中读取报警阈值,再将读取到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中,以更新报警设备中的报警阈值。因此,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报警设备中存储的报警阈值适应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从而提高报警设备在预测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时正确性。另外,上述方法无需拆除报警设备,或将报警设备返厂设置的,或工作人员到监控区域对报警设备进行重新设置,即可实现对报警设备中的报警阈值进行修改,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成本和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报警设备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与所述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当报应设备与远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后,才能实现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也就是报警设备才能接收远端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设备中设置有定时器,所述建立与所述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开启所述报警设备的定时器。所述定时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至内存,包括:利用所述定时器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读取所述缓存区中报警阈值,在所述第二时间将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

可以看出,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定时器使得报警设备能够定时地更新内存中的报警阈值,从而实现报警阈值的实时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远端服务器获得所述报警阈值后,将所述报警阈值添加到所述远端服务器预向所述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中得到的。可以理解的,监控区域的环境并不是一直都在变化,因此报警阈值也不是一直都需要更新,因此当报警阈值需要进行修改时,远端服务器获得报警阈值,然后将报警阈值发送给报警设备,当报警阈值不需要进行修改时,远端服务器不会获得报警阈值,从而无需将报警阈值发送给报警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所述报警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解析单元以及读写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报警阈值,所述报警阈值与当前所述监控区域的环境对应;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报警阈值,并将所述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

所述读写单元用于定时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至内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之前,建立与所述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设备中设置有定时器,所述报警设备还包括定时单元,所述定时单元用于开启所述报警设备的定时器。所述读写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定时器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在所述第一时间读取所述缓存区中报警阈值,在所述第二时间将所述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远端服务器获得所述报警阈值后,将所述报警阈值添加到所述远端服务器预向所述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中得到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设备读取并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方式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进行预警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使得物体能够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等功能,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

物联网典型体系架构分为3层,自上而下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中,感知层负责物联网系统对于物理世界的充分感知,以获取大量的数据,例如,传感器、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网络层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靠的传输,例如,专网、局域网等;应用层负责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将分析处理的结果以控制指令的形式经由网络层反馈到感知层,从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物联网服务。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是一个即时通讯协议,可以轻量级且低消耗地维护一个长连接,因此,MQTT协议可以在计算能力受限的设备和高延时、低带宽的网络上实现。并且,大部分的物联网设备和云平台上的计算设备都支持MQTT协议,因此,MQTT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通信。通过MQTT协议,物联网设备可以方便地对接到云平台,云平台也可以方便地处理数据以及管理物联网设备。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应用场景: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预警。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无需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通过网络就可以实时获得监控区域的各项数据,比如说,水库的水位信息、高压线路的损耗信息、以及十字路口的车流信息等。一般情况下,为了及时预防监控区域出现异常,监控区域通常部署有报警设备,这样,在监控区域出现异常情况之前,报警设备就可以通过发出报警信号来告知工作人员监控区域可能即将出现异常,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报警设备实际上也是一个能够接收数据的终端,如图1所示,报警设备100通常包括数据控制模块110、数据处理模块120以及报警模块130。其中,数据控制模块110用于控制数据处理模块120,具体地,向数据处理模块120发出指令以及接收远端服务器下发的指令,数据处理模块120用于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数据,报警模块130用于将数据处理模块120接收到的数据与报警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在接收到的数据大于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利用报警设备进行预警的原理是:首先,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建立数据链路,从而实现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通信。然后,报警设备接收远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与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数据大于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的预警。

结合图1示出的报警设备100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报警设备100进行预警的具体过程为:如图2所示,报警设备100上电后,数据控制模块110向数据处理模块120发出联网指令,然后,数据处理模块120向远端服务器140发起联网动作,从而建立与远端服务器140之间的数据链路。然后,远端服务器140向数据处理模块120发送数据,数据处理模块120接收到远端服务器140发送的数据后,将其发送给报警模块130,报警模块130将该数据与内部存储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当该数据大于报警阈值时,报警模块130发出报警信号。

