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6:00


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

背景技术

山岭隧道地下水丰富,隧道采取各种综合措施进行防、排、堵、截,基本解决了隧道衬砌渗漏问题。目前,会在路面机构的两侧开设排水侧沟,即将从路面机构表面渗透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排入到排水侧沟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例如:路面机构内部机构、路面机构产生的局部形变)使得路面机构内的地下水不能完全排入侧沟,随着车辆的反复碾压,水流会从路面机构接缝或路面机构薄弱处涌出,形成翻浆冒水现象;从而导致隧道路面机构积水潮湿易滑、路面机构破坏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路面机构内的地下水无法有效排入排水侧沟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引流机构。

一种地下水引流机构。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用于装设在路面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在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用于与排水侧沟相连通。

一种山岭隧道,包括所述的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路面机构与排水机构,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内部,所述排水机构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且所述排水机构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包括沥青混凝土层、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铺设在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上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基层的上部,所述沥青混凝土层铺设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还包括第一管沟与第二管沟,所述第一管沟与所述第二管沟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管沟与所述第二管沟均用于整合管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组与第二排水组,所述第一排水组与所述第二排水组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组包括第一排水部与第一污水部,所述第一排水部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其中一侧,且所述第一排水部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水部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组包括第二排水部与第二污水部,所述第二排水部位于所述路面机构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排水部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污水部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第一引流部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第三分管与第四分管,所述转接件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装设端、第二装设端、第三装设端与第四装设端,当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交叉铺设时,所述第一分管与所述第一装设端相连,所述第二分管与所述第二装设端相连,所述第三分管与所述第三装设端相连,所述第四分管与所述第四装设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一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路面机构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路面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引流部包括第一渗透件与第一填充件,所述第二引流部包括第二渗透件与第二填充件,在所述山岭隧道的地面深挖第一铺设沟与第二铺设沟,所述第一铺设沟与所述第二铺设沟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渗透件铺设在所述第一铺设沟中,所述第二渗透件铺设在所述第二铺设沟中,且所述第一渗透件与所述第二渗透件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填充件装设在所述第一铺设沟中,所述第二填充件装设在所述第二铺设沟中,所述第一渗透件与所述排水机构相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渗透件与所述排水机构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二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路面机构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路面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均为引流沟。

上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相应的路面机构确定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的铺设个数,例如:通过多个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交叉排列形成网状排水机构,同时,可以根据路面机构的实际情况(例如:路面机构局部裂缝、路面机构局部凹陷等情况),改变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在相应部位的交叉夹角,以保证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对路面机构(特殊区域)地下水的回收情况。路面机构往往包括路面混凝土层(指用于汽车碾压的路面)以及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基层,通过将路面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基层叠置配合,保证了路面机构在受力情况下(往往指汽车碾压路面的压力)的稳定性。此时,考虑到水从路面混凝土层表面渗入后会一直朝混凝土基层渗透,因此,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可以装设在混凝土基层中,以保证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对于地下水的充分吸收。例如: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可以为沟槽,当地下水从路面机构的表面向路面机构的内部渗透时,地下会会直接进入到沟槽中,然后被收集的地下水会沿着沟槽的路径输送至排水侧沟排出。或者,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可以为排水盲管或渗析管,当地下水从路面机构的表面向路面机构的内部渗透时,地下水会与排水盲管或渗析管的管壁接触,即地下水会从排水盲管或渗析管的管壁渗入到管内并沿着管内的路径流入到排水侧沟。上述地下水引流机构,通过在路面机构加设第一引流部与第二引流部实现了对渗入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进行引流,使得地下水能够更加有效地排入到排水侧沟,避免地下水滞留在路面机构内部。

