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8:07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部件、一种快拆组件、一种车轮总成、一种前叉总成和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短途代步工具,通常具有车把、前立杆、前叉、前车轮、脚踏和后车轮等部件。

在滑板车的现有技术中,前车轮和前叉的结构比较简单,前车轮通常采用前轮轴设置在前叉上,再通过螺母将前轮轴和前叉锁紧。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的前叉组装结构,申请号为:201921664822.4,其前车轮通过轴套、固定轴和螺丝设置在前叉上。然而,其中的前车轮和前叉的安装结构,并不具有用户想要的快拆功能。

在自行车领域的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快拆装置;例如:自行车轮快拆装置,申请号:201320129210.1,其快拆装置包括有轴杆、螺帽、扳把、垫片等部件。自行车领域的快拆装置,可以实现自行车的前车轮和前叉的快拆功能。

虽然可以将自行车领域中的快拆装置应用在滑板车上,使得滑板车的前车轮和前叉实现用户想要的快拆功能,但是,在具有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如果快拆装置出现松动,例如:螺母相对于轴杆出现松动,车轮和前叉之间沿着轴向和径向分别形成的固定状态,转变为沿着轴向形成松动状态且沿着径向形成可分离状态,从而会造成车轮和前叉分离的危险情况。

因此,在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成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在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部件、一种快拆组件、一种车轮总成、一种前叉总成和一种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快拆组件、前车轮和前叉组件;

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快拆组件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快拆组件和所述前叉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前叉组件上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快拆组件至少包括具有卡突部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沿着所述快拆组件的轴向,所述卡槽部和所述卡突部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所述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连接,当所述卡接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快拆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两个轴套、轴和把手;

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其中,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铰接于所述铰接端,所述锁紧螺母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螺纹端,所述前车轮可套设在所述轴上,所述前车轮位于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

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套设在所述轴上,两个所述卡突部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两个所述轴套分别套设在所述轴上,其中,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当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上时,所述前车轮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快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包括所述连接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卡突部面对面设置;

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还包括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套筒和锁紧螺母;

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其中,沿着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可活动的铆接,所述锁紧螺母的内螺纹可所述铆接处的表面形成螺纹孔,沿着所述第一套筒的径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首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首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末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

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包括轴、把手、第二螺旋弹簧和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所述铰接端处设置有挡片和铰接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挡片和所述铰接孔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可拆卸的铰接于所述铰接孔,所述轴可分别穿透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挡片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外,所述把手在所述翻转空间内可翻转的接触到所述第二套筒;

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可套设在所述轴上,所述头端可穿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头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且所述头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尾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尾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

所述轴的所述螺纹端可依次穿透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所述螺纹端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螺纹端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所述快拆组件还包括两个轴套;

所述前车轮和两个轴套分别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轴上,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所述前车轮设置在两个所述轴套之间,其中一个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车轮之间,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车轮之间;

当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上时,所述前车轮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

所述第一叉状部和所述第二叉状部上分别设置有插槽部和所述卡槽部,其中,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插槽部的开口方向相同,任一个所述插槽部的开口方向与其中一个所述卡槽部的槽口方向相互交叉,两个所述卡槽部分别通过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相互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片、螺旋弹簧、套筒和锁紧螺母;

所述套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其中,沿着所述套筒的轴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套筒可活动的铆接,所述锁紧螺母的内螺纹可所述铆接处的表面形成螺纹孔,沿着所述套筒的径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套筒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首端可设置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首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末端可裸露于所述套筒外,所述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片、轴、把手、螺旋弹簧和套筒;

所述套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所述铰接端处设置有挡片和铰接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挡片和所述铰接孔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可拆卸的铰接于所述铰接孔,所述轴可分别穿透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挡片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内腔外,所述把手在所述翻转空间内可翻转的接触到所述套筒;

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可套设在所述轴上,所述头端可穿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头端可设置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头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尾端可裸露于所述套筒外,所述尾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其中,所述轴可活动的穿透所述连接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快拆组件,包括轴、锁紧螺母、把手和连接片;

