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动车辆、电加热器及其电加热腔总成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7:41


电动车辆、电加热器及其电加热腔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电加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加热器及其电加热腔总成,以及包括该电加热器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中(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纯电动车辆),通常设置有电加热器来实现对车内环境的温度控制。具体来说,该电加热器与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电连接,由电加热器中的发热元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再经由传热介质通过车内散热系统将热量传递给车内环境,以实现对车内环境的温度调控。

为了实现电加热器所产生的热能传输到车辆散热系统或空调系统,通常需要利用传热介质实现。该电加热器的发热元件发热后,将热量传递给相对低温的传热介质,使其转换为相对高温的传热介质,进而再输送到车辆散热系统或空调系统中,实现对车辆内部环境的升温工作。如图1A和图1B所示,传统的电加热器中的加热腔总成10主要包括:基底件,该基底件由热的良导体材料制成;加热腔11,该加热腔11位于基底件的一侧,容纳有电加热单元20,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和热交换腔12,该热交换腔位于基底件的另一侧,用于将来自于所述加热腔的热能传递给循环流经该热交换区的传热介质。

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需要在热交换腔设计有流道结构,对传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进行管控,从而使传热介质按照预定的流动路径流动,以充分接收来自于加热腔11的热量。因此,对于电加热器来说,热交换腔内的流道结构的结构设计会对传热介质的热交换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

有鉴于此,如何在热交换设计合理的流道结构,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加热器的加热腔总成,该加热腔总成包括:电加热单元,该电加热单元位于加热腔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流道结构,该流道结构位于热交换腔内,用于允许通过该流道结构的传热介质接收来自于所述电加热单元的热能,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介质流道,该介质流道包括: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从所述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线性延伸;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从所述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线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平行布置;至少一个折返延伸部,该折返延伸部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线性平行延伸且连通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折返延伸部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中的一者的延伸长度基本相等,但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中的另一者的延伸长度。

优选地,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条介质流道,每条介质流道均具有一个折返延伸部,所述多条介质流道包括: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其中: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长度,所述折返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在所述第二种介质流道中,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长度,所述折返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成对地布置,彼此相邻且互补设置,每对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中,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彼此紧邻并行布置,两个第二开口彼此紧邻并行布置。

优选地,所述线性方向为所述电加热器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入流腔,该入流腔用于接收待加热的传热介质;和出流腔,该出流腔用于收集并排出经过加热的传热介质,该出流腔通过并联设置的多条所述介质流道而连通于所述入流腔,其中,每条所述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连通于所述入流腔,每条所述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连通于所述出流腔。

优选地,所述入流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出流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入流腔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入流腔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出流腔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和/或所述出流腔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流道结构包括流道间隔,该流道间隔之间以及该流道间隔与所述加热腔的内侧壁之间限定形成所述入流腔、出流腔和介质流道,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流道间隔和/或所述加热腔的内侧壁用于引导传热介质流动的引导结构。

优选地,引导结构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流道间隔在任意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所述流道间隔在任意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之间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所述流道间隔在相邻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之间的第三端部设置有第三引导结构;所述流道间隔在相邻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之间的第四端部设置有第四引导结构。

优选地,第一引导结构、第二引导结构、第三引导结构和第四引导结构中的至少一者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流道间隔上在不与所述介质流道干涉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电动车辆的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包括:加热腔总成,该加热腔总成为上述加热腔总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腔总成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电加热器,所述电动车辆为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长度不同的第一延伸部、折返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能够获得更高的热交换效率。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A为电发热器的发热腔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电发热器的剖视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原理示意图;

图2C和图2D为表示图2A和图2B所示的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彼此相邻、互补且成对地布置方式;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流道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流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发热腔总成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7和图8分别为图6中C-C截面图和B-B截面图;

图9和图10分别为根据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道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11和图12分别为根据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流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根据图11或图12所示实施方式的发热腔总成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15和图16分别为图14中B-B截面图和C-C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电动车辆中,通常设置有电加热器与车辆的空调系统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车辆内环境的温度管控。该电加热设备可以为PTC电加热器,但优选为薄膜电阻作为电加热单元的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通常包括:加热腔总成10,该加热腔总成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加热流体介质的热交换腔12;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安装于加热腔总成10的第一侧,并与加热腔总成10之间形成安装有控制电路板的电气腔21;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安装于加热腔总成10的第二侧,并与第二侧之间形成容纳电加热单元20的加热腔11。通常情况下,在加热腔总成10中,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热交换腔12的盖板15,以将热交换腔与电气腔13隔绝开来。

