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上料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49:34


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料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放连接管是空调外机生产线打包段的工序之一,此工序需将两个连接管用透明胶带分别粘贴并悬挂于空调外机的两侧,且胶带需粘贴至底托侧面。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上一个工位通过上料机构将连接管分别悬挂于空调外机两侧,再在下一工位完成粘胶带操作,即连接管的悬挂和粘胶带操作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导致将连接管设置在空调外机上的这一工序的操作较复杂,且效率较低,进而导致空调外机的打包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其包括:安装架;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一预定轴线与第一托板平行;第二托板,第二托板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二预定轴线与第二托板平行;其中,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间隔设置,第一预定轴线和第二预定轴线平行或重合;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的管料运动,以将管料压设在安装基础上。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与第一托板连接,以使第一托板通过第一转轴相对安装架转动;第一转轴的轴线形成第一预定轴线;和/或,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与第二托板连接,以使第二托板通过第二转轴相对安装架转动;第二转轴的轴线形成第二预定轴线。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可伸缩地设置并与第一托板连接,以在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伸缩时,驱动第一托板绕第一预定轴线转动;和/或,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可伸缩地设置并与第二托板连接,以在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伸缩时,驱动第二托板绕第二预定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一托板上,第一限位部用于与管料抵接,并通过使管料位于第一限位部的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管料进行限位;和/或,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第二托板上,第二限位部用于与管料抵接,并通过使管料位于第二限位部的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管料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为条状,第一限位部具有靠近第一预定轴线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第二端,第一限位部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远离第二托板的一侧;和/或,第二限位部为条状,第二限位部具有靠近第二预定轴线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第二端,第二限位部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远离第一托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一托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以使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一托板在其第一放料位置和第一上料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二托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以使第二支撑板带动第二托板在其第二放料位置和第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传动杆,传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传动部,传动部与传动杆螺纹配合,以当传动杆转动时,传动部沿传动杆的轴向移动;其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传动部连接,以在传动部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沿传动部的移动方向,传动部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三感应部,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感应部,第一感应部位于第一限位位置的一侧,当传动部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时,第一感应部和第三感应部之间发生信号感应,以根据第一感应部和第三感应部之间是否发生信号感应,来判断传动部是否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处;和/或,第二感应部,第二感应部位于第二限位位置的一侧,当传动部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二感应部和第三感应部之间发生信号感应,以根据第二感应部和第三感应部之间是否发生信号感应,来判断传动部是否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处。

进一步地,沿第一支撑板的移动方向,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当传动部分别处于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一支撑板分别处于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和/或,沿第二支撑板的移动方向,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当传动部分别处于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二支撑板分别处于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传动部连接;限位板位于第一托板的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和/或位于第二托板的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设置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的管料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托板包括第一板体和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的第一挡板,第一板体用于承载管料;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板体的远离第二托板的一侧,以用于对管料进行限位;和/或,第二托板包括第二板体和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的第二挡板,第二板体用于承载管料;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板体的远离第一托板的一侧,以用于对管料进行限位。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料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一预定轴线与第一托板平行;第二托板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二预定轴线与第二托板平行,第一预定轴线和第二预定轴线平行或重合;通过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的管料运动,以将管料压设在安装基础上。

由于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间隔设置,故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之间形成用于进行粘胶带操作的空间;即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共同将管料压设在安装基础上后并维持其压设动作,以便粘胶带组件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之间将管料粘设在安装基础上,进而实现在同一个工位将管料粘设在安装基础上。可见,使用本上料机构能够简化将管料粘设在安装基础上的操作,使得将管料粘设在安装基础上的操作效率提高,使安装基础为空调外机,能够提高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料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A处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仰视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的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处于压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上料机构将管料压设在安装基础上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两个上料机构与生产线的结构布置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两个上料机构与生产线的结构布置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上料机构;

10、安装架;11、第一支撑梁;12、第二支撑梁;