上述山岭隧道在使用时,首先对山岭地面进行深挖,然后对路面机构与地下水引流机构进行铺设,此时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路面机构的底部,即使得地下水引流机构能够充分回收渗入路面机构内部的地下水。根据山岭的实际情况,路面机构可以包括混凝土层(指用于汽车碾压的路面)以及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基层,即混凝土基层叠置在地下水引流机构的上部,路面混凝土层叠置在混凝土基层的上部。将排水机构铺设在路面机构的两侧,即排水机构可以从路面机构的两侧充分吸收地下水,以及通过将排水机构与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实现对地下水引流机构中地下水的回收。上述山岭隧道通过地下水引流机构有效避免了地下水在路面机构中的滞留。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所述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路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0、第一引流部,110、第一分管,120、第二分管,130、第一渗透件,140、第一填充件,200、第二引流部,210、第三分管,220、第四分管,300、路面机构,310、沥青混凝土层,320、水泥混凝土面板,330、混凝土基层,340、第一管沟,350、第二管沟,400、排水机构,410、第一排水组,411、第一排水部,412、第一污水部,420、第二排水组,421、第二排水部,422、第二污水部,500、转接件,510、第一装设端,520、第二装设端,530、第三装设端,540、第四装设端,600、第一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用于装设在路面机构300内部,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在所述路面机构300内部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均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300内部的地下水,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均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均用于与排水侧沟相连通。