通过上述基本结构可知,在电加热器的内部可分为电加热单元进行发热工作的加热腔11,与该加热腔11紧邻且内部循环有传热介质的热交换腔12,以及相对于热交换腔12隔绝的电气腔13。这是通过将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腔总成的两侧而形成的基本结构。

在电加热器的加热腔总成中,电加热单元20位于加热腔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流道结构30位于热交换腔12内,用于允许通过该流道结构30的传热介质接收来自于所述电加热单元20的热能。如上所述,为了实现良好的热交换效果,需要对流道结构30提出优化的设计方案。在下文中,将结合加热腔总成对流道结构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如图2A、图2B、图2C、图2D、图3和图4所示,所述流道结构30包括至少一条介质流道31,该介质流道31包括:第一延伸部311,该第一延伸部311从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线性延伸;第二延伸部312,该第二延伸部312从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二开口322线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平行布置;至少一个折返延伸部313,该折返延伸部313在所述第一延伸部311和第二延伸部312之间线性平行延伸且连通所述第一延伸部311和第二延伸部312;所述折返延伸部313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或第二延伸部312中的一者的延伸长度基本相等,但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或第二延伸部312中的另一者的延伸长度。

第一延伸部311从第一开口321开始线性延伸经过折返延伸部313的反向延伸后,再反向延伸至第二延伸部312,进而到达第二开口322。折返延伸部313可以为多个,从而形成多次反向折返,但优选情况下如图2A和图2B所示折返延伸部313为一个。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折返延伸部313的延伸长度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或第二延伸部312中的一者的延伸长度基本相等,但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或第二延伸部312中的另一者的延伸长度。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介质流道31可分为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中,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延伸部311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12的延伸长度,所述折返延伸部313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的延伸长度,而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12的延伸长度基本相等。在所述第二种介质流道中,如图2B所示,所述第二延伸部312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的延伸长度,所述折返延伸部313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12的延伸长度,而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的延伸长度基本相等。

因此,在本申请的该实施方式中突出的设计特点是,折返延伸部的长度并未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延伸长度较长的一者基本相等,而是明显小于延伸长度较长的一者。例如,在图2A所示的示例性方案中,折返延伸部313的长度约为第一延伸部311的延伸长度的一半左右,也可以为1/5-4/5,或2/5至3/5,该比例范围对于如图2B所示的第二种介质流道也同样适用。

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基于如下考虑:在各个介质流道中流动的传热介质随着流动方向逐渐被加热,设置折返延伸部可以使位于下游区域温度较高的传热介质回流以平衡流体腔内位于上游区域温度较低的传热介质的温度不平衡,同时由于折返延伸部的长度明显小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延伸长度较长的一者,因此也不会致使折返延伸部区域位于下游区域温度较高的传热介质与位于上游区域温度较低的传热介质之间的温度差异过大。而且,通过将折返延伸部的长度明显小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延伸长度较长的一者,能够使得热交换腔12的中部形成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流道隔断(如图4所示),以方便布置加热腔12和盖板15的连接(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

介质流道31可以为一条,但优选设计有多条,如图3和图4所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C和图2D、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成对地布置,彼此相邻且互补设置(尤其是如图2C和图2D),每对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中,两个所述第一开口321彼此紧邻并行布置,两个第二开口322彼此紧邻并行布置。通过将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互补地并行设置,二者之间能相互弥补或补偿由于折返延伸部313延伸长度的不足(相对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延伸长度较长的一者)所带来的空白区域,而且一条第一种介质流道和另一条互补的介质流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距离)也会影响空白区域的补偿程度(如图2C和图2D所示)。优选情况下,如图2D所示,二者直接紧邻,从而以充分利用布置空间,提升流道结构的整体通流能力。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延伸部的线性延伸方向为电加热器(的加热腔总成)的宽度方向,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所述线性方向可以为所述电加热器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如图4所示,在所述加热腔总成中,所述流道结构30包括:入流腔41,该入流腔41用于接收待加热的传热介质;和出流腔42,该出流腔42用于收集并排出经过加热的传热介质,该出流腔42通过并联设置的多条所述介质流道31而连通于所述入流腔41,其中,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连通于所述入流腔41,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二开口322连通于所述出流腔42。因此,在工作状态中,来自于电动车辆空调系统的低温传热介质首先流入入流腔41,进而在该入流腔41分别流入每条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再依次经过第一延伸部311、折返延伸部313和第二延伸部312后汇聚于出流腔42,再经由出流腔42使高温传热介质流向电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为了引导传热介质在入流腔41和/或出流腔42内的流动,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入流腔4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出流腔42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因此,能够相对平均地分配进入各个介质流道的传热介质,以避免流体腔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和/或,能够让从各个介质流道流出的传热介质充分混合,以提升传热介质的温度均衡性。