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其中,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铰接于所述铰接端,所述锁紧螺母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螺纹端;

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套设在所述轴上,其中,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快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包括所述连接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二连接片;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一卡突部,所述第一卡突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二连接片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二卡突部,所述第二卡突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第一卡突部和所述第二卡突部面对面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车轮总成,包括车轮和快拆组件;

所述车轮和所述快拆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快拆组件至少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前叉总成,至少包括前叉组件和快拆组件;

所述快拆组件和所述前叉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前叉组件上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快拆组件至少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沿着所述快拆组件的轴向,所述卡槽部和所述卡突部之间的间距为可调节的卡接间距,当所述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连接,当所述卡接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滑板车,通过在前叉组件上设置卡槽部、在快拆组件的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卡槽部和卡突部的卡接间距满足预设间距的条件下,卡突部和卡槽部依然保持相互连接状态,避免了产生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现象,从而解决了‘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滑板车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叉组件、前车轮和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叉组件、前车轮和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叉组件、前车轮和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车轮和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车轮和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车轮和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前车轮和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腰孔的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5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快拆组件1、前车轮2和前叉组件3;

前车轮2和快拆组件1可拆卸的连接;

快拆组件1和前叉组件3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卡槽部301,快拆组件1至少包括具有卡突部102的连接片101,连接片101设置有连接通孔103,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卡突部102和连接通孔103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沿着快拆组件1的轴向,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卡突部102和卡槽部301可相互连接,当卡接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卡突部102和卡槽部301可相互分离。

滑板车通常具有至少两个车轮,其中,当用户使用滑板车进行移动时,沿着滑板车的前进方向,位于用于正面的车轮为前车轮2,而位于用户背面的车轮为后车轮。在滑板车的领域中,前车轮2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2个,而在本实施例中,除非特别声明,前车轮2的数量仅为1个。

滑板车根据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机动滑板车与非机动滑板车。其中,当用户站立在非机动滑板车上时,需要通过用户自身驱动滑板车的前进,用户需要一只脚站立在滑板车上,而另一只脚通过腰部和腿部蹬踏地面,再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驱动滑板车前进;而当用户站立在机动滑板车上时机动滑板车通常采用电池和电机驱动滑板车前进,电池用于为电机提供电能,电机用于驱动滑板车的其中一个车轮(通常是后车轮)形成转动趋势,使得该其中一个车轮和地面形成摩擦力,并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驱动滑板车前进。本实施例中,快拆组件1和前车轮2可设置在前述的机动滑板车的前叉上,以及可设置在非机动滑板车的前叉上。应当理解的是,前叉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前叉组件3的一部分,在后文中,如果没有特殊声明,后文中的前叉均应当遵从上述理解。

滑板车根据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折叠滑板车和非折叠滑板车。其中,这点滑板车通常具有前立杆、折叠部件、踏板等,前立杆设置在折叠部件上,前立杆可通过折叠部件相对于踏板形成折叠状态,从而减小滑板车占据的空间,其中,前叉可转动的设置在折叠部件上,当前立杆相对于踏板形成折叠状态时,前立杆相对于前叉同样形成折叠状态。一种特殊的折叠滑板车为:该滑板车具有前立杆、折叠部件和踏板,前立杆设置在折叠部件上,前立杆可通过折叠部件相对于踏板形成折叠状态,从而减小滑板车占据的空间,其中,前叉和前立杆可转动的连接,而折叠部件和踏板可翻转的连接,从而当前立杆相对于踏板形成折叠状态时,前立杆和前叉之间依然保持可转动的连接状态。非折叠滑板车通常包括前立杆和踏板,前立杆相对于踏板形成可转动的活动连接状态,其中,前叉和前立杆连接。本实施例中,快拆组件1和前车轮2可设置在前述的折叠滑板车的前叉上,以及可设置在前述的非折叠滑板车的前叉上。

