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5:16


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抗浮技术领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抗浮构造。

背景技术

坡地建筑地下室一侧高一侧低,地形高差较大,且地下室中间存在多种整平高程,通常的地下室抗浮设计思路是以“抗”为主,即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抗浮设计水位,利用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压重和地下室本身的自重来平衡水浮力。当压重小于水浮力时,要采取抗拔桩或抗拔锚杆等抗浮措施。

相关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894045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固构造及抗浮锚固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将注浆体安装在地基内;再将承力墩安装在注浆体上方;接着,将预应力筋连接在第一锚具与第二锚具之间,并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得预应力筋保持预设张拉力;最后,在承力墩上方铺设底板层,使得连接筋埋在底板层内,从而完成地下室底板抗浮锚固构造的施工作业。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560611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地下室倾斜上浮复位调平后的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锚固结构为“干”型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锚桩、混凝土底板、垫层、水泥浆充盈层和上封层,锚桩上端与混凝土底板固定连接,混凝土底板下端设有垫层,垫层与混凝土底板之间设有水泥浆充盈层,混凝土底板上端面设有上封层,锚桩内设有三根锚桩钢筋,三根锚桩钢筋上端贯穿混凝土底板伸入到上封层内,上封层内设有锚板,锚板套在三根锚桩钢筋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地下室本体利用抗拔锚进行抗浮设置,抗拔锚的抗拔强度需要与抗浮水位相对应,按勘察报告提供的抗浮水位无法较准确的确定用于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水位取值,即使地勘报告能分块划定各区域的抗浮水位取值,也将导致各区域临界处抗浮水位突变,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为确保安全,在常规施工中,一般会以最高抗浮水位取值为标准进行锚固设置,锚固构造的成本与抗浮水位呈正比,导致工程造价整体过高,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工程整体造价过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包括基坑,所述地下室本体和疏水管路结构,所述疏水管路结构设置于地下室本体底板的下方,所述疏水管路结构与市政雨水井相连通,所述疏水管路结构由若干根桥式滤水管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下室本体的下方设置与市政雨水相连通的疏水管路,使得地下室本体在受到水位浮力时,地下室本利能够利用重力排水将地下水引至市政雨水井排泄自溢,将地下水降至地下室本地底部一下位置,从而解决地下室本体的抗浮问题。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底部内设置有盲沟,所述疏水管路结构埋设于盲沟内,所述盲沟内回填有滤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于盲沟内的填料能够起到净化和过滤土质的效果,避免基坑底部内的土质随地下水一起通过疏水管路结构排出,同时,利用盲沟还能够起到防止疏水管路结构直接受压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疏水管路结构用第一无纺布包裹,所述滤料利用第二无纺布包覆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无纺布能够避免滤料内的粉尘直接渗进疏水管路内,避免水土流失,利用第二无纺布能够避免即可内的土质直接渗进滤料内。

可选的,所述疏水管路结构包括水平横向排水管路和水平纵向排水管路,所述水平横向排水管路和水平纵向排水管路呈上下位置关系设置,所述水平横向排水管路设置于地下室本体底部的周侧,所述水平纵向排水管路设置于地下室本体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疏水管路结构分为呈上下位置关系的水平纵向排水管路和水平横向排水管路,使得该系统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水位进行快速疏水,且处于雨季时,能够加快排水效率。

可选的,所述地下室本体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环地下室本体外壁周线设置一圈,所述加强部伸进滤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部使得地下室本体的底部能够收到滤料压制,进一步增加地下室本体的承重,同时能够进步提高地下室本体的抗浮能力。

可选的,所述基坑的容积大于地下室本体的体积,所述基坑内回填有覆盖住地下室本体顶部和基坑底部的黏性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黏性土能够防止地表水直接渗进基坑内,起到隔绝地表水的效果,同时能够起到增加地下室本体承重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地下室本体设置有垫层,所述垫层的面积大于加强部的围合面积,所述垫层的各个侧边均伸出加强部的各个侧边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垫层能够起到隔离地下室本体与基坑底部的效果,避免混凝土浇筑成型地下室本体时,流态的混凝土渗进基坑内。

可选的,所述地下室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地下室本体一体成型的承台,所述承台的外壁利用垫层包覆住,所述承台的下端伸出滤料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台能够增加地下室本体的整体重量,使得地下室本体的承重更大,进一步增加地下室本体的抗浮能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浮构造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如上所述抗浮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掘基坑,基坑底部清理出杂物并整平;

S2、在基坑底部内挖掘盲沟,盲沟内铺设第二无纺布;

S3、在盲沟内安装疏水管路结构,疏水管路结构表面需要包裹第一无纺布安装完成后回填滤料,并在滤料表面上再次覆盖第二无纺布;

