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8:07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离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出生后体质较弱,需要进行隔离防护,在临床医学中采用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隔离装置就是阻断传染源进行传播至身体虚弱容易感染的患者,隔离预防技术,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疫情扩散的基本方法。

如申请号为:CN201710955940.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专业用于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固定密封板、方形盲孔、封口板、药品输送框体、海绵、安装槽、入口、工具盒、雾化喷头以及药盒二,固定密封板固定在箱体内部上端,方形盲孔开设在固定密封板右端面,封口板左端装配在方形盲孔内部,且封口板右端装配在入口内部,入口开设在固定密封板右端,安装槽开设在封口板右端面,海绵安装在安装槽内部,药品输送框体设置在海绵左端面,该设计便于医疗垃圾的密封隔离,工具盒固定在支柱上端面,雾化喷头设置在工具盒内部,且雾化喷头通过管道与药盒二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对医疗工具的保护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隔离效果好,安全性高。

新生儿出生后较为娇小,所以现有新生儿的隔离装置一般体积也较小,而且新生儿娇小脆弱,在将新生儿放入隔离装置内部时十分不便,同时内部隔离装置内部空间小也不方便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医护操作,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新生儿的隔离装置一般体积较小,而且新生儿娇小脆弱,在将新生儿放入隔离装置内部时十分不便,同时内部隔离装置内部空间小也不方便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医护操作,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顶隔离盖,连杆升降机构,联动功能板,联动杆,新生儿托床和驱动电机;所述顶隔离盖插接在隔离箱体的顶部;所述连杆升降机构由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且连杆升降机构在隔离箱体的内部设有对称的两组;所述上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托板的底部,且上连杆的底端与下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隔离箱体的侧板内部;所述联动功能板插接在隔离箱体的底部;所述联动杆插接在联动功能板的内部,且联动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隔离箱体内的底部;所述升降托板插接在隔离箱体的内部;所述新生儿托床插接在隔离箱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的内部,且电机安装座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隔离箱体内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转杆一端设有主动齿轮,且联动杆的杆体一端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轮齿咬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功能板的侧面为“Z”形设计,且联动功能板底部横板的顶面两侧和联动功能板顶部横板的底面两侧均设有传动齿条,下连杆的底端设有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与传动齿条的轮齿咬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功能板的正面为“工”形设计,且联动功能板的竖板中部设有螺纹块,螺纹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联动杆的中部杆体外部设有路沃恩,且联动杆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联动功能板的螺纹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功能板底部横板的底面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隔离箱体的底部设有限位槽,且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限位槽的两端为封堵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托板的侧面设有轨道块,且轨道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隔离箱体侧板的内部设有轨道槽,且轨道块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隔离盖的侧面设有升降顶块,且升降顶块的截面形状与轨道块的形状相同,升降顶块为长条形设计,且升降顶块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托板的顶部设有缓冲顶簧,且缓冲顶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托板顶面的内部和新生儿托床的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的新生儿托床能够自主升降,新生儿托床能够从隔离箱体的内部升起至隔离箱体的顶部方便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放置和进行医疗操作,然后将新生儿托床重新降入隔离箱体的内部并盖上顶隔离盖即可,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首先,当驱动电机转动时,主动齿轮能够通过从动齿轮带动联动杆转动,从而联动杆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联动功能板左右移动,联动功能板能够通过传动齿条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连杆升降机构实现升降托板的升降,从而使得新生儿托床可升起和降落方便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医护的操作,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其次,联动功能板的侧面形状为“Z”形且联动功能板底部横板的顶面两侧和顶部横板的底面两侧的传动齿条在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左右两个转动齿轮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齿轮能够同步反向转动带动连杆升降机构稳定的起落,不会出现两个转动齿轮转动不均匀导致装置卡死或者升降歪斜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再者,限位槽能够通过限位块限制联动功能板最大移动距离,不会出现升降托板过度升降的现象发生,能够稳定的对新生儿进行隔离操作,且轨道块能够通过轨道槽限制升降托板的移动轨迹,使得升降托板在升降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造成装置卡死的现象发生,且升降托板在升起时轨道块能够通过升降顶块自动将顶隔离盖自动顶出装置的顶部,灵活方便,方便了医护人员内的各种操作,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顶隔离盖和隔离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部分部件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联动功能板