当本实施例中的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且快拆组件1呈紧固状态时,此时,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卡接间距为零,快拆组件1沿着前车轮2的轴向将前车轮2相对于前叉组件3固定,并且在前车轮2的径向,前车轮2相对于前叉组件3固定,其中,快拆组件1中的连接片101的连接通孔103可与前车轮2形成连接状态,而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到前叉组件3上的卡槽内,从而沿着前车轮2的径向,前车轮2和前叉组件3通过连接片101形成连接状态。

当本实施例中的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且快拆组件1呈松动状态时,此时,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卡接间距大于零,但小于卡突部102的长度,则卡突部102依然连接在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进而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的连接片101依然连接在前叉组件3上,避免了前车轮2和前叉组件3分离。应当理解的是,卡突部102的长度应当理解为:沿着卡突部102至卡槽部301的卡接方向,卡突部102具有头部和根部,当头部接触到卡槽部301的轮廓处时,根部至卡槽部301的轮廓处的最小间距。在以下内容中,如没有特别声明,卡突部102的长度均应当遵从上述理解。

当本实施例中的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且快拆组件1呈松动状态时,此时,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卡接间距大于零、并且大于卡突部102的长度,则卡突部102和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呈相互分离状态,此时,前车轮2和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可与前叉组件3相互分离。

在前述内容中可以得知,卡突部102的长度即为预设间距,如果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卡接间距小于该预设间距,则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和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保持连接状态,反之,如果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之间的卡接间距大于该预设间距,则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和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形成可分离状态。在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形成可分离状态时,前车轮2和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可从前叉组件3上拆卸下来;在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形成连接状态时,前车轮2和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不能够与前叉组件3分离。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车,通过在前叉组件3上设置卡槽部301、在快拆组件1的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卡槽部301和卡突部102的卡接间距满足预设间距的条件下,卡突部102和卡槽部301依然保持相互连接状态,避免了产生前车轮2和前叉分离的现象,从而解决了‘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具体为:

参见图6或图7,快拆组件1还包括锁紧螺母104、两个轴套105、轴106和把手107;

轴106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其中,把手107呈偏心状的铰接于铰接端,锁紧螺母104可拆卸的连接于螺纹端,前车轮2可套设在轴106上,前车轮2位于铰接端和螺纹端之间;

连接片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片101分别通过连接通孔103套设在轴106上,两个卡突部102面对面设置,其中,连接片101位于锁紧螺母104和把手107之间,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卡突部102和连接通孔103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两个轴套105分别套设在轴106上,其中,两个轴套105分别位于两个连接片101之间,当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前车轮2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轴套105接触到前叉组件3。

其中,前车轮2可套设在轴106上,前车轮2相对于轴106呈可转动状态;具体的,前车轮2的轴心处设置有轴孔,轴孔中应当设置有轴承,再通过轴承套设在轴106上,从而前车轮2通过轴承相对于轴106形成可转动状态。

轴106两端分别是铰接端和螺纹端,把手107设置在铰接端处,而锁紧螺母104设置在螺纹端;锁紧螺母104的内螺纹和螺纹端的外螺纹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结构。

两个轴套105分别可以套设在轴106上,其中,当前车轮2和两个轴套105分别套设在轴106上时,前车轮2应当设置在两个轴套105之间,以及,当前车轮2通过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沿着前车轮2的轴向,前车轮2具有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和前叉组件3之间设置有其中一个轴套105,其中另一个端面和前叉组件3之间设置有其中另一个轴套105。两个轴套105的作用是:将前车轮2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定位,沿着前车轮2的轴向,避免前车轮2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可活动状态。