可以看出,报警设备主要依据报警阈值进行灾害预警。现有的报警设备一般在出厂前就设置好了报警阈值,因此报警阈值是固化在设备中的,除非是通过拆卸设备或者返厂才能够将其进行修改。但是,外部的环境变化通常会引起监控区域出现灾害的条件也发生改变,比如说,强降雨会导致洪涝的频数增加,春冬季节(降水量少、大风)会频发沙尘暴。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获得准确的预警信息,报警设备中的报警阈值也应进行相应的修改。但是,如果利用现有的报警设备进行预警,由于现有的报警设备不方便修改报警阈值,这将降低预警的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该方法中远端服务器通过向报警设备发送携带报警阈值的数据,使得报警设备可以远程修改自动地修改报警阈值,从而可以减少人力到现场修改报警阈值,或返厂修改报警阈值所消耗的成本。

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101:报警设备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部署在监控区域中,用于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其中,报警设备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的具体原理请参见前述内容(图2及其相关叙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报警阈值,报警阈值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对应,也就是说报警阈值是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包括温度、湿降雨量等)进行设置的,当监控区域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报警阈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可选的,目标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信息,例如,预警数据,预警数据是指与报警阈值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监控区域是否即将出现异常的数据,又例如,请求获得报警设备的相关信息,具体可以是报警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报警设备的电池状态、报警设备的内存状态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报警设备接收远端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之前,报警设备建立与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可选的,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MQTT连接。具体实现中,报警设备先向远端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消息),远程服务器接收报警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向报警设备返回确认连接请求(connack消息),从而完成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之间的MQTT连接的建立。应理解,报警设备与远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还可以是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WEB)连接、或套接字(socket)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目标数据为远端服务器获得报警阈值后,将报警阈值添加到远端服务器预向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中得到的。其中,远端服务器预向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包括上述其他信息(例如,预警数据,或请求获得报警设备的相关信息)。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当远端服务器将报警阈值添加到远端服务器预向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中后,远端服务器可以通过贺氏(attention,AT)指令的形式向报警设备发送携带有报警阈值的目标数据。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远端服务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报警阈值:

其一,用户通过云平台向远端服务器写入报警阈值。具体地,数据采集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将当前的环境数据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通过将当前的环境数据与历史环境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相较于历史环境数据,当前的环境数据发生较大变化,则云平台向用户提供通知服务(例如,向用户发送短信消息),以告知用户当前的环境数据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设定报警阈值。此时,用户可以登录云平台获知当前的环境数据,然后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向远端服务器写入对应的报警阈值。

其二,远端服务器根据当前环境的数据,计算得到对应的报警阈值。具体地,远端服务器获取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的当前的环境数据,然后将当前的环境数据输入神经网络,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报警阈值,如果神经网络输出的新的报警阈值与历史报警阈值不同,则远端服务器将新的报警阈值写入目标数据,并向报警设备推送目标数据。其中,神经网络是通过大量的已知的环境数据样本和对应的报警阈值样本进行重复训练得到的。可选的,远端服务器还可以利用其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例如,支持向量机等)来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计算得到对应的报警阈值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在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未发生变化时,报警阈值无需变化,那么远端服务器将不会获得报警阈值,远端服务器向报警设备发送的数据中也不包括报警阈值。也就是说,只有在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发生变化而需要更新报警阈值时,远端服务器才会向报警设备发送携带有报警阈值的目标数据,从而使得报警设备能够更新内存中的报警阈值。

S102:报警设备对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报警阈值,并将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远端服务器可以将目标数据的特定位设定为报警阈值的写入位,当需要写入报警阈值时,远端服务器可以将报警阈值直接写到目标数据的特定位。那么,当报警设备接收到目标数据后,通过解析目标数据,可以获得存储在目标数据特定位的报警阈值。

可选的,远端服务器还可以为目标数据添加报警阈值标识位,当需要写入报警阈值时,将报警阈值标识位标记为1,当不需要写入报警阈值时,将报警阈值的标识位标记为0。那么,当报警设备接收到目标数据后,根据目标数据的报警阈值标识位确定目标数据是否携带有报警阈值,当报警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中携带有报警阈值时,读取目标数据特定位的数据,从而得到报警阈值。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设置有缓存区,缓存区用于存储报警阈值。那么,报警设备获得报警阈值后,便可以将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中。

S103:报警设备定时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到内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中设置有定时器。报警设备定时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到内存的具体过程为:利用定时器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报警设备在第一时间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在第二时间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时间间隔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也就是说,报警设备可以在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后,立刻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也可以在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