21、第一托板;211、第一板体;212、第一挡板;22、第一转轴;220、第一轴承座;23、第一驱动部;230、第一连接座;231、第一轴体;232、第一接头;24、第一限位部;25、第一支撑板;26、第一导轨;27、第一连接件;28、第一止挡部;29、第三止挡部;

31、第二托板;311、第二板体;312、第二挡板;32、第二转轴;320、第二轴承座;33、第二驱动部;330、第二连接座;331、第二轴体;332、第二接头;34、第二限位部;35、第二支撑板;36、第二导轨;37、第二连接件;38、第二止挡部;39、第四止挡部;

41、传动杆;410、固定座;42、传动部;421、第三感应部;43、驱动电机;44、固定件;45、安装板;51、第一感应部;52、第二感应部;

60、限位板;61、限位板体;62、定位板体;71、防护罩;72、联轴器;

210、管料;310、安装基础;400、生产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100,请参考图1至图8,上料机构100包括安装架10、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第一托板21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一预定轴线与第一托板21平行;第二托板31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二预定轴线与第二托板31平行;其中,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间隔设置,第一预定轴线和第二预定轴线平行或重合;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的管料210运动,以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

在本发明的上料机构100中,上料机构100包括安装架10、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第一托板21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一预定轴线与第一托板21平行;第二托板31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二预定轴线与第二托板31平行,第一预定轴线和第二预定轴线平行或重合;通过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的管料210运动,以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

由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间隔设置,故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之间形成用于进行粘胶带操作的空间;即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后并维持其压设动作,以便粘胶带组件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之间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进而实现在同一个工位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可见,使用本上料机构100能够简化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的操作,使得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的操作效率提高,使安装基础310为空调外机,能够提高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地,安装基础310为空调外机。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托板21具有上料状态和压设状态,当第一托板21沿水平方向设置时,第一托板21处于其上料状态;当第一托板21从其水平位置绕第一预定轴线转动90度后,以使第一托板21沿竖直方向设置,此时第一托板21处于其压设状态。第二托板31具有上料状态和压设状态,当第二托板31沿水平方向设置时,第二托板31处于其上料状态;当第二托板31从其水平位置绕第二预定轴线转动90度后,以使第二托板31沿竖直方向设置,此时第二托板31处于其压设状态。

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上料状态时,可以将管料210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压设状态时,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

可选地,第一托板21从其水平位置转动至其竖直位置的过程,第一托板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托板31从其水平位置转动至其竖直位置的过程,第二托板3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可选地,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上料状态时,第一托板21的顶面和第二托板31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压设状态时,第一托板21的朝向管料210的板面和第二托板31的朝向管料210的板面处于同一竖直面。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转轴22,第一转轴22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并与第一托板21连接,以使第一托板21通过第一转轴22相对安装架10转动;第一转轴22的轴线形成上述第一预定轴线。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轴承座220,第一轴承座220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一转轴2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20上,以使第一转轴22相对第一轴承座220转动,进而相对安装架10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7,第一连接件27设置在第一转轴22和第一托板21之间,以使第一托板21通过第一连接件27与第一转轴22连接,即在第一托板21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件27和第一转轴2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转轴32,第二转轴32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并与第二托板31连接,以使第二托板31通过第二转轴32相对安装架10转动;第二转轴32的轴线形成上述第二预定轴线。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轴承座320,第二轴承座320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二转轴3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轴承座320上,以使第二转轴32相对第二轴承座320转动,进而相对安装架10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7,第二连接件37设置在第二转轴32和第二托板31之间,以使第二托板31通过第二连接件37与第二转轴32连接,即在第二托板31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接件37和第二转轴3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驱动部23,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可伸缩地设置并与第一托板21连接,以在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伸缩时,驱动第一托板21绕第一预定轴线转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处于初始缩回状态时,第一托板21处于其上料状态,即第一托板21处于水平位置;在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伸出过程中,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推动第一托板21转动,直至第一托板21转动至其压设状态,即推动第一托板21从其水平位置转动至其竖直位置;当需要使第一托板21从其压设状态转动至其上料状态时,使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回缩,在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的回缩过程中,带动第一托板21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座230和第一接头232,第一连接座230固定设置在第一托板21上,第一接头232与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230和第一接头232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座230和第一接头232驱动第一托板21转动,并使第一托板21能够相对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轴体231,第一轴体23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30上,第一轴体231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一接头232上,以使第一连接座230和第一接头232之间可转动地连接。