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具有两个连接片101,且任一个连接片101分别设置有卡突部102;与之对应的是,前叉组件3上应当设置有两个卡槽部301。两个连接片101可分别套设在轴106上,其中,当两个连接片101和前车轮2分别套设在轴106上时,两个连接片101应当位于前车轮2的轴向两侧,且两个卡突部102呈面对面设置。两个卡突部102呈面对面设置应当理解为:两个连接片101分别为第一个连接片101和第二个连接片101,第一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沿着第一个连接片101至第二个连接片101的方向突出于第一个连接片101,第二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沿着第二个连接片101至第一个连接片101的方向突出于第二个连接片101。当两个连接片101、两个轴套105和前车轮2分别套设在轴106上,且前车轮2通过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设置在具有两个卡槽部301的前叉组件3上时,沿着前车轮2的轴向,在锁紧螺母104和把手107之间,应当设置有两个连接片101、前叉组件3、两个轴套105和前车轮2,两个连接片101之间应当设置有前叉组件3、两个轴套105和前车轮2,两个轴套105之间设置有车轮,且前车轮2的其中一个端面和前叉组件3之间设置有一个轴套105,前车轮2的其中另一个端面和前叉组件3之间设置有另一个轴套105,相邻的一个轴套105和一个连接片101之间设置有前叉组件3的一部分。

在实际通过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将前车轮2安装在前叉组件3的过程中,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锁紧螺母104和轴106之间形成松动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轴106可设置在前叉上,其中,相邻的一个轴套105和一个连接片101之间可容纳前叉组件3的一部分,并且任一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相对于前叉组件3上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之间的卡合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此时,可旋转把手107和/或锁紧螺母104,其中,把手107可带动轴106转动,使得位于把手107处的连接片101逐渐的向前叉组件3接近,最终该连接片101能够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且该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内;以及,使得位于锁紧螺母104处的连接片101逐渐的向前叉组件3接近,最终该连接片101能够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且该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前叉组件3的其中另一个卡槽内。当两个连接片101分别卡入其中一个卡槽部301内时,任一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相对于卡入的卡槽部301之间的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之后,继续旋转把手107和/或锁紧螺母104,当锁紧螺母104相对于轴106锁紧时,可将把手107翻转而使得把手107相对于轴106锁紧(参见图2和图3)。应当理解的是,把手107和轴106之间呈偏心状态的铰接,即,把手107上的铰接处和把手107的圆心处之间留有间距;当把手107和轴106之间为非锁紧状态时,把手107和连接片101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反之,当把手107和轴106之间为锁紧状态时,把手107和连接片101之间的间距比较小。当锁紧螺母104相对于轴106锁紧时,锁紧螺母104沿着车轮的轴向可接触到其中一个连接片101,从而该连接片101被锁紧螺母104和前叉部件夹紧;同理,当把手107相对于轴106锁紧时,把手107沿着车轮的轴向可接触到其中另一个连接片101,从而该连接片101被把手107和前叉部件夹紧。

更好的,在锁紧螺母104和轴106的锁紧过程中,为了避免锁紧螺母104对连接片101造成伤害,可在锁紧螺母104和连接片101之间增设垫片或垫块;以及,在把手107和轴106的锁紧过程中,为了避免把手107对连接片101造成伤害,可在把手107和连接片101之间增设垫片或垫块。垫片和垫块应当分别具有用于轴106穿透的通孔,以及,垫片或垫块的端面应当略大于锁紧螺母104的端面,或者,把手107接触到垫片或垫块时,把手107接触垫片或垫块的接触面,应当位于垫片或垫块的端面的最大轮廓内。

在实际通过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将前车轮2相对于前叉组件3的拆卸过程中,用户的一只手可握住锁紧螺母104,用户的另一只手可将把手107相对于轴106翻转(参见图2和图3),使得把手107相对于轴106从锁紧状态转变为松动状态;用户的一只手握紧锁紧螺母104,而用户的另一只手转动把手107,使得锁紧螺母104相对于轴106从锁紧状态转变为松动状态;用户持续转动把手107或锁紧螺母104,使得锁紧螺母104和其中一个连接片101从接触状态转变为非接触状态,此时,该其中一个连接片101沿着车轮的轴向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可活动状态,以及,把手107和其中另一个连接片101从接触状态转变为非接触状态,此时,该其中另一个连接片101沿着车轮的轴向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可活动状态;在持续的转动锁紧螺母104和/或把手107的过程中,用户用双手可将两个连接片101分别沿着车轮的轴向进行拉动,当任一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相对于前叉组件3其中一个卡槽部301之间的卡接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快拆组件1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可分离状态,此时,用户沿着前车轮2的径向,将车轮和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相对于前叉组件3拆下即可。