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联动功能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新生儿托床升起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顶隔离盖;2、隔离箱体;3、连杆升降机构;4、联动功能板;5、联动杆;6、升降托板;7、新生儿托床;8、驱动电机;101、升降顶块;201、限位槽;202、轨道槽;301、上连杆;302、下连杆;3021、转动齿轮;401、传动齿条;402、螺纹孔;403、限位块;501、从动齿轮;601、轨道块;602、缓冲顶簧;801、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顶隔离盖1,连杆升降机构3,联动功能板4,联动杆5,新生儿托床7和驱动电机8;顶隔离盖1插接在隔离箱体2的顶部;顶隔离盖1的侧面设有升降顶块101,且升降顶块101的截面形状与轨道块601的形状相同,升降顶块101为长条形设计,且升降顶块101插接在轨道槽202的内部,该设计使得升降托板6在升起时轨道块601能够通过升降顶块101自动将顶隔离盖1自动顶出装置的顶部,灵活方便,方便了医护人员内的各种操作,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连杆升降机构3由上连杆301和下连杆302组成,且连杆升降机构3在隔离箱体2的内部设有对称的两组;上连杆301的顶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托板6的底部,且上连杆301的底端与下连杆302的顶端转动连接;下连杆30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隔离箱体2的侧板内部;联动功能板4插接在隔离箱体2的底部;联动杆5插接在联动功能板4的内部,且联动杆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隔离箱体2内的底部;升降托板6插接在隔离箱体2的内部;新生儿托床7插接在隔离箱体2的内部;升降托板6的侧面设有轨道块601,且轨道块601的截面形状为“T”形,隔离箱体2侧板的内部设有轨道槽202,且轨道块601插接在轨道槽202的内部,该设计使得轨道块601能够通过轨道槽202限制升降托板6的移动轨迹,使得升降托板6在升降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造成装置卡死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驱动电机8安装在电机安装座的内部,且电机安装座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隔离箱体2内的底部;驱动电机8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驱动电机8的转杆一端设有主动齿轮801,且联动杆5的杆体一端设有从动齿轮501,主动齿轮801与从动齿轮501的轮齿咬合传动连接,该设计使得当驱动电机8转动时,主动齿轮801能够通过从动齿轮501带动联动杆5转动,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联动功能板4的侧面为“Z”形设计,且联动功能板4底部横板的顶面两侧和联动功能板4顶部横板的底面两侧均设有传动齿条401,下连杆302的底端设有转动齿轮3021,且转动齿轮3021与传动齿条401的轮齿咬合传动连接,该设计使得联动功能板4底部横板的顶面两侧和顶部横板的底面两侧的传动齿条401在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左右两个转动齿轮302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齿轮3021能够同步反向转动带动连杆升降机构3稳定的起落,不会出现两个转动齿轮3021转动不均匀导致装置卡死或者升降歪斜的现象发生,从而通过连杆升降机构3实现升降托板6的升降,从而使得新生儿托床7可升起和降落方便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医护的操作,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其中,联动功能板4的正面为“工”形设计,且联动功能板4的竖板中部设有螺纹块,螺纹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402,联动杆5的中部杆体外部设有路沃恩,且联动杆5通过杆体螺纹拧接在联动功能板4的螺纹孔402内部,该设计使得联动杆5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联动功能板4左右移动,联动功能板4能够通过传动齿条401带动转动齿轮3021转动,从而通过连杆升降机构3实现升降托板6的升降,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其中,联动功能板4底部横板的底面设有限位块403,且限位块403的截面形状为“T”形,隔离箱体2的底部设有限位槽201,且限位块403插接在限位槽201的内部,限位槽201的两端为封堵设计,该设计使得限位槽201能够通过限位块403限制联动功能板4最大移动距离,不会出现升降托板6过度升降的现象发生,能够稳定的对新生儿进行隔离操作,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升降托板6的顶部设有缓冲顶簧602,且缓冲顶簧6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托板6顶面的内部和新生儿托床7的底面,该设计使得缓冲顶簧602能够缓冲外力对新生儿托床7的晃动、震动等影响,保证新生儿能够舒适的在该装置的内部进行隔离防护,提高了该装置的舒适性和适应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需要将新生儿放入该装置的内部时,拔出顶隔离盖1,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8转动,当驱动电机8转动时,主动齿轮801能够通过从动齿轮501带动联动杆5转动,从而联动杆5在转动时能够通过杆体的螺纹带动联动功能板4移动,限位槽201的两端封堵设计使得限位槽201能够通过限位块403限制联动功能板4最大移动距离,不会出现升降托板6过度升降的现象发生,能够稳定的对新生儿进行隔离操作,联动功能板4移动时能够通过传动齿条401带动转动齿轮3021转动,且联动功能板4底部横板的顶面两侧和顶部横板的底面两侧的传动齿条401在移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左右两个转动齿轮3021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两个转动齿轮3021能够同步反向转动带动连杆升降机构3稳定的起落,不会出现两个转动齿轮3021转动不均匀导致装置卡死或者升降歪斜的现象发生,从而通过连杆升降机构3实现升降托板6的升降,轨道块601能够通过轨道槽202限制升降托板6的移动轨迹,使得升降托板6在升降时不会出现歪斜、扭曲造成装置卡死的现象发生,升降托板6在升起时轨道块601能够通过升降顶块101自动将顶隔离盖1自动顶起,灵活方便,从而使得新生儿托床7可升起出装置的内部方便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医护的操作,方便灵活,当新生儿放置在新生儿托床7的顶部并完成医疗操作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将新生儿托床7降入装置内部,并将顶隔离盖1插接在隔离箱体2的顶部即可,缓冲顶簧602能够缓冲外力对新生儿托床7的晃动、震动等影响,保证新生儿能够舒适的在该装置的内部进行隔离防护,该装置的新生儿托床7能够自主升降,新生儿托床7能够从隔离箱体2的内部升起至隔离箱体2的顶部方便医护人员将新生儿放置和进行医疗操作,然后将新生儿托床7重新降入隔离箱体2的内部并盖上顶隔离盖1即可,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灵活,实用性和灵活性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相关技术
  • 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 一种方便新生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49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