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1:51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针装置是医疗机构最常用、使用最普遍的一次性耗材,传统针装置在使用后针头通常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意外针刺伤和环境污染。针刺伤和由此造成的交叉感染是长期困扰广大医务人员的一个安全和健康问题,使用后被污染的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性更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二级伤害和交叉感染风险的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在针使用之后,对针管的尖刺部进行收纳,避免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保护结构,包括针座和保护盖,所述的针座上设有针管;所述保护盖的一端与针座旋转活动连接,且所述保护盖相对于针座的旋转中心垂直于针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保护盖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针座和保护盖之间还设有预紧组件和锁针组件;所述的保护盖相对于针座至少有以下两个位置状态:

第一位置状态下,锁针组件分离,所述的保护盖与针管分离,且所述的保护盖通过预紧组件与针座锁紧;

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预紧组件解锁,所述针管的尖刺端置于容置槽内,且所述的保护盖通过锁针组件与针座锁紧。

第一位置状态为针使用状态,此时保护盖与针管分离,且所述的保护盖通过预紧组件与针座锁紧,降低保护盖对针正常使用的干扰。第二位置状态为针保护状态,此时针管的尖刺端置于容置槽内,避免尖刺端外露伤害人员。同时保护盖与针座通过锁针组件锁紧,可以有效的避免保护盖与针座分离,防止针管尖刺端再次暴露。

采用上述针保护结构,在不影响针正常使用的同时,在针使用之后,可以对针管的尖刺部进行收纳,避免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的针座与保护盖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或通过膜状连接部连接并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挡片,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针管位于弹性挡片内。

在保护盖相对于针座从第一位置状态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的过程中,针管会与弹性挡片接触,并压迫弹性弹片变形,最终进入容置槽内。针管进入容置槽后,弹性挡片复位,并将针管挡在容置槽内,防止针管从容置槽内退出。

由于针座和保护盖通常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针管进入容置槽后,如果施加外力迫使保护盖变形,针管尖刺端仍然有暴露的可能。容置槽开口处设置弹性挡片,对保护盖相对于针管的运动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挡作用,在通过外力强制变形保护盖的形式尝试将针管外露,会受到弹性挡片的阻碍。在同等外力条件下,保护盖的变形量减小,同时针管在弹性挡片的作用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保护盖同向变形,增大通过变形保护盖形式迫使针管尖刺端外露的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针组件包括设置在针座/保护盖上的锁针卡接臂,所述的保护盖/针座上设有与锁针卡接臂对应的卡槽;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保护盖与针座之间通过锁针卡接臂和卡槽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保护盖或针座上的预紧卡接臂,第一位置状态下,所述的保护盖通过预紧卡接臂与针座卡接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紧卡接臂设置在保护盖的自由端或设置在针座远离针管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预紧卡接臂的数量为两个,并在保护盖/针座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位置状态下,两个所述的预紧卡接臂从两侧共同卡紧所述的针座/保护盖。

作为优选,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预紧卡接臂的内侧设有凸起,所述的针座/保护座上设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

一种针保护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针使用时,保护盖相对于针座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保护盖与针管分离,且所述的保护盖通过预紧组件与针座锁紧;

针使用完成之后,驱动预紧组件解锁,并旋转保护盖;保护盖逐渐包覆针管的尖刺端,直至保护盖与针座通过锁针组件锁紧。

一种针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输液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采血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注射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三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三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四种形式在第一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四种形式在第二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针保护结构,包括针座1和保护盖3,所述的针座1上设有针管2,所述的针管2部分沿针座1长度方向插入,针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蝶翼1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保护盖3上设有容置槽31,所述保护盖3的一端与针座1旋转活动连接,且所述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的旋转中心垂直于针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的,所述的针座1与保护盖3之间可以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通过转轴连接,也可以如图1-图10中所示的通过膜状连接部连接并一体成型,其中膜状连接部连接形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通常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的针装置。

所述的针管2可以如图1-图4中所示的为弯针,也可以如图5-图12所示的为直针。不同针型时,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的转动角度范围不同。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针座1和保护盖3之间还设有预紧组件5和锁针组件4,预紧组件5在针使用时对保护盖3进行固定,锁针组件4在针保护时,锁定保护盖3与针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至少有以下两个位置状态,其中第一位置状态为针使用状态,第二位置状态为针保护状态。