在前述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中,连接片101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第一种结构,参见图11,将连接片101的连接通孔103设置为圆形通孔,从而使得在轴106穿透连接片101的圆形通孔时,轴106和连接片101形成可转动的连接关系。

第二种结构,参见图10,将连接片101的连接通孔103设置为腰孔。腰孔应当理解为: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轮廓、以及具有两条弧形轮廓,其中,弧形轮廓为劣弧;或者具有一条直线轮廓、以及具有一条弧形轮廓,其中,弧形轮廓为优弧。在具有腰孔的连接片101所对应的轴106的两端处,应当分别加工有平面,其中,如果腰孔具有两条直线轮廓,则对应的轴106的两端处应当分别设置有两个平面,如果腰孔仅具有一条直线轮廓,则对应的轴106的两端处应当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平面,从而使得一个平面和腰孔的一条直线轮廓贴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连接片101相对于轴106形成防止转动的连接关系。当具有腰孔的连接片101、和对应的具有平面的轴106同时设置在快拆组件1中,且车轮通过该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由于卡突部102卡入到卡槽部301中,从而使得轴106通过具有腰孔和卡突部102的连接片101,相对于前叉组件3形成了止转功能。

在前述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中,连接片101相对于前叉组件3缺乏定位结构,从而造成用户需要多次调整连接片101相对于前叉组价的位置,才能使得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能够卡入到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前叉组件3的卡槽部301处,设置有定位凹槽303(参见图5),其中,定位凹槽303的轮廓应当和连接片101的轮廓相匹配,当连接片101设置在该定位凹槽303内时,连接片101上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前叉组件3上的卡槽部301内,且连接片101的最大轮廓和定位凹槽303的轮廓形成间隙连接状态。应当理解的是,连接片101可以设置为多种形状,从而获得多种不同的连接片101的轮廓,例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六边形轮廓等。与之对应的是,定位凹槽303的轮廓应当与连接片101的轮廓相匹配。应当理解的是,定位轮廓和卡槽部30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即卡槽部301位于前叉组件3的表面的轮廓实际为定位凹槽303的一部分轮廓,或者,卡槽部301位于前叉组件3的表面的轮廓和定位凹槽303的轮廓相互隔离。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其整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用于滑板车领域的车轮和前叉的组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和前车轮可组成车轮总成,车轮总成的整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用于在滑板车领域中安装在前叉上。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具体为:

参见图8、图9、图11至图14,快拆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

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分别包括连接片101,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1中的连接片101为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部件12中的连接片101为第二连接片;

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可拆卸的连接,其中,两个卡突部102面对面设置。

前述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包括轴106、两个轴套105、两个连接片101、锁紧螺母104、把手107和垫片或垫块等组成,当用户拆卸前车轮2和该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时,用户虽然可以通过旋拧锁紧螺母104和/或把手107的方式,将锁紧螺母104相对于轴106进行松动、且锁紧螺母104的松动间距大于前述的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和前叉的卡槽部301之间的预设间距,但是,受到卡突部102和卡槽部301之间的摩擦力影响,连接片101不一定能够相对于前叉组件3分离,通常来说,用户需要手动的将连接片101相对于前叉组件3进行分离,这就造成了前述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拆卸效率比较低。