入流腔4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入流腔41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h1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入流腔41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1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类似的,所述出流腔42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和/或所述出流腔42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如图4、图5和图6、图7以及图8所示,所述流道结构30包括流道间隔43,该流道间隔43之间以及该流道间隔43与所述加热腔的内侧壁14之间限定形成所述入流腔41、出流腔42和介质流道31,所述流道结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流道间隔43和/或所述加热腔的内侧壁14用于引导传热介质流动的引导结构。通过设置该引导结构,从而有利于传热介质从入流腔41流入各个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有利于传热介质从各个介质流道31的第二开口322流入到出流腔42。

该引导结构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弧形外表面、导流翼片、导流槽等结构。优选情况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流道间隔43在任意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321之间的第一端部431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

所述流道间隔43在任意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322之间的第二端部432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

所述流道间隔43在相邻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一开口321之间的第三端部433设置有第三引导结构;

所述流道间隔43在相邻对成对布置的所述第一种介质流道和第二种介质流道的第二开口322之间的第四端部434设置有第四引导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加热腔的内侧壁14设置有倾斜延伸的部分,以引导传热介质进出介质流道31。

此外,如上所述,在加热腔总成上包括盖板15,用于封闭流道结构,从而流道间隔43在热交换腔的底面与盖板15之间沿电加热器的厚度方向延伸,从而跟热交换腔的内侧壁一起限定形成各个介质流道和入流腔、出流腔。

为了便于安装盖板15,如图4所示,所述流道间隔43上在不与所述介质流道31干涉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位44,如图4所示的标记有44的圆形区域(其他圆形区域未标记)。这些安装位44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而选择设计。因此,当将盖板15安装于加热腔总成时,除了边缘部分形成固定密封连接之外,在盖板15的中部也能形成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更为牢固可靠的固定关系,以耐受热交换腔内的高压传热介质。

以上对申请所提供的加热腔总成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对另一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流道结构30包括多条介质流道31,该多条介质流道31分别沿各自的延伸轨迹线(未标记)而彼此并行地延伸,各个延伸轨迹线之间为平移关系。所谓“延伸轨迹线”是指可以将每条流道抽象为一条轨迹线,例如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原理图中,可以将流道的中心延伸线视为其延伸轨迹线。如图9和图10所示,

不同的延伸轨迹线可以形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如图所示,所述延伸轨迹线包括至少一个几字型形状。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也可形成轴对称形状或中心对称形状,如环形等。

在该实施方式二中,各条介质流道31彼此并行延伸,且为平移关系,因此无论是各个介质流道31的进口还是出口均彼此紧邻并行排布,从而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加热器对传热介质的通流能力。此外,前述紧邻并行排布模式还能有利于热交换腔内用于引导传热介质的引导结构的布置:一方面,可以使热交换腔内引导结构的结构设计相对更为简便,从而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将热交换腔内的引导结构分布区域或延伸长度限定在相对较小或较短的范围内,从而有利于满足电加热器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几字型延伸轨迹线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流道31包括:第一延伸部311,该第一延伸部311从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沿第一线性方向Y线性延伸;第二延伸部312,该第二延伸部312从所述第一延伸部311末端沿与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相垂直的第二线性方向X线性延伸;弯折延伸部310,该弯折延伸部310从所述第二延伸部312的末端沿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线性延伸;第三延伸部315,该第三延伸部315从所述弯折延伸部310的末端沿所述第二线性方向X延伸;和第四延伸部316,该第四延伸部316从所述第三延伸部315的末端沿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延伸至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二开口322。虽然如图11所示,第一线性方向Y为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第一线性方向Y也可以为长度方向,而第二线性方向X可以为宽度方向。