可选地,第一驱动部23为气缸。

可选地,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第一驱动部23的输出轴斜向上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驱动部33,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可伸缩地设置并与第二托板31连接,以在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伸缩时,驱动第二托板31绕第二预定轴线转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处于初始缩回状态时,第二托板31处于其上料状态,即第二托板31处于水平位置;在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伸出过程中,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推动第二托板31转动,直至第二托板31转动至其压设状态,即推动第二托板31从其水平位置转动至其竖直位置;当需要使第二托板31从其压设状态转动至其上料状态时,使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回缩,在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的回缩过程中,带动第二托板31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连接座330和第二接头332,第二连接座330固定设置在第二托板31上,第二接头332与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座330和第二接头332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座330和第二接头332驱动第二托板31转动,并使第二托板31能够相对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转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轴体331,第二轴体33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座330上,第二轴体331可转动地穿设在第二接头332上,以使第二连接座330和第二接头332之间可转动地连接。

可选地,第二驱动部33为气缸。

可选地,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第二驱动部33的输出轴斜向上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24,第一限位部24设置在第一托板21上,第一限位部24用于与管料210抵接,并通过使管料210位于第一限位部24的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管料210进行限位,这样,在第一托板21带动管料21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管料210从第一托板21上脱离。

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限位部34,第二限位部34设置在第二托板31上,第二限位部34用于与管料210抵接,并通过使管料210位于第二限位部34的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管料210进行限位,这样,在第二托板31带动管料21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管料210从第二托板31上脱离。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压设状态时,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共同对管料210形成支撑作用,避免管料210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掉落,进而保证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的预设位置处。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4为条状,第一限位部24具有靠近第一预定轴线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第二端,第一限位部24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远离第二托板31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限位部34为条状,第二限位部34具有靠近第二预定轴线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第二端,第二限位部34的第二端位于其第一端的远离第一托板21的一侧。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形成“八字型”结构,管料210位于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之间,这样,可以使管料210居中设置在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之间,特别是当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均处于其压设状态时,管料210在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的共同作用下,并依靠其自身重力作用达到居中设置的效果。

可选地,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相对预定对称线呈镜像对称设置,第一限位部24和第二限位部34相对该预定对称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5,第一支撑板25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10上,第一托板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5上,以使第一支撑板25带动第一托板21在其第一放料位置和第一上料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第一轴承座220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5上,以使第一支撑板25带动第一轴承座220相对安装架10移动;第一驱动部23的主体与第一支撑板25固定连接,以使第一支撑板25带动第一驱动部23相对安装架10移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导轨26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26上的第一滑块,第一导轨26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0上,第一滑块与第一支撑板25固定连接,以使第一支撑板25通过第一滑块相对第一导轨26和安装架10移动。可选地,第一导轨26为线性导轨。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5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10上,第二托板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5上,以使第二支撑板35带动第二托板31在其第二放料位置和第二上料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第二轴承座320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5上,以使第二支撑板35带动第二轴承座320相对安装架10移动;第二驱动部33的主体与第二支撑板35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支撑板35带动第二驱动部33相对安装架10移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导轨36和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导轨36上的第二滑块,第二导轨36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0上,第二滑块与第二支撑板35固定连接,以使第二支撑板35通过第二滑块相对第二导轨36和安装架10移动。可选地,第二导轨36为线性导轨。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托板21处于第一放料位置,第二托板31处于第二放料位置时,通过夹料部件将管料210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当第一托板21处于第一上料位置,第二托板31处于第二上料位置时,通过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的管料210运动,以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传动杆41和传动部42,传动杆41可转动地设置;传动部42与传动杆41螺纹配合,以当传动杆41转动时,传动部42沿传动杆41的轴向移动;其中,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35均与传动部42连接,以在传动部42移动时,带动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35同步移动;其中,传动杆41绕其轴线可转动。