第一位置状态下,锁针组件4分离,所述的保护盖3与针管2分离,且所述的保护盖3通过预紧组件5与针座1锁紧。

当针管2为弯针时,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位置状态下,优选容置槽31的开口方向背离针管2的弯折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为针的使用留出更大空间。

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预紧组件5解锁,所述针管2的尖刺端置于容置槽31内,且所述的保护盖3通过锁针组件4与针座1锁紧。可以避免尖刺端外露伤害人员,并有效的避免保护盖3与针座1分离,防止针管2尖刺端再次暴露。在第二位置状态下,保护盖可以如图12所示的部分包覆针管,仅将尖刺端包覆,也可以入图3和图4中所示的包覆整个针管。

所述的锁针组件4包括设置在保护盖3上的锁针卡接臂42,所述的针座1上设有与锁针卡接臂42对应的卡槽41。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保护盖3与针座1之间通过锁针卡接臂42和卡槽41锁紧。

如图1-图4所示,当保护盖3与针座1的连接点位于针座1端部时,所述的锁针卡接臂42设置在保护盖3的连接端,对应的卡槽41也设置在针座1与针管2对应的一端。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保护盖3与针座1的连接点位于针座1中间部位时,所述的锁针卡接臂42优选设置在保护盖3的中间部位,卡槽41的设置位置以在第二位置状态下可以与锁针卡接臂42顺利配合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锁针卡接臂42也可以设置在针座1上,此时,对应的卡槽41设置在保护盖3上。

所述的预紧组件5包括设置在保护盖3或针座1上的预紧卡接臂52,第一位置状态下,所述的保护盖3通过预紧卡接臂52与针座1卡接锁紧。

预紧组件5的设置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具体实施形式:

第一种实施形式,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预紧卡接臂52设置在保护盖3的自由端或设置在针座1远离针管2的一端。

第二种实施形式,如图1-图8所示,所述预紧卡接臂52的数量为两个,并在保护盖3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位置状态下,两个所述的预紧卡接臂52从两侧共同卡紧所述的针座1。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预紧卡接臂52的内侧设有凸起521,所述的针座1上设有与凸起521匹配的凹槽51。

需要说明的是,预紧卡接臂52可以设置在保护盖3上,也可以设置在针座1上,只要可以在第一位置状态下,实现保护盖3与针座1之间的锁紧即可。

采用上述针保护结构,在不影响针正常使用的同时,在针使用之后,可以对针管2的尖刺部进行收纳,避免针管2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所述容置槽31的开口处设有弹性挡片32,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的针管2位于弹性挡片32内。所述的弹性挡片32向容置槽31底部倾斜。

在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从第一位置状态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的过程中,针管2会与弹性挡片32接触,并压迫弹性弹片变形,最终进入容置槽31内。针管2进入容置槽31后,弹性挡片32复位,并将针管2挡在容置槽31内,防止针管2从容置槽31内退出。

由于针座1和保护盖3通常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针管2进入容置槽31后,如果施加外力迫使保护盖3变形,针管2尖刺端仍然有暴露的可能。容置槽31开口处设置弹性挡片32,对保护盖3相对于针管2的运动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挡作用,在通过外力强制变形保护盖3的形式尝试将针管2外露,会受到弹性挡片32的阻碍。在同等外力条件下,保护盖3的变形量减小,同时针管2在弹性挡片32的作用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保护盖3同向变形,增大通过变形保护盖3形式迫使针管2尖刺端外露的难度。

一种针保护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针使用时,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保护盖3与针管2分离,且所述的保护盖3通过预紧组件5与针座1锁紧。

针使用完成之后,驱动预紧组件5解锁,并旋转保护盖3;保护盖3逐渐包覆针管2的尖刺端,直至保护盖3与针座1通过锁针组件4锁紧。

在保护盖3相对于针座1旋转,并逐渐包覆针管2的尖刺端的过程中,弹性挡片32与针管2接触。在针管2的压迫下,弹性挡片32先容置槽31底部方向变形。直至保护盖3完全保护针管2的尖刺端后,弹性挡片32复位并将针管2挡在内侧。

一种针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输液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采血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一种注射针,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 一种针保护结构、保护方法及针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45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