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在前述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其中,以两个连接片101为核心,制作出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但是,第一连接部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其中的第一连接片)均是不可分离的,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2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其中的第二连接片)同样是不可分离;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组装在一起时,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与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呈面对面设置,然而,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在进行拆卸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的逐渐分离,可以使得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距增大。将前车轮2通过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可以使得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与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分别卡入到前叉组件3的两个卡槽部301内,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相互锁紧时,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分别紧贴在前叉组件3上(如果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前述的定位凹槽303,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分别卡入并紧贴在定位凹槽303内);反之,当拆卸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时,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直至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与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分别脱离前叉组件3上的两个卡槽部301。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知,采用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在实际拆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与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之间的间距,可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能够避免用户采用手动的方式将两个连接片101相对于前叉组件3分离,至少提高了拆卸前车轮2和快拆组件1的组合物相对于前叉组件3的拆卸效率。

具体的,参见图11、图12,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中,其第一连接部件11还包括第一螺旋弹簧110、第一套筒111和锁紧螺母104;

第一套筒111具有第一内腔,第一内腔与第一套筒111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套筒111的轴向两端,第一通孔的孔心线和第二通孔的孔心线共线,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锁紧螺母104的一部分可插入第二通孔、且锁紧螺母104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通孔处,其中,沿着第一套筒111的轴向,锁紧螺母104和第一套筒111可活动的铆接,锁紧螺母104的内螺纹可铆接处的表面形成螺纹孔,沿着第一套筒111的径向,锁紧螺母104和第一套筒111可转动的连接,锁紧螺母104和第一套筒1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第一螺旋弹簧110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首端可穿透第一通孔、首端可设置在第一间隙内,且首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内腔中,末端可裸露于第一套筒111外,末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片。

其中,锁紧螺母104具有螺纹端和旋拧端,螺纹端设置有内螺纹,而旋拧端可设置为外六角形状或内六角形状;在螺纹端和旋拧端之间还设置有环形槽部,该环形槽部的直径小于螺纹端或旋拧端的直径,当锁紧螺母104穿透第一套筒111的第二通孔、且锁紧螺母104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套筒111时,第一套筒111可围绕该环形槽部进行转动,此时,螺纹端可设置在第一套筒111的第二通孔处,而旋拧端裸露在第一套筒111的第一通孔处。

第一螺旋弹簧110的首端可穿透第一套筒111的第一通孔、且第一螺旋弹簧110的首端可插入到第一套筒111和螺纹端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并且第一螺旋弹簧110的首端和第一套筒111固定连接;以及,第一螺旋弹簧110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其中,第一螺旋弹簧110呈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应当理解为:既不被压缩、也不被拉伸的状态)时,第一螺旋弹簧110的末端可裸露在第一套筒111的外部,使得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套筒111之间留有间距;第一螺旋弹簧110呈被压缩状态时,第一螺旋弹簧110的末端,可沿着末端至首端方向逐渐的向第一套筒111内移动,其中,当第一连接片接触到第一套筒111时,第一螺旋弹簧110被压缩在第一套筒111内。

实际使用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时,在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组装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连接片相对于第二连接片的间距逐渐减小。在前车轮2通过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安装在前叉组件3上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连接片可接触到前叉组件3,且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内;继续减小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间距,此时,锁紧螺母104驱动第一套筒111可沿着轴向将第一螺旋弹簧110进行压缩,第一连接片在第一螺旋弹簧110的压力下紧密的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如果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定位凹槽303,第一连接片可紧密的设置在定位凹槽303内),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相互锁紧时,第一螺旋弹簧110呈被压缩状态的设置在第一套筒111和第一连接片之间,其中,第一螺旋弹簧110可完全的设置在第一套筒111内。反之,在拆卸前车轮2、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和前叉组件3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增大,第一连接片在第一螺旋弹簧110的作用下依然紧密的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继续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螺旋弹簧110从被压缩状态转变为自然状态,此时,第一连接片依然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再继续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第一连接片在锁紧螺母104、第一套筒111和第一螺旋弹簧110的拉动下,逐渐的与前叉组件3分离,在此过程中,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相对于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的卡接间距发生改变,当卡接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和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脱离。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件,可以作为一种配件而单独使用,该配件可应用在滑板车中,用于配合具有卡槽部的前叉,使得车轮通过该配件固定在前叉上。