上述地下水引流机构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相应的路面机构300确定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的铺设个数,例如:通过多个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交叉排列形成网状排水机构400,同时,可以根据路面机构300的实际情况(例如:路面机构300局部裂缝、路面机构300局部凹陷等情况),改变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在相应部位的交叉夹角,以保证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对路面机构300(特殊区域)地下水的回收情况。路面机构300往往包括路面混凝土层(指用于汽车碾压的路面)以及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基层330,通过将路面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基层330叠置配合,保证了路面机构300在受力情况下(往往指汽车碾压路面的压力)的稳定性。此时,考虑到水从路面混凝土层表面渗入后会一直朝混凝土基层330渗透,因此,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可以装设在混凝土基层330中,以保证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对于地下水的充分吸收。例如: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可以为沟槽,当地下水从路面机构300的表面向路面机构300的内部渗透时,地下会会直接进入到沟槽中,然后被收集的地下水会沿着沟槽的路径输送至排水侧沟排出。或者,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可以为排水盲管或渗析管,当地下水从路面机构300的表面向路面机构300的内部渗透时,地下水会与排水盲管或渗析管的管壁接触,即地下水会从排水盲管或渗析管的管壁渗入到管内并沿着管内的路径流入到排水侧沟。上述地下水引流机构,通过在路面机构300加设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实现了对渗入路面机构300内部的地下水进行引流,使得地下水能够更加有效地排入到排水侧沟,避免地下水滞留在路面机构300内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山岭隧道,包括所述的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路面机构300与排水机构400,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内部,所述排水机构400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两侧,所述排水机构400用于接收渗入所述路面机构300内部的地下水,且所述排水机构400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上述山岭隧道在使用时,首先对山岭地面进行深挖,然后对路面机构300与地下水引流机构进行铺设,此时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路面机构300的底部,即使得地下水引流机构能够充分回收渗入路面机构300内部的地下水。根据山岭的实际情况,路面机构300可以包括混凝土层(指用于汽车碾压的路面)以及深入地面的混凝土基层330,即混凝土基层330叠置在地下水引流机构的上部,路面混凝土层叠置在混凝土基层330的上部。将排水机构400铺设在路面机构300的两侧,即排水机构400可以从路面机构300的两侧充分吸收地下水,以及通过将排水机构400与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实现对地下水引流机构中地下水的回收。上述山岭隧道通过地下水引流机构有效避免了地下水在路面机构300中的滞留。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300包括沥青混凝土层310、水泥混凝土面板320与混凝土基层330,所述混凝土基层330铺设在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上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320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基层330的上部,所述沥青混凝土层310铺设在所述水泥混凝土面板320上部。具体地,通过沥青混凝土层310用于与行驶车辆接触,然后在沥青混凝土层310的下层分别又铺设了水泥混凝土板与混凝土基层330,从而有效提高了路面机构300的按压能力,即有效预防了路面机构300在受力时出现变形或裂缝。进一步地,将地下水引流机构铺设在混凝土基层330下部,保证了地下水引流机构对于路面机构300的回收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机构300还包括第一管沟340与第二管沟350,所述第一管沟340与所述第二管沟350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两侧,所述第一管沟340与所述第二管沟350均用于整合管线。具体地,在进行山岭隧道的搭建时,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管线,此时在路面机构300的两侧分别开设第一管沟340与第二管沟350实现了对管线的收容,即避免管线外漏造成安全隐患。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机构400包括第一排水组410与第二排水组420,所述第一排水组410与所述第二排水组420分别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两侧,具体地,通过第一排水组410与第二排水组420使得路面机构300的两侧均能够进行排水,相较于仅从路面机构300单侧出水的方式,本实施例的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机构300中地下水的出水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组410包括第一排水部411与第一污水部412,所述第一排水部411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其中一侧,且所述第一排水部411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水部412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310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具体地,第一排水部411可以是排水沟或排水管,第一污水部412可以是污水沟或污水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部411为排水沟,第一污水部412为污水沟。考虑到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路面机构300的下方,所以在开设第一排水部411时,可以在山岭隧道的地面进行深挖直至第一排水部411与地下水引流地沟处于相同或相接近的地面深度。上述这种布置方式更加便于地下水牵引机构将所回收的地下水直接输送至第一排水部411。同时,考虑到第一排水部411距离地面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可以在铺设第一排水部411的同时加设外接水管,即第一排水部411通过外接水管实现对地下水的定期排出。另外,受外界因素影响,路面机构300的表面有时会积攒污水,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污水部412对路面上的污水进行及时回收。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组420包括第二排水部421与第二污水部422,所述第二排水部421位于所述路面机构300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排水部421与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污水部422的进水侧与所述沥青混凝土层310用于与汽车碾压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具体地,第二排水部421可以是排水沟或排水管,第二污水部422可以是污水沟或污水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部421为排水沟,第二污水部422为污水沟。考虑到地下水引流机构位于路面机构300的下方,所以在开设第二排水部421时,可以在山岭隧道的地面进行深挖直至第二排水部421与地下水引流地沟处于相同或相接近的地面深度。上述这种布置方式更加便于地下水牵引机构将所回收的地下水直接输送至第二排水部421。同时,考虑到第二排水部421距离地面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可以在铺设第二排水部421的同时加设外接水管,即第二排水部421通过外接水管实现对地下水的定期排出。另外,受外界因素影响,路面机构300的表面有时会积攒污水,此时可以通过第二污水部422对路面上的污水进行及时回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转接件500,所述第一引流部100包括第一分管110、第二分管120,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包括第三分管210与第四分管220,所述转接件500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装设端510、第二装设端520、第三装设端530与第四装设端540,当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交叉铺设时,所述第一分管110与所述第一装设端510相连,所述第二分管120与所述第二装设端520相连,所述第三分管210与所述第三装设端530相连,所述第四分管220与所述第四装设端540相连。具体地,转接件500为四通管或多通管。例如:根据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的安装需要,可以选择三通管或四通管作为转接件500。上述实施方式通过转接件500实现了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的交叉连接。同时,在铺设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时,可以根据路面结构的裂缝或凹陷情况,对第一引流部100与第二引流部200进行有针对性地铺设。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水板600,所述第一防水板600位于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路面机构300之间,以及所述第一防水板600位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与所述路面机构300之间,所述第一引流部100包括第一渗透件130与第一填充件140,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包括第二渗透件与第二填充件,在所述山岭隧道的地面深挖第一铺设沟与第二铺设沟,所述第一铺设沟与所述第二铺设沟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渗透件130铺设在所述第一铺设沟中,所述第二渗透件铺设在所述第二铺设沟中,且所述第一渗透件130与所述第二渗透件相互交叉排布,所述第一填充件140装设在所述第一铺设沟中,所述第二填充件装设在所述第二铺设沟中,所述第一渗透件130与所述排水机构400相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渗透件与所述排水机构400相连通。具体地,第一渗透件130为渗透管或排水盲管。第一填充件140为碎石或填充块。首先根据路面机构300的渗水情况或山岭隧道的地形,确定第一铺设沟与第二铺设沟的交叉排布方式,然后将第一渗透件130装设在第一铺设沟中,以及将第一填充件140装设在第一铺设沟中,即通过第一填充件140实现了第一渗透件130在第一铺设沟中的稳固。以及将第二渗透件装设在第二铺设沟中,以及将第二填充件装设在第二铺设沟中,即通过第二填充件实现了第让渗透件在第二铺设沟中的稳固。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防水板600可以有效避免第一渗透件130或第二渗透件内部的地下水回流到路面机构300中。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地下水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二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路面机构30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防水板位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与所述路面机构300之间,所述第一引流部100与所述第二引流部200均为引流沟。通过第二防水板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引流部100或第二引流部200内部的地下水回流到路面机构300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山岭隧道及地下水引流机构
  • 一种用于曝气净水装置的地下水引流机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926039