具体实现中,当报警设备上电(即开机)后,报警设备首先与远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然后检测报警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例如,检测报警设备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当检测出故障时,对报警设备进行检修。当报警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开启定时器,并在定时器超时(即到达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报警设备调用内部的数据读取函数(例如,用于获取缓存区中数据的get()函数)以读取缓存区中存储的报警阈值。然后,调用内部的数据写入函数(例如,用于将数据写入内存的WriteProcessMemory()函数)将读取到的报警阈值写入报警设备的内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将读取到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之前,先将内存中已经存储的报警阈值删除,再将上述读取到的新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从而使得报警设备中存储的报警阈值为根据当前的环境及时更新的阈值。那么,当报警设备接收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预警数据后,可以将预警数据与实时更新的报警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准确地确定在环境变化时监控区域是否即将出现异常情况。

上述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中,在监控区域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远端服务器获得根据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而更新的报警阈值,然后将该报警阈值发送给报警设备。当报警设备获得报警阈值时,将报警阈值缓存到缓存区,然后利用定时器定时从缓存区中读取报警阈值,并将报警阈值写入内存中,以更新报警设备中的报警阈值。可以看出,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报警设备中存储的报警阈值适应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从而提高报警设备在预测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时正确性。另外,上述方法无需拆除报警设备,或将报警设备返厂设置的,或工作人员到监控区域对报警设备进行重新设置,即可实现对报警设备中的报警阈值进行修改,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成本和时间。

前述内容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接下来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法的相关设备及系统。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报警设备200用于对监控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报警设备200包括接收单元210,解析单元220以及读写单元230。下面将介绍报警设备200中各个单元模块的功能。

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包括报警阈值,报警阈值与当前监控区域的环境对应。

解析单元220用于对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以得到报警阈值,并将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

读写单元230用于定时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至内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200还包括通信单元240,通信单元240用于在接收单元210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之前,建立与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设备200中设置有定时器,报警设备200还包括定时单元250,定时单元250用于开启报警设备的定时器。读写单元230具体用于:利用定时器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在第一时间读取缓存区中报警阈值,在第二时间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写入内存。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目标数据为远端服务器获得所述报警阈值后,将所述报警阈值添加到远端服务器预向报警设备推送的数据中得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报警设备200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报警设备200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报警设备200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报警设备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中,接收单元210对应执行S101中涉及到的接收远端服务器推送的目标数据的相关步骤;解析单元220对应执行S102中涉及到的对目标数据进行解析,以及将报警阈值存储至缓存区的相关步骤;读写单元230对应执行S103中涉及到的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并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到内存的相关步骤;通信单元240对应执行S101中涉及到的建立与远端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的相关步骤;定时单元250对应执行S103中开启定时器,以及确定读取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的时间,将缓存区中的报警阈值更新至内存的时间的相关步骤,为了简便此处不再详细展开叙述。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300可以是图4示出的报警设备200,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通信接口320和存储器330。其中,处理器310、通信接口320以及存储器330通过总线340进行耦合。

处理器3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处理器310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方法。具体的,处理器310读取存储器3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与通信接口320配合执行S101-S103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通信接口320可以为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用于与其他模块或设备进行通信,有线接口可以是以太接口、控制器局域网络接口、局域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Network,LIN)以及FlexRay接口,无线接口可以是蜂窝网络接口或使用无线局域网接口等。具体的,通信接口320可以与其他设备350(例如,远端服务器)连接,以便实现与远端服务器的数据通信。

存储器3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存储器33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存储器33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330可以存储有程序代码以及程序数据。其中,程序代码由图4示出的报警设备2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的代码组成,例如,接收单元210的代码、解析单元220的代码、读写单元230的代码、通信单元240的代码以及定时单元250的代码。程序数据由图4示出的报警设备200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例如,目标数据、报警阈值、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等等。

总线340可以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或其他实现内部总线。总线3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说明的,图5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实际应用中,报警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00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报警设备、图4示出的报警设备200属于同一构思,因此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或未描述的内容,可参见前述图3、图4及其实施例中的相关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硬件(例如处理器等)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设备读取并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上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如,SSD)等。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间接耦合或者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例如可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报警阈值的修改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报警阈值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33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