具体的,参见图13、图14,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中,其第二连接部件12还包括轴106、把手107、第二螺旋弹簧121和第二套筒122;

第二套筒122具有第二内腔,第二内腔与第二套筒122的表面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位于第二套筒122的轴向两端,第三通孔的孔心线和第四通孔的孔心线共线,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第四通孔的直径;

轴106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铰接端处设置有挡片123和铰接孔(图中未出示),挡片123设置在铰接端和螺纹端之间,挡片123和铰接孔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把手107呈偏心状的可拆卸的铰接于铰接孔,轴106可分别穿透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挡片123设置在第二内腔中,挡片123和第二套筒12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把手107设置在第二内腔外,把手107在翻转空间内可翻转的接触到第二套筒122;

第二螺旋弹簧121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头端可套设在轴106上,头端可穿透第三通孔、头端可设置在第二间隙内,且头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内腔中,尾端可裸露于第二套筒122外,尾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片;

轴106的螺纹端可依次穿透第一连接片的连接通孔103、第一螺旋弹簧110,螺纹端可插入到螺纹孔内,锁紧螺母104和螺纹端可拆卸的连接。

其中,轴106和挡片123为固定连接状态或可拆卸的连接状态;若轴106和挡片123为固定连接状态,则挡片123应当焊接在轴106上,或者在加工轴106的过程中,直接加工出挡片123;以及,若轴106和挡片123为可拆卸的连接状态,则在轴106上应当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以及在挡片123上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挡片123可通过内螺纹连接于第二外螺纹。

挡片123设置在轴106的铰接端处,而把手107可拆卸的设置在铰接端处,挡片123和把手107之间应当留有翻转空间,这是因为,把手107上的旋转处具有偏心孔,使得把手107和轴106铰接之后,随着把手107相对于轴106的翻转,把手107可的旋转处可容纳在翻转空间内,而在把手107的翻转过程中,把手107围绕着偏心孔转动,使得把手107的旋转处侵入到翻转空间的最大间距不断发生改变。

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头端可插入到第二套筒122的第三通孔内,且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头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套筒122内;以及,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其中,第二螺旋弹簧121呈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应当理解为:既不被压缩、也不被拉伸的状态)时,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尾端可裸露在第二套筒122的外部,使得第二连接片和第二套筒122之间留有间距;第二螺旋弹簧121呈被压缩状态时,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尾端,可沿着尾端至头端方向逐渐的向第二套筒122内移动,其中,当第二连接片接触到第二套筒122时,第二螺旋弹簧121被压缩在第二套筒122内。

当把手107和轴106呈分离状态时,轴106的铰接端和挡片123,可穿透第二连接片、第二螺旋弹簧121和第二套筒122的组合物,具体的,轴106的铰接端和挡片123,可依次穿透第二连接片的连接通孔103、第二螺旋弹簧121、第二套筒122的第三通孔;而轴106的铰接端可继续穿透第二套筒122的第四通孔,但挡片123被阻挡在第二套筒122内的第四通孔处;此时,可将把手107和轴106铰接连接,使得第二连接片、第二螺旋弹簧121和第二套筒122的组合物滞留在轴106上,其中,第二套筒122的第四通孔处滞留在挡片123和把手107之间,且第二套筒122可通过第四通孔相对于轴106滑动连接。