可选地,传动部42具有套设孔,传动部42通过其套设孔套设在传动杆41上;传动杆41上设置有外螺纹,套设孔的孔壁设置有内螺纹,以使传动部42和传动杆41之间螺纹连接。具体地,传动杆41为丝杆,例如,传动杆41为滚珠丝杆。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固定件44,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35均与固定件44固定连接,固定件44固定设置在传动部42上,以使传动部42通过固定件44带动第一支撑板25和第二支撑板35同步移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传动杆41连接,以驱动传动杆41转动。

可选地,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传动杆4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72,以使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和传动杆41通过联轴器72连接。

可选地,联轴器72的外侧罩设有防护罩71,以防止误碰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和/或传动杆41、和/或联轴器72。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座410,固定座410固定设置,传动杆41可转动地穿设在固定座410上,以使固定座410对传动杆41形成支撑作用。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安装板45,驱动电机43的主体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5上;固定座410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5或者安装架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沿传动部42的移动方向,传动部42具有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即传动部42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移动;传动部42上设置有第三感应部421。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感应部51,第一感应部51位于第一限位位置的一侧,当传动部42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时,第一感应部51和第三感应部421之间发生信号感应,以根据第一感应部51和第三感应部421之间是否发生信号感应,来判断传动部42是否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处;当判定传动部42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处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使传动部42停止运动,或者通过控制部件控制传动部42停止运动,以避免传动部42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的远离第二限位位置的一侧。

具体地,第一感应部51包括第一发射部和第一接收部,第一发射部用于发射光电信号,第一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一发射部发射的光电信号;第一发射部和第一接收部间隔设置;当传动部42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处时,第三感应部421位于第一发射部和第一接收部之间,以遮挡第一发射部发射出的光电信号,即此时第一接收部接收不到第一发射部发射的光电信号,进而判定传动部42运动至第一限位位置处。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感应部52,第二感应部52位于第二限位位置的一侧,当传动部42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二感应部52和第三感应部421之间发生信号感应,以根据第二感应部52和第三感应部421之间是否发生信号感应,来判断传动部42是否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处;当判定传动部42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处时,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使传动部42停止运动,或者通过控制部件控制传动部42停止运动,以避免传动部42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的远离第一限位位置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感应部52包括第二发射部和第二接收部,第二发射部用于发射光电信号,第二接收部用于接收第二发射部发射的光电信号;第二发射部和第二接收部间隔设置;当传动部42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处时,第三感应部421位于第二发射部和第二接收部之间,以遮挡第二发射部发射出的光电信号,即此时第二接收部接收不到第二发射部发射的光电信号,进而判定传动部42运动至第二限位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支撑板25的移动方向,第一支撑板25具有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当传动部42分别处于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一支撑板25分别处于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即当传动部42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支撑板25在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之间移动,通过第一感应部51和第三感应部421来避免第一支撑板25移动至第三限位位置的远离第四限位位置的一侧,通过第二感应部52和第三感应部421来避免第一支撑板25移动至第四限位位置的远离第三限位位置的一侧。

具体地,第一导轨26为直线导轨,第三限位位置和第四限位位置分别位于第一导轨26的两端部,进而避免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支撑板25从第一导轨26上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支撑板35的移动方向,第二支撑板35具有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当传动部42分别处于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时,第二支撑板35分别处于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即当传动部42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支撑板35在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之间移动,通过第一感应部51和第三感应部421来避免第二支撑板35移动至第五限位位置的远离第六限位位置的一侧,通过第二感应部52和第三感应部421来避免第二支撑板35移动至第六限位位置的远离第五限位位置的一侧。

具体地,第二导轨36为直线导轨,第五限位位置和第六限位位置分别位于第二导轨36的两端部,进而避免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支撑板35从第二导轨36上脱离。