如图12所示,类似于图4,在所述加热腔总成中,所述流道结构30包括:入流腔41,该入流腔41用于接收待加热的传热介质;和出流腔42,该出流腔42用于收集并排出经过加热的传热介质,该出流腔42通过并联设置的多条所述介质流道31而连通于所述入流腔41,其中,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连通于所述入流腔41,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的第二开口322连通于所述出流腔42。因此,在工作状态中,来自于电动车辆空调系统的低温传热介质首先流入入流腔41,进而在该入流腔41分别流入每条介质流道31的第一开口321,再依次经过第一延伸部311、折返延伸部313和第二延伸部312后汇聚于出流腔42,再经由出流腔42使高温传热介质流向电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为了引导传热介质在入流腔41和/或出流腔42内的流动,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入流腔4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出流腔42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因此,能够相对平均地分配进入各个介质流道的传热介质,以避免流体腔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和/或,同时能够让从各个介质流道流出的传热介质充分混合,以提升传热介质的温度均衡性。

入流腔4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如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入流腔41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h1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和/或所述入流腔41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1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

类似的,所述出流腔42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和/或所述出流腔42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所述第二线性方向X上,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在所述入流腔41的第一开口321并行排布;和/或在所述第二线性方向X上,每条所述介质流道31在所述出流腔42的第二开口322并行排布。该第一开口321和/或第二开口322的并行相邻排布的布置方式是该实施方式二的设计特点。

优选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工况,在所述第一开口321和/或第二开口322的并行相邻排布的基础上,可以将各个开口的延伸程度设计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各个第一开口321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齐平布置;或者各个第一开口321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逐渐增加(即为距离越来越近,如图12所示);或者各个第一开口321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逐渐减小(即为距离越来越远);或者各个第一开口321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减小(如图11、图13所示);或者各个第一开口321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先逐渐减小后又逐渐增加。

类似地,对于第二开口来说,各个第二开口322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齐平布置;或者各个第二开口322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逐渐增加;或者各个第二开口322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逐渐减小;或者各个第二开口322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减小;或者各个第二开口322在所述第一线性方向Y上朝向加热腔总成的内侧壁的延伸程度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而先逐渐减小后又逐渐增加。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除了第一开口321和第二开口322均紧邻并行布置的特点之外,通过将流道隔壁的延伸长度设计为不同,从而使各个第一开口321和第二开口322可以选择齐平布置或有上述各种变形方式。因此,一方面能使每条介质流道的延伸长度设计为相同或不相同,另外能够调控各个介质流道内传热介质的流动时间,进而优化各个介质流道内流动的传热介质在流动过程中的热传递工况。此外,在入流腔41和/出流腔42,通过将形成开口的流道隔壁设计为不同的延伸程度,从而起到扰流的作用。具体来说,传热介质在从入流腔41进入到各个第一开口321之前,通过该扰流作用,能够使从入流腔41进入到各个第一开口321的传热介质具有相对均匀的温度;类似的,当传热介质从各个第二开口322进入到出流腔42之后,通过该扰流作用,能够使出流腔42内的传热介质的温度获得更好的均匀性。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优选情况下,至少一条介质流道31的延伸轨迹线为间断的,也可以为连续的,或者部分连续部分间断的。这些变形形式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多条介质流道31的情况下,每条介质流道31的延伸轨迹线具有至少一处间断部位,各个介质流道31的间断部位形成混流区域34,如图12所示有两个混流区域,该混流区域34上游和下游的介质流道的数量为相同的或不相同的,例如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是不同的。

通过该混流区域34的设置,每条介质流道31内流动的介质首先会汇聚到该混流区域34中进行混流,同时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进而使混流区域34内的介质的温度基本保持一致。然后再从混流区域34向下游的各个介质流道31流动。通过这种方式使介质的温度在流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均匀性。优选情况下,混流区域34设置有扰流结构35,如各种合适的用于使不同介质混合的混流流道,也可以如图12所示,扰流结构35可以包括在所述电加热器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分布的多个扰流柱。

以上对本申请的加热腔总成的实施方式二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描述时区分为两种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两种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可以共用一些技术特征,例如实施方式一中所说的引导结构也可以用于实施方式二中,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扰流、混流特征也可以用于实施方式一。因此,在不影响流道整体布局的前提下,上述文字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技术特征均可以交叉换用,这里不再详细逐一举例说明,这些变形均属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并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多种工况应用中,如各种载运工具中,尤其是电动车辆。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电加热器,所述电动车辆为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相关技术
  • 电动车辆、电加热器及其电加热腔总成
  • 电动车辆、电加热器及其电加热腔总成
技术分类

0612011286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