在实际使用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时,在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组装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二连接片相对于第一连接片的间距逐渐减小。在前车轮2通过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安装在前叉组件3上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二连接片可接触到前叉组件3,且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可卡入前叉组件3的其中另一个卡槽部301内;继续减小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间距,此时,把手107驱动第二套筒122可沿着轴向将第二螺旋弹簧121进行压缩,第二连接片在第二螺旋弹簧121的压力下紧密的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如果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定位凹槽303,第二连接片可紧密的设置在定位凹槽303内),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相互锁紧时,第二螺旋弹簧121呈被压缩状态的设置在第二套筒122和第二连接片之间,其中,第二螺旋弹簧121可完全的设置在第二套筒122内。反之,在拆卸前车轮2、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和前叉组件3的过程中,随着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增大,第二连接片在第二螺旋弹簧121的作用下依然紧密的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继续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二螺旋弹簧121从被压缩状态转变为自然状态,此时,第二连接片依然贴合在前叉组件3上;再继续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之间的间距,第二连接片在轴106、挡片123、第一套筒111、第一螺旋弹簧110和把手107的拉动下,逐渐的与前叉组件3分离,在此过程中,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相对于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的卡接间距发生改变,当卡接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和前叉组件3的其中一个卡槽部301脱离。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件,其可以作为一种配件而单独使用,该配件可应用在滑板车中,用于配合具有卡槽部的前叉,使得车轮通过该配件固定在前叉上。

此外,参见图8、图9,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还包括两个轴套105;

前车轮2和两个轴套105分别可套设在第二连接部件12的轴106上,当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连接时,前车轮2设置在两个轴套105之间,其中一个轴套105位于第一连接片和前车轮2之间,其中另一个轴套105位于第二连接片和前车轮2之间;

当前车轮2通过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前车轮2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轴套105接触到前叉组件3。

两个轴套105的作用和前述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中的轴套105作用相同,这里不在赘述。

在前述的所有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的内容基础上,当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2、两个轴套105组成一体时,两个轴套10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当前车轮2通过前述的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设置在前叉组件3上时,第二连接部件12的轴106可依次穿透第一连接部件11的第一连接片的连接通孔103和第一螺旋弹簧110,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的锁紧螺母104的内螺纹,可与轴106的螺纹端处的外螺纹连接;通过旋拧锁紧螺母104和/或把手107,使得锁紧螺母104至把手107的间距逐渐的减小或增大,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间距逐渐的减小或增大;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间距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可分别紧贴前叉组件3,并且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和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可分别卡入到前叉组件3的对应的卡槽部301内;反之,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间距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可分别远离前叉组件3,最终使得第一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和第二连接片的卡突部102可分别脱离前叉组件3的对应的卡槽部301。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其整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用于滑板车领域的车轮和前叉的组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和前车轮可组成车轮总成,车轮总成的整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用于在滑板车领域中安装在前叉上。

进一步的,参见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前叉组件3包括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

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上分别设置有插槽部302和卡槽部301,其中,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相互平行,两个插槽部302的开口方向相同,任一个插槽部302的开口方向与其中一个卡槽部301的槽口方向相互交叉,两个卡槽部301分别通过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相互隔离。

在前车轮2通过前述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或第二种优选的快拆组件1安装在前叉组件3的过程中,前车轮2套设在轴106上,前车轮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套筒和连接片101;其中一个套筒和其中一个连接片101之间裸露的一部分轴106可设置在第一叉状部31的插槽部302内,其中另一个套筒和其中另一个连接片101之间裸露的另一部分轴106可设置在第二叉状部32的插槽部302内;沿着车轮的径向,将锁紧螺母104相对于轴106锁紧时,第一叉状部31被其中一个连接片101和其中一个套筒夹紧,第二叉状部32被其中另一个连接片101和其中另一个套筒夹紧,从而形成前叉组件3相对于快拆组件1沿着前车轮2的轴向形成固定状态;同时,两个连接片101的卡突部102分别卡入到第一叉状部31的卡槽部301内和第二叉状部32的卡槽部301内,从而形成前叉组件3相对于快拆组件1沿着前车轮2的径向形成固定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插槽部302的开口方向,可以与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也可以与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种优选的快拆组件和前叉组件可组成前叉总成,前叉总成整体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配件,用于在滑板车领域中安装车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48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