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效储氢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5:16


一种高效储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属于氢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因具有高能量密度以及零碳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者,其被看作是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移动能源领域的“终极方案”,绿色的氢气也可以作为化石资源加氢过程的氢气来源,实现碳的减排。氢能作为新的二次能源将在低碳减排、未来绿色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消费的18%。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有望达到10%以上。

氢能产业链条长,涉及制氢、储运、应用与燃料电池等环节。尽管国内氢能示范应用进展显著,业界普遍认为氢能已步入产业导入期,但在规模化发展路径上仍面临着其他新技术一样的多方面挑战。其中加氢站设施薄弱、终端用氢成本高、燃料电池成本高是目前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因素,需要在氢能产业链制、储、运、用上全面突破,才能加快氢能和燃料电池规模化进程。具体来讲产业链上不同产业所处阶段与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

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体系。目前,影响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氢气的价格,氢气价格决定氢气利用的经济性,进而决定了整个产业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氢能产业包括制氢、氢气储运和氢气利用三个主要环节,其中高效储气是降低氢能全产业链运行成本是实现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高压氢气存在潜在安全风险,液氢储存存在液化能耗高、液氢制造成本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储氢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在温和的条件进行高效储氢;所述储氢装置的氢气储存密度高、操作方便,能够很好地解决氢气高效安全储存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效储氢装置,包括内胆和依次包覆的外胆和保冷层;

所述内胆内填充有填料,所述填料由石墨烯与镁的复合材料烧结形成,呈圆柱状;

所述内胆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抗氢脆、重量轻的特点。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将所述石墨烯与镁的复合材料拉伸成丝状或片状结构,然后制成所述填料,具有结构稳定、储氢密度大的特点。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利用所述铝合金,通过旋压工艺制备所述储氢装置的瓶口,通过整体弯曲焊接方式制备所述内胆的主体。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所述外胆由碳纤维制成;

所述外胆由多层的所述碳纤维缠绕形成,具有耐压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所述内胆与所述碳纤维通过高温多层缠绕,紧密结合,具有抗疲劳和抗氢脆的优势。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所述保冷层由聚氨脂材料制成。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所述外胆与所述保冷层之间设有加热层;

所述加热层中布置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上连接温度传感器和PIC温度控制器。

上述的储氢装置中,所述储氢装置的瓶口配合有压力控制系统;

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设于与所述瓶口配合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PIC压力控制器、压力调节阀和压力安全泄放阀。

采用本发明储氢装置储氢时,所述储氢装置的储氢压力范围为3~10MPaG,温度为-100~80℃;排泄放氢时,所述储氢装置的操压力范围为0~3MPaG,温度为-100~80℃。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的氢气储存装置,具有操作温度温和,储氢压力低等优点,储氢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所采用的设备可靠,提高氢气的制备成本和液化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高压氢气储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内胆、2外胆、3保冷层、4填料、5加热层、6电加热管、7温度传感器、8PIC温度控制器、9压力传感器、10PIC压力控制器、11压力调节阀、12压力安全泄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高压氢气储氢装置,包括内胆1和依次包覆的外胆2和保冷层3。内胆1内填充有填料4,其中,填料4由石墨烯与镁的复合材料烧结形成,呈圆柱状,具体地,将石墨烯与镁的复合材料拉伸成丝状或片状结构,然后制成柱状笼型的填料4。内胆1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利用铝合金,通过旋压工艺制备储氢装置的瓶口,通过整体弯曲焊接方式制备内胆1的主体。外胆2由碳纤维制成,具体由多层的碳纤维缠绕形成,内胆1与碳纤维通过高温多层缠绕,紧密结合。保冷层3由聚氨脂材料制成。

本发明储氢装置中,外胆2与保冷层3之间设有加热层5,加热层5中布置电加热管6,电加热管6连接温度传感器7和PIC温度控制器8。

本发明储氢装置中,储氢装置的瓶口配合有压力控制系统,该压力控制系统包括设于与瓶口配合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9、PIC压力控制器10、压力调节阀11和压力安全泄放阀12。

应用例1、

1、增压和降温后的氢气通过低温阀门注入本发明高压储氢装置中,完成填装后的氢气储存温度为-70℃,压力为3.0MPG,此时氢气体积储氢密度大于45kg/m

2、本发明高压储氢装置排泄放氢时,气瓶的操压力范围为1MPaG,温度为40℃,此时氢气残留氢的密度为1kg/m

应用例2、

1、增压和降温后的氢气通过低温阀门注入本发明的新型高压储氢装置中,完成填装后的氢气储存温度为-20℃,压力为10.0MPG,此时氢气体积储氢密度大于48kg/m

2、本发明高压储氢装置排泄放氢时,气瓶的操压力范围为3.0MPaG,温度为80℃,此时氢气残留氢的密度为1.5kg/m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镁基储氢材料的蓄热式高效储氢器
  • 一种高效储氢释氢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79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