S4、成型地下室本体,然后在基坑内回填覆盖住地下室本体的黏性土,黏性土回填完成后夯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S1、S2、和S3之间的配合,能够完成疏水管路结构的布设,利用步骤S4能够完成地下室本体与输送管路结构之间的配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重力排水将地下水引至市政雨水井排泄自溢,将地下水降至地下室本体底部,解决地下室本体的抗浮问题;

地下室本体底部承受的水头压力荷载也小了很多,地下室本体底部厚度和底板配筋均较小,可大大减少地下室本体底部的钢筋和混凝土用量;

利用自然排水,无需后期设备维护及投入,是一种绿色建筑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2、地下室本体;21、加强部;22、承台;23、垫层;3、疏水管路结构;31、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2、水平横向排水管;33、第一无纺布;4、黏性土;5、盲沟;51、第一沟槽;52、第二沟槽;6、滤料;61、第二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参照图1和图2,该坡底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包括基坑1、地下室本体2和疏水管路结构3,地下室本体2和疏水管路结构3均设置于基坑1内,且疏水管路结构3设置于地下室本体2的底部;其中,基坑1的容积大于地下室的,基坑1内回填有覆盖住地下室本体2顶部和基坑1底部的黏性土4。

参照图1和图2,在基坑1的底部内设置有盲沟5,盲沟5包括第一沟槽51和第二沟槽52,第一沟槽51并排设置有若干道,各道第一沟槽51均设置于地下室本体2的下方,第二沟槽52设置有两道,且两道第二沟槽52分别设置于地下室的两对边侧上;其中,疏水管路结构3包括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和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设置有若干道且分别埋设于各道第一沟槽51内,且各道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均与市政雨水井相通,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设置有若干道且分别埋设于各道第二沟槽52内,且各道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均与市政雨水井相通。

参照图1和图2,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和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均由若干根桥式滤水管组成,在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和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上均包裹有第一无纺布33;其中,在第一沟槽51内和第二沟槽52内均填充有滤料6,滤料6采用卵砾石,在各道第一沟槽51和第二沟槽52内均设置有包裹住滤料6的第二无纺布61。

当疏水管路结构3铺设完成后,各道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均设置于地下室本体2底部的周侧,各道水平横向排水管32路均设置于地下室本体2的底部。

参照图1和图2,在地下室本体2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加强部21,加强部21环地下室本体2外壁周线设置一圈,在地下室本体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与地下室本体2一体成型的承台22,承台22设置有若干道,且各道承台22沿地下室本体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阵列排布设置;其中,当黏性土4回填结束后,各道承台22的下端均穿设过盲沟5并安装于基坑1的底部内,设置于地下室本体2底部的加强部21伸进滤料6内。

参照图1和图2,地下室本体2设置有垫层23,所述垫层23的面积大于加强部21的围合面积,垫层23的各个侧边均伸出加强部21的各个侧边外,垫层23采用高强度材料铺设形成,利用垫层23能够作为底模使用,使得利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地下室本体2时,混凝土不会渗进基坑1底部内。

其中,应注意的是,在市政雨水井内应当设置有与水平纵向排水管路31连通的真空泵,当需要加快排水时,可以利用水泵进行抽真空排水;为确保抽真空效果,基坑1的侧壁上覆盖有密封材料层,黏性土4与基坑1表面之间还设置有覆盖过第二无纺布61的密封土工布。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的实施原理为:

采用在地下室外墙与基坑1开挖面之间设置疏水盲沟5,并回填滤料6,分水点位于场地最高点;在地下室本体2以下纵、横向布设网格状疏水盲沟5,并与地下室本体2外围疏水盲沟5交汇相通;设置以上两系统疏水通道后,利用重力排水将地下水引至市政雨水井排泄自溢,将地下水降至地下室本体2底,从而解决地下室本体2的抗浮问题。地下室本体2承受的水头压力荷载也小了很多,地下室本体2底部的厚度和底板配筋均较小,可大大减少地下室本体2的钢筋和混凝土用量,由于利用重力自然排水,无需后期设备维护及投入,是一种绿色建筑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如上所述抗浮构造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掘基坑1,基坑1底部清理出杂物并整平;

S2、在基坑1底部内挖掘盲沟5,盲沟5内铺设第二无纺布61;

S3、在盲沟5内安装疏水管路结构3,疏水管路结构3表面需要包裹第一无纺布33安装完成后回填滤料6,并在滤料6表面上再次覆盖第二无纺布61;

S4、成型地下室本体2,然后在基坑1内回填覆盖住地下室本体2的黏性土4,黏性土4回填完成后夯实。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超深基坑基础底板与支护桩相结合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79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