具体地,第一感应部51和第二感应部52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板45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5上具有第一预定位置,当第一托板21处于其上料状态时,第一托板21位于第一支撑板25的第一预定位置处。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止挡部28,第一止挡部28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并用于与第一托板21抵接,以将第一托板21止挡在第一预定位置处。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三止挡部29,第三止挡部29位于第一预定位置的靠近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并用于与第一托板21抵接,以将第一托板21止挡在第一预定位置处;当第一托板21转动至其压设状态时,通过第三止挡部29与第一托板21抵接,以对第一托板21进行止挡,以使第一托板21维持在其压设状态,避免第一托板21继续转动。

可选地,第一止挡部28和第三止挡部29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5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一托板21从其压设状态转动至其上料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止挡部28和第三止挡部29将第一托板21止挡在第一预定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5上具有第二预定位置,当第二托板31处于其上料状态时,第二托板31位于第二支撑板35的第二预定位置处。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二止挡部38,第二止挡部38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并用于与第二托板31抵接,以将第二托板31止挡在第二预定位置处。

具体地,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第四止挡部39,第四止挡部39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靠近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并用于与第二托板31抵接,以将第二托板31止挡在第二预定位置处;当第二托板31转动至其压设状态时,通过第四止挡部39与第二托板31抵接,以对第二托板31进行止挡,以使第二托板31维持在其压设状态,避免第二托板31继续转动。

可选地,第二止挡部38和第四止挡部39均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5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第二托板31从其压设状态转动至其上料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二止挡部38和第四止挡部39将第二托板31止挡在第二预定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00还包括限位板60,限位板60与传动部42连接,以使传动部42带动限位板60移动;限位板60位于第一托板21的远离第一预定轴线的一侧和/或位于第二托板31的远离第二预定轴线的一侧,以对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的管料210进行限位,避免管料210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脱离。

具体地,限位板60与固定件44固定连接,即限位板60通过固定件44与传动部42连接。

具体地,限位板60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板体62和限位板体61,定位板体62与传动部42连接,限位板体61用于对管料210进行限位。

可选地,定位板体62和限位板体6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定位板体62水平设置;限位板体61相对定位板体62倾斜设置。

可选地,限位板体61为条状,定位板体62为多个,多个定位板体62沿限位板体6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限位板60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之间的间隔空间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板21包括第一板体211和设置在第一板体211上的第一挡板212,第一板体211用于承载管料210;第一挡板212位于第一板体211的远离第二托板31的一侧,以用于对管料210进行限位,避免管料210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托板31包括第二板体311和设置在第二板体311上的第二挡板312,第二板体311用于承载管料210;第二挡板312位于第二板体311的远离第一托板21的一侧,以用于对管料210进行限位,避免管料210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脱离。

具体地,安装架10包括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第一导轨26和第二导轨36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个上料机构100分别位于安装基础310的相对两侧,以通过两个上料机构100来将两个管料210分别压设在安装基础310的相对两侧。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生产线400上设置有加工工位,沿与生产线40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两个上料机构100分别位于该加工工位的两侧,以通过这两个上料机构100来将两个管料210分别压设在处于该加工工位上的安装基础310的相对两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上料机构100中,上料机构100包括安装架10、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第一托板21绕第一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一预定轴线与第一托板21平行;第二托板31绕第二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架10上,第二预定轴线与第二托板31平行,第一预定轴线和第二预定轴线平行或重合;通过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同步转动,以使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带动设置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上的管料210运动,以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

由于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间隔设置,故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之间形成用于进行粘胶带操作的空间;即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共同将管料210压设在安装基础310上后并维持其压设动作,以便粘胶带组件在第一托板21和第二托板31之间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进而实现在同一个工位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可见,使用本上料机构100能够简化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的操作,使得将管料210粘设在安装基础310上的操作效率提高,使安装基础310为空调外机,能够提高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外机的打包操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柔性上料机构及用于柔性上料机构的上料方法
  •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具有该自动上料机构的